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近期学者型影评的发展与突破

2015-11-22龚敏律

文艺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一川学术文化

○ 龚敏律

略论近期学者型影评的发展与突破

○龚敏律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发展势头尤其迅猛,无论就产量、影响还是就票房收入而言,都可以用空前繁荣来形容。在这种繁荣景象中,电影评论的发展也是十分引人瞩目的。不仅各种媒体上对电影的关注在增多,评论者的队伍在扩大,“影评人”成为一个专业名词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正如中国电影本身在类型化一样,中国目前的电影评论甚至可以说影评人队伍也在呈现出类型化的发展趋向。这些类型可以粗略划分为商业型影评,职业型影评,娱乐型影评、学者型影评等,其中商业型影评的出现乃是电影作为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职业型影评显示出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技术对电影人的分工细密的要求,而娱乐型影评则是新兴媒体网络时代里公众审美的自由狂欢。在这种种类型的众声喧哗中,也许最值得关注的是学者型影评的崛起。这几年,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发展,在国家教育体制内艺术的地位得到提升,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与文学比肩并立的门类,而戏剧与电影也随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学科自身的成长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开展无疑促进了专业学者队伍的壮大,激励起一批顶尖学者的脱颖而出,这是学者型影评崛起的体制基础,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电影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发展后,无论是理论、创作、历史,还是作为文化产业的结构形态,都已经具备了学术化的条件,产生了学术化的必然要求。学者型影评的崛起无疑就是对这种时代趋势和要求的一种自然而积极的顺应。

之所以说这个群体的影评活动已经形成类型,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标志。其一,相对商业型、职业型与娱乐型的影评而言,这个影评群体具有比较独立的批评品格。近年来活跃在影评一线的学者型影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高等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当今媒体十分活跃与强势的情况下,他们的批评活动有时与电影人有交集,用对话、访谈和讨论的方式,积极介入到当下电影生产的各种事物和过程之中,但总体看来,他们的影评活动独立性较强,大多与国家的各类文化项目相衔接,而较少受到电影人或电影产业的直接的影响。其二,这个影评群体已经涌现出了自己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王一川(北京大学)、尹鸿(清华大学)、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肖鹰(清华大学)等就可以说是学者型影评的领军人物。他们之间各有风格,各有擅长。王一川以理论见长,90年代他曾说自己是个边走边看的“话语浪人”,现在他自称是在“‘文’与‘艺’之间做不停顿的‘理论旅行’”的学术行者,“电影文本只是我用来解剖文艺案例的艺术类型,而对它我常常只做文化修辞阐释或文化修辞批评”①。尹鸿比较注重电影历史,不仅他的影评常常是在电影史的构架上展开思考,而且他在新世纪里连续多年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所做的年度备忘录,气象很大,落笔细致,也不愧是中国电影史的学术建构中的重要工程。张同道以诗学研究出身,转入电影研究之后则与纪录片结下不解之缘,对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出路,都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肖鹰虽属客串,但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感受批评,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对问题的看法有时不免偏激,但却深刻,甚至一针见血,电影人往往难以接受,读者读后则觉得痛快淋漓。其三,通过多年的实践,这个群体的批评活动在思维方式和评论视角上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鲜明地体现在文化视角、历史意识、观念创造三个方面。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表现力与丰富性的文化载体,同时,作为一门产业,它自身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一种民族文化的构成元素。从文化的视角上来开展电影评论,当然是最能体现出学术型影评的学理性的,所以它是学者型影评人具有特别兴趣指向的一个层面,也是他们自觉采取的一种批评策略。王一川的文化修辞阐释,也是一种将文化理念与修辞学知识结合起来用于影评的一种成功的范例。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一川曾运用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对张艺谋影片的“他者”文化策略进行过批评。不管电影人和读者是否认可,他的文化策略阐释最终成为那个时代对张艺谋影片的经典论述。近年来,王一川继续热情地关注着张艺谋电影的发展,使用的解剖刀还是文化修辞学。他在评论《金陵十三钗》时就明确指出:“该片在故事讲述上有了可喜进展,可谓到目前为止张艺谋影片中叙事最为流畅和完整的一部了。但它最引我‘震撼’的地方,与其说是它所精心刻画的妓女这一卑贱群体及假牧师约翰等在战火中释放的普世人性光芒或崇高品质(这当然值得称道),不如说是它的近乎无懈可击的美学与政治双重平衡修辞术。因为,由于存在《南京!南京!》从普世人性视角过度渲染中国女性被日军蹂躏画面及日军自我反思镜头而遭诟病的前车之鉴,再来拍抗战题材就必须在美学上与政治上都应对高风险,也就是要确保美学上有品位和政治上有民族尊严。”②而他运用弗莱的“原型”理论即文学艺术的原型演化过程与春夏秋冬四季循环相合拍或对应,从而有喜剧与春天、传奇与夏天、悲剧与秋天、反讽与冬天相对应的文艺原型演变模型这一模式来分析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发展阶段,也显然是文化视角的一次成功的尝试。肖鹰曾批评张艺谋的《英雄》是美化恶的场景拜物教,批评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无极》是奇幻拼贴的神话,批评冯小刚的《集结号》是规避意指的“缝合”,所持的尺度也是文化意蕴。他认为:“大片是完整电影神话的文化实践,它的目标所指就是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神话的经典化建构。”但是这些国内观众叫好的大片,之所以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根本失误在于中国电影家对大片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应当承担的文化功能的盲视,他们在依据商业美学原则配方制作影像奇观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建构一个‘更有力量,更有价值,更有声望’的世界的文化使命”。③肖鹰的批评历来尖锐,犀利,被批评的电影家或许心里会很不服气,也有知名电影家挺身而出反唇相讥,但在国内观众被这些影像奇观眩惑得昏天转地时,有一位学者能够大喊一声“幻影之下文化哪里去了”,这对中国电影大片的发展当然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是电影批评的应尽之责。

历史意识的强化是学术型影评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事件的本质意义只有在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才能显示出来,而且也是因为学术本身的存在基础就是历史,求实这一学术的核心功能之一必须是在历史的建构中才能得以实现。历史性的重视与把握在尹鸿的批评活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从2002年开始至今,带领学生坚持不懈,逐年为中国电影产业写备忘录,对电影投资、电影生产、电影发行、院线市场、票房纪录、电影法规的颁布、电影制作模式的变化等等项目进行记录和述评。张同道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他主持写作的2009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发展研究报告等,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下了近年来中国电影纪录片的现实状况。这种备忘录看似学术含量不如论文,其实它对资料的准确性、涵括面、代表性要求极高,需要撰稿人辛勤的积累、爬梳与整理。这些工作为以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与写作提供了可信度高的历史材料,体现了作者的学术预见性。对于电影研究而言,本身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具有学术积累意义的影评活动。由于学者型的影评人大多具有深厚的电影史的学术积累,因而历史意识的强化是学术型影评人的自觉到的使命,也是他们的擅场。譬如王一川批评张艺谋,始终是把张艺谋放在“张艺谋神话”的历史发展框架中进行研究的,他从《老井》到《英雄》,看到了张艺谋电影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的递进”,他从著名的“张艺谋神话的终结”论到《英雄》所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的分析也都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所得出的时尚预告。历史是一面明镜,不仅可以映照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在学者型影评中,历史意识的强化常常使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尹鸿的《向市场集结的主流电影群》《影像文化的中国制造——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产业》,王一川的《通向在世共生型文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文化转型》《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转向》《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新世纪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动因、特征及问题》《中国西部电影模块及其终结——一种电影文化范式的兴衰》,张同道的《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等,仅从评论的题目上来看,就可以想见作者的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在这些论题的选择与阐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创作尚可从模仿入手而逐步达到创新的境界,模仿不失为走向创新的一条道路,但学术上的模仿则是一无可取。学术必须创新,而学术的创新有两个最基础的层面。首先是话题的创新,学者型影评家往往能够在自己从事的批评领域中敏锐地发现新的研究对象。王一川对中国电影类型化的研究、张同道对大学教育史上教育电影的关注,对当前渝派记录片的热情推许,无疑也是学者型影评人对电影业内新话题的敏感度的体现。不仅发现现象,找到问题,而且及时地回答电影产业发展现实中涌现出的新问题,这是学者型影评家影评实践的一个鲜明特征。其次是观念的创新,一个有抱负、有出息的批评家不仅要在批评实践中独具慧眼,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感觉到别人没有感觉到或者感觉到了但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趋势动态,而且要能够通过概括这些现象,表述这些感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学术概念。在这方面,王一川的影评颇具代表性。譬如,他在《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一文中指出:“主旋律影片内部从一开始就交织着相互对立而又协和的二元要素:一元是来自当代主导价值系统的对于个体生活体验的雅正化与奇异化加工的冲动,简称雅奇化。它处处寻求把丰富而杂多的生活体验材料统合到雅致或庄正的轨道而又同时造成奇异效果;另一元是从个体生活体验出发的对于当代主导价值系统的世俗化与韧性的还原冲动,简称俗韧化。它总是让求雅求奇的当代主导价值观重新回溯到需要韧性才能生存的世俗生活流中。雅奇化标举雅而奇,雅正而又奇异;俗韧化突出俗而韧,世俗而又坚韧。”这里的“雅奇化”与“俗韧化”就是作者对主旋律电影艺术内质的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概括。王一川也很善于给现象、态势命名,譬如,他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的文化现状时“在世共生”,称《英雄》等电影代表的时代美学思潮是“后情感主义”,形容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是“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的故事讲叙归纳出的“二元耦合模式”,在讨论觉醒的公民个人如何在群体参与的公共领域中找到并确立自身的意义或价值问题时提出的“艺术公赏力”的命题,如此等等,都可以见出王一川在电影评论领域内建造新的学术概念的自觉意识与取得的成就。创造新的学术概念,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概括力,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王一川曾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谈到自己的影评特点:“我个人在变中其实也有不变的东西:对艺术文本的深度体验和二重阐释。深度体验,就是我过去主张的体验美学的东西;二重阐释,就是我过去的修辞论美学所主张的对表层意识文本(即第一重文本)以下的深层无意识文本(即第二重文本)的追寻。例如,我做小说文本阐释及电影文本阐释时,全力求取的就是一般不被人关注的深层无意识潜文本即第二重文本。我现在力求把这两方面(体验和阐释)结合起来做。”④善于发掘和重视那些不被别人关注的深层无意识的潜文本,也许就是王一川的影评不断有新术语、新概念涌出的主体因素吧。学术的建设不仅是历史资料的积累过程,也是学术术语学术概念的话语积累过程。如果说文化视角、历史意识是支撑着当代电影评论学术性的两根重要的支柱,那么观念创新不仅是第三根支柱,而且是电影评论学术性的灵魂所在,它们将共同的建构起当代中国电影评论的学术大厦。

目前,实力雄厚、日趋成熟的中国电影产业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的地位以及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体制中的突围与崛起,为电影评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与氛围,电影批评的繁荣时代已经呼之欲出。这种繁荣将是各种类型的电影批评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繁荣,在这种众声喧哗中,学者型影评发出的声音无疑是令人鼓舞的。这几年,电影界对电影批评的现状与未来多有探讨,曾有学者批评学者型影评,认为:“在‘潜理论’的支配下,不少以专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电影研究人员为批评主体的批评者,学术人格、学术良心、道德自律大为丧失。整个专业电影批评,在既坚持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观点和方法,又坚持批评的多样化原则之间常常过于片面和偏颇。大众从主流媒体已经很难读到有独到的认知深度和理论创新的学术批评文章,也很难听到真正有见地的、一针见血的批判声音。”⑤笔者认为,这种对学者型影评的评判是过于悲观的,也不符合近期中国学者型影评的发展的现实状况。在这个多元时代里,中国的学者型影评不仅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将继续担负起引领与整合电影批评的使命。因为学者型批评与一般的商业型批评、职业型批评和娱乐型批评的职责与功能是不一样的。商业型批评注重抓住和发掘影片的商机,配合电影产业的营销策略,职业型批评由于与电影产出集团千丝万缕的人事与情感联系,其批评最缺乏独立思考,背后隐藏的抓手往往也是电影生产商的意志,而网络上千姿百态的娱乐型影评,虽然不乏高见,自由但无序,写作的目的在于宣泄情绪(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愤怒的),因而缺乏学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学者型批评则是以学术性为立足之本的。这种学术性体现在影评实践中,体现在不仅写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关注到社会感受与群体感受,不仅要知道事情是怎样,而且要发掘出原因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怎样,不仅要看到电影存在的表象,还要找到电影表象后面潜在的本质因素,不仅要看到个体,而且要概括出群体特征,不仅要了解现状,而且要发现趋势,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学术化要求,恰恰是需要那些受过严格的学术思维训练和长期的文化知识积累的学者型影评人来完成的,或者说乃是学者型影评人应该担负起的时代使命。从上述学者型批评思维与模式的三种特征来看,应该说近年来学者型影评的崛起是较好地顺应了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的学术化要求的。

当然,由于时代条件和主体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学者型影评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局限,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专业化有待提高。电影毕竟是一种具有自己的特殊技术与特殊语汇的艺术形式,而且电影技术和语汇随着光学、机械学的技术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由于电影艺术教育的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型影评家大多是从文学、美学类的专门人才转行而来,电影技术与专业理论往往成为他们知识结构的短板,而目前学者型影评对文化视角和历史意识的重视,也许恰恰就是他们回避自身短板的一种批评策略。二是国际化程度不够。电影是最具有国际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挟持着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与技术性席卷全球,势不可挡。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当然不能与好莱坞抗衡,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和文化大国,中国的电影事业也应该有一份走向世界的雄心和信心,而要实现这样一个中国电影世界化的愿望,影评人向世界观众及时而有力地介绍和推出中国的电影观念、电影文化和电影杰作,乃是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而这种使命,恐怕也是学者型影评人在日后的发展中有能力承担和责无旁贷的。

注释:

①④王一川、张慧喆:《文与艺间的“理论旅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访谈》,《四川戏剧》2013年10期。

②王一川:《2011年: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悖逆景观》,《文艺争鸣》2012年1期。

③肖鹰:《国产大片的文化盲视》,《文艺研究》2008年10期。

⑤袁智忠《大众传媒时代电影批评的伦理化思考》,《电影艺术》2010年3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一川学术文化
生态学术名家薛富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对弈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ainstorm
谁远谁近?
上海“刀砍小学生”事件嫌犯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一个巴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