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探索

2015-11-19赵海那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野鸡坨中心完全小学0644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件数学知识微课

赵海那(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野鸡坨中心完全小学 064400)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探索

赵海那(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野鸡坨中心完全小学 06440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现代化时代'进入了网络时代。伴随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走进了校园'为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大大优化了教学方法'拓展了教学资源'极大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效率运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理应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智能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教学资源,解决教学疑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一、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为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课改理念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师生角色定位上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摒弃了“一言堂”的传统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已成为时尚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网络极度发达的时代,学生愿意接触网络资源,喜欢利用网络查询和答疑解惑。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在拓展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内容的同时,有效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由于本节课的教材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但这些都是浅层次的,都是浮于表面的,要想深刻、全面理解有关“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内容,丰富知识视野。通过网络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年当中每个月的具体天数,还理解了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理解了2月份与其他月份的区别。通过探究式学习理解了平年和闰年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理解了公历年份和农历年份的区别。这样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落实,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极佳。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科学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因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觉很抽象,很多知识接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展示,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理解数学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平移和旋转的动画视频。有沿直线行驶的火车、汽车、国旗等,有旋转的风车、表针、车轮等,学生通过课件动画展示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特点。由于旋转的空间概念较强,学生难以理解,在前边课件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又一课件展示某一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的动画,通过控制播放速度逐帧展示旋转过程。通过形象逼真的画面,加上直观的数字和符号,使学生深刻理解旋转的具体方法,有效揭示数学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微课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随着教学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不断普及,微课成了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使用灵活,不受时间、空间、手段等限制,随意播放、暂停等,直观效果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微课具有一个专题,能突破一个学习难点,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师生还可以合作制作微课资源,以便更好地辅助新课程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最优化,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智能教学提供保障。

比如,在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零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反馈训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微课视频,展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零的应用题——有关朗读速度的问题。微课通过对题目分析、解题步骤、解决方法等加以解说。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和清晰的解说,明白了此类习题的解决办法,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还可以回头再看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轻松解决学习上的难点,实现高效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利用几何画板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很多数学知识需要进行画图讲解,尤其是图形概念、组合等问题,画图更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需要,很多时候还需要让学生自己画图进行知识体验,感悟数学图形的本质。几何画板工具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在上边绘制任何图形,通过自主探究达到理想的学习效率,直观真实的画面,动态信息的呈现,灵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气球装饰方案”的教学中,我利用几何画板工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画板进行尝试与探究,通过不同配色方案设计出不同的排列方式。学生通过绘制,观察颜色变化的规律,找到其中的数学奥秘,从而准确判断出后边气球的颜色,有效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材的实际,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整合新模式,打造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

[1]高红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时机[J].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2).

[2]姜钱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J].中小学电教:半月'2009(3).

[3]孙思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4]敏光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读与写:下旬'2011(1).

[5]张海波'王玉芹.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2(1).

(责编赵建荣)

猜你喜欢

课件数学知识微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