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的赏识观:教育走向未来

2015-11-20黄春华辛琦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可控性回归客观性

黄春华++辛琦媛

一次考试结束后,某小学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老师的红包。“红包”里装的不是钱,而是老师对学生们的寄语。有的写道“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懒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给明天。愿你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愿你做一个时间的主人”。每一句寄语都经过了老师的精挑细选,不仅饱含着真切的人生哲理,更蕴含着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殷切期望。老师赏识性的话语使孩子们深受鼓舞。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近年来,赏识教育成为了一种思想潮流,倍受广大教育者的青睐。赏识教育正在悄然回归到它科学的本真,并将走向未来,引领未来的儿童教育。

一、巧用赏识方法,走向客观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我们要正确地运用赏识方法,才能够使赏识效果事半功倍。教师以发红包的方式进行赏识教育的方式很新颖,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发挥赏识的价值。他们毕竟以后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老师殷切的寄语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老师的赏识也体现了客观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换句话说,赏识是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和肯定。比如“你这次在某某方面很有进步,说明你的努力奏效了。如果再在其他方面加加油,那么你的目标很快就会实现了。我对你有信心。”由此可知,赏识要侧重学生积极努力的过程,具体且真实。因此,赏识教育应当首先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做到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艺术性评价的发挥,真正做到赏识的客观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明确赏识真意,实现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并重

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不同的寄语,可见老师是充分承认其个体差异的,也就是鼓励每个学生做最棒的自己。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赏识教育也是同理,它是承认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它更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他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老师并没有在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性评价,相反,她回归到了真正的赏识教育:教给学生一种端正的心态,使其能够不骄不躁,积极乐观,荣辱不惊。此外,老师还可以和孩子们定期开展讨论,如设计“夸夸我的好朋友”的讨论,使自我赏识教育与互相赏识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让他们懂得赏识自己,也学会赏识别人和赏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进步,充分重视赏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三、把握赏识要点,做到即时性与可控性相结合

教师殷切的寄语,在表面上看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实则是通过赏识鼓励他们进步。学生之所以能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是因为老师找到了赏识教育的关键点或激励点。我们知道,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及时把握学生的闪光点,将赏识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的经典例子。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真正的赏识教育是多肯定、少批评的,是带给学生正能量而不是过度赏识使他们狂妄自大。由于学生的理性认知有限,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心理需要的同时,适当把握赏识的力度,避免赏识过度和滥用,予以正确的指导,做到即时性与可控性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梨树县泉眼岭乡中心小学 ;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

猜你喜欢

可控性回归客观性
募捐信息该强调恢复还是改善受事件可控性调节*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可控性评估
徒步游记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Hilbert空间中随机二阶微分包含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