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株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2015-11-17方向磊
方向磊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34株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方向磊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目地:探讨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结果:菌株对于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派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奥格门丁/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9.8%、17.6%、34.6%、56.3%、69.9%、67.8%、95%、93.1%,对于亚胺培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对临床常见的抗生素以复方磺胺甲恶唑最为敏感.
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多重耐药性
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最早在1993年由Palleroni与Bradbury从黄单细胞菌属中划出另建一新属,称寡食单细胞菌.本菌在自然界和医院环境普遍存在,是临床标本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内感染菌之一,其分离率在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细胞菌(绿脓杆菌)占第二位[1],并且95%以上的感染为医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包括体弱、免疫功能低下、外伤、插管、手术、移植、使用呼吸器尿道导管等[2].该菌常呈多重耐药,产生属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耐药机制[3].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除了是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外,其分离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居全体分离菌的前10位[4],为了进一步了解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的耐药性,我们分析了2010~2012年分离的34株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的耐药性特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①株来源:34株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从住院患者的痰、咽试子,尿,引流液,脓等标体中分离得到.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绿脓杆菌ATCC27853;②抗生素纸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③培养基:Mueller-Hinton琼脂(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2方法.①菌株鉴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产生黄色素,48h后呈黄绿色,是该菌的特点,氧化酶阴性,该菌氧化酶试验应从M-H琼脂上刮取菌落,但有极少数菌株产生弱的阳性应,[5]因在麦芽糖O/F培养基上有明显产酸反应而得名[6],取血平皿上的单菌落用VITEK-ANS系统鉴定细菌,结果符合率达99%以上;②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NCCLS1999年药物敏实验进行操作.结果质控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绿脓杆菌ATCC27853药敏试验的结果均在NCCLS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表1 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百分率(%)
2 讨论
表1所显示的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菌其特点呈多重耐药性,且分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可作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时的首选药物,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及碳青霉烯类都表现耐药,耐药机制与渗透屏障产生β-内酰胺与细菌的受体蛋白改变有关[2].此点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从耐药机制上进一步说明,由于此菌至少产生两种β-内酰胺酶[7、8],L-1为金属β-酰胺酶,L-2为丝胺酸β-内酰胺酶,都由染色体编码,正是由于具有染色体介导的金属β-酰胺酶,能够不同程度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氢霉烯类的抗生素,并且金属β-酰胺酶不能被常用的霉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所抑制[3],这是此菌具有广泛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实验结果表明对亚胺培南100%耐药,这说明此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同时应注意亚胺培南最易引起诱导,在接触此药后可产生对几乎全部β-酰胺的抗药性[2].总之,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时应及时根据药敏报告调整用药[4],并且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耐药性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1〕GilardiGL.ManualofChinicalMicrobilogy,1991:429~441.
〔2〕赵乃昕,等.噬麦芽寡食(摘食)单胞菌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1:34~36.
〔3〕杨立军,等.金属β-内酰胺酶与绿脓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J].中医学检验杂志,1999.3.2:127~128.
〔4〕宣天芝,等.14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调查统计.中华医学会检验委员会北京分会2000年检验年会论文汇编,168.
〔5〕叶应妩,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6〕冯仁丰,等.实用医学检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98.
〔7〕Payneffu DJ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4;38 (5):992~996.
〔8〕WalShTRetal.AntimicrobAgentsChelllother,1997;41(5):14.
R915
A
1673-260X(2015)04-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