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2015-11-19刘锋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734000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实验

刘锋(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 734000)

谈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刘锋(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 734000)

科学课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然事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达到上述目的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运用开放式授课

科学教材立足于基础教育,富于趣味性、思想性,突出了培养学生能力,渗透了许多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容。教师要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些特点,除搞好课堂教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例如,以《保护植物》一课为例。学生都非常爱看动画片,我抓住这一点,在课程的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都很爱看动画片,下面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大家思考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请你仔细看,看完后还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这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都很专注地观看环保动画片。看完后,学生纷纷举着小手要阐述自己的想法。“把树砍光,就没有氧气了人类和动物就会憋死。”“把树都砍光了,地球就会消失。”“我们得保护树木,树木光了,地球就会变成沙漠,人就没法居住了。”……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发现、创造,激发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学、乐于学。在此,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好科学课的信心。对此,教师应紧密结合科学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学习科学家不怕艰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学好科学课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知识的获得,主要在于平日的观察与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对学生获取科学知识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有计划地向学生布置一定的观察任务,实地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写出自己观察收获。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用多种感官和仪器来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主体的主要属性。如秋天落叶纷纷,学生会视而不见。此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提问:叶片正背面色度为何不一?秋天为什么会落叶?萝卜分别放到盐水和清水中有何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观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教学中还应注重训练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动物中找出外形比较相似的动物,然后从外形相似的动物中,观察它们外形的共同特征。

三、重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现在的科学教学都配备了比较齐全的实验材料,因而我们有条件带领学生做各种实验。例如,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大气压力实验、水的浮力实验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兴致会很高。如做大气压力存在的实验时,关键是杯口要平,杯中的水要满,而且把纸盖在杯口上不能有缝隙,水中不要有气泡。这个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实验失败。教师讲清楚了做此实验的关键,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小心翼翼,不敢疏忽。学生的精力大多集中在了实验的结果上面,“杯子倒过来以后,纸板会不会掉下来呢?”当实验做成功时,学生一个个都激动地呼叫起来:“老师,纸板真的没有掉下来,实在是太奇妙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做各种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些内容是讲不清楚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了才能使他们恍然大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例如,指导学生做植物标本,像这一类课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不能单纯用阅读和讲述的方法,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于这种课,我总是想方设法到大自然中去采摘、去寻找、去观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鼓励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保障。“参与”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通过教师引导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磁铁》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电磁铁以电磁铁的性质。我在课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实演材料,在课堂先告诉学生电能可以转化为光、热、磁等形式的能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把电能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量。学生很容易想到了电灯发光,电热毯发热,再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电铃就是用电能产生磁性,靠磁性吸引电锤敲打铁铃,发出声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人人动手,分工合作,使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从而得知其性质。

五、巧设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巧妙设疑,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有益的。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受到水的浮力。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师不应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设计实验。教师适时进行实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然后,我又把橡皮泥、牙膏皮做成盆状,放在水面上浮着让学生看。学生纷纷议论:“刚才橡皮泥下沉,怎么这会儿浮在水面上了?这真是怪事。”教师引导:“这就是科学,里面包含着深奥的道理,请同学们去研究吧!”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表示要做好研究。这样,通过巧妙设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科学》教学中,对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其操作要领、方法等学生往往不易掌握。但通过多媒体形声兼备的特写镜头或定格镜头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领,规范操作。如讲《昆虫》一课,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出哪些是昆虫,这是教学中的关键点。以蚂蚁为例制作一组抽拉组合片,通过演示,将蚂蚁的头、胸、腹部位分开,学生很容易看出蚂蚁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通过演示,学生就能很快识别出哪些不是昆虫。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最大可能地优化课堂教学。它启发学生不断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补充、内化,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这样,将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责编张宇)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实验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