APP下载

低温高湿条件下上部烟叶烘烤技术试验

2015-11-23陆引罡吴永琴李恒源常龙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湿球温度烤房烟叶

胡 勇,陆引罡,吴永琴,李恒源,常龙飞,刘 寅,邹 军

(1.贵州省烟草公司清镇市公司,贵州清镇 551400;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低温高湿条件下上部烟叶烘烤技术试验

胡 勇1,陆引罡2,吴永琴1,李恒源1,常龙飞1,刘 寅1,邹 军1

(1.贵州省烟草公司清镇市公司,贵州清镇 551400;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在外界低温高湿条件下上部烟叶特殊烘烤技术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通过对烘烤技术的改进,可有效提高烘烤烟叶的黄烟率,降低烘烤中产生的青黄烟、微青烟和杂色烟叶比例,提高烤后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缩短烟叶烘烤变黄的时间,对烤后烟叶的经济效益有提高。

烤烟;低温高湿;烘烤;技术;外观质量

烘烤过程是使烟叶质量潜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过程,烘烤因素对烟叶香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清镇市2012年入秋以来温度较常年同期有大幅下降,而此时正是烤烟上部烟叶烘烤的关键时期,低温高湿天气对烟叶的正常烘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烤青、挂灰烟叶比例有所增加,烟农收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希望通过研究探索,从烘烤技术上进行改进,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特设计低温高湿条件下特殊烘烤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2年10月中旬,在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村烘烤工场进行。试验用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用的上部烟叶严格执行贵州农艺合作项目生产技术方案,试验点选择2座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烟叶烘烤。

1.2 处理设计

在烟叶成熟采收的基础上,对上部烟叶设置特殊烘烤技术处理,以常规“三段式”烘烤技术处理为对照(CK)。

特殊烘烤技术处理在10月15日装炕,装烟量316竿;对照常规烘烤技术处理在10月16日装炕,装烟量321竿。试验除烘烤方法不同外,其余试验条件完全一致(如移栽期、施肥量、管理措施、留叶数、成熟度等)。特殊烘烤技术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装炕。上部烟叶一般装烟量在300~320竿,竿距15 cm左右,每竿编烟量在11~12 kg,每炕装烟量大约在3 840 kg左右。

变黄。装烟后立即点火(若在下雨天气采收烟叶时需先开启烤房风机循环4 h左右再点火),以最快速度(一般在2 h)将温度升至干球温度38~40℃,湿球温度控制在38℃,稳温烘烤3~5 h,促使烟叶失去一定水分。待烟叶失水5%左右或发现烟叶凋萎时,立即将干球温度降至36~38℃,湿球温度保持37℃,稳温8~10 h,待叶尖发软,烟叶逐渐开始变黄后,将干球温度升至39~40℃,湿球温度保持37℃左右,稳温24 h左右,直到烟叶变黄达到九成黄后,将干球温度升至42℃,稳温8~12 h,待烟叶完全变黄,主脉发软后进入定色期。

定色。控制湿球温度37~38℃,将干球温度升至46℃,烘烤6~10 h,烘烤至烟叶达到主筋变白、叶片勾尖卷边、小卷筒,然后将温度逐渐升到49~50℃,保持湿球温度38~39℃,稳温烘烤18~24 h,让烟叶充分失水、干燥。待烟叶逐渐起大卷筒后,升温至54℃烘烤10 h左右,进入干筋期。

干筋。将干球温度由54℃升到60℃,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在60℃温度下稳温烘烤12 h左右,将温度升高到68℃,湿球温度控制为40~41℃,直至烟叶主脉干燥。此阶段要保持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超过72℃或降温。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房室内温度

叶面变黄是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叶内化学物质转化的外在表现,烤后烟叶的颜色也是决定其等级的重要因素[2]。宫长荣等[3-5]研究表明,在低温(36~38℃)变黄条件下,缓慢升温(0.33℃·h-1)定色,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叶内主要致香物质数量多,含量高,且香气质量好。而在高温(38~42℃)变黄条件下,无论定色升温速度快慢,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变黄温度比定色升温速度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更大。吴中华等[6]研究表明,烟叶在变黄期干球温度为39~41℃,湿球温度为36~37℃,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此时稳火,并在此条件下延长烘烤4 h,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的烟叶通过点火后升至42℃稳温4 h后,烤房室内温度更加均匀,在变黄期上、下层温度相差不到1℃,而常规烘烤处理中,烤房室内上层温度比下层温度常高出3℃左右。

表1 不同烘烤方法烤房温度情况

2.2 烟叶外观质量

烘烤过程是使烟叶质量潜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过程,烟叶内部所发生的反应均受烘烤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可以调控这些环境条件,进而提高烘烤品质[7]。

从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烘烤处理对烤后烟叶的上等烟、黄烟率和均价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处理好于对照,处理的烟叶上等烟比对照多出4.36百分点,黄烟率增加8.50百分点,杂色烟减少2.40百分点,均价增加1.2元·kg-1。另外,在烘烤变黄时间上,总体表现为处理比对照少用7~8 h。

表2 不同烘烤方法烟叶外观质量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低温高湿条件下的特殊烘烤技术,通过变黄前期38~40℃处理后,可有效降低烤房室内上下层的温度差,加快烟叶失水变黄速度,让烟叶变黄更加均匀,有利于后期烘烤。

特殊烘烤技术解决了烘烤中出现烤青、挂灰、烤糟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烘烤烟叶的黄烟率,降低烘烤中产生的青黄烟、微青和杂色烟叶比例,提高烤后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缩短了烟叶烘烤变黄的时间,可提高烤后烟叶的经济效益。

[1] 孙福山,谭经勋.烤烟烘烤研究进展简况[J].中国烟草,1992(4):33-36.

[2] 周诚,郭鸿雁,邓世媛,等.优质烤烟烘烤特性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10):14-17,26.

[3] 宫长荣,孙福山,刘奕平,等.烘烤环境条件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1999,20(2):8-9.

[4] 宫长荣,汪耀富,赵铭钦,等.烟叶烘烤中变黄和定色条件对香气特征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6(3): 106-111.

[5] 董志坚,陈江华,宫长荣.烟叶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和定色温度下主要化学组成变化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3):21-24.

[6] 吴中华,窦国孝,赵瑜,等.不同调制方法对烤烟淀粉含量及香吃味的研究[J].云南烟草,2004(2):17-24.

[7] 李富强,宋朝鹏,宫长荣,等.烤烟烘烤环境条件对烟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学报,2007,13(4): 70-74.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436

B

0528-9017(2015)03-0378-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330

2014-12-14

湖南中烟公司项目(H120333)

胡 勇(1977-),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栽培及烘烤技术研究工作。E-mail:269142526@qq.com。

文献著录格式:胡勇,陆引罡,吴永琴,等.低温高湿条件下上部烟叶烘烤技术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78-380.

猜你喜欢

湿球温度烤房烟叶
不同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人体能承受多高温度
变黄期不同湿球温度对烤烟质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柔软度的关系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热泵烤房和生物质烤房应用效果对比实验
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生理及质地变化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不同能源类型烤房对烟叶品质、经济效益及能耗情况的影响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烤房建设中的运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