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5-11-17代绍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2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关系式

代绍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27-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领悟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进行讨论,学生也没有好和差之分,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是相互帮助,相互争论的群体。教师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要多鼓励,多一些生动的启示,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沟通情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良好的问题情景中,独立思考、交流、演算和应用,从而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

例如,教学“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教师先出示:15€?=,15€?=,5€?=,这三个算式让学生口算。随后教师提出:“观察这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计算、观察、思考、相互交流,很容易就归纳出:“被除数€魃?除数,商€壮?被除数”这两个关系式,突破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这两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处呢?请同学们再讨论一下”。教师接着提出要求。“是呀!这两个关系式有什么用处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展开讨论。“可以检查自已计算的除法对了没有!”“可以当小老师帮同学查错题!”“可以保证作业天天得小红花!”……“你们讲的怎么跟书上写的一样?”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一边夸奖一边说道,“请翻开课本55页,读一读除法的两个关系式和56页最上面的这段话。”“应用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验算除法:用除数和商相乘,如果得到被除数,或者用被除数除以商,如果得到的除数,就是除法做对了。”学生兴奋地大声朗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怎样用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除法中的未知数x?书写格式是什么样的?书上例5写得很清楚,看谁最能干,能自己学懂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都认真地自学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就接二连三地举起小手,要争着把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这时,教师抽一名学生板演例5。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一内容,这就是学生在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构建的数学知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东西才能激起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这种心理去设计问题,既要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算”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春节,林林的爸爸带了250元钱去服装店买了215元一套的衣服,作为林林妈妈的节日礼物;小林的爸爸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钱?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先的方法便是“先付200元,再用50元加上找回的35元钱”。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想,而从这一过程中学生也真正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有充足的时间去认真审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清楚叙述解题思路的机会。还要给学生提供寻求答案,感受成功的机会,学生寻求到答案,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感觉,这种感觉会激励他们,使他们变得更主动,更自信。只有实施真正的民主教学,教学活动才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才能使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关系式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
明确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