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碾轧着的底层之痛
2015-11-22王立
王立
摘要:郑小琼由一个普通的打工妹转变为文坛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已成为底层写作中的一段佳话。在郑小琼的创作中,打工诗歌是其作品的精华所在。作为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并且一直在打工者的队伍中打拼的郑小琼来说,她是打工阶层的见证者和书写者。郑小琼用她犀利的笔触塑造着这个群体的塑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无奈,写他们的打拼和对生活卑微的期待。郑小琼的打工诗歌,是中国这个后发现代化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底层生活的见证。
关键词:郑小琼;底层;打工诗歌
郑小琼凭借《铁·塑料厂》一文获得由新浪网赞助的《人民文学》散文奖而引起文坛的关注。在获奖感言中,郑小琼曾谈到自己的创作动机:“在珠江三角洲有4万根以上断指,我常想,如果把它们都摆成一条直线会有多长,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一下子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其实,在此之前,郑小琼就在诗歌的圈子里有一定名气了。早在2005年她就参加过被称为“诗界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她曾获得“首届独立民间诗人新奖”,还获得过东莞市首届“荷花文学奖”的诗歌奖项。《人民文学》散文奖的获得无疑使郑小琼受到了文坛更多的关注,“如果不是我偶然的获奖,也许没有人关注我,我会如我的邻居们一样,默默地生存着,艰难地生存着。”①当然,其诗人的身份及其诗作也迅速通过媒体而被外界所关注。
一
34岁的郑小琼,在20岁从卫校毕业后,离开四川老家到广东打工起就开始了诗歌的创作。她最初发在博客上的诗歌多为一些怀念故乡或借打工生活的不如意为引子来怀念故乡的短小诗作。或因初涉诗歌写作技巧的生涩,或因题材的老套,并没有引起文坛太多的关注。其后,郑小琼的笔触开始深入到她每天面对的打工生活,才逐渐在诗歌圈子里小有了名气。《人民文学》散文奖的获得无疑是圈外人了解郑小琼诗歌的一个绝佳契机,这当然也和底层文学在文坛的迅速崛起密不可分。其诗歌直接由生活生发而来,感情饱满,爱憎分明,触及到打工仔、打工妹生活的方方面面,郑小琼的名字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这在诗坛上几乎成为一个奇迹,以至于有人称郑小琼是“新世纪唯一成名的诗人”。这话虽有些夸张,但郑小琼确因其自身的天赋,写作上的泼辣、大胆和其创作上的旺盛生命力,近年来一直成为诗歌创作领域的焦点人物。
在一篇名为《打工诗歌并非我的全部》的采访文章中,郑小琼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三类:自己最喜欢的风格,主要以打工为题材的诗歌以及乡村风格。虽然郑小琼不把打工诗歌列为自己最喜欢的风格,她当然更不满意自己被媒体贴上“打工诗人”的标签,她甚至认为打工诗歌只是现实生活中自身的“部分感受”而不是“自己精神与内心的东西”。以至于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她有意回避打工题材的作品,如长诗《落日》、《蓝》、《七国记》等。对此郑小琼内心曾彷徨、痛苦“有一段时间,我因诗歌获得虚名,我感觉到我跟他们有了距离,我不自觉把我跟他们划开,我内心有了一种疼痛,我反复谴责自己”②。但作为打工生活的现实“见证者”,而且强调诗歌“见证”意识的郑小琼来说,一味回避显然是不可能的。《人民文学》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纯文学刊物,2012年第1期用了28个版面刊登了郑小琼的《女工记》,包括26首诗歌10则手记和《关于〈女工记〉及其他》(介绍《女工记》写作的前前后后),她写道:“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一直在告诉自己,我无法像那些学识渊博者看到更深的哲理,或者做更多的预言,我只是这个时代平面的亲历者,一个在场者,我有责任将我亲历与见到的东西记下来,它们是什么题材,有什么技巧,构不构成艺术上的诗歌,小说,散文或者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们此时我的生活与见到的真实。”③无论郑小琼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其实她诗歌写作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无疑是反映底层生活的打工诗歌。她为文坛所称道,为媒体所热捧,为百姓所乐道,为文学史所书写,郑小琼的名字是和她的打工诗歌捆绑在一起的。
二
郑小琼曾这样来概括新世纪十年的文学:“繁华的媒介,落寞的文本,热闹的新闻,冷落的文学。”④其实,近年来文学也算不上冷落,精致空灵的小资写作,凹凸精致的身体写作,专门刺激下半身的体液式写作就时常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对象。落寞的被冷落的是文学和现实生活的脐带被齐齐整整地斩断。文学拒绝了现实,作家抛弃了生活,艺术变成了文字技巧的狂欢。郑小琼在新世纪文坛的迅速崛起,给那些漠视用身体对抗钢铁机制并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群的作家们的一记耳光。在一次发言中郑小琼曾说“我要用诗歌建立内心的秩序,保持着一种人性的善良与正义;用诗句来抵抗权力与资本世界给内心的损伤”。无论是面对对待弱者不公而发出的凄厉绝望的哀嚎,抑或是面对工友的无助哀伤,郑小琼的写作都是插在后发现代化中国软肋上的一把尖刀。
虽然郑小琼已经拥有了文坛上的各种光环,并且成为了省一级的人大代表,她靠写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有很多人把她当做靠写作改变命运的典型:“我知道媒体在选择报道我之时,他们会把我当做一个选题去报道,或者我成为一个被选择的脸谱化的代表,比如女工成才的励志对象。”⑤其实郑小琼在内心中一直拒绝做这样的典型。她必须深入到打工者的队伍中,成为“一个活在不由自主之中的小人物”,她才能成为“见证现实世界中的真相的写作者”⑥,才能深刻体验到社会最底层生存者的状况。
停留在打工者队伍中的郑小琼,她不愿成为“寡头或寡头团体的代言人”⑦,而作为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在内心呐喊。作为打工者的一员她深知“打工”对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写出打工这个词很艰难/说出来流着泪在村庄的时候/我把它当着可以让生命再次腾飞的阶梯但我抵达/我把它读着陷阱当着伤残的食指/高烧的感冒药或者苦咖啡”(《打工,一个沧桑的词》)。她以介入者的姿态,以在场者的亲历,书写了被无情的商业逻辑碾轧着的那些渺小、卑微、无助的人群。郑小琼“完全是以诗性的介入来述说一个打工者的生存图景和真实心态”,“她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是从打工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滴血,或一滴泪,一段梦想与一声叹息”⑧。她说:“她要保持这种在场感,这种底层打工者在这个城市的耻辱感,这种耻辱感让我不会麻木,没有了痛感就没有了灵魂。”⑨在打工的岁月中,郑小琼虽然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但她还是不断用打工的间隙和用打工、写作积累下的少许积蓄去倾听那些在光辉的现代化的历程中被侮辱、被损害、被剥夺者的心声。“没有谁会帮她卸下肉体的,内心的,现实的未来的疼,机器不会,老板不会,报纸不会,连那本脆弱的《劳动法》也不会。”这是郑小琼早期打工诗歌《疼》中的句子。这样的诗句虽朴实无华,但读后却令人动容,发人深思,如扎入肉体却无法拔出的刺,时时令人作痛。在这个举世浮华,众人的眼球被“高富帅”、“白富美”和各式成功者以及各种绯闻所吸引的时代,又有几个诗人肯低下“高贵的头颅”去俯视那些微不足道的如草芥般的芸芸众生呢?而他们正是郑小琼倾情书写的对象。她用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写出了底层打工者命运的普遍性:“它抓住我的青春,一张小小的工卡/它抓住我的头发,一条长长的流水线/她抓住我的影子,一幢不说话的厂房/它抓住我的肉体,一台不说话的机器/它抓住一截让机器咬掉的断指与外来工的命运”(郑小琼《黄麻岭》)。虽是“外来工”面对已残损的肢体,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低声叹息,但透过文字,我们何尝不能感受到诗人内心如岩浆喷发般的呐喊。“把自己的骨头,灵魂,血肉,心跳分拆/成螺丝,胶片,塑料件,弹片,挂钩/它们组装,重合,贴上标签把童年/拆成虚无的回忆,往事,心情。把梦想/拆成泪水,失望,把身体拆成疾病,爱情/把图纸拆成制品,工资,加班,欠薪,失眠”(《拆》)。人,在钢铁机制和现代化的流水线面前早已变成了钢铁的附属物,他们是世界工厂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零件。无论是人的肉体,还是灵魂在强大的现代化机器面前都失去了主体的自主性、自为性,人成为碎片化的存在,成为强大现代化神话的反证。人,只是被机器所任意揉搓的面团无论是揉做一团还是撕成碎片。廉价劳动的“红利”是中国快步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那些“外来”的打工者迫于生活的种种压力,抑或是想把日子过得稍好一点的农民便迅速加入到这“红利”的大军中来:“我的姓名隐进了一张工卡里/我的双手成为流水线的一部分/身体签给了合同/头发正由黑变白/剩下/喧哗奔波加班薪水……”(《生活》)“农民工”这个尴尬的字眼正是在高铁铁轨上奔跑的中国城市飞速前行的动力,而社会最底层的打工者则是被车体碾轧的对象。他们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也是中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被牺牲者。郑小琼用她犀利的笔触为这群苦苦挣扎于社会最底层,像野草般具有坚韧生命力的打工者塑像:她们是“习惯把生存当着生活的本身/争着加班或者埋怨自己的手脚慢了半拍/她习惯了组长的咒骂与保安的搜身/她像茧一样将自己的生活囚禁在狭小的空间/上班、/加班/休息/成为她生活唯一的节奏”(女工记·女工之周细灵),或是“她习惯幻想中的生活/比如彩票或者其他/并不固定的情节帮她度过单调而枯燥的流水线生活”(女工记·女工之刘建红),或是“掀翻的三轮车/砸碎的玻璃/划开的轮胎……她趴在地上哭泣/皱巴巴的衣衫与乱糟糟的头发/她用手指紧紧揪住绿色的车架/她衣裳纽扣被扯掉/露出白花花的腹部/她的手背上渗着鲜血/砸烂的三轮车疼痛地躺在地上/她那么伤心的哭泣”(女工之凡慈香)。
这些像被蒙住了眼的驴子一样,一刻不停地在拉磨的女工就是常常被知识分子挂在嘴边上的“沉默的大多数”。她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面对着工厂轰鸣的机器、无耻的嫖客、充满暴力的城管和攫取了巨大利润的老板。她们没有抱怨,只是恨“自己手脚太慢/急的拉尿在裤子里/比如晚上梦中双手还重复着拉线的动作”(《女工记·女工之曾国香》)。因为“她们不来东莞,她们也许只能重复着她们母亲的命运,在乡村,过着贫穷而潦倒的生活”(《女工记·手记:黄娜及其他》)。她们卑微、渺小,面对铁一样的现代化的制度机器她们像蝼蚁般生存着:“被抢劫的暴力你已忘记/我还在思想的阴影下挣扎/你每次都说我活得太累/‘为什么去想那些事情/又不能改变什么/还让人头疼”(《女工记·女工之延容》)。对于现实她们不是麻木而是无奈,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的无奈。被制砖机轧断了手臂的四川女工黄华因为老板给她付了医药费还赔偿了四万块钱,逢人便说“老板是好人”,她庆幸的是被轧断手臂的不是自己的男人,要是那样的话她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而在另一家制砖厂被轧断手臂的河南民工老板只出了一半医药费,没有赔偿,也是老板心眼好,“理由很简单,他跟老板做事,老板付了工资,老板没有叫你压断手臂,是你自己不小心,应当与老板无关”(《女工记·手记:黄华》)。面对强大的资方,被剥夺者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板的良心发现。这是面对缺乏基本人道关怀的世界,诗人内心的疼:极少数人的奢华是建立在无边的底层的呻吟之上的。“在电子工厂每天十二小时的劳动/累成为唯一表达的词/在流水线上她的身体生硬而笨拙/关节在疼痛/剩下手指像机械一样重复/背部/腰部/她以无法控制/莫名的痛”。被劳作折磨的“沉默的女工身体包含着的压抑”只有在梦中才会面对孤独和“无所依靠”而发出犀利的叫喊,“她的尖叫穿越这个局促的工业时代”(《女工记·女工之尖叫者周阳春》)。作为诗人的郑小琼却无法沉默,因为“我们的沉默将是抹不去的耻辱”(《耻辱》)。郑小琼作为一个为底层而存在的书写者,用她敏锐的触觉深入到城市的内部“去感受着这个城市带给他们的疼痛、不公平,这个城市扭曲的价值与现实,我对这个城市充满着的依然是强大的愤怒”(《女工记·手记:黄娜及其他》)。
三
阶层,这个并不为大多数国人陌生的词语,只是在新世纪才引起人们注意。一个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自然分成上中下三层。而其中权力的占有、受教育的程度和家庭出身背景等往往是个人所处社会阶层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城乡的二元设置,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失衡,以及身份的认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原先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往往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牺牲者。他们在权力构成中没有位置,在分配制度中处于末端,在知识话语中没有发言权,在以职业面目呈现出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往往处于社会分层的最底层,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这些年,城市在辉煌着,/而我们正在老去,有过的/悲伤与喜悦,幸运与不幸/泪水与汗都让城市收藏砌进墙里/钉在制品间,或者埋在水泥道间/成为风景,温暖着别人的梦”(郑小琼:《给许强》)。面对着繁华的城市,作为参与者、建设者的外来打工者只能成为“局外人”,成为旁观者,成为点缀别人梦境的风景。对此,诗人的愤怒几乎是拼尽全力以诅咒的方式呐喊出来的:“这暂住的国度,这暂住的世界,我像狗一样寄住在这国家的城市/我乡下人的血统我不属于城市的人/我乡下人的血统让我丧失法律的树阴/我乡下人的血统……/我把自己与时代焖在愤怒的高压锅间”(《挣扎》)。而对于绝大多数的进城打工者而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即多挣点钱是他们外出打工的目的。同为打工作家的王十月曾说:“我们只关心钞票和粮食,而透支自身的健康。”⑩作为打工诗人的郑小琼对此深有感受,她在《黄麻岭》组诗的第三首中不无悲哀地写道:
我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安顿在这个小镇上
它的荔枝林,它的街道,它的流水线
一个小小的卡座
它的雨水淋湿的念头,一趟趟,一次次
我在它的上面安置我的理想,爱情,美梦,
青春
我的情人,声音,气味,生命
在异乡,在它的黯淡的街灯下
我奔波,我淋着雨水和汗水,喘着气
我把生活摆在塑料产品,螺丝,钉子
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生活全部
啊,我把自己交给它,一个小小的村庄
风吹走我的一切
我剩下的苍老,回家
在郑小琼所有的打工诗歌中,这一首无疑是最令人绝望的。当一个打工者把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安放在繁华的都市中,而城市却把自己的理想、爱情、美梦、青春等所有的美好统统吸掉后,诗人才蓦然发现苍老的自己已变得一无所有。回家便成了诗人唯一的归宿。然而回家又能如何,“因为写诗,我学会了观察与思考,让我有耐心去打量一些我以前不在意的东西,比如故乡的风俗,人情,故乡的人。当我真正走近这些时,才发现曾经在纸上写过的故乡渐渐地远去了,眼前这个村庄在心里变得陌生起来,回忆中的村庄已离我远去,剩下不断改变的村庄,水,不再绿了,被工业与化肥污染了。人,也变了,整个村庄里的人脑海都弥漫着一股渴望暴富的心理,赌,成了乡亲们在农闲时唯一的娱乐,地下六合彩,小赌档,麻将牌……”故乡,只是停留于头脑充满美妙幻想的故土,故乡对于诗人实际已是回不去的“家”。
当面对金钱和权势焊接得如同无缝钢管的现实体制时,只有那些头脑清醒的打工者,才能意识到摆脱宿命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摆脱最底层被碾轧的痛苦。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任何资本的最底层劳动者来说,上升的通道真的是太狭窄了。“你从江西来到这个工厂/从流水线的装配工做到最底层的管理员……助拉/你花了六年的时间”(《女工记·女工之曾国香》),而对于更多的女工来说曾国香也是幸运的,她们可能再用六年的时间还是装配工,只能默默被镶嵌在自己的卡位上,因为一般一百四十多人的车间往往只有一个拉长和四个助拉。在无望的煎熬中,“我们看不到我们会变成城市人的希望,没有了希望,剩下的只有绝望。”有的女工走进了桑拿房被“青蛙似的男人压在身下”(《女工记·女工之蓉蓉》),有的住进了“没有理发工具的发廊”(《女工记·女工之阿艳》)成为洗头妹、按摩女,靠出卖肉体而生活,有的成了“兼职厂妹……她们年轻的身体躺在陌生的床上叹息”(《女工记·女工之胡蓉》),有的被“这个城市的某位诗人/有妇之夫”占去了贞操,成为搞传销的骗子(《女工记·女工之阿敏》),有的“从员工到厂长助理/到年过半百的厂长床上”(《女工记·女工之海兰》)。在这个商业逻辑统治一切的世界,凡是能够派上用场的一切,从肉体到精神,都变成了换取资本的手段。当然,其中也不乏成功者,如凭借“漂亮/年轻/一脸的笑”而对“年轻女工来说像梦一样”地嫁给了家境殷实的本地人的林玉梅;凭十多年不断打拼成了主管的“一个月也有六千多的工资”的曹涛;靠自己的吃苦耐劳和台湾老板的点拨接手了“台湾人三十多人的小厂”专搞喷油的工序的黄娜。然而,对于在流水线上靠肉体打拼的绝大多数女工来说,到头来的结果却是“说不清为什么十年的辛苦工作/没有一个能安顿疲惫灵魂的家”(《女工记·女工之王海燕》)。面对人世的不公,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呐喊:“对于正义我无法视而不见”(《女工记·女工之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