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将场地赋予“精神力”——烟台大学校园滨水绿地改造设计方案
2015-11-19王丽
王 丽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所谓精神力,就是意念,为生物体脑组织所释放的一种不可见的力量。这里提到的将场地赋予“精神力”实质上是想通过设计赋予这一地块以情感和生命力,使其拥有人性化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融入人的情感,人步入其中能与之交流,与之了解,与之和谐相处。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我国高校的校园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学的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校园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次对烟台大学老球场及周边地块的改造,将场地赋予一定的精神力,从而更好的营造校园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大学独特的文化精神为设计改造重点。
一、基地现状分析及内涵的表达
烟台大学概况介绍: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东临黄海,西依青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学校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在校的近3万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庄重典雅而又浪漫亲切的校园环境。
二、改造区概况介绍:
改造区域可划分为三部分:(一)三元湖滨水区:三元湖位于基地西侧,是烟台大学校内的人工湖,占地约2万平米左右,本次设计只改造三元湖东侧滨水区。该场地拥有宝贵的滨水资源,改造后将丰富其滨水景观元素,提高人的参与性。(二)通过空间:该地西邻三元湖,东邻体育场,南北连通学生餐厅和教学楼。周边环境复杂多样,人流量密集,是重要的通行空间。后期的改造设计将强化该空间的这一功能。(三)老球场:基地改造中最大地块,6000平米左右,坐落于三元湖东岸,在建校初期就已落成。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它已破败不堪,被新操场所取代,独留两端倾斜的球门诉说着以往的故事。经过景观改造,力图使该场地不但保留住古老的记忆,还要赋予其新的精神,唤醒曾经回荡在这里的胜利的欢呼和呐喊,留下拼搏过的汗水和泪水。
三、设计与精神
(一)设计的精神源于生活
烟台是一个依山傍海之城,海岸线狭长,地形起伏缓和,沟谷浅宽。这很自然的在农耕山区形成了梯式田地。烟台的梯田资源十分丰富,田地间的高差以石块堆砌来固定划分,形成一种脉络分明的层次美,这是胶东人民长期劳作的智慧结晶,同时传达出他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元湖滨水区设计从烟台的地形特征中获得灵感 (图1)。结合三元湖蜿蜒的岸线布置微地形。微地形上参照梯田形式结构设置条形木铺装座椅,并与大型种植池相结合,起到一定的围合作用。炎炎夏日,座椅上林荫如盖,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荫下阅读空间。而人类特有的亲水性也使这里成为一处绝好的停留休闲空间。
(二)设计对场地精神的表达。校园精神,为梦想而奔跑: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能够激励学生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努力拼搏。大学校园景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一个学校的艺术审美,历史文化及个性化品格等很多方面。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景观建设需要把大学文化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等融入其中,使校园景观环境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为丰富的今天,自由的大学生活也给了我们堕落的机会。所以,在设计场地的中心区域,没有出现以往校园中的名言校训、伟人头像,而是用一个简单的雕塑墙与一部大家都耳熟能详励志电影《阿甘正传》相结合,传达一个简单的精神:奔跑!为梦想而奔跑,像阿甘一样,just run,唤醒心中最初的梦想,做一位执着的追梦者。
(三)设计对场地精神的传承。场地精神凝固足球记忆: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精神的形成与学校历史文脉的延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无法重现,因此,浓郁的历史氛围是老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所以,在本次校园滨水绿地改造设计中,特别注意运用历史的观点,保留住原有的校园风格,注重校园的传统。
该基地改造前是学校老足球场。现虽已破败不堪,但其独特的功能性给它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有胜利的欢呼雀跃,也有拼搏的汗水泪水。新的景观改造 (图3)为尊重场地原有的精神保留了南球门,并且整个场地的尺寸是完全按照一个正规足球场大小的等比例缩放尺寸来设计的,草坪也采用了足球场的种植形式。而树阵的布局形式则是还原了一个足球被点球发入球门瞬间的运行轨迹,试图凝固住足球场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刻,重温当年的足球记忆。
四、总结
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营造的合理与否是一所大学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及道德观念起着无形的影响。这也体现了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景观艺术与大学精神合理有机的结合,能够使校园景观更加人性化,校园环境更具生命力。
[1]李倍雷,郝云.景观设计基础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3
[2]李开然.景观“意、境、流”概念及其语义学解读[J].中国园林,2008(9):91.
[3]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下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0.[6][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 [M].重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