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安二中教师合作文化的质性探究
2015-11-17胡波
胡波
摘 要 首先界定教师合作文化,分析写作目的、方法与思路,然后说明材料的收集、处理及分析,总结教师合作活动取得成功的原因,最后针对教师合作文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文化 合作 教师合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17-04
一、教师合作文化界定
我国对教师合作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已有资料显示,目前研究者们对教师合作文化的界定还不统一,各有千秋,但都强调合作是在达成一定目标的前提下,协调、平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互动活动,合作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更倾向于“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调、协作、支持以达成一定目标,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合作的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等。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合作的思想层次;二是教师合作的价值体系层次;三是教师合作的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一个整体,推动着教师文化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选取以校内合作为视角,借助于已有的文献资料,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六安二中教师为切入点,以该校教师的合作意识、合作途径、合作氛围和合作意愿为研究内容。通过开放性访谈、学校日常合作活动的观察和实物资料的收集,从而达到了解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意愿,感受教师合作的氛围,体会教师合作的具体途径及学校为教师合作提供的平台。根据所得到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客观描述出六安二中教师合作的现状,揭示六安二中教师对合作的真实态度和观点,挖掘影响六安二中教师合作的深层原因和本土障碍,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探索构建中学教师合作文化理论,为教育实践服务。
研究的内容决定了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因为要想确切了解特定时期一线教师对合作的真实态度和观点,很难用定量或思辨等方法描述出来。而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三、材料的收集
1.访谈材料的收集
在访谈进行中,认真倾听对方谈话,并对对方使用的词语保持高度的敏感,发现了重要的词语、概念或事件都记录了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在听的过程中,一直鼓励对方,积极配合对方,将谈话内容进行到底。
2.观察材料的收集
根据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接触方式来分,质的研究中的观察可分为直接型观察和间接型观察,直接观察是指对那些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研究者身临其境,亲眼看到和听到所发生的事情。间接观察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进行查看,以此来认识研究的对象。本人采用了直接型观察,主要观察了40次集体备课、30次评课、20次“班干部选拔方案”讨论、3次校本培训。
3.实物材料的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一直坚持“必须获得当事人的同意”原则,主要收集教师集体备课、评课、听课、同课异构、校本培训、公开课、九思工作日等活动的时间安排,教师的反思笔记和期中期末总结,学校橱窗中张贴的有关合作活动方面的照片和照片旁边的解说性文字。
四、材料的处理
对所有收集来的访谈材料都进行了及时地整理、分析、登录,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以便对材料进行意义解释。我主要使用直接型观察,每一次观察结束后重新清理原始笔记(对发生事情的描述笔记)。将笔记的内容进行系统地组织,补上遗漏的,对不清楚的内容进行解释,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后,加上一段总结性的文字。
下面是对本次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没有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师对合作的基本情况问卷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是已经接受了合作,并主动参与学校频繁的合作。而仅有54.5%的教师对目前学校的合作满意。一方面表明教师在合作方面做得不到位,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也证明教师不满足于合作现状,积极进取,想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这就需要学校要满足教师学习合作理论知识的需求,以提高教师合作水平。
影响合作活动的因素问卷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影响合作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必要的经费、教师之间的坦诚、教师自身的素质、合作理论和领导的支持。经费问题是最根本的,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没有少量的经费投入,学校的合作难以开展。
教师对未来合作的要求问卷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普遍感到要提高理论素养,学习别人的合作经验,扩大合作范围;学校应该尽最大程度为教师合作提供便利,制定合理的奖励、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合作体系。
五、材料分析
通过对访谈、观察及实物收集等方式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如下:
1.教师合作意识
通过对二中教师访谈和近一年的观察,我了解到在校领导的倡导、鼓励、带领下,教师们相信了合作,渐渐地产生了合作意识,并且随着合作活动的开展,合作项目的增多,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教师合作意识也逐渐地增强了,同时,这种增强的合作意识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之间合作活动的开展,二者互为动力,共同促进了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以至出现了目前的合作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合作,能够解决许多问题、带来众多便利。
2.教师合作的途径
教师合作途径是指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的具体方式。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收集这方面资料:一方面是学校为教师合作提供了哪些平台,另一方面是教师为自己搭建的平台。从收集到的资料中不难看出,一开始,二中教师合作完全在校长的提倡、鼓励、带动下由学校为教师搭建的人为合作平台,通过多种合作途径,如集体备课、评课、同课异构、校本培训、九思工作室等合作活动,教师在人为合作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合作,不断学习、探讨、交流,进而对合作有了新的认识,并不停地探索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推动着该校合作发展,使合作由人为合作发展到自发合作。在自发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并没有给教师提供具体的合作平台,仅仅为教师在合作方面提供一些经费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照顾等一系列的合作保障措施,尽可能为教师合作提供一切便利,保证教师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在该校教师合作途径有多种: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评课、同课异构、校本培训、周五合作日、各类教职工比赛、九思工作室活动等,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完全依靠教师活动的需要而采取不同合作方式。不难看出,二中教师之间的合作的确是一种自觉的合作,根据不同的合作对象、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合作途径,不拘一格。在合作的过程中,勇于发言,敢于创新,对于一个问题,他们想方设法去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直到教师们全部赞同哪种为最佳方案为止。
3.教师合作意愿
二中教师合作是在学校领导持续不断的鼓励、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起初,完全是一种粗放型、制度化的人为合作。随着教师慢慢对“合作”的理解及“合作”在该校广泛地开展,“合作”由形式化、制度化走向自觉化、实用化。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合作的意愿、积极的配合,否则不可能出现目前的合作状况,关于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验证。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
你对参加合作的意愿程度( )
A很愿意 B愿意 C不愿意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结果发现有47人很愿意,136人愿意,17人不愿意。这说明有占91.5%的教师是愿意合作的。另外,我在调研期间,各位老师积极配合,想方设法为我提供一切便利,这也充分说明二中教师是愿意助人的、乐于交流的。墙上贴的“自由、自愿、开放”等标语也体现了自愿原则。
教师合作所追求的是为教师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通、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情感流动的生成空间,使教师在“协作”“共享”中,找寻自己职业生活的真正意义,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来自教师自愿的合作,能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的合作,而不是形式主义合作。
六、总结与建议
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按照某种合作方式,在互动过程中互相开放、信赖、协调、协作、共同达成一定目标,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六安二中作为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其教学条件优越、办学质量上乘,教师学历本科及以上,能够实现人为合作到自觉合作的转变,实在值得我们研究。
1.二中校领导能够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带动教师学习合作、实践合作,是该校合作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2.教师的主动参与、急切的求知欲是该校教师合作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二中教师合作活动的成功开展,虽然与学校领导的引导、鼓励等外部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占学校87.1%的教师的主动参与和98.4%的教师想进一步学习合作理论的急切的求知欲分不开的。他们想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怕犯错误,不惜牺牲课余时间,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合作中,使得该校合作活动能够扎实、有效地进行。
3.“合作”活动所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该活动能够在学校推广的直接原因。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带着不同的目的,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对于合作活动也一样,每次教师在一起合作,都能或多或少地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直接的实惠,满足了教师的心理需求,并为下次合作带来了动力,保持了合作的连续性。
二中教师合作活动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其大部分教师敢于合作,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意愿自觉、自由合作,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但倡导、鼓励教师合作,营造合作的教师文化涉及到教师深层信念和价值系统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合作教师文化的生成,也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形成的,它最初需要学校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加强领导和管理,以不断增强教师合作研究的意识,掌握合作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养成合作研究的规范,并逐步从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制走向自下而上的教师自主、自律的合作行为。所以,我们必须看到二中教师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其合作的另外一面——粗放性,缺乏系统的合作机制,合作具有自发性、随意性,并且合作没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个别教师仍然站在合作活动大门之外等等,因此,在今后的合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高教师理论修养。访谈和观察二中教师合作情况,确实感到教师理论知识缺乏,且大多数教师渴望能够对合作理论有彻底的了解。但缺乏相应的文字表述,没将这些实践成果转化成文字,形成文章。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不想写;另一方面教师想写,但不知怎么写,缺乏指导者。我曾间接地问过一些老师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部分教师说:“光参加合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写,反正又不想当研究家”;另一部分教师则说:“我们不会写,所以没有写的习惯”。不管哪种原因,我认为都是与教师在合作方面素养不高、理论知识缺乏有关。目前,来源于一线教师合作文化方面的论文很少,若二中教师能把其实践成果转化为文字成果,公之于众。那么,我想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该校的知名度,而且能引起理论工作者的注意,对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合作中,首当其冲要解决教师学习合作理论问题,提高自身素质。
2.关心校本课程。新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有权开发适当的校本课程,教师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而不再只是充当“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分析学校办学宗旨、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评价的。我们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具体的落实情况不是太理想。如果没有学校教师的积极投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全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二中校领导能够在今后的合作活动中多引导、鼓励教师们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早日开发出适合该校的校本课程。
3.采取多元的评价模式。通过了解,二中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方法简单。为了提高教师合作的积极性,除使用已有的评价方法以外,还可以实施发展性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通过实施评价,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与表现,根据其现有的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条件,从而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评价方法上,通过面谈、课堂观察、非正式交流等发现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增强老教师和个别中年教师合作意识,鼓励其参与合作活动。针对这一现象,该校校领导也曾找过老教师谈话,沟通过,征求他们的意见,但结果都不太理想。我在二中收集资料期间,通过对几位老教师和个别中年教师的拜访,了解到他们不想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该校合作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合作,加上合作是一种复杂的互动活动,其效果有滞后性。合作并没有给学校带来质的飞跃。这一点就使老教师不愿参加;(2)个别老教师抱着“一朝受教,终身受益”思想,又因过几年就要退休,所以,只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必要再学习;(3)个别中年教师是单职工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仅凭教师工资难以维持家庭生活,所以必须要从事第二职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合作。
老教师是学校发展中的另一股力量,我们应通过有效的方式,让他们继续学习、接受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继续为学校的建设发挥余热,我认为可尝试以下做法:组织老教师召开座谈会,听一听他们对合作的真实看法及他们想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合作。针对他们的看法和想法,校领导要及时地给予分析,合理取舍,尊重老教师,然后做出决策。专门组织一个老教师合作团,商讨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让他们多参与学校建设、管理。校领导要不定期地去看望老教师,关心冷暖。因为老教师们的儿女都不在自己的身边,很需要一些人文关怀。
对于单职工家庭教师,学校领导应考虑其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帮助其家属谋职业,学校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聘用其家属为学校的临时工(当后勤人员、学校的环卫工、学生生活老师等)。
随着二中教师合作热情的高涨、教师合作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实践的发展,我们相信该校合作活动肯定会在将来取得更大进步,并逐步完善,建立完整的合作组织机构,形成合理的合作体系,实现真正的自然合作,构建成一个理想的教师集体。
参考文献:
[1]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2]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使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7).
[3]任红娟,赵正新.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