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成长 环境中出彩
2015-11-20冯妙苗
冯妙苗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科学地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创造人”也就是“教育人”。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幼儿园也不例外。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抓住园内外环境中的有效资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已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环境创设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动课程。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孩子更加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环境才能完成特定的教育目的,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纵观一市镇东濒胡陈港,南与旗门港相伴,西连三门湾,一市依山傍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有远近闻名的“一市红”猕猴桃、“宁海白”枇杷、一市青蟹,但孩子们对于家乡的这些都不了解。基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园将以名优“农渔”产品为切入点去挖掘潜在的教育价值,并将其有效地渗透在幼儿园环境中,使环境氛围成为可以支持孩子探索和学习的容器,让周围环境可以作用于孩子的感官,引起他们身心量和质的变化。在环境这个浓郁的大文化背景熏陶下,以“境”辅德,以“境”启智,以“境”冶情。
在大环境下,孩子、老师和家长在这过程中享受着一市舌尖上的文化,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在环境中,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家长又是老师和家长的协助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三者达到默契的配合,有利于共同的发展。孩子可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老师可以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家长在协助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利于更好的家园共育。
一、观农味,定标杆———教师角度看环境
1.咨询专家,老师自身的准备
古人语:“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环境教育开展有成效,必须有明确思路与方向。在一开始,我们邀请专家葛锦文老师,对课题进行指导,一起商讨设想、研究步骤、研究策略、落实建议。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请宁波大学教授马鹰老师来进行指导,总体把关环境创设的思路。我们确定下来合适的创设方案,挖掘当中可被环境创设利用的资源。从身边出发,从本土寻找。抓住一市特色的美食与特产挖掘教育价值和潜在意义。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有效利用这些孩子感兴趣的资源创设环境,帮助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从而陶冶情操,达到美润童心的目的。
二、赏农味,润童心,养童趣———从孩子角度述环境
1.利用环境,感受发现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艺术划分为两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达和创作 。基于这样的理论,所以我们应该创设多维度和富有浓郁氛围而又真实的环境。我们本着以“境”激趣为基本前提,就如何利用一市的地域优势、积淀浓厚的课程,运用名优果蔬与特色午餐来拓宽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从而涵养童趣。考虑到这个时期孩子们对周围事物是以感受体验为主,孩子们对于周围环境是最富有想象,探索欲望最强烈的。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教材,这种价值的活教材在大自然中很多。在课程开展期间,我们一次次地走出去感受,例如,在枇杷开花的时候带孩子看一看枇杷花,闻一闻花香,摘少许枇杷花泡泡茶;在枇杷还是小果子的时候带孩子去包一包枇杷,坐在枇杷地里写生等一系列的活动。
走出去赏农味的活动让孩子欣喜万分,而且在活动中我们始终相信一物多研,不同的环境准备会有不同的活动效果。
三、挖特色,乐分享——家长角度识环境
1.重拾野趣,促进发展
幼儿园需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庭的教育观念,家长有教育孩子的积极热情,但是他们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借助亲子活动,家园共育等活动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快乐的季节,秋天的果子是五彩缤纷的,趁着秋意渐浓的时候,组织家长和孩子一同徒步去野炊,孩子与家长在野外可以自己动手搬石头带灶台,一起洗菜亲手炒年糕,还可以煮一煮喜欢的玉米、番薯,虽然脸上和身上难免会沾上泥土,但是孩子和家长的激情没有减半分,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们意识到原来在生活中和玩的当中也是学习,大自然有这么丰富的资源,生态化的今天将过去重视知识技能传授转向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2.家长参与,活动增色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家长们的参与,我们本着让孩子发展的理念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当中
。在青蟹的季节将家长请进来,我们学校组织了青蟹厨艺大比拼,让孩子家长一起在学校进行厨艺大赛,孩子们从中明白美味青蟹的制作方法有很多,还让孩子们品尝了美味的青蟹。
3.社会活动,收获连连
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在幼儿园,我们抓住一年一度的枇杷节,让幼儿有机会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为孩子们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孩子们拿着自己绘画的盒子与扇子在
枇杷节开幕式的时候赠送给远方的客人,
不但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孩子们感
受了枇杷节氛围,此活动得到了家长和
社会的好评。家长们主动参与幼儿园教
育过程始终持以肯定的态度。
各种形式多样的家园共育活动,在园外开展得有声有色,教育的对象由孩子渗透到家庭、社区,教育的环境也由封闭的幼儿园走向开放的家庭与社区。就像维果斯基提示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单纯的学习并不构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不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成人的文化世界与儿童的心理世界的关系,一个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正是基于对以上这种理念的共识,在我们“农渔”课程实施环境中,以家园、亲子共享等形式与孩子、家长共同走进家园、亲子的共享世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家园亲子共享活动。
幼儿园环境是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和创造性劳动的地方,无论哪一种课程方案,无论哪一种园本特色,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理念:尊重——满足孩子所需;信任——放开孩子的手;发展——给孩子以挑战。
所谓满足孩子所需,是指环境必须能使幼儿经常产生各种问题,不断诱发着孩子的好奇心,驱使孩子永无止境的探索。必须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自我发展,教师的任务更多的是辅助幼儿的学习和思考。即使幼儿园物质条件差,财力不足,但自然材料、废旧物品照样能使幼儿的发展全面而充分。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幼儿教育倡导的重要理念,而具有理性的支持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也就体现了教师重要的教育功力。因此,以幼儿的发展为立足点,我们对环境的创设必须是刻意的,而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必须是自然的,才能让孩子在有效的环境中出彩。
【作者单位:宁海县长街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