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龙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探讨

2015-11-23吴学荣张启武许统科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现蕾期块茎基肥

吴学荣,张启武,陈 兰,许统科

(平阳县农业局,浙江平阳 325400)

紫龙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探讨

吴学荣,张启武*,陈 兰,许统科

(平阳县农业局,浙江平阳 325400)

以紫龙马铃薯为供试材料,研究追肥、基肥用量、种植密度、覆盖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阳县栽培,紫龙马铃薯以现蕾期与块茎彭大期追肥,基肥用量三元复合肥(氮15%,磷15%,钾15%)825 kg·hm-2,种植密度4.50万株·hm-2,常规覆盖方式时产量较高,达22.050~23.085 t·hm-2。

紫龙马铃薯;栽培技术;平阳

紫色马铃薯具有色彩鲜艳、品质优良、保健功能突出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种植紫色马铃薯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此,2009年平阳县开始引进紫色马铃薯新品种紫龙马铃薯,并进行栽培技术研究,试图改变平阳县马铃薯产品结构,积累紫色马铃薯高产增效技术,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平阳县吴垟乡进行。供试紫色马铃薯品种为紫龙马铃薯,是黑龙江省讷河市兴旺农业中心从国外引进,历时数年选育成功的马铃薯新品种。

1.2 处理设计

追肥试验。设3个处理,A齐苗期(3月20日)、块茎彭大期(4月25日),B现蕾期(4月11日)、块茎彭大期,C齐苗期、现蕾期、块茎彭大期。其中齐苗期追施尿素75 kg·hm-2、硫酸钾复合肥75 kg·hm-2,现蕾期追施尿素75 kg· hm-2、硫酸钾复合肥75 kg,块茎彭大期追施尿素75 kg·hm-2、硫酸钾复合肥112.5 kg·hm-2。2011年3月1日播种,栽培密度4.5万株·hm-2,小区面积100 m2。

基肥用量试验。设4个处理,基肥(3月1日)分别施三元复合肥(氮15%,磷15%,钾15%)975(D),825(E),675(F)和0 kg· hm-2(G)。D,E,F处理的追肥在齐苗期(3月20日)和块茎彭大期(4月25日)2个时期,分别为施尿素150 kg·hm-2和硫酸钾75 kg·hm-2,G处理不追肥。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0 m2。2011年3月1日播种,栽培密度4.5万株·hm-2,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一致。

种植密度试验。设4个处理,密度分别为3.00万、3.75万、4.50万、5.25万株·h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0 m2。2011年3月1日播种,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一致。

覆盖方式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双膜、地膜和常规对照。其中常规对照为露地栽培。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0 m2。2011年3月1日播种,栽培密度4.5万株·hm-2,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追肥

由表1可知,追肥对产量影响比较明显,产量最高是处理B,比处理A增产10.7%,比处理C增产4.1%,处理C比处理A增产6.4%。说明紫龙马铃薯以现蕾期与块茎彭大期追肥为好。

2.2 基肥用量

试验结果(表2)表明,不同基肥用量处理对紫龙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明显,产量最高的是处理E,达22.050 t·hm-2,分别比处理G,D,F增产20.1%,4.9%和2.1%。说明紫龙马铃薯的最佳基肥三元复合肥用量为825 kg·hm-2。

表1 不同追肥处理对紫龙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对不同基肥用量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2.3 种植密度

由表3可知,不同种植密度对紫龙马铃薯经济性状影响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中薯率逐渐降低,而产量却逐渐增高。产量最高的是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的处理,达23.085t·hm-2,分别比3.00万,3.75万,5.25万株·hm-2处理增产35.2%,31.0%和2.9%。说明紫龙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

表2 不同基肥用量处理对紫龙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对紫龙马铃薯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50万和5.25万株·hm-2处理极显著高于3.00万和3.75万株·hm-2处理。从用种量方面考虑,紫龙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

表3 不同种植密度对紫龙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2.4 覆盖方式

由表4可知,不同覆盖方式对紫龙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常规对照产量最高,达23.70 t· hm-2,分别比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增产9.0%和0.5%,双膜覆盖在各处理中出苗期、收获期为最早,全生育期最短,共79 d,分别比地膜覆盖、常规栽培早7和17 d。但对不同覆盖方式的效益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效益最高的为地膜覆盖,为81 510元·hm-2,比对照增效21 570元·hm-2,增幅36.0%;其次为双膜覆盖,效益为74 541元· hm-2,比对照增效14 601元·hm-2,增幅24.4%。由于高山种植的马铃薯上市时间与平原相比不具有优势,双膜覆盖价格优势也体现不出来,故建议在山区以地膜覆盖方式栽培为宜。

表4 不同覆盖方式对紫龙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紫龙马铃薯以现蕾期与块茎彭大期追肥,基肥三元复合肥用量825 kg·hm-2,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露地栽培时产量最高。追肥在现蕾期与块茎彭大期的实收产量分别比其他2个追肥处理(齐苗期、块茎彭大期和齐苗期、现蕾期、块茎彭大期)增产4.1%~10.7%。基肥三元复合肥用量825 kg·hm-2的产量比其他3个处理(975,675和0 kg·hm-2)增产2.1%~20.1%。种植密度4.50万株·hm-2的产量比其他3个种植密度(3.00万,3.75万和5.25万株·hm-2)处理增产2.9%~35.2%。覆盖方式为常规处理的平均实收产量分别比其他2个处理(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增产0.5%~9.0%,但净效益最高的为地膜覆盖处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情况适时追肥、控制基肥用量、合理密植和选择适当覆盖方式。本试验结果对紫龙马铃薯在平阳县的实际生产应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吴益伟)

S 532

B

0528-9017(2015)03-0345-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319

2014-12-31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20090019)

吴学荣(1976-),浙江平阳人,农艺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wuxurong@163.com。

张启武。E-mail:qiwuz@sina.com。

文献著录格式:吴学荣,张启武,陈兰,等.紫龙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45-346.

猜你喜欢

现蕾期块茎基肥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抽薹性状鉴定评价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施氮对现蕾期和开花期甜菊生长及甜菊糖苷的影响
连续4年基肥减量对生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不同基肥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
高蛋白饲草串叶松香草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分析
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效果研究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