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

2015-11-23毛进祥章金明贝亚维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云和县大粒粒数

毛进祥,章金明,贝亚维

(1.云和县崇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云和 323606;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

毛进祥1,章金明2,贝亚维2

(1.云和县崇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云和 323606;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在云和县对7个单季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12、甬优17的产量高,分别为8 458和8 121 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0%以上;中浙优10号、甬优12和浙优18产量在7 670~7 894 kg·hm-2,增产13%~17%,以上品种适合在云和县推广种植。而Y两优2号产量低于对照,可能与扬花期遇高温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试验。

单季稻;品种;产量;云和

云和县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是云和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垂直差异性。根据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光温资源等,以及现有的稻作制度和品种类型确定云和县在浙江省的水稻种植区划中属于浙西南丘陵山区单季籼稻区[1],但是一个地区具体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在推广之前需试验观察引进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表现[2]。

为了鉴定云和县引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适应性,筛选适合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水稻品种,2013年在紧水滩镇石浦村进行了平原稻区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新品种在云和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紧水滩镇石浦村天坞地畈进行,土壤为培泥砂土,肥力中等。前作是木耳,木耳段残渣施入田中作基肥。参试水稻品种有中浙优10号、甬优17、甬优1512、Y两优2号、浙优18、甬优12、中浙优1号等7个。

1.2 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生产性大区比较,以中浙优1号为对照(CK),不设重复,每品种面积333 m2,各品种一字形随机排列在路边。参试材料均于4月29日播种,5月27日移栽。试验期间,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生产相同。

1.3 调查项目

参照浙江省水稻区域试验要求,调查记载各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经济性状

表1表明,参试品种中甬优1512的产量最高,为8 458 kg·hm-2,高产原因是每穗总粒数(391.4粒)、每穗实粒数(317.9粒)和结实率(81.2%)高于其他品种。

甬优17虽然每穗总粒数(289.5粒)、实粒数(223.5粒)和结实率(77.2%)低于甬优1512,但是其千粒重(22.27 g)高于甬优1512(19.99 g),因此甬优17的实际产量也达到8 121 kg· hm-2。中浙优10号、甬优12和浙优18号的产量在7 670~7 894 kg·hm-2,中浙优10号每穗总粒数较低、甬优12千粒重较低、而浙优18号每穗总粒数、结实率都处于中等水平,因此这3个品种的产量在试验中处于中等水平。中浙优1号每穗总粒数太少(168.4粒)、Y两优2号结实率最低(63.9%),影响了这2个品种的产量,分别为6 766和6 429 kg·hm-2,比最高的甬优1512分别低20%和24%。

在经济性状方面,中浙优1号和浙优18号分蘖能力强,Y两优2号、中浙优10号和中浙优1号的穗长较长,而有效穗中浙优1号和中Y两优2号较多。

表1 参试水稻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表现

2.2 生育期

表2表明,在7个品种中,始穗期最早的是中浙优10号(8月5日),最晚的是甬优17和甬优12(8月15日)。齐穗期最早的是中浙优10号(8月5日)、最迟的是甬优17、浙优18和甬优12,均在8月20日。播始历期最长的甬优17和甬优12(108 d)比最短的中浙优10号(98 d)长10 d。

在统一播种和移栽情况下,中浙优10号全生育期最短,为139 d,比甬优17、浙优18号和甬优12短13 d。而甬优1512、中浙优1号和Y两优2号的全生育期分别为144,141和140 d,与中浙优10号较接近。

表2 参试水稻品种生育期性状表现

3 小结

甬优1512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为8 458 kg· 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1 692 kg·hm-2,增幅达25.0%。生育期比对照长3 d,但始齐穗期比对照迟1 d。其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但有效穗数偏少,该品种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在栽培上可采取攻前期增蘖,要注意稻曲病防治。

甬优17产量8 121 kg·hm-2,居参试品种第2位,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1 355 kg·hm-2,增20.0%。该品种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生长整齐,株型松散适中,剑叶长挺,叶色深绿,后期转色好,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性强,分蘖力中等偏弱,谷壳黄亮,颖尖无色,有顶芒,谷粒圆粒偏长型,穗大粒多,丰产性好。

中浙优10号产量7 894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16.7%。该品种植株较高,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形较大,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谷粒长粒型,谷色黄亮,稃尖无色,米质较好。

甬优12产量7 782 kg·hm-2居第4位,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15.0%。该品种茎秆粗壮,生长整齐,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叶色浓绿,分蘖中等,熟相清秀,谷色黄亮,穗大粒多,着粒密,穗头挺直不弯曲,产量高,米质优,但要注意稻曲病防治。

浙优18产量7 670 kg·hm-2居第5位。该品种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偏弱,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谷粒圆粒型,稃尖无色,抗倒性好,丰产性好。

Y两优2号产量最低,为6 429 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减产5.0%。产量低与扬花期遇高温有一定关系。该品种千粒重较高,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后期熟色好,穗大粒多,米质优。需进一步试验。

[1] 朱德峰,陈惠哲,章秀福,等.浙江水稻种植制的变化与种植区划[J].浙江农业学报,2007,19(6):423-426.

[2] 韩正光,张安存,吕宏飞,等.淮北稻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341-1342,1346.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03-0319-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310

2014-12-14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专项(2014-2015)

毛进祥(1959-),男,浙江云和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614232100@qq.com。

章金明。E-mail:zhanginsect@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毛进祥,章金明,贝亚维.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19-321.

猜你喜欢

云和县大粒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N-JET工法在大粒径砂卵石地层止水中的应用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大粒筛弹簧的选型计算
云和建设木制玩具文化特色小镇发展规划
抗寒大粒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