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中农村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以辽宁省朝阳县为例

2015-11-22刘学利芦杨

关键词:课堂气氛问卷教学方式

刘学利,芦杨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新课改中农村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以辽宁省朝阳县为例

刘学利1,芦杨2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式的变革,而这项变革在一些农村地区的适应性问题有待考证。对辽宁省朝阳县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方式改革在观念上高度认同,但在行动上滞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农村地区还只是一种口号;课改后教学方式变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流于形式。为此,要革新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

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农村地区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1]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学要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些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发生了诸多变化。为此,笔者深入辽宁省西北地区朝阳县农村中小学,针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农村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展开调查,力求了解该地区农村教学改革状况及其问题,以期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辽宁省朝阳县12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其中7所小学,5所中学。访谈对象为从中随机选取的中小学各科教师共56人。问卷对象为从各个中小学随机选取的不同学科教师共200人,中小学生共100人。从学段来看,初中教师74人,占教师比例的37%,小学教师126人,占63%,中学生43人,占学生比例的43%,小学生57人,占57%;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比例基本相当,男教师103人,占51.5%,女教师97人,占48.5%;从教师所教科目来看,涵盖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以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方式三个主要维度为基础展开调查研究。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到班级听课并做记录。调查法包括个别访谈和问卷两种方法。首先,做好访谈提纲,设置开放性问题,通过与教师谈话的方法了解农村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现状,同时,设计初始问卷,经过试测、修改设计出最终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教师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84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2%;学生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7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本次调查问卷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发放,运用SPSS(18.0版)软件和描述统计方法处理分析数据。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教师对教学方式改革观念上的认识

从问卷结果来看,农村地区教师对教学方式改革观念上的认识较全面,90%以上教师认为教学方式的改革非常有必要,势在必行。对于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大部分教师选择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指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其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占最大比重,为76.60%(参见下表)。农村地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要改革教学方式,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教学方式改革的因素分析

(二)教学方式改革在行动上的表现

本研究调查的重点是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维度,即教师的教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教授方式的现状

第一,讲授。讲授法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与指导。从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新课改以来讲授法所占的比重降低,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状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第二,演示。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师偶尔使用实物教具,35%左右的师生认为教师经常运用实物教学,选择“总是”和“从不”的占极少数。在访谈中,教师愿意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能力,但是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有碍于实现这一理念。

第三,提问。教师认为上课经常提问的占50%,“偶尔”占30%,“总是”占20%;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经常提问的占48%。访谈中学生表示教师上课经常提问,但涉及的问题大多都是在帮助学生复习和记忆所学的知识点,很少拓展和延伸课外的知识。

第四,指导。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对学生学习给以一定指导,但不够积极;67%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会给以积极的指导。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基本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学生也很少寻求指导。

第五,布置任务。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接近80%的教师会针对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布置课后任务。农村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方面有较大进步,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课后习题。

2.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第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对自主学习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总数的57%,学生占总数43%;持“比较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总数的35%,学生占总数的40%。可见,大多数师生赞同自主学习。但通过课堂观察,自主学习在具体实施中并不乐观。教师一般严格依教材教学,很少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自主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学生自己知道去学习,具备自己学习书本上知识的能力,而没有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去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倡导的。由调查数据看出,对合作学习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总数的47%,学生占总数61%;持“比较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44%,学生占32%。可见,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比较赞同合作学习,与教师相比,学生更倾向于与同伴交流学习。从实施情况来看,一半以上的教师对于组织合作学习,认为“比较符合”,7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或“总是”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再结合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不错,经常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地区实施效果较好。

第三,探究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对探究学习持“非常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总数的52%,学生占41%;持“比较赞同”态度的比例,教师占总数的42%,学生占43%。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也比较赞同探究学习,与教师相比,学生对探究学习方式持“一般赞同”和“不赞同”的比例要大一些,原因有可能是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探究方式不了解或不感兴趣。在实施过程中,35%以上的教师不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探究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实施效果不是很好。在与教师访谈中得知家长由于安全等原因不愿让孩子参加课外探究,探究学习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

3.师生互动方式的现状

第一,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气氛对师生之间学习与交流起重要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师生共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教师问卷可以看出,50%以上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一般,时而活跃时而安静;从学生问卷结果看,7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活跃,选择“气氛一般”和“气氛安静”的学生各自约占20%。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些教师能很好带动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第二,师生关系(地位)的处理。10%左右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老师是中心,师生关系不融洽”,45%左右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学生是中心,关系很融洽”,45%左右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关系民主、互动、融洽”。笔者发现,教师和学生很淳朴、很实在,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师生关系融洽。

第三,师生交流与讨论。从统计结果看,在“教师是否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一问题上,教师和学生的选项基本一致。50%左右的师生认为“非常符合”,40%左右的师生认为“比较符合”。在课堂教学中,70%以上的教师认为会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一起交流和讨论,而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会与其交流、讨论问题。教师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较顺畅。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该地区教学方式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在授课方式上,教师会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状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会经常提问学生,课后给予学生指导,并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作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偶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总之,教学内容和形式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但同时,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农村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教师的授课方式上,仍表现出传统化和单一化

调查发现,虽然该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给予了普遍的认可,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环境、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老龄化、教学技能较低等原因,教师很少能够真正实施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只能“穿新鞋、走老路”,按部就班地讲授书本知识,完成即定教学计划。在农村地区,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博物馆等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讲授法。在这里并不是否认讲授法的作用,讲授法延续至今,对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笔者走访的学校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向学生一味“灌输”知识,学生只顾接受和记忆。

(二)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仍流于形式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是在农村,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方式对待新教材,“他们把课本看成教学的工具,不善于以课本为基础开发和拓宽课程资源”[2]。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他们仍然以课本为唯一的知识来源,严格按照教材结构原封不动地进行传授。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于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得较好。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可能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必须跟着教材走,这样自主学习实施不了;而且受外部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的限制,探究学习实施也存在一定难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前后桌讨论很常见,但讨论的问题往往是课后题的答案。总体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仍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口号,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有个过程。

(三)在师生互动方式上,教师专制,学生服从,课堂气氛低沉

在本次调查中当地中小学在师生互动方面做得较好,尤其是在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有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反馈不及时或不予反馈,甚至直接批评学生不认真听课。偶尔有领导来听课,教师会组织课堂讨论,但事先教师已经规定好了学生如何回答,学生们被剥夺了“言论自由”。可见,虽然师生关系较好,但在课堂上教师还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此外,大部分教师在问卷中选择了“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课堂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没有听到学生的发言,有时甚至是教师不讲课只让学生自己看书。而且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学生不能获得直观感受,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声音、图片带动学生进入情境以及烘托课堂气氛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首要的是积极革新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教师必须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引导、教学相长。其次,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3]。通过组织教师培训、进修等方式造就一批农村教师的领军人才。再次,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农村教育的落后可以部分地归因于城乡二元结构[4]。相比于城市,农村的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教育发展落后。为了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根本措施在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3]。比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等等,真正让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基于农村教育实践的考察[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3).

[4]杜广强,刘彦松.城乡统筹下辽宁农村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8-52.

【责任编辑赵颖】

G632.3

A

1674-5450(2015)03-0021-03

2014-12-15

刘学利,女,辽宁昌图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问卷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问卷网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问卷大调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