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爱,再有智慧
2015-11-21海旭
●海旭
先有爱,再有智慧
●海旭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著名心理专家黄维仁的访谈。黄老师说他不喜欢叠被子,为此妻子没少唠叨他。终于有一次他实在被唠叨烦了,心想就叠一次吧。没想到,晚餐时老婆做了他最喜欢的红烧蹄髈,以资鼓励。从那以后,这就成了条件反射,叠被子就有肉吃。如今黄老师连出差住宾馆,都会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公听。一直以来,我也不喜欢收拾屋子,再乱的床也能刨个坑躺下,老公没少批评指责。可看他一脸严肃、无趣的样子,我心里的叛逆小人就跳出来,“我就是不收拾,气死你!”
曾经我也琢磨,老公要怎么说,我才会去收拾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老公要面带笑容,很欢快地说:“亲爱的,我们一起来收拾屋子吧!”好像这是个很好玩的游戏一样。这跟“红烧蹄髈”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能很多人会说,收拾屋子、叠被子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这都做不到,还要什么“红烧蹄髈”?大道理谁都懂,心理专家懂得不比咱多?可人类共有的惰性问题,不是靠大道理,偏偏就是靠“红烧蹄髈”解决的。
一个小男孩儿不愿上幼儿园,每天都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出各种情况。他的妈妈想了一个温馨又智慧的方法。她背起儿子,说这样就可以给儿子“充电”了,等走到幼儿园,电量就满格了,儿子就能电力十足地去上幼儿园,再不用害怕担忧了。曾经遥遥无期的路途,如今仿佛童话般温暖美好,妈妈的身体就是装满爱的发电机,哪个孩子不爱?哪个孩子充完电后不勇气满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弱之处,就是我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做不到。可人们常常用一味地指责、鄙视、不屑等负面态度去对待别人的软弱,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也是如此。事实上,没人爱听批评,更少有人因为别人的指责而进步。
一个人好的方面,爱他鼓励他很容易做到;可他的缺点,如何爱,如何接纳包容呢?无论是用好吃好喝诱惑,还是给他“充电”,这背后满是理解、接纳、宽容、鼓励和爱。
从今天起,做一个先有爱,再有智慧的人吧!为你爱的人送上“红烧蹄髈”,充充电,对方回馈给你的,必定是满满的爱。
(摘自《婚姻与家庭》2014年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