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定性比较

2015-11-22孙英楠张大为战岐林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额贸易

孙英楠,张大为,战岐林

(1.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3.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定性比较

孙英楠1,张大为2,战岐林3

(1.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沈阳110036;2.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3.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区域经济合作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盟是南南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先后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经近十年的发展,三个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存在差异,通过对五个静态因素定性的比较研究,将对三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有更加明确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对三个自由贸易区未来建设的展望,并将对东盟与中日韩三国构建的“10+3”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自由贸易区;相互依赖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组织协定签署,然而,真正能将共同目标付诸实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南南合作型区域性组织寥寥无几。其中,东盟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组织开展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近年来,东盟自由贸易区蓬勃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东盟先后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签订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并积极推进“10+3”①“10+3”指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的合作机制;“10+1”指东盟十国与非成员国的合作机制,本文中指东盟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的合作机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亚洲经济区域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梳理东盟-中国、东盟-日本和东盟-韩国三个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并以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对已建成和建设中的三个自由贸易区进行定性研究,比较三个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一、三个“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现状

世界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成立,它的建立推进了贸易、投资的繁荣发展,使得东盟成为亚洲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中、日、韩与东盟相继构建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推动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一)三个“10+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东盟与中国最早开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安排。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在第六次领导人会议上签订了《全面经济框架合作协议》,确定了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2004年11月,双方在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上签署了《货物贸易协定》,标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拉开帷幕。双方于2007年和2009年分别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并于2010年如期建成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东盟-日本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于2003年,双方签订《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由于双方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上存在分歧,使得谈判进展缓慢,直到2008年才签署《东盟-日本全面经济合作伙伴自由贸易协议》,开始自由贸易区建设,但日本与东盟国家间达成许多双边贸易协议,不断推进自由贸易的发展[1]。

东盟-韩国于2004年签署了《有关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东盟-韩国联合声明》,2005年双方签署《东盟和韩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同时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虽起步较晚,但效率较高,于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韩国后来居上,赶超中国和日本,成为首个完成四大协定的国家。

(二)三个“10+1”自贸区的贸易现状

东盟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不断加深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从1998年至2012年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贸易总额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有小幅下降,但2010年,贸易额迅速反弹,并保持不断增长。其中,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额增长显著,2012年贸易额是1998年的5倍之多,东盟与韩国贸易额增长了3倍,与日本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近2倍。

从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额占其总贸易额比重的变化中可见(如图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从最初的1998年的3.9%升至2012年的15.8%,并于2007年超过日本,特别是2010年以后,随着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是有力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日本与东盟的贸易往来虽有着悠久历史,但由于受到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影响,贸易额虽保持上升,但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东盟-韩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与中、日有一定差距,但不难发现这一比重在不断上升,特别是2009年,双方完成四项协议的签署后,这一比重超过5%,并持续上升。成和建设中的三个“10+1”自由贸易区中,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人口数位列第一,达到19.6亿,东盟-日本自由贸易区人口有7.4亿,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人口规模最小,仅有6.6亿①数据根据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整理而得。;从各个自由贸易区的GDP指标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规模最大,而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的规模最小,其GDP仅是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GDP的三分之一。因此,仅从自由贸易区规模的角度可以认为三个自由贸易区中,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将会有最大的收益。

(二)收入和发展水平

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收入和发展水平对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挥重要作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具有相似的消费结构,这将扩大其内部产业的规模。成立自由贸易区之前各国的收入差距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而走向趋同。根据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东盟成员国与中国之间收入水平较为接近,而与日本、韩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之间差距较大,东盟平均的人均GDP占日本人均GDP的8%,占韩国人均GDP的16%。从东亚国家收入水平间的差距可以得到,东盟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高于与日本和韩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三)建立自由贸易区前的贸易水平

图1 东盟与中、日、韩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计算而得

二、对三个“10+1”自由贸易区的定性研究

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分析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提供了基本框架。Viner(1950)[2]通过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纵观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自贸区,经济一体化水平不尽相同,然而各国各地区都认同一体化程度较深的自贸区应该不仅仅是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往来,同时应发展区域内各国资本和劳动力的贸易,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漫长且复杂的。因此,各国各地区仍将注意力集中在货物贸易的自由化水平,并以此衡量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程度。

根据关税同盟理论,对自由贸易区成立带给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福利效应可分为积极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消极的贸易转移效应。通常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一国更乐于加入关税同盟,而衡量两个效应时常采用的静态因素包括:自由贸易区的规模,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自由贸易区前贸易往来水平,产品的可替代性以及经济结构的互补性[3]。

(一)自贸区的规模

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收益将随自由贸易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从人口规模上看,东盟与中、日、韩已建

图2 1992-2012年东盟与中日韩贸易相互依赖度指数变化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成立自由贸易区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水平是影响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前,成员国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将使得他们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益,从而更积极推进自贸区的建立。图2显示了东盟与中、日、韩三国1992-2012年间贸易相互依赖度②贸易相互依赖度(TradeIndependenceRateTIR)计算公式:,其中X为中国(日本或韩国)对东盟的出口额,M为中国(日本或韩国)对东盟的进口额,X+M为中国(日本或韩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GDP1为中国(日本或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为东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TIR的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双方贸易依赖程度越深。的变化,从图中可见,东盟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其中中国的变化较为明显,在2001年之前,中国落后于日、韩,这一差距在1997年之后,由于日、韩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逐渐减小,直到2001年东盟与中国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话,双方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并于2002年、2003年超过日本和韩国。虽然在这期间,东盟与日、韩也开始自由贸易区建设,贸易相互依赖度不断上升,但增速远不及中国,差距增大。东盟与中国贸易相互依赖关系在2006年出现下降,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趋势在不断扩大,而随着东盟与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差距不断减小,特别是东盟与韩国的相互依赖度出现超过中国的趋势。因此,从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双方贸易往来水平的角度看,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较高,为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奠定良好基础,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保证。东盟与韩、日贸易相互依赖程度虽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农产品问题一直是两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四)产品的可替代性

表1 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2008-2012年)单位:平均值

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原来和非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贸易将被自由贸易区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所替代,这将扩大贸易创造效应,增加自由贸易区为其成员国带来的经济效应。东盟、中、日、韩除亚洲地区外主要的贸易往来伙伴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国家,表1列出了东盟、中、日、韩、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各类产品2008-2012年平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①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是一国出口某种商品的总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该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的比值。当RCA>1时表示该国这种商品生产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当RCA<1时表示该国这种商品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东盟在饮料和食品类产品上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可以替代欧盟国家与中、日、韩进行贸易,中国可替代欧盟国家发展与东盟钢铁制品类产品贸易,日本在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及机械类产品中可替代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国家为东盟国家提供产品,韩国则在钢铁产品及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产品方面替代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国家与东盟开展贸易。可见东盟与中、日、韩已建成和建设中的自由贸易区在贸易产品上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特别是日本和韩国分别有两类产品具有可替代性,这是三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的有利因素,将扩大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五)经济结构的互补性

Meade(1955)[4]指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如果使得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增强将使各成员国从贸易创造中获利。成立自由贸易区前,由于较高的贸易壁垒,使得各成员国都生产相似的产品,经济结构相似。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贸易产品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使各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生产,从而增强成员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并从中获得经济效应。表2展示了东盟与中、日、韩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互补程度,从表中可见,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互补程度较深,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指数均在80%以上,而相比之下,东盟与日、韩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在75%左右,这表明东盟在与中国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收益要高于在与日本和韩国构建的自由贸易区。

表2 贸易互补性指数(2008-2012年)单位:%

结语

东盟与中、日、韩三个自由贸易区都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中,特别是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上述对三个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定性研究,在这些静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三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表现出不同。通过比较,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规模较大,且自由贸易区建成前就具有较深入的贸易往来,而且互补的经济结构等因素都有力地推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成熟。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两个自由贸易区在这些静态因素比较中与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有一定差距,但这两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特别是可贸易产品的范围较广,使两个自由贸易区也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通过对五个静态因素的分析也可以看到,“10+3”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产品替代性及经济结构上都具有优势,将东盟与中、日、韩三个“10+1”自由贸易区进行整合存在较大可能性[5];当然,“10+3”的推进过程也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其中就降税时间以及敏感产品等问题都有待四方共同协商,同时随着TPP谈判进程的推进,也给“10+3”的构建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因此,东盟和中、日、韩各国在积极推进“10+1”自由贸易区发展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关注“10+3”的构建,在更深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王艳红.日韩对东盟的FTA战略及我国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6):41-43.

[2]J.Viner.The Customs Union Issue[M].London:Stevens,1950.

[3]Gemma Estrada,Donghyun Park,Innwon Park,and Soonchan Park.The PRC's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ASEAN,Japan,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A Comparative Analysis[EB/OL].(2012-01-20)[2014-5-20].网址:http://www.adb.org/publications /prcs-free-trade-agreements-asean-japan-and-republic-korea -comparative-analysis.

[4]J.E.Meade.The Theoryof Customs Union[M].Amsterdam:North Holland,1955.

[5]沈明辉.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J].当代亚太,2010(4):45-67.

【责任编辑王凤娥】

F114.4

A

1674-5450(2015)01-0063-03

2014-06-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90163)

孙英楠,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世界经济博士研究生;张大为,男,辽宁抚顺人,沈阳药科大学讲师;战岐林,男,辽宁铁岭人,温州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贸易额贸易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贸易统计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的路径分析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贸易统计
关于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