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2015-11-23赵小燕黄铁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单季诸暨市杂交

赵小燕,黄铁军

(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诸暨 311800)

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

赵小燕,黄铁军*

(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诸暨 311800)

以浙江省“8812”项目19个参加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的杂交粳稻单季晚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组合在诸暨的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新组合平均产量10 689 kg·hm-2,产量幅度7 200.0~13 000.0 kg·hm-2,产量和日产超过2个对照品种的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比对照甬优9号增7.02%,比嘉优2号增14.02%,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日产比对照甬优9号增4.48%,比嘉优2号增14.97%,达极显著水平。

粳杂联品;组合特性;产量水平

按浙江省“8812”计划项目管理办统一部署,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承担省“8812”项目的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联品试验。该试验目的是通过联品试验,明确参试新组合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水平,为推荐下一年参加省区试组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诸暨市江藻镇银江村农业园区内,试验田前作为冬闲田,泥性,田面平整,肥力水平中上。参试的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共19个,组合名称和代号如表1。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组合为处理,以甬优9号、嘉优2号2个全省主导品种作为对照,分别为CK1和CK2。试验小区面积为13.3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重复间留35 cm的操作道,小区间隔25 cm。试验区四周设立保护区,两侧保护区种植相对应小区的组合,其中一侧为单本插,以考查了解新组合的单本分蘖数和成穗率。

参试组合于5月25日播种,种子用浸种灵消毒处理,播种量112.5 kg·hm-2,采用稀播一段育秧管理。6月19日移栽,秧龄25 d,小区用划格线定距插种,行株距30 cm×16 cm,栽20.85万丛·hm-2,丛栽2本。本田施纯氮255 kg·hm-2,P2O5375 kg·hm-2,K2O 180 kg·hm-2。除做好种子处理和秧田期病虫防治外,本田期只治虫不防病,以观察新组合抗病性,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1.3 记载考查项目

观察记载新组合的生育期,单株分蘖消长,群体发展,穗部性状,小区实产等。称产时,先测定各小区稻谷含水量,再统一以14.5%的标准含水量折算成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表1表明,参试的19个组合单位面积产量在7 200.0~13 000.0 kg·hm-2;平均10 689 kg· hm-2,比对照品种嘉优2号(CK2)低0.1%,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CK1)低6.2%;有8个新组合比甬优9号增产,其中4个组合产量比甬优9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依次是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分别增14.04%,5.26%,5.26%,3.51%;浙优2322、豇浙优202、春优927、甬优1568等4个新组合产量水平与甬优9号无显著差异;春优401组合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减产,但比对照品种嘉优2号增产。

表1 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的产量及差异显著性

参试的19个组合平均日产量67.2 kg·hm-2,有3个组合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其中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分别增6.37%,2.58%,达极显著水平;春优117、甬优1568、豇浙优202、春优927等4个组合与甬优9号无显著差异,但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浙优2316、春优401、浙优2322等3个组合比甬优9号减产达极显著水平,但比嘉优2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2 生育期

表2表明,参试组合平均播齐历期为98.4 d,全生育期平均为158.9 d,播齐历期比对照甬优9号短5.6 d,全生育期则长5.9 d。产量与日产量比甬优9号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的中嘉优6号、浙优2315,播齐历期分别为101,102 d,比甬优9号分别少3,2 d;全生育期分别为164,157 d,比对照甬优9号要分别多11,4 d。

表2 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生育期表现

2.3 综合性状

表3表明,在基本苗与田间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参试组合的最高苗数平均为369万·hm-2,有效穗数平均为199.5万·hm-2,比对照甬优9号分别少9.23%和8.90%,分别比嘉优2号多1.65%和少18.90%。单株分蘖数平均15.59个,单株穗数平均7.68个,比对照甬优9号分别少11.92%和12.73%,比嘉优2号分别少1.95%和13.71%。

表3 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群体结构性状表现

2.4 穗粒结构

表4表明,参试组合平均每穗总粒数为268.9粒,比对照甬优9号多16.36%,比嘉优2号多34.65%;平均实粒数226.8粒,比甬优9号多14.31%;结实率平均85.46%,比甬优9号低0.44百分点,比嘉优2号低6.64百分点。组合间千粒重差异较大,嘉优中科5号最重达30.4 g,秀优4177最轻为21.6 g。这些说明,参试组合间穗型差异大,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单一因素的优劣不一定能决定产量的高低。

表4 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穗部性状表现

2.5 长势长相

参试组合的株型和长势长相各异,密穗型,半矮生型,中间类型及籼粳亚种型等各种类型均有,组合之间株高和集散程度不一,平均丛高120.5 cm,比对照甬优9号低1.5 cm,比嘉优2号高12.5 cm。在生育期间参试组合基本表现生长旺盛,整齐清秀,但也有部分组合田间有杂株,嘉禾优111杂株率达1.5%,中粳优4号达1.0%,秀优4177在0.5%左右。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组合产量、日产量均比2个对照高的组合有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等3个组合。其中中嘉优6号、浙优2315、春优117、浙优2316等4个组合产量水平分别第1-4位;日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的依次为中嘉优6号、浙优2315等2个组合。增产的组合均较为清秀。

[1] 纪永军,徐淑.2012年南通市通州区水稻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5):72.

[2] 钱建龙,沈才标,朱惠忠,等.超级杂交水稻品比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6(2):30-31.

[3]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03-0314-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308

2014-11-15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8812”计划

赵小燕(1977-),女,浙江诸暨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黄铁军,高级农艺师。E-mail:htj110@sina.com。

文献著录格式:赵小燕,黄铁军.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联品试验[J].2015,56(3):314-316.

猜你喜欢

单季诸暨市杂交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诸暨市学勉中学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杂交牛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