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5-11-22李春华
李春华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李春华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发生人际冲突时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应对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本研究选取了哈尔滨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名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及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而对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自尊 认知风格 人际冲突应对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善于人际交往、社交恐惧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腾讯网做了一次全国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问题在最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名列第二。在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工作实践中,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人际关系问题处理不好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来访的。可见,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人,但其心理仍处于发展时期,自身成长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情绪性格不稳定,人际冲突时有发生。冲突处理不当,则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探讨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自尊与认知风格又在其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主要探讨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问题。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所说的人际冲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他人因习惯差异、沟通障碍、认知差异或利益矛盾等原因而引起的关系紧张或行为对立。人际冲突应对方式是指大学生面对人际冲突时所采取的手段、态度和措施。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习惯化的态度和风格。
三、以往研究结果
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关于人际冲突应对策略的研究。张翔、樊富珉(2003)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人际冲突的三种解决策略,分别是合作、折衷型策略,回避、迁就型策略和竞争型策略。赵凤娟(2004)认为大学生面对人际冲突,通常会有两类应对方式:问题定向应对和情感定向应对。邓小龙(2003)认为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主要有:沟通化解、伤害对方、回避与冷处理、反思、争执、排解压抑、认知安慰等方式。姜美霞(2007)研究发现,冲突发生时,大学生主要采取以理抗争或容忍退让的方式应对;冲突发生后,主要采取沟通或反思的方式应对,很少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四、研究对象、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是实证研究,首先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对象、原因,然后根据访谈结果设计开放式问卷题目。根据开放式问卷的统计结果编制《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预测,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18个题目为最终问卷题目,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0. 709,较好。最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被试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三被试所在年级分布情况
五、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特点
用平均数分析得出,大学生遇到人际冲突时,较多采用反思沟通和转移回避方式进行应对,较少采用对抗攻击和压抑忍让方式进行应对。从总体上看应对方式比较积极、成熟。
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对抗攻击”维度上的差异显著,城镇学生(6.967± 0.211)在该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6.129±0.181)和城市学生(6.339±0.140),这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对行为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城市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更为谨慎,而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相对更内敛,这使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交往中较少发生正面人际冲突,从而采取对抗攻击策略的也少。性别因素在“对抗攻击”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男生(6.734±0.165)显著高于女生(6.222±0.125),这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一致。男生通常性格直爽,粗犷,遇到问题倾向于开诚布公,甚至于大打出手,而女生一般性格细腻柔和,通常采取迂回政策,较少发生正面对抗攻击行为。
(二)大学生的认知风格特征
本研究中使用的测量认知风格的工具为《镶嵌图形测验》。在该测验上得分较高的个体为场独立型,是非社会定向的个体;在该测验上得分较低的个体为场依赖型,是社会定向的个体。
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国内其他大多数学者的结论,大学生的认知风格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认知风格在大学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在认知风格测验上的得分越来越低,尤其是大四学生的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大一学生的测验成绩。这可能与大四学生正面临考研、求职就业等压力,心态发生变化,情绪比较紧张、焦虑有关,而大一学生刚刚升入大学,脱离了高考期间父母和老师较为严格的约束,对大学生活还充满了喜悦和憧憬从而使他们在《图形镶嵌测验》上的表现较好。
(三)大学生自尊的特点
将大学生自尊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得到的各统计量综合成表2,图1、图2。
表2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图1各年级大学生自尊的变化趋势 图2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自尊的变化趋势
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各个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的变化趋势。男女大学生自尊水平均为大四的时候最低,其次为大一,在大二的时候自尊水平最高。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学生的自尊水平(19.313±0.525)远高于乡镇(21.086±0.547)和农村学生(21.064±0.514),而乡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自尊水平相差无几。
(四)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和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
1.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
偏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反思沟通、转移回避和压抑忍让因子都有显著的相关。下面的表3给出了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各维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
表3 大学生自尊总分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总分的偏相关系数
对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得分做自尊水平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在反思沟通和压抑忍让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在反思沟通维度上,高自尊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低自尊大学生;而在压抑忍让维度上,低自尊大学生显著高于高自尊大学生。这表明,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在人际冲突中更愿意采取反思沟通和转移回避的应对策略,倾向于问题应对;而低自尊大学生在面对人际冲突时,往往采用情绪应对,通过控制情绪的方式予以解决。
2.大学生自尊与认知风格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收到他人的信息反馈后,其认知反应,不仅因反馈的效价而不同,也因个体自身的自尊水平而不同。具体说来,高自尊者以一种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应。高自尊者在失败后通过有偏地加工他人信息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经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本研究中大学生自尊与认知风格的相关系数为-0.106**,二者确实具有显著相关。
场独立和场依存大学生自尊总分的T检验结果显示,场独立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场依赖的大学生。这是因为,场独立的大学生倾向于非社会定向,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自身标准,而场依赖大学生是社会定向的,他们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往往取决于外界线索。
3.大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显示,与场独立性者相比,场依存性者与他人交往有更丰富的经验,表现出更有效的人际交往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与他人相处,即场依存性者的人缘关系更好。但本研究中,场独立大学生与场依赖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对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
本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自尊对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的反思沟通、转移回避、压抑忍让因子都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自尊与认知风格有显著相关。通过建立自尊、认知风格和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压抑忍让因子的作用过程中,认知风格的中介效应显著。即自尊可以通过影响认知风格进而影响人际冲突应对方式中的“压抑忍让”因子。
六、本研究结果对心理教育实践的启示
1.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可以促使大学生采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人际冲突。
2.在认知风格上属于场独立型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更高,在人际冲突归因过程中更倾向于把冲突看做是“因事而起“,因而在处理人际冲突时更倾向于反思沟通,而场依赖的大学生在冲突中往往认为冲突是“因人而起”,倾向于采取“压抑忍让”的策略。认知风格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或环境影响有所改变,进而对行为风格产生影响。
[1]樊富珉,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82
[2]赵凤娟.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教育浅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61-63
[3]邓小龙.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事件及其应对方式[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5优秀硕博论文网
李春华(1980-),女,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心理学和德育研究。
课题名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院内课题"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YN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