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道的发展历史及功能演变
2015-11-19谢永红
谢永红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90)
自珠江三角洲绿道建设之后,国内掀起了绿道建设的热潮。成都、武汉、福建、河北、山东、浙江等省市纷纷大规模开始建设绿道,绿道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1]。绿道的概念来源于美国的“greenway”,但从中国已有绿道的实践来看,中国的绿道是西方概念和中国实践结合的产物。本文对中国绿道的概念、功能及其反馈的规划意义进行了整理和解读,有助于中国城市规划和学术的本土化,对于挖掘和宣传中国自身的规划智慧和文化,推进绿道规划及进一步的生活空间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绿道的建设历史
绿道概念源于美国,但相近意义上的景观元素在中国大地上已有2000多年的设计和应用历史[2]。随着中国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对文化交流和生活条件的需求增大,很多充满线性规划哲学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绿道”雏形陆续出现[3]。主要分为四类:
河道树。中国的绿道规划最早起源于周代 (公元前1100-770)建设沿河绿道的思想。《周礼》中规定在每个城市的城墙边要沿着护城河和水渠种植树木,之后这种思想一直保留下来,如隋唐在京杭大运河沿岸种植大量柳树。
行道树。沿着交通通道种植树木的绿道在中国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实现帝王对领土的控制,古驿道、古栈道、官道等多种形式跨区域道路贯连全国[4]。《周礼》中记载规定国家之间和城市之间的道路两旁必须种树[5]。《汉书》记载,公元前221-207年,秦始皇规定在国家大道中间种植两行间隔10米的松树带,作为帝王专用道路[5]。到公元前206年的汉代,都城西安的八条主干道上种植了行道树。随后的朝代延续了沿城市街道种植树木的传统,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5]。
防护林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与“大地园林化”同步,中国大地就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实践。从最初的带状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到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以及到90年代初,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10大生态防护林体系。
绿色通道网络。1998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绿化运动。200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绿色通道,即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绿色通道与生态环境、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6]。
从地区河道树、行道树单一的带状绿地建设,到区域防护林网的带片绿地结合,再发展到后来全国绿色通道的带、网、片、点相结合的网络状绿廊结构,中国同“绿道”相近的景观理念和建设实践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且逐步完善,建立起了同外国“绿道网络”类似的绿色通道网络系统。我们不能否定以上提到的四类景观元素不是绿道,也不能说这些都是绿道。但是绿道作为近几年在中国才出现的理念,其必然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影响,客观上说这些是绿道产生的基础[1]。
表 中国“绿道”相关景观元素及实践情况
2.中国绿道的功能演变过程
绿道在中国由来已久,其形式和功能也逐渐变化、增加。春秋战国后,绿道以多形式、多功能逐渐成为君王、士大夫统治国家的一项有意识的建设工程[4]。
古代绿道强调防洪固土,方便大众出行,联络各地风情和经济文化,便于属地政权的维护和管理等功能。春秋时期(770-476B.C)的管子详细记载河道种树的防洪功能。帝王为实现对领土的控制,规定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道路必须种树,并设立驿站等服务设施,体现绿道方便出行、便于联络和管理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2000年间的绿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作用。从1950年持续到今天的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目的在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农业气候等。1998年掀起的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强调景观的美化作用。
2000年之后的绿道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型功能向注重健身、娱乐、通勤等作用的生活型功能转变。2001年吴壁虎教授规划设计的伊春小兴安岭风景道和福建宁德滨海风景道,将旅游功能引入绿道建设。2003年北京大学开始进行的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将绿道系统的生态保护上升到了生态遗产保护[7]。再到之后四川温江建设的自行车健身道,杭州水网两侧建设的非机动车系统,以及广东省增城市建设的旅游栈道,将游憩、康体、休闲等更多的功能引入进来[7]。所以可以说中国的绿道系统的功能由最初的生态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型功能逐步向注重游憩、健身等生活型功能转变。
3.小结
从老子的自然之道,到岭南大地的自然山川与都市交合演绎出今天的珠三角区域绿道,无不在论证绿道在充当山、水、人之间联系角色的重要[3]。绿道是顺势而生的一种人和自然主动平衡和谐的技术方式,是各民族理想的环境模式。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无定规,无定式。绿道规划建设不仅仅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方面,还从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塑造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25]。对于中国,绿道建设代表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理念。
[1]秦小萍,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俞孔坚, “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何昉,锁秀,高阳,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 [J],风景园林,2010(02):70-73
[4]刘晓明,徐姗,论绿道在中国的社会意义及发展策略[J],风景园林,2012(03):66-70
[5]Kongjian Yu,Dihua LiaAuthor Vitae,Nuyu Li,《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Volume 76,Issues 1 – 4,30 April 2006,Pages 223–239
[6]徐文辉,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 [J],规划师,2005,(5),67-71
[7]李迪华,绿道作为国家与地方战略从国家生态基础设施、京杭大运河国家生态与遗产廊道到连接城乡的生态网络[J],风景园林,2012(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