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训练法在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的运用与实施
2015-11-21盘亮星
盘亮星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技能竞赛训练法在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课程的运用与实施
盘亮星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本文阐述当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并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技能竞赛方面的经验,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这门课程的一个学习任务为例,探讨技能竞赛强化训练方法在专业课程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总结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实践经验
技能竞赛;学习任务;实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引领院校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营造学生学技能、比能力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出一批能工巧匠。近五年来,笔者作为竞赛选手和学生指导教师,多次参与了汽车维修技术项目技能大赛,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引入技能竞赛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现以汽车专业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课程中发动机汽缸盖与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为例谈谈技能竞赛训练如何在课程中运用。
1 学习任务分析
发动机汽缸盖与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是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检测项目在发动机大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该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拆装方法,测量量具使用,测量方法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本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发动机大修作业。正确掌握该学习任务对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任务
2 传统教学方法的实施现状和问题
教师在学习站中的理论教室通过以上学习任务描述开展实施该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接着便结合多媒体视频、课件向学生简单描述发动机汽缸盖与气缸体的结构、类型、损伤类型和产生损伤的原因。第二步便是在学习站中的实训教室分组学习,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和借助参考资料的帮助下完成三个小任务进行实操练习,实训指导教师在学生实操过程中随堂指导和考核。第三步,教师针对学生在每个小任务学习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及时在学习站进行分小组讨论,个人意见发表,总结。第四步,评价反馈,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组内进行小组评价,教师进行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拓展活动。
传统教学四步曲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看起来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在该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个教学班人数多,分组学习时。每个小组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有限。由于小组里的成员多,个人在任务实施中能实际操作的时间较少,造成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有困难;(2)中职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差,学生利用工作页进行学习的主动性差,导致在实操过程目的性不够明确;(3)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会顾此失彼,未能很清晰地看到学生实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估也未能到位;(4)时间的安排不合理,考核过程不够严谨、及时,评价反馈落实不到位,学生们很难把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企业实际生产中联系起来,这些都大大影响了该学习任务的实施效果。
如何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和改革,结合技能竞赛开展的经验和方法在该学习任务的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技能竞赛训练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实施
发动机拆装项目是汽车维修技术竞赛中的重要项目,笔者多次参加省市技能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比赛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实用性、满足5S管理制度、操作速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项目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3.1 看视频 找关联 先操作 找问题
第1课时,先在学习站的理论教室放一段发动机拆装双人竞赛汽缸盖与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感官认识;接着让他们谈谈视频上的作业内容和自身的感受后引入工作页中关于学习任务描述的内容,学生们初步建立起两者间的联系,也为接下来在教学中引入技能竞赛做下铺垫。再接着播放维修企业实际生产中对发动机大修的相关视频,调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学习和车间工作有机联系。
第2课时分组实操,按照工作页的指导,2人一小队进行汽缸盖与汽缸体平面度的测量与修复,汽缸磨损测量与修复和缸盖塑性域螺栓检测这三个小任务的实训。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和困难,小组长负责收集,两位老师也在各个小组中不断观看和记录相关的问题,小组收集和老师观察到的问题共同归集起来准备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讨论。
3.2 边演示 边讲解 边练习 边指导
第3、4课时将实训场景搬进理论教室,实训指导教师按照比赛规范操作演示汽缸盖与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过程,边操作边讲解,按照三个小任务分别进行演示和讲解。(1)汽缸盖与汽缸体平面度的测量与修复:重点介绍如何查阅维修手册,在手册指导下,正确选择6个测量面,26个测量点,如何放置刀口尺,正确选用塞规和测量的姿势,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和理论知识做出原因判断和修理意见。(2)汽缸磨损测量与修复:重点介绍量缸表的组装、校准,读数和测量方法,使用;如何看缸体上的尺寸记号,量缸表如何进出缸体,分别在纵向和横向各自按手册要求选择3个测量点,如何计算圆度和圆柱度,结合测量结果讲解汽缸的磨损规律和修复方法(如图3所示)。(3)缸盖塑性域螺栓检测:重点介绍螺栓的测量位置以及判别螺栓更换或继续使用的依据,讲解塑性域螺栓的特点和使用的注意事项。针对上一节课各小组收集和老师观察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解决方法,要求各小组做好笔记,接着再播放一次视频,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如图4所示)。
图2 汽缸体平面度测量
图3 汽缸磨损测量
图4 缸盖塑性域螺栓测量
第5、6课时进行实操练习,提出学习任务和考核要求,学生分成两人一小队,结合上两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各小组组长和学习能力突出同学的引导,以准备在下节课对各小组抽取部分同学进行考核。
3.3 边考核 找优秀 学理论 强认识
第7课时,每个小组抽取组长和另一位表现出色的同学出来组成抽考对象,其他小组成员在理论知识按照维修手册参考资料,在学习站理论课室完成成工作页的内容,加强对缸盖磨损原因和规律,理论知识学习和拟定一份作业流程表,教师在实训教室对抽考对象进行考核,在考核结束后对他们的表现和作业过程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为接下来各小组长和另一位表现出色的同学组成的考官小组对其他同学进行考核做好准备。
第8、9课时,考核正式开始,小组进行交叉考核,如第1小组和第2小组对调进行考核,各位考官按照评分标准和教师提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性的考核,并做好评分和必要的记录,以便接下来的总结,提升。具体考核作业参考见表1和表2的内容。
表 1 汽缸磨损作业 单位:mm
表2 作业评分
表2 (续)
4.4 找差距 谈技巧 思总结 提能力
第10课时,经过前面的理论讲解,实操训练,实操考核等几个环节,各位同学知识积累和能力差异也较显性地体现出来。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结合他人在实践操作,学习方法、技艺方面的特点,师生间发表见解,沟通和总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对该学习任务的掌握,也对以后学习其他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作用。
5 问题与反思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要有不断锐意改革的勇气和敢于创新和尝试的胆量。”笔者在两个教学班引入技能竞赛在模块化课程学习任务中实施,学生们对该学习任务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进步,掌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更加牢固了,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要取得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由于课时安排较紧,这样和实施效果与课时安排存在着矛盾。(2)教师对技能竞赛的了解深度不一样,对实际实施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3)学生人数太多,在实际课程开展特别是在抽考对象确定小考官过程中的理论课堂纪律组织不太容易,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独立完成工作流程设计的习惯。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方法:(1)结合各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课程实施效果,重新优化和考量各学习任务的课时安排,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相统一。(2)加强技能竞赛的宣传力度,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各位任课老师了解全国技能竞赛的方向和先进理念,优势技术与工艺,强化安全意识和规范流程,组织各位指导老师,参赛学生和已经到企业实践的学生与其他任课老师开展座谈会,交流心得,经验,各位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和所任教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和参与技能竞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教带赛。(3)技能竞赛的开展能较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模仿到实践再到创新,最终到运用,能较好地促进教学有效性,通过设置一些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点,维修案例,工作流程单等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
[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党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樊海林.实训项目整合综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11(3):28-30.
[3] 刘建平.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Skills Competition Training Methods in Automobile Engine Mechanical Maintenance Classroom-Teaching
Pan Liangxing
Guangzho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ician College, Guangzhou, 510000, China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low-efficiency of current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eaching and common problems me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es.Taking a learning task of Mechanical Maintenance Worksheet for Automobile Engine,combining with his own practical competition experience,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how Technical Skills Competition Intensive Training can be appli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skills competition; learning task; implementation
2015-05-04
盘亮星,本科,汽车技术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