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基因,“情”为何物
2015-11-21常聪
●常聪
问基因,“情”为何物
●常聪
王菲和谢霆锋一对旧情人,在分手12年后重新走到一起,媒体在报道这一劲爆新闻时,用“兜兜转转”来形容他们的复合,“兜兜转转”暗示的是,爱情“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科学家比普通的看客总是要想得多一点儿,用一些研究试图揭示出,“冥冥”到底是什么,基因是否决定了一个人对待爱情的方式。
基因关乎爱情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做了一项研究,对超过1800名女性及其伴侣进行DNA检测,这些伴侣中每一对都已结婚5年以上。结果发现,携带催产素受体变异型的女性,出现婚姻危机或离婚威胁的可能性比不携带该变异型的女性高50%。而且携带这些变异型的女性,其男性伴侣对两人的关系也更加不满。
据研究者介绍,催产素受体在人类尤其是女性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女性缔结亲密关系的牢固程度。
男人的花心程度或许也跟基因有关。美国波士顿大学对8000多名双胞胎兄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更多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兄弟,其离婚的原因也大多相似,而有半数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兄弟离婚原因相似度远不如前者高。研究者认为,该结果揭示,基因可能影响男性对婚姻及伴侣的忠实程度。
此前曾有研究提示,配偶之间除了教育背景等社会因素,也存在基因层面的相似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ominigue教授研究发现,配偶之间的基因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当然,千万不要迷信基因对爱情和婚姻的影响,基因也许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但绝对不是婚姻出现问题的唯一原因。婚恋咨询专家指出,在婚姻中,是否能够以平和的、不构成威胁的方式向伴侣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是婚姻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他的环境因素,例如父母的婚姻模式,是否有抑郁或滥用药物习惯等,都可能影响婚姻的持续时间。
朋友圈真相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茫茫人海中,和某个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到底是幸运还是基因作祟?
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那些毫无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与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相比,前组受试者的基因更相似。朋友之间基因的相似性大约等同于四代旁系血亲,也就是基因中约1%相似。
研究者介绍,朋友间的这些相似基因中,有些与嗅觉有关。即朋友们更易对同样的气味表现出同样的好恶,这个因素可能影响人们经常流连的场所,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关系。研究者将之称为“星巴克效应”——同样喜欢咖啡气味的人,更容易在咖啡馆碰面,也有更多机会认识,进而成为朋友。
研究者发现,另有一些基因在朋友之间却非常不同,例如影响免疫系统的基因,在朋友间的差异反而很大。即你容易感染的疾病,你朋友却对此有很强的抵抗力。研究者认为,从进化的角度说,这样的差异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的免疫力差异,可以给彼此多一层保护。
而基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实际上都是为了群体在进化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比如,如果对温度的感知相似,你冷的时候,你的朋友也冷,那么一个人生火就可以满足一个朋友群体的需求。
研究者认为,该结果印证了人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一个群体一起进化的。在群体中,这样的功能差异确保了群体的总体生存实力更强——能应对更多的病原。因此,朋友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功能性的亲属。
在进化的过程中,社区、朋友圈的影响,似乎也是一个重要驱动力。以“说话”的能力来说,必须要两个人都具备这个能力,才能保证说话这个功能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
此前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朋友之间在体形变化上也保持着步调一致。该研究对超过1.2万人进行了长达32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发现,如果研究对象的朋友增重,则研究对象本人增重的可能性增加57%。与之相比,如果调查对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增重,那么研究对象本人增重的可能性分别为40%和37%。
基于研究发现,研究者还建立了一个友情评分系统,通过基因来预测两个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而这个评分系统的置信水平可以媲美通过基因预测肥胖和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准确程度。社会学家认为这样的结论很容易被理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朋友更容易有相似的兴趣爱好,虽然基因层面的相似性是我们以前未曾想过的。
(摘自《新民周刊》2014年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