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5-11-20周晓峰
周晓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生活情趣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1.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理论性知识时往往会感到吃力。学生对于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情境非常熟悉,此时可以用生活情境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不仅能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也能使学生更加重视数学。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内容,避免过于理论性的知识使小学生感到畏惧。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生活情境,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避免对小学生的天性造成压抑。生活情趣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使小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生活情境的具体对策
2.1创设与小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息息相关的问题
数学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时也应该从小学生的生活入手,将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人教版一年级《分类》这一课的教学,如果教师向小学生讲述类别这一内涵,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类,并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分。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并通过层层诱导使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来的图书分为一类,玩具分为一类,水果分为一类,文具分为一类,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每一大类之间有什么不同,从而逐渐地使学生在脑海中确立类别这一概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循循诱导,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数学理论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小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
2.2巧用游戏情境
小学生非常喜欢游戏,事实上在游戏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游戏情境,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将课堂游戏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可以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公交车”这一生活情境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们排成队,后一个学生用手搭着前一个学生肩膀,形成一辆“公交车”,在教室中绕圈开动,其他学生则在教室里设置的一个一个站台中等待候车。公交车每到一个车站,有学生下车,也有学生上车,此时教师就会要求扮演售票员的学生计算公交车上的人数。在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几轮游戏之后,学生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
2.3巧用故事情境
喜欢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蕴含在故事中,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使学生能够主动理解和思考知识,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数学知识。例如要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这个概念,教师就可以巧用教学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的情境设计教学故事:“羊村共有4块蛋糕,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每只羊应该吃几块?”,学生得出结论“4÷4=1,因此每只羊应该吃1块”。教师再追问:“在前一天懒羊羊偷偷把4块蛋糕全吃掉了,那么今天每只羊应该吃几块?”,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除法式子列出来:0÷4=0,也就是每只羊都没有蛋糕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而且也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和过程。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例如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测量自己的课桌、椅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着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生活情境来对小学生进行引导,降低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难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生活情境,能够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常州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