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2015-11-19郭宇刚夏树花张忠秋
郭宇刚,夏树花,张忠秋
Iso-Ahola(1995)[1]认为,运动员的成绩是受个人内部因素(如运用技术的能力)和人际之间因素(如“教练员一运动员”关系)的共同影响,所以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理论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学角度、哲学角度和对国外理论的移植,主要集中在社会结构六维分析模式[2]、社会共生关系的研究[3]、儒家文化视角下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4]、契约论的视角下竞技体育教练员运动员的师徒关系[5]、主体间性视野下教练员 -运动员的关系[6]和运动员教练员关系的3C 理论研究[7-8]。基于此,本文拟采用HistCite软件对国外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该领域内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发现国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献、学者和研究机构,为国内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国外文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策略为:“主题=(coach)AND主题=(athlete)AND主题=(relationship)”,入库时间=所有年份,共检索到442条记录(检索时间2013年12月31日),12 741篇参考文献,文献数据集的出版时间分布为1991-2013年。以全记录(包含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将检索结果保存为文本文件。
1.2 分析工具
采用 HistCite软件,HistCite[9]是世界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尤金·加菲尔德(Dr Eugene Garfiled)开发的引文编年可视化程序。HistCite引文编年图分析法首先选择一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引文,然后以每篇论文为节点,按照时间顺序给每篇文章编号,连接这些节点并以引用次数或被引率为权值,构建引文编年图,从而以图示方式展示某一领域不同文献之间的关系,快速帮助我们绘制出一个领域的发展历史,定位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以及最新的重要文献。
1.3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HistCite软件,对检索到的442条记录进行分析,HistCite软件对所选题录全部识别,选取每篇文献在所分析文献集中的被引频次(Local Citation Score,LCS)值最高的前30篇文献生成可视化引文编年图。对文献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
2 国外文献分析结果
2.1 研究热度分析
在检索到的442条记录中1991-2000年发表论文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后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发文量286篇,占总发文量的64.7%。这在一定程度说明运动领域中越来越认识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重要性,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领域的热点。
图1 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
2.2 高影响力学者
本研究对高影响力学者的分析采用 h指数,h指数(也称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最初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California San Diego Univ)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在2005年提出[10],并将其定义为某学者发表文献中共有h篇的被引频次达到至少h次。他在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11],h指数的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有效避免自引高被引单篇论文和作者合著关系的影响,特别适用于相同时间段范围内研究学者的学术成就比较,且对研究学者的未来成就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所以表1列出了H指数≥4的前11名高影响力学者,从表1看出,H指数排在第一的学者是Jowett S教授,其发文量38篇,H指数为11,这说明了Jowett S在运动员-教练员关系研究领域中影响力最高,研究对象主要是精英运动员,其研究主要贡献是通过质性分析构建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3Cs理论模型,从亲密性、责任感和互补性三个维度编制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CARTQ),并采用了主-客体互倚模型方法把教练员-运动员配对动态的探讨了相关变量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Amorose AJ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运动员,主要理论贡献是依据自我决定理论,从动机的角度探讨了教练员的自主支持行为(Autonomy-supportive coaching)影响运动员的能力(competence)、自主性(autonomy)和关联性(relatedness)三项基本心理需求,达到激励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从而促进教练员-运动员的和谐关系。Vallerand RJ依据“认知评估理论”和“内、外动机分层理论”提出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动机模型,从理论上构建了教练员如何通过行为影响运动员的动机,并从动机的角度,把激情(passion)分为和谐性激情(harmonious)和强迫性激情(obsessive),探讨了激情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Duda JL以成就目标动机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教练员创造的动机氛围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所以通过对高影响力作者研究领域的分析,可以使研究者更快的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表1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领域高影响力学者
2.3 国家地区分布和发文机构分析
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地区按照库内被引(TLCS)进行分析,列出了库内被引前11的国家,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的活跃地区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的发文量139篇虽然高于英国的107篇,但是英国库内被引次数要高于美国,这在一定程度表明,英国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领域中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排在第9位,发文量和库内被引都要低于美国和英国,所以,中国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
进一步对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库内被引靠前的前十名机构,英国拉夫堡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斯塔福德郡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英国)、拉夫伯勒科技大学(英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美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和利兹大学(英国),可见排在前十的研究机构中,英国6所,美国3所,加拿大1所,这也证明了英国、美国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中具有突出领先地位。
2.4 引文编年图和高影响力文献分析
利用 HistCite的 Graph Maker功能,以 LCS Count为条件,选择了 LCS前 30的文献导入HistCite完成(见图1),图中每个圆表示1篇文献,圆圈大小代表文献被引频次的多少;带箭头的连线代表文献节点之间的引用关系,箭头指向的文献是被引文献;方块内所标数字指明该节点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顺序号。引文编年图以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示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各文献按照其发表年份的先后给予序号并安排在图中相应位置。
图2 运动员-教练员关系引文编年图
图2显示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领域中影响力较高的30篇文献发表的年份、文献重要程度和互引关系。节点数为30,链接数为76,LCS最大值为48,LCS最小值为7。30篇文献的详细信息见表1,通过对30篇重要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文献46、48、77、78、79、91、95、125 节点圆较大,可以认为这些文献相对重要。
通过对引文文献的分析,2000年到2006年之间的节点较多,说明这段时期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对1995年-2008年参考文献的分析,大体可以确定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发展的三个主要历程:
阶段1:1995-2000年之间研究由教练员执教行为的研究开始,逐渐转移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探讨上,如文献18-竞技体育中领导能力和满意度的研究[12];文献26-知觉到的执教行为和团体凝聚力关系的研究[13];文献20-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和执教行为的关系[14];文献34-指导在教练员和运动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15];
阶段2:在引文分析图上可以看出2000年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聚合点,从2000年到2006年主要是运动员-教练员关系3Cs理论的探讨阶段,主要通过质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3Cs理论的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相关变量。文献46[16]以四对夫妻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探索性内容分析,把亲密性、互补性和相互定位纳入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理论模型。初步确立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理论依据。文献77[17]等针对12名奥运会奖牌获得者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运动员把教练员看作亲密的朋友、父亲或母亲的形象,明显知觉到了亲密性、共向性和互补性的存在,以及两者的关系对运动员的成就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献95[18]以111名高校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练员领导行为与“教练员一运动员”关系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发现,“教练员一运动员”关系变量和领导行为变量都能够较好的预测任务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文献106[19]通过对5个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教练员和父母,进行访谈,探讨了父母作为运动员社会网络最重要的成员,在机会、信息提供和情感支持方面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文献125[20]通过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分析,考察了相互定位成份中同感与假定的相似性维度的情况。
阶段3:2007年后的研究主要依据3Cs理论,探讨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文献185[21]探讨了运动的激情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研究把对运动的激情分为和谐型热爱(Harmonious passion,HP)和着迷型热爱(Obsessive passion,OP),研究发现和谐型热爱能够通过情绪的调节预测高质量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高质量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能够预测教练员的主观幸福感。文献188[22]研究了教练员创造的动机氛围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教练员-运动员的关系对运动员参与运动的动机有影响。所以,通过对主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Jowett的3Cs理论为依据,探讨预测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相关变量,以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结果变量。
2.5 研究热点
利用HistCit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选取库内被引频次较高的前22个关键词(见表2),可以看出执教、动机、知觉、模型、领导、内在动机、问卷、团队、凝聚力、成对、移情、准确性、成绩、精英和职业倦怠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热点。
表2 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高频关键词库内被引频次统计
2.6 前沿文献分析结果
LCR指的是某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在当前数据集中的数量,表示的是某篇文献引用别人的情况。根据LCR值的排序,可以快速定位近期关注该领域的重要文献,可以从中发现当前领域的新动向。所以,利用LCR选取了当前文献库引用超过10篇以上的文献共计15篇进行分析(见表3)。
续表3
在15篇文献中,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的修订、跨文化检验和修订的文献有6篇,分别是文献290、文献213、文献223、文献259、文献342和文献439,文献290[23]以比利时运动员为被试,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T-Q)进行跨文化版本的检验与修订;文献213[24]探讨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T-Q)元认知版本的心理测量学效度检验;文献223[25]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被试,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T-Q)长版本进行了心理测量学信效度检验;文献259[23]探讨了比利时教练员版本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T-Q)心理测量学性能的检验;文献342[26]以比利时、英国、中国、希腊、西班牙、瑞典和美国1 363名运动员为被试,对CARTQ进行心理测量学性能的检验;文献439[27]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CART-Q)互补维度(complementarity)通过跨文化进行了概念和测量学的检验。
文献117[28]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对动态人际关系的多样化策略,指出未来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多样化分析单位,从行为、个体、人际间、团队、机构和文化入手进行研究;加强对个体的研究转移到人际间研究方法的探讨;多样化理论框架;多样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对未研究现象学的探讨。
文献281[29]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视角探讨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发展和本质,研究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1名男教练员、1名女教练、8名精英游泳运动员(男女各半)进行访谈,结果表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演化,主要有3个维度:发展契约、发展合作和权力关系。
文献410[30]从个体的依恋风格入手,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的统计方法,对107名教练员和107名运动员探讨了依恋风格、关系质量和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主体效应对回避型依恋风格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能够预测他们自身感知的关系质量,关系质量能够预测关系的满意度。同伴效应显示:回避型依恋风格的运动影响教练员感知到的关系质量,教练员感知到的关系质量影响运动员的关系满意度。
文献293[31]探讨了教练员对执教的激情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质量的关系:教练员执教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从行为学角度入手,以103名教练员-运动员为被试,探讨了教练员对执教和谐型热爱和强迫型热爱对运动员感知到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质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对执教和谐型热爱能够预测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自主支持行为(autonomy-supportive behaviors),强迫型热情的教练员能显著预测到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控制行为,自主支持行为能预测运动员感知到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质量和运动员的一般幸福感。
文献303[32]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依据运动员感知到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把运动员分为四个群体,探讨了不同组别运动员三方效能(自我效能、他人效能和情亲效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知到高质量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组别有高质量的三方效能。文献263探讨了效能信念在预测感知到关系质量的作用,采用主-客体互倚方法对63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的自我效能影响教练员-运动员互补维度,仅仅影响教练员的亲密维度。
文献285[33]依据3Cs理论模型和 CART-Q问卷探讨了教练员-运动员-同伴三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表现出的人际关系有所不同。
文献224[34]是一篇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教练员领导模型主要包括a领导力模型:多维领导模型、认知调节模型、变革型领导模型、仆人式领导模型、无私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b关系结构:3Cs理论模型和动机理论模型;c执教效能模型,并从定义、测量和应用三方面探讨了运动领导的本质。
文献286[35]依据社会关系文化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年轻运动员知觉到的教练员-运动员-同伴关系与自我决定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作为中介变量,调节了人际关系和动机的联系。
通过对15篇前沿文献的分析,文献290、文献213、文献223、文献259、文献342和文献439主要集中在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的修订、跨文化检验和修订;文献224总结了目前教练员领导模型;其他文献基本上都采用了主-客体互倚模型的统计方法,对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动态关系的探讨,文献303从人际交流的角度探讨感知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文献293则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了执教行为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文献410从个体人格特质探讨了依恋风格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
3 结论
(1)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2008年后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发文量286篇,占总发文量的64.7%。所以,国际竞技领域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际运动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2)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为Jowett S、Amorose AJ、Vallerand R、Duda JL 等11名学者。
(3)英国和美国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中处于领头地位,其主要研究机构为英国拉夫堡大学、英伯明翰大学和魁北克大学,美国的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东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等。
(4)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0年主要是以教练员为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练员执教行为的研究;2000-2006年主要把教练员-运动员作为一个整体,主要通过质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3Cs理论的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相关变量;2007年后的研究主要依据3Cs理论,探讨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以及改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
(5)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执教、动机、知觉、模型、领导、内在动机、问卷、团队、凝聚力、成对、移情、准确性、成绩、精英和职业倦怠。
(6)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前沿主要集中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多样化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动态关系方法的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理论模型的整合研究;执教背景、个人性格特点、执教效能、执教行为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教练员-运动员行为、动机和积极性产出关系(如:满意度、团体凝聚力)的研究。
[1]Iso‐ Ahola Se.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in Athletic Performanc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1995,5(4):191-199.
[2]王广虎,闵健.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4):6-11.
[3]郭修金,胡守钧.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37-41.
[4]孙永泰,李亚非.从儒家文化看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双重性[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1):17-20.
[5]张晓龙,沈建华.构建竞技体育和谐师徒关系的契约论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4):8-11.
[6]李靖,王丽君.主体间性视野下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交往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25-128.
[7]钟日升.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量表(CART-Q)的检验与修订[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5.
[8]钟日升,王迪.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量表(CART-Q)的跨文化修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32-34.
[9]李运景.基于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0-46.
[10]Hirsch,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 Aposi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2005,102(46):11657-16569.
[11]Hirsch,J.E.,Buela-Casal,G..The Meaning of the H-inde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2014,14(2):161-164.
[12]Riemer,H.A.,Chelladural,P..Leadership and Satisfaction In Athletics[J].J Sport Exerc Psychol,1995,17(3):276-293.
[13]Gardner,D.E.,Shields,D.L.L.,Bredemeier,B.J.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Team Cohesion Among Baseball and Softball Players[J].Sport Psychologist,1996,10(4):367-381.
[14]Salminen,S.,Liukkonen,J..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nd Coaching Behavior in Training Ses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6,27(1):59-67.
[15]Bloom,G.A.,Durand-Bush,N.,Schinke,R.J.,et al.The Importance of Mentor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ches and Athle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8,29(3):267-281.
[16]Jowett,S.,Meek,G.A..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Married Couples:An Exploratory Content Analysis[J].Sport Psychologist,2000,14(2):157-175.
[17]Jowett,S.,Cockerill,I.M..Olympic Medallists Apos;Perspective of the Althlete-coach Relationship[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3,4(4):313-331.
[18]Jowett,S.,Chaundy,V..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act of Coach Leadership and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on Group Cohesion[J].Group Dynamics-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4,8(4):302-311.
[19]Jowett,S.,Timson-Katchis,M..Social Networks in Sport:Parental Influence o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SportPsychologist,2005,19(3):267-287.
[20]Jowett,S.,Clark-Carter,D..Perceptions of Empathic Accuracy and Assumed Similarity i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6,45:617-637.
[21]Lafreniere,M.A.K.,Jowett,S.,Vallerand,R.J.,et al.Passion in Sport:On the Quality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J Sport Exerc Psychol,2008,30(5):541-560.
[22]Olympiou,A.,Jowett,S.,Duda,J.L..The Psychological Interface Between the Coach-Cre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Team Sports[J].Sport Psychologist,2008,22(4):423-438.
[23]BalduckK,A.L.,Jowett,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lgian Coach Version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CART-Q)[J].Scand JMED SCI Sports,2010,20(5):779-786.
[24]Jowett,S..Factor Structure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of the Metaperspective Version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CART-Q)[J].Group Dynamics-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9,13(3):163-177.
[25]Rhind,D.J.A.,Jowett,S..Initial Evidence for the Criterion-related and Structural Validity of the Long Versions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J].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2010,10(6):359-370.
[26]Yang,S.X.,Jowett,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CART-Q)in Seven Countrie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2,13(1):36-43.
[27]Yang,S.X.,Jowett,S...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 of the Complementarity Dimension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cross Culture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3,14(6):830-841.
[28]Poczwardowski,A.,Barott,J.E.,Jowett,S..Diversifying Approaches to Research on Athlete-coach relationship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6,7(2):125-142.
[29]Philippe,R.A.,Sagar,S.S.,Huguet,S.,et al.From Teacher to Friend:The Evolving Nature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011,42(1):1-23.
[30]Davis,L.,Jowett,S.,Lafreniere,M.A.K..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in the Examination of Relation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oach-Athlete Dyads[J].JSport Exerc Psychol,2013,35(2):156-167.
[31]Lafreniere,M.A.K.,Jowett,S.,Vallerand,R.J.,et al.Passion for Co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The Mediating Role of Coaching Behavior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1,12(2):144-152.
[32]Jackson,B.,GuccIardi,D.F.,Dimmock,J.A..Tripartite Efficacy Profiles:A Cluster 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Athletes Apos;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oach[J].J Sport Exerc Psychol,2011,33(3):394-415.
[33]Balduck,A.L.,Jowett,S..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Coach-athlete-peer triang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011,42(1):84-96.
[34]Vella,S.A.,Oades,L.G.,Crowe,T.P..The Application of Coach Leadership Models to Coaching Practice: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mp;COAC,2010,5(3):425-434.
[35]Riley,A.,Smith,A.L..Perceived Coach-athlet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f Young Athletes and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for Sp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011,42(1):1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