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干预早期指征的探讨
2015-11-21陈佳楠
陈佳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福建厦门 36100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常见的胃肠道急症,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NEC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多认为与早产、喂养不当、感染、肠黏膜缺氧缺血及细菌异常种植等原因有关[2-4]。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探讨其中需接受外科干预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并确诊NEC的病例共40例,平均胎龄32+6周,平均出生体重(1797±614)g,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手术分为两组,其中保守治疗组26例,需手术组14例。两组病例资料在胎龄、性别比、出生体重及围产期高危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邵肖梅等[5]《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以及修正Bell-NEC分期标准。排除资料不完整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病例。入选40例NEC分期:I期有17例;II期10例,占25%;Ⅲ期13例,占32.5%。
1.3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观察并统计患儿早期临床表现(诊断NEC后3 d)及辅助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血或腹水培养),以出现腹腔游离气体、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包块、肠鸣音消失等症状之一作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手术分为保守治疗组和需手术组,保守治疗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及静脉输液、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需手术治疗组采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治疗,并对保守治疗组与需手术组进行危险因素比较
表3 接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NEC辅助检查比较[n(%)]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指标,并展开组间对比。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并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期临床表现
40例患儿的发病日龄(11.53±9.75)d,其中早产儿(12.15±9.75)d。需手术组的患儿在诊断前3 d出现肉眼血便、腹壁红肿、腹部触痛以及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保守治疗组见表2。
2.2 辅助检查
两组诊断NEC后的首次血常规、血气分析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诊断3 d内腹部X片,需手术组的患儿出现肠襻固定、梗阻或肠壁间积气、气腹的比例高于保守治疗组;手术组的患儿病原学的检出率高于保守治疗组。见表3。
3 讨论
NEC的救治难点中包括了何时需要手术干预。目前,肠穿孔作为NEC的手术指征得到广泛认同。X线出现气腹能明确提示肠穿孔,但往往这一征象出现时病情已进展十分严重,患儿预后差。故临床上需要找寻NEC需要外科干预的最佳早期指征。
该研究采取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通过对保守治疗组及需手术治疗组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探讨NEC需外科干预的早期指征。首先,两组在胎龄、体重、围产期窒息等高危因素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1),提示可能导致NEC的高危因素并非NEC需要手术干预的早期指征。
其次,该研究显示肉眼血便、腹壁红肿、触痛,以及机械通气支持,是手术介入的高危因素(P<0.05);其中,肉眼血便及腹壁红肿、触痛提示了NEC疾病的进展,可能与肠出血、肠坏死相关;而Clark等[6]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是NEC死亡组患儿的特征之一,可能与NEC进展影响至全身情况有关,该研究结果亦显示需手术治疗组机械通气比例85.7%(12/14)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3.8%(1/26)较高,而手术是NEC严重程度的标志,故与Clark等[6]研究结果一致。
第三,研究结果显示需手术治疗组患儿X线出现肠襻固定、梗阻、肠壁间积气或气腹表现,病原学检出阳性率42.9%(6/14)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11.5%(3/26)(P<0.05)。腹部X线检查是诊断 NEC最方便的手段。气腹、固定肠绊等[7]均是NEC的手术指征,与本研究结果一致。Tepas等[8]曾提出以7种代谢紊乱(MD7)的频数来确定手术时机,其中包括血培养阳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等,他们认为,MD7的频数≥3作为手术指征可以改善NEC的预后。在该次研究中,手术组病原学阳性率高于保守治疗组,这与这一研究是相符的;但在WBC升高或减少、PLT降低、CRP升高、酸中毒这4个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这些炎症指标需要综合分析、动态观察有关,单次检验并不能准确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NEC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是多因素的,临床应重视疾病早期症状与检查,为选择NEC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Lin HY,Chang JH,Chung MY,et al.Prevention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is it feasible[J].Formos Med Assoc,2013,113:490-497.
[2]王雪莲,陈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40-344.
[3]张守磊.5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50-151.
[4]李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理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5,5(9):201-202.
[5]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77-482.
[6]Clark RH,Gordon P,Walker WM,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ho die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J].J Perinatol,2012,32(3):199-204.
[7]林慧佳,施丽萍,罗芳,等.腹部X线量表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2):97-100.
[8]Tepas JJ 3rd,Sharma R,Leaphart CL,et al.Timing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in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can be determined by trajectory of metabolic derangement[J].J Pediatr Surg,2010,45(2):3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