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定稿

2015-11-20

领导文萃 2015年21期
关键词:红利金融业劳动力

未定稿

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业的地位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华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传统银行业也察觉到了危机,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设立互联网金融部门,传统银行业在资金风险控制和专业人才储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是观念和体制的原因让他们暂时落后。传统银行业也正在积极吸收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新的思路、方式,借鉴余额宝等产品的模式,促进自身发展。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但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业的地位,两者相互融合、借鉴、合作、共同发展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光明日报》)

靠切实的改革延续人口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未来要应对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要靠改革。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制度环境也确实还有很多增加劳动力供给的空间。如果户籍改革能够把这些人变成城市的永久居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那这部分劳动力供给就会更为稳定,也可以明显地延长人口红利。除了稳定劳动力数量,另外一方面如果劳动者的质量能得到提高,也是一种新的人口红利。长期看中国的劳动力数量本来就紧张,如果质量也没有提高,不要说延续人口红利,我们想转向创新驱动和生产率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也都可能会做不到。所以,提高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必须从现在就抓起。(《改革内参》)

反对“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这种提法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认为,任何国家都要靠实体经济来发展,但如果讲实体经济太多了,也会有新问题。笔者反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这种提法,主张回归“产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的提法。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市场活动健康有序,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福祉,不管姓“实”姓“虚”都是好的,否则,都是差的。总是讲“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好像搞金融都是“虚”的,容易产生错觉。并且,所谓“脱实向虚”现象,其实主要发生在美国,而不是发生在中国。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发达,如果说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恰恰是因为它还很不发达,而不是相反。(《证券日报》)

猜你喜欢

红利金融业劳动力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健康红利
PYRAMID PAINS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