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估的信度分析

2015-11-19张亦楠刘振增

文理导航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

张亦楠++刘振增

【摘 要】本文选取某学院连续两年上半学期37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信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课程的综合评价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能够反映出来,整体评价与教学效果基本一致,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信度很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信度分析;Person系数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改革,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质量问题受到高校的重视。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措施。与此同时,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能够正确的反映出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教学成果。因此,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指标选取

目前,教学质量主要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来进行控制。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外,还需要通过领导、同行专家、同事等群体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因为领导、同事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因而,他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指标之一。

大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是指评价结果的有效程度,即评价结果的效度。由于衡量有效教学没有唯一的标准,因而,考察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效度是较为困难的。在对大学生评价教学效果的效度研究中,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效标的观点曾获得研究者及管理人员的高度支持。因此,本文选取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指标,并根据学生群体以及领导、同行专家、同事等群体等教学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信度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某二级学院连续两年上半学期36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指标如下:

学生成绩优秀率:每门课程期末成绩大于等于85分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专家听课打分:每门课程专家听课的平均得分,满分100分,这里为统一量纲,将得分整体除以100;

学生评价1:第一年每门课程学生综合评价为优的比率;

学生评价2:第二年每门课程学生综合评价为优的比率。

实证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因而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传统方法或多或少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章将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对授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首先,先来验证同一门课程不同学生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将上过同一门课程的学生按照入学年份分成两部分,假设听过同一课程的两部分学生对其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对于这两部分学生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用SPSS17.0对于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检,得出的结果为,p值为0.71,为正相关,虽然不是十分显著,但仅略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故可以认为两组的学生评价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即连续两年的学生评价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其次,为了检验学生的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否有效,是否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有关联性,将分别验证与学生成绩优秀率的相关性,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468,显著性水平小于0.01,即第一组学生评价结果与教学效果之间显著正相关,可以表明学生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应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二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74,显著性水平为0.025,虽然p值大于第一组,但亦是显著正相关,同样能够表明本组学生评价与教学效果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最后,专家打分与成绩优秀率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为0.374,且p值为0.134,从显著性水平来看p值较大,不能表明两者有相关性,但是Pearson相关系数为正,还是能够说明专家打分的结果和教学效果总体趋势上还是保持一致的。

整体两两相关性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整体的相关性检验表可以看出,之前的假设大部分是成立的,学生对于课程的综合评价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能够反映出来,整体评价与教学效果基本一致,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信度很高;另一方便,专家打分虽然不能够显著反映在教学效果上面,但是总体趋势仍是一致的,究其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不同专家的教学评价的着重点不同,对于同一门课程打分时有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最终数据的方差较大,所以在相关性检验时拟合效果不够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相关指标的验证基本能够表明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某学院36门课程作为样本,选取学生综合评价、专家打分评价以及课程成绩优秀率作为变量,利用相关分析对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可信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课程的综合评价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能够反映出来,整体评价与教学效果基本一致;而专家打分最终拟合结果不够显著,但是整体趋势仍保持一致,p值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打分侧重点不同导致差异较大,方差较大;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目前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能够反映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

【参考文献】

[1]蔡敏,张丽.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9-73

[2]张凡迪,范立国.影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8):84-86

[3]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物流管理专业“2+1”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研究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化方法研究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聚类分析在高校教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