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猪场生产管理应注意这些
2015-11-22本刊编辑薛惠莉
本刊编辑/薛惠莉
福建永诚华多经理王延武
广东湛江农垦畜牧公司场长徐杰
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场长吴同山
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李涛
对养殖户和企业来讲,养猪最初的目的无非是增加效益,然而疫病的暴发会给猪场造成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邀请行业相关人员就春季猪场常见的问题、烦恼以及应对措施跟广大读者分享。
本刊:在春季猪场管理方面,应该特别留意哪些问题?
王延武:春季有着“善变”的天气,因而也有了“倒春寒”之说。在这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预防腹泻、猪流感等疾病,防寒保暖也成为各猪场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但是,过度的防寒保暖易造成猪舍空气流通不畅,氨气、硫化氢、粉尘等加大,造成猪只咳嗽、喘气病、结膜炎等病例增多,降低猪抵抗力,加大了疾病流行传播,所以怎样合理化解保温和通风的矛盾是猪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刊:在春季猪舍的生产管理以及疾病预防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王延武:保育舍中,哺乳仔猪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腹部会因受凉而容易引起下痢,保温工作应特别加强,可采取局部保温灯或加热板,创造一个适宜的小环境;保育育肥猪饲养密度大,应多关注通风。猪舍卷帘的设计一定要从上往下落,天气寒冷的夜晚要关注猪舍门窗管理,多观察干湿温度计的变化,堵严墙体、门窗孔洞缝隙,防止贼风。但不要单纯或片面强调保温而忽视通风,要注意适当、适时通风换气。白天中午12 点至午后3 点,应打开窗户或小排气扇换气,换气时间的长短因猪只大小及有害气体、粉尘含量的多少而定,每次换气时间以10~20 min 为宜,使氨气、尘埃、病原微生物等及时排出。遇到天气突变,温度下降时要迅速关闭部分门窗,看猪的表现适量通风,以猪不扎堆、起群为准。
另外氨气和硫化氢易溶于水,在潮湿的猪舍,它们常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在舍内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又会挥发出来,很难只通过通风而排除。因此,猪舍内使用生石灰防潮可适当减少有害气体含量,同时注意及时清除粪污,清扫、冲洗圈舍及下水道等。
本刊:据您了解,我国南方的一些猪场春季常发的疫病有哪些?
吴同山:春季雨水比较多,空气湿度比较大,经常发生传染性胃肠炎、猪口蹄疫等,对生产的影响比较大。传染性胃肠炎除了感染病毒以外,日常生产管理不到位、饲料发霉变质、对突变天气的预防不足等都可能成为诱因,外来车辆消毒不严、外来人员和其他动物串场也是重要的媒介,绝大部分病例从分娩舍仔猪开始,也有的从母猪开始,仔猪不吃奶、迅速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有的猪场达到100%,损失严重。
本刊:为了降低经济损失,通常采取哪些措施?
吴同山:除了做好常规的管理、免疫,保证饲料原料质量外,我们还采取了以下5 项措施:
1)每年的10 月份至来年的4 月份,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45 d 与产前15 d 各注射1 次;
2)仔猪坚持3 针保健的做法,主要用长效复方治菌磺或长效土霉素,3、7、21 日龄分别肌注0.5、0.5、1.0 mL;
3)天气变化前夕,种猪饲料添加多维进行预防;
4)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尽量减少冲栏,以保持猪舍内的干燥;
5)对所有外来车辆进行严格的整车消毒,特别是拉猪车,要进行间隔半个钟头左右的2 次消毒。
本刊:在疾病预防方面给广大养殖户提个建议吧!
吴同山:建议不要过度用药、不要过度消毒,否则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对日后疫病的治疗增加难度。
本刊:指出在春季对猪场影响最大的一种疾病,该如何防制该病的暴发?
徐杰:冬天过去了,许多养殖户马上放松了防控流行性腹泻(PED)的警惕。PED 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的猪肠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4~6 d,母猪及成年猪症状较轻,出现腹泻后1 周内可恢复,哺乳仔猪严重腹泻,3 日龄以下发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4~10 日龄发病后死亡率可达70%以上。
临床上母猪症状较轻,精神沉郁,不食或食少,部分母猪腹泻,大多在2~4 d 恢复采食,精神好转。哺乳仔猪发病初期,大多仔猪出生后在吸吮初乳3 h 后即发生腹泻,水样,初期喷射状,24 h 内脱水,发病第2 天死亡,死亡率达100%;持续一段时间后,仔猪发病日龄逐渐推迟,症状相似或减轻,死亡率降低。
在预防控制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1)疫苗注射:发病后使用弱毒苗对产前2 周以上的未出现症状的母猪紧急免疫有一定的效果;操作要慎重,采取“一猪一针”,避免针头带毒,造成人为的感染。
2)病料返饲:按1 头发病仔猪病料饲喂20 头母猪,连续返饲2~3 次的用量,收集发病时间在24 h 以内的1~7 日龄新生仔猪肠道及内容物(从十二指肠到结肠段,两端结扎),清水洗净,冷藏或冷冻保存。将收集的发病仔猪肠道剪成碎块→放置于组织匀浆机中→立即加入5 ℃等量生理盐水和脱脂奶粉→制备匀浆→100 目筛过滤→往过滤后的匀浆中加入抗生素→阴凉处静置2 h,按每头母猪20 mL 用量,加生理盐水和脱脂奶粉稀释组织匀浆。取制备好的组织匀浆分配均匀地喷洒于母猪食槽内的饲料上,隔日饲喂1 次,连续饲喂2~3 次。
3)药物治疗:由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3 日龄内的发病仔猪一般无需考虑治疗,对于4 日龄以上发病仔猪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腹泻症状,如口服思密达粉,连用3 d,有一定效果。对发病日龄较大,有治疗价值的仔猪注射猪干扰素或猪白细胞介素、博洛回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可降低一定的死亡率。为了减少仔猪死亡率,促进患猪早日康复,对于发病日龄较大的仔猪发病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防止患猪脱水死亡是提高该病治愈率的重要一环。在饮水中除了可添加补液盐外,还可添加一些广谱抗生素(如黏杆菌素),控制继发感染,提高治愈率。
4)人工补初乳:由于母猪带毒,初生仔猪往往吃到初乳即发病。发病一段时间后,可以用PED 试纸检测母猪乳汁中抗原,若抗原阳性,则通过人工采集初乳(可使用人用吸乳器),采集好后使用巴氏消毒法消毒(62~65 ℃30 min,可杀灭乳汁中PEDV),每头仔猪口服20 mL/次,每日4~6 次,连续口服2~3 d,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样可以使仔猪吃到初乳的同时不会被乳汁中的PEDV 感染,而且通过人工采集乳汁,可以避免仔猪腹泻后无力吸吮乳头导致的无乳。
5)提早断奶:对于2 周以上腹泻仔猪可提前断奶,减少带毒母猪对仔猪的影响,可起到明显的效果。
本刊:猪体内外寄生虫是春季常发而且容易被忽视的一类疾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根源,所以对猪群进行驱虫,是每个猪场都必须做的一项工作。能否以贵猪场为例,详细介绍一下对猪只寄生虫的认识以及春季驱虫方法?
李涛:大家都知道规模化猪场的免疫制度尤为重要,合理的免疫程序犹如拦截洪水的大坝,一旦大坝决堤,对猪场来说意味着灾难,所以作为猪场管理者,大都意识到免疫的重要性和忽略免疫的致命性,从而能严格执行不懈怠,因此规模化猪场免疫工作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但是由于猪场寄生虫病不像其他烈性传染病给猪场带来巨大创伤,往往被管理者忽略,未认识到猪只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意义,常常低估其重要性,大都是等发病后才被动采取措施控制,从而导致猪场正常生产的波动,造成经济损失,而猪疥螨病是猪场感染最多的外寄生虫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春冬季节温度较低,湿度大,猪疥螨比较多发,猪场的兽医常常把猪疥螨病导致的瘙痒这一主要症状当做是正常现象,以下3 点可以降低疥螨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1)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2)做好猪群的日常驱虫工作:由于哺乳仔猪感染疥螨很大程度上是与母猪感染和与较大仔猪接触有关系,所以一定要给种猪群设立相对固定的驱虫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种猪无感染。我们场在母猪产前28 d 驱虫,用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组合拌料饲喂1 周,同时用双甲脒稀释液全身喷雾,连续喷7~10 d,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公猪驱虫3 次/年,具体方案与母猪一致;保育猪转育肥猪时用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组合拌料饲喂7~10 d。
3)做好环境除螨工作:在给猪体内、体表驱虫的过程中,部分反应敏捷的螨虫会快速掉到地上,爬到墙壁上、屋面上和猪场外面的杂草上;此外,被病猪搔痒脱落在地上的疥螨是重要传染源。如果不对周围环境同时进行杀虫,过几天螨虫就又爬回猪体上。具体可用1:300的杀灭菊酯溶液,彻底喷洒猪舍的地面、墙壁、屋面、周围环境,栏舍周围杂草和用具,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
一旦确诊猪已经感染疥螨,可以选用内外结合方法对已经发生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处理:
1)体外采用药浴的方法,用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乳油或双甲脒稀释液全身药浴或喷雾治疗,连续喷7~10 d。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 因为药物无杀灭虫卵作用,根据疥螨的生活史,在第1 次用药后7~10 d,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2 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
2)体内采用驱虫黄金组合,即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 d。
猪疥螨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应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选用任何一种外用药,同时配合使用阿维菌素+芬苯达唑治疗,并将圈舍和用具用杀螨药物进行彻底消毒杀虫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下降。可有效解决猪场因疥螨病的困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