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与应用
——一个研究综述

2015-11-22崔日明

关键词:投入产出增加值核算

刘 爽,崔日明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与应用
——一个研究综述

刘 爽1,崔日明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垂直专业化和产业内贸易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传统的贸易核算方式已难适应和反映这种变化,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应势而生。本文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提出、主要方法、应用领域和未来研究方向四个方面对既往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应用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一、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垂直专业化和产业内贸易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传统的核算方法难以适应和反映这种变化,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应势而生。通过自身具备的优势,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逐渐得到共识、重视和应用,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则为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可检验的数据基础。

(一)传统核算方法的缺陷

理论界普遍认为,应该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取代原有方法。总结来看,在当前时期运用传统核算方法,会导致如下一系列问题:

1.导致“统计假象”。Meng和Miroudot用不同的贸易核算方法对2009年iphone的跨国贸易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按照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当年在iPhone贸易中美国对中国有19亿美元的逆差,但是如果按照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进行测算,逆差将显著减小至7 300万美元[1]。邓军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间产品取代最终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角,而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无法如实反映各国的贸易所得,进而引发“所见非所得”问题。他利用经合组织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发现,传统贸易核算方法计算的贸易额显著大于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计算的贸易额,从而导致“统计假象”[2]。

2.导致情况误判和政策错位。传统贸易核算方式会制造“统计假象”,让人们对真实情况产生误判,进而可能影响政策制定,诱发政策错位问题。徐清军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可能使人们对双边贸易平衡、比较优势、出口结构和有效汇率等宏微观问题产生与事实不符的结论,依赖总值统计的方法,将会对政策产生误导[3]。

(二)需要厘清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增加值

围绕对贸易过程中增加值的核算存在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即增加值贸易和贸易增加值。贾怀勤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二者都立足于衡量特定国家出口中所蕴含的国外增值部分,但是增加值贸易在核算中充分考虑了折返贸易的影响,而贸易增加值则没有剔除折返贸易的影响[4]。

因而,由于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难以适应当前的贸易现实,催生了新核算方法的产生。同时由于贸易增加值概念存在欠缺之处,才使得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为学界普遍接受。

(三)投入产出数据库

从目前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所进行的研究来看,其数据绝大部分来自各类投入产出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既有单个国家的,也有双边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编制的多边性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

1.世界五大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张向晨和徐清军对目前国际上五大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进行了总结。一是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联合编制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TiVA)。2013年1月,两大组织联合发布了首个TiVA数据库版本,涵盖了40个国家的18个产业。二是欧盟编制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它创建于2009年,并于2013年开始向全球开放。三是美国普渡大学主导编制的全球贸易分析数据库(GTAP)。该数据库开发于1992年,2004年编制的第7版中已经覆盖了113个国家的57个产业。四是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编制的亚洲投入产出数据库(AIIOT),它覆盖了1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五是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制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EORA),在其2013年版中覆盖了187个国家的500多个产业[5]。

2.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库的编制情况。刘丽萍指出,我国自1987年开始编制投入产出数据表,每5年编制一次详细表,在5年的中间年份再编一次简表,累计共编制了10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目前正在编制2012年详细表。在双边投入产出表编制方面,我国国家统计局曾与日本通产省共同编制过2007年的双边投入产出表[6]。总体来看,虽然我国贸易地位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在编制投入产出数据库方面还处于严重滞后的位置,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主要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

1.HIY方法。Hummels和Ishii等提出了垂直专门化率的概念,在将一国出口总值分解为国外增加值和国内增加值之后,通过衡量一国出口中国外增加值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该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这一研究为增加值贸易核算奠定了基础,垂直专业化率指标后来被用来计算出口的贸易增加值[7]。平新乔就是使用HIY方法考察了我国1992-2003年间的贸易状况,测算出我国出口产品的垂直专门化率为22%。得出的结论是,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相较而言处于价值链中的高端[8]。

2.KPWW方法。Koopman和Powers等在HIY基础上进一步将国内增加值分解为最终产品出口、由直接进口国吸收的中间品出口、被转口到第三国的中间品出口、返销本国的中间品出口。该方法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和官方关境贸易统计方法间建立了正式联系,使得贸易增加值统计与官方关境贸易统计实现一致成为可能[9]。李昕利用该方法比较了传统贸易核算方法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对我国贸易规模统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规模均显著少于利用传统贸易核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数量[10]。

3.基于企业数据的微观方法。高敏雪和葛金梅将企业增加值和贸易增加值联系起来,构建了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微观基础。他们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全出口型企业作为对应加工贸易出口的样本,计算企业增加值率作为贸易增加值率的替代,用于加工贸易增加值推算[11]。郑丹青、于津平延续了高、葛二人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企业增加值与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关联。他们研究发现,1999-2007年间我国贸易增加值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FDI、研发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贸易增加值率有重要影响[12]。

4.构建国内投入产出模型。刘遵义和陈锡康等充分考虑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并编制了2002年中美两国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表,测算和分析了中美两国出口对各自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13]。祝坤福和陈锡康等延续以上思路,对我国2002年和2007年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及其在GDP中的占比进行了测算。他们研究发现,2002-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增长主要是依靠总出口规模的扩大。随着中国出口增速的下滑,今后中国出口对国内经济拉动作用将更多地依赖于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14]。

三、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应用

(一)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应用的研究领域概览

从文献分析情况来看,近五年来关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研究急剧增多,目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贸易竞争力领域,同时对于贸易依存度、贸易收益和均衡汇率等问题也有一定数量文章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表1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应用

(二)各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1.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问题。由于对外贸易规模较传统核算方法测算的结果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外贸依存度指标也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如李昕、徐滇庆计算表明,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官方统计的68.02%下降至31.59%[15]。

2.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我国贸易竞争力问题。传统贸易核算方法容易导致“统计假象”的问题在研究我国贸易竞争力时同样存在,相较于传统核算方法下计算出的结果而言,利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得到的我国贸易竞争力普遍出现下降。虽然我国已经高度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中,但是目前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攀升,部分产业已经跻身价值链高端地位。目前,我国的竞争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仍处于存在显著的竞争劣势[16]。

3.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我国贸易收益问题。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有利于看清我国真实的贸易收益,黎峰对我国出口实现的属地贸易收益、属权贸易收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和进口实现的增值折返及外国属地贸易收益进行了分解,他的研究发现,虽然按照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来看,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外国的收益[17]。

4.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我国汇率问题。近年来,关于我国汇率低估的质疑不绝于耳,然而苏庆义和薛蕊等的研究表明,按照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进行测算,2000年以来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于以往的估算结果。当前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已经升值过度,超过了均衡汇率水平,不宜再持续升值[18]。

5.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问题。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况,从增加值贸易核算视角来看,这一状况将会更加严峻。程大中和程卓(2015)研究表明,我国国内服务对增加值贸易的贡献偏低并趋于下降,因此我国亟待推进服务领域改革,提升国内服务业竞争力[19]。

6.增加值贸易核算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研究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因素,进而能够为提升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值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李文秀和姚洋洋研究发现,高技能劳动力和资本的要素密集度、要素充裕度,以及相对生产率对我国出口增加值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高技能劳动力的要素比例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显著,是应该关注的重点[20]。

四、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进一步完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

一是探索更加合理的方式,将各国的统计数据与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顺畅连接起来,提升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准确度。二是加强各投入产出数据库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的通行标准,推动各主流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间实现对接。三是不断丰富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内容,将节能减排、贸易失衡情况和就业水平等因素纳入统计范围。四是推动公益性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建设,在更大程度上推进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五是我国应结合自身情况,主导推出涵盖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多边或双边投入产出数据库。

(二)构建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微观基础

虽然目前投入产出数据库已经成为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主要数据来源,但是各个数据库之间还存在相互之间对接困难、数据质量不高、更新维护滞后等问题。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这些数据库微观基础不够牢固。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地从企业层面的数据入手,探讨如何科学构建起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微观基础。

(三)拓展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应用范围

目前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还主要是运用在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方面,而对于汇率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节能减排问题等领域而言,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研究还较少。此外,目前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更多是用在对货物贸易方面的研究,对于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关注点可以向汇率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节能减排问题和服务贸易等研究的薄弱领域转移。

[1]Meng,B.and Miroudot.Towards measuring trade in value added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global value chains:current OECD work usingI/Otable.UNSDand WTO,2011,Geneva,Switzerland.

[2]邓军.所见非所得:增加值贸易统计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特征[J].世界经济研究,2014(1):35-40,88.

[3]徐清军.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改革研究[J].国际贸易,2013(5):25-28.

[4]贾怀勤.增加值引入贸易核算的概念辨识[J].经济统计学,2014(2):37-41.

[5]张向晨,徐清军.国内外贸易增加值问题研究的进展[J].国际经济评论,2013(4):128-138,7-8.

[6]刘丽萍.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的核算[J].国际经济评论,2013(4):110-115,7.

[7]Hummels D,Ishii J,K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inWorldTrade[J].Journalofnational Economics,2001(54):75-96.

[8]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05(5):12-14.

[9]Koopman,et al.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NBER WorkingPaper,2010.

[10]李昕.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12(10):15-22.

[11]高敏雪,葛金梅.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的微观基础[J].统计研究,2013(10):8-15.

[12]郑丹青,于津平.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微观核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8):3-13.

[13]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等.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5):91-103,206-207.

[14]祝坤福,陈锡康,杨翠红.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3(4):116-127,7.

[15]李昕,徐滇庆.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9-55,205.

[16]周升起,兰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J].国际贸易问题,2014(2):3-12.

[17]黎峰.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收益及核算——基于中国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14(6):14-22.

[18]苏庆义,薛蕊,张焕波.增加值贸易核算及其对均衡汇率评估的影响[J].当代经济管理,2014(9):37-41.

[19]程大中,程卓.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服务含量分析[J].统计研究,2015(3):46-53.

[20]李文秀,姚洋洋.要素比例、技术差异与出口增加值——基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出口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5(6):98-111.

【责任编辑王凤娥】

F740.6

A

1674-5450(2015)05-0078-03

2015-05-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A056)

刘爽,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国际贸易学博士研究生;崔日明,男,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增加值核算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