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诠》训诂方法及术语研究举隅

2015-11-23姚晓琳

丝绸之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古音训诂注音

姚晓琳

《词诠》训诂方法及术语研究举隅

姚晓琳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作为近代虚词研究的重要著作,《词诠》所用的训诂方法和训诂术语代表了虚词研究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成就。其所用训诂方法主要为义训,训诂术语共有4类15种,本文分别对其训诂方法和术语作了考证。

《词诠》;训诂方法;训诂术语

一、训诂方法略谈

《词诠》运用最多的训诂方法为义训,间或有声训存在。如《卷五·若》字条都是先界定其词类,再用义训法给以解释,最后引用典籍证明。

受西方思想影响,杨氏非常重视语源研究。他治文字训诂,总是“尽量找出语源”,“欲与声音训诂相通之业有所发皇。”《词诠》也是按照这一思想编纂的。

《词诠》中声训共十一例,主要分为三类:通,包括互通、通用;同;一声之转。“通”主要指通假字可以互相通用,此外还包括上古音同声、同母或上古音相近似字的通用情况。“同”指两字或多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而互用。“一声之转”主要是两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可以发生声转关系从而通用的情况。首先介绍“通”。例如:

(1)卷四“其”:“反诂副词,岂也。”“其”、“岂”音近,故二字互通。

(2)卷一“不”:“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固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也。按不与非互用。不非古音同母,固可通用。

例(1)“其岂互通”;例(2)“不非通用”;均为假借关系。其次介绍“同”。例如:

(1)卷二“耐”:“可能助动词,与能同。”按能与耐古音同。

(2)卷六“即”:“承接连词,与‘则’同。”

例(1)能与耐古音同,即与则同。能、耐双声,音同。例(2)即则对转,音同。

再介绍“一声之转”。例如:

(1)卷二“登”:“形容词,当也。”“登”与“当”一声之转。

(2)卷二“第”:“命令副词,但也,第但一声之转。”

例(1)登、当一声之转,端母双声。例(2)第、但一声之转,定母双声。

二、训诂术语

《词诠》共运用训诂术语4类15种,注音术语“读如、读某声、从某声”,释义术语“谓、曰、云、犹言、训为、通、同、一声之转”,词例术语“词、语气缓语气急”,校勘术语“今语、又作”。

(一)注音术语

“读如”,用来给经传中字注音。例如:“居,语末助词,表疑问,读如‘姬’。《礼记·檀弓》:‘何居?我未之前闻也。’”上例中“居”读如“姬”,用姬为居注音。

“读某声”,主要针对多音词的声调而言。例如:

(1)与,内动词。今言参与。读去声。

(2)而,人称代名词。对称用,汝也。读上声。

例(1)与读去声;例(2)而读上声。作为多音词,与、而在句中分别读去声、上声。

“从某声”,指被释词读为某字音或读音与某字同,也可作“读与某同”。例如:

(1)尚,假设连词。若也,与党同。

(2)於,叹词。读与“乌”同。《书·尧典》:“僉曰:於!鯀哉!”

例(1)“儻从党声,党从尚声”,以此来说明通假字。例(2)“於读与乌同”,於在这里读乌音。

(二)释义术语

释义术语用来对具体某个词的意思、用法、语音流转关系的解说。

“谓”,义为“某就是某”、“称作”,被释词在前,解释词在后,也可作“谓之”。例如:

(1)”《史记·货殖列传》按“生之”“往之”者,谓“生于是”“往于是”也。

(2)空,表态副词。事之无结果无利益者谓之空。

例(1)谓生于是、往于是,谓之空。生之、往之义为生于是、往于是。例(2)中事之无结果无利益称作空。

“曰”,解释词义,常作“某某者曰某”的格式,仅一例。“果,表态副词。凡先言事预期,后来事实竞相符应者曰果。《史记·梁孝王世家》:“‘窦太后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上例“先言事预期,后来事实竞相符应者曰果”,果的意思是事实符应预期。

“云”,用于解释虚词的意思用法。“果,表态副词。凡事初拟为之而后来未能实现者,则云不果。《孟子·梁惠王下》:‘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菹君,君是以不果来也。’”上例“事初拟为之而后来未能实现者,云不果”。与曰用法类似,都是解说前面情况。

“犹言”,可译为“就像说”、“就是说”,也可作“言”。例如:

(1)胜,外动词,读平声。禁也、堪也。常与不字连用。“不胜”犹今言“禁不起”、“止不住”。

(2)《汉书·原涉传》:“时又少行三年丧者。”言行三年丧者少也,故为形容词。

例(1)“不胜”犹言禁不起、止不住;例(2)“言行三年丧者少”。前者犹言表示就像说,后者言表示就是说、意思为。

“训为”,指出被释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例如:“苟,假设连词,若也,如也,训为诚。”“苟”训为诚。

“通”,多言两字义通、声通、字通,在文中可作“通用”、“互通”。例如:“其,反诂副词,岂也。‘其’‘岂’音近,故二字互通。”其岂互通。前者义通,后者声通,字亦通。

“同”,解说同源字、假借字。格式为“某与某同”。例如:

(1)俞,表态副词,与“愈”同。

(2)于,语中助词。倒装用,与“是”字同。

例(1)俞与愈同,例(2)于与是同。前者说明同源字,后者说明假借字。

“一声之转”,兼释音义的训诂术语,用以解说语言由于时代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现象。杨氏用它来表明字之间声韵相同或相近的关系。例如:

(1)登,形容词,当也。“登”“当”一声之转。

(2)第,命令副词,但也,第但一声之转。

例(1)登当一声之转,例(2)第但一声之转。登当端母双声、第但定母双声。

(三)词例术语

词例术语用于给词语定性,或说明语气、发音等。

“词”,表示某词为虚词,格式为“某某词”。也可作“辞”格式为“某某之辞”。例如:

(1)本,原始之辞。义与今语“本来”同。

(2)彼,人称代名词,与今语“他”字相当。

例(1)“本,原始之辞”;例(2)“彼,人称代名词”。两者都是给虚词定性,但前者注重用法,后者注重词性。

“语气缓语气急”,用来说明声音有异。仅一例。“则,承接连词。于始为一事时用之。与‘乃’‘于是’同义。惟‘乃’‘于是’语气缓,而‘则’语气急耳。”上例“则”与“乃”、“于是”同义,语气缓读乃、于是,语气急读则。

(四)校勘术语

校勘术语用于解说校勘中出现的今古语,或因版本不同而造成的异写字等。

“今语”,用于解释古汉语词的今义,相当于“今天为”、“今天说”,可作“今言”。例如:

(1)《汉书·项羽传》:“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乃”用于领位,当今语之“你的”。

(2)故,名词。《墨子·经上》篇云:“故,所得而后成也。”今言“原由”。

例(1)“乃”今语“你的”;例(2)“故”今言“原由”。乃、故今天为你的、原由之义。

“又作”,用来说明古籍因版本不同而文字有异的情况,也可作“或作”。例如:

(1)亡,选择连词,字或作忘。又作“妄”,见“妄”字下。

(2)与,语末助词。表疑问,或作欤。

例(1)“亡”又作“妄”,例(2)“与”或作“欤”。版本不同,亡与也可写作妄欤。

[1]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杨树达.词诠[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4]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H141

A

1005-3115(2015)18-0048-02

猜你喜欢

古音训诂注音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