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修改的失误
2015-11-20唐余富
唐代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说,经典的文章必须字斟句酌,细心推敲。但也不是绝对的,改过了头,反而会出现谬误,影响文章的表达。笔者根据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见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题注下的提示,找来该文本的出处——200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现教材编者对余玮写的原文的修改存在着“过犹不及”的情况。文中,在第三个小标题“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中第2段写道:“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编者在选入课本时,将句中“中国”改为“祖国”。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祖国”一词的注释:自己的国家。此时,贝聿铭的身份是“美籍华人”,他早已加入了美国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八条至第十条的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就不具有中国国籍。由此可以推断:已经取得了美国国籍的贝聿铭,并非中国公民,因而无法表述成“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祖国”,而应该像原文那样“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这一部分,实际上是要表现贝聿铭在为中国设计的香山饭店和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建筑中表现出来的建筑风格是“多变”,但其中不变的是他骨子里流淌的华夏文化的血液。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也是华夏文化的魅力。因而这里的“中国心”,是指贝聿铭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其中应该包括他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对凝聚着传统建筑艺术精华的中国的一片深情。
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又道: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在贝聿铭先生的建筑设计中,“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2004年《中国青年》第7期刊登贝聿铭先生的文章,文中谈及了他的建筑及人生时说:我一生之中设计了70多件作品,在建筑界小有建树并获得荣耀,那是因为我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范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这里,贝聿铭先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就是贝聿铭“寻求到了建筑和艺术”“二者和谐统一”的方式。所以,编者要尊重原文作者的意图,无须人为拔高文本主旨。
当然,“中国心”相对于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来说,在一定的语境里也可以指爱祖国之心。例如,钱学森回忆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之后用。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这里的“中国心”,就是指钱学森的一片爱国之心,因为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
通过以上分析,课文中,美籍华人贝聿铭“回到阔别近40年的祖国”的说法不妥,混淆了其国籍,应该改为美籍华人贝聿铭“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更为准确贴切。在这里,要表现的,不是美籍华人贝聿铭爱祖国之心,而是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融进了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更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教材编者为使课文的主旨更鲜明突出,立意更富感染力,以利于师生的教与学,而进行必要的删改的确不可或缺。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像上面例句的修改,人为地、故意地拔高文本主旨的修改,就有弄巧成拙之嫌,反而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与上下文脱节,语句也不顺畅。同时,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树立良好“文风”的导向也产生不好的影响。
笔者认为,编者在修改原作时,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因为语文教科书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文学、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事关一代青少年的素质。它所传授的知识必须准确无误。绝对不能将疏漏流入教科书。二是尊重作者原意的原则,语文教科书,尤其是中学课本,都要署上作者姓名,对课文的加工修改要慎之又慎,切不能损伤作者原意。
总之,我们对原文的修改要采取客观、辩证的态度,不能因意害文,影响文本的真实性。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指出,文章“要多改”,但“莫过改”,他认为,“诗文斟酌推敲,恰到好处,不知止而企更好,反致好事坏而前功弃”。
唐余富,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泰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