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里的春天
2015-11-17张寄寒
张寄寒
老宅里的春天
张寄寒
一
太平桥下的一幢老宅,一直是我童年心中的一个秘密。它的朝南一排的木格窗棂被外面的一堵高围墙遮住,只有朝南的一角木格窗棂,站在太平桥的桥顶一目了然。高围墙上用瓷砖砌成的花格窗,透过花格窗能隐隐约约地见到屋内家具,有西式的木板床、靠背椅、八仙桌、写字台、五斗橱、三门橱、梳妆台……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经过太平桥,走过高围墙,在它的底部开了一个个的出气洞,我们都要好奇地把眼睛凑在洞口,只见一个个的漆黑的小方洞。让我们浮想联翩,常瞎想从这一个个黑洞里会钻出什么样的小动物。听妈说,这老宅户的主人早就去参加革命工作了,房屋己经空关了几年,在东窗的两个屋檐下布满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蜘蛛网。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下学期,开学初,学校来了一个中年女教师。大家都叫她沈老师,她,白净的脸,海派的烫发,格子呢的旗袍,淑女的气质。她教全校的音乐课,每天进出学校,脸上都带着温和的微笑。她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学校,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从来没有碰到过她。
有一天放晚学回家做作业时发现语文教科书遗忘在课桌里,我立刻丢下作业去学校,走进教室拿了语文教科书,走出长廊,没想到和迎面走来女教师撞了个满怀,抬头一看,原来是新来的沈老师,我的脸颊 “刷”地红了起来。沈老师连说,没事,没事,我们一起回家!没想到走到太平桥堍,她一边和我说明天见,一边走进那神秘的老宅。
第二天早晨的上学路上,走在我前面的沈老师带着三个大男孩,他们都身穿米色的小西装中裤,白袜子,白球鞋,一身城里孩子的打扮。路上的同学都把他们当怪物一样观看。我走进教室时,班主任带了一个刚才我看到的三个男孩中最小的一个,走到我的座位旁,笑着对我说,让他和你同桌好吗?我点点头。于是,小男孩拘谨地坐了下来。我立刻拉着他坐舒服,他朝我微笑着。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沈江,二哥叫沈湖,上五年级,大哥叫沈洋,上六年级。
下课时,我和沈江手垃手地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不多一会,沈江的大哥二哥都来找他了,他们看见许多同学在玩骑马游戏,于是,沈江的大哥二哥提出也来做这个游戏。大哥身材高大,他甘愿做白马,我和二哥做马前卒,沈江骑在大哥的背上。我们绕了一圈,吸引着无数的围观同学。沈江提出下马,让我骑马,我推辞,沈江偏要我上,最后二哥和沈江扶我上马,当我们又一次地在操场上绕了一圈时,围观的同学都向我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放晚学的路上,沈江和我手拉着手,边走边跳,他忽然发现他大哥二哥便拉我追去,我们并排走在小街上,有说有笑,走下太平桥堍的高围墙下老宅人家的门口,沈江随手把我拉了进门。推开一扇腰门,便是红光闪闪的光漆地板,他们都在门口脱了鞋,我也跟着脱了鞋,大家席地而坐。沈洋和沈湖捧来一大堆的课外书藉,沈江捧来一大堆的糖果。我们一起边看书一边吃糖果,沈江一直给我剥去糖纸,把糖块塞在我嘴里,他们用如此优裕的待遇招待我,能不让我受宠若惊。
不多一会,沈洋、沈湖、沈江不约而同地去做作业,我拿着一本从未看到的 《卖火柴的女孩》的小书,越看越有味,我被卖火柴的女孩悲惨境遇感动得落泪,我用手背擦拭着,忽然发现我脚上的袜子被两个脚趾头触了出来,顿时让我尴尬万分,立刻像逃遁似地不告而辞,沈家三兄弟却丢了手中作业,走到家门口的腰门旁目送我回家。
二
开学才一个多月,沈家三兄弟的成绩已崭露头角,文体才艺显出锋芒。沈洋已担任全校早操的领操,他,一米六的个子,米色西装西裤,白袜子,白球鞋,站在高高的司令台上,显得更加英气勃勃。他的宏亮的嗓音和魁梧的身材,引得全校无数同学的羡慕目光。
在课外活动中沈洋的乒乓球艺,学校里的几名乒乓高手都和他较量过,成了他手下的败将,校内无人能匹敌。沈湖一副高亢明亮的嗓音,曼妙的身材,能歌善舞,担任学校大合唱的领唱,民族舞中的领舞,为学校喜欢文艺的女学生追捧,沈江的文学才华在作文中显露,每次的作文都被语文老师作范文,朗诵给同学们听。沈江的每一篇作文,我都能倒背如流。沈家三兄弟立刻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和老师们的青睐。
自从沈老师给我们上音乐课后,我们巴不得她每天都来给我们上音乐课。上课前,班里大个男同学去办公室把那只破旧的风琴 “吭哧,吭哧”地抬到小礼堂。上课铃声响,沈老师抱着一只讲义夹,娉娉婷婷地走进小礼堂,坐在风琴前,先把老歌弹奏一遍,让我们唱一遍。然后,沈老师走下来给我们发放散发着浓农的油墨香的歌纸,我们一遍一遍地跟着沈老师唱。沈老师甜美的嗓音,伴着娴熟的风琴,给人的一种艺术享受。
沈老师教唱的 《游击队之歌》,给我印象特别深,她充满激情地说,这是一首抗日救亡的歌,是我国伟大的诗人贺绿汀所作。我和沈江站在第一排,沈老师抬眼就能看见我们。她的优雅的弹琴姿态我们一目了然。她时而俯首,时而仰面,时而激昂,时而平静,她的一张变化多端的脸色是最耐人寻味的。
沈老师教过所有的歌曲,最让我们难忘的那首 《催眠曲》:鸟啊,你要轻轻地唱,风啊,你要轻轻地吹,我家小宝宝已经睡着了。歌声柔美、轻盈。委婉动听,沈老师虽然人到中年,而她的形象依然曼妙,她的歌声一样甜美,受到了全校的同学追棒。沈老师虽己年届不惑,曼妙的身材构勒了她美丽的形象,她甜美的歌声把我们陶醉。
三
星期日,沈家三兄弟邀请我参加他们的野餐,说真的,我还不知道野餐是怎麽一回事呢?星期日的早晨,春光明媚,我早早地去了沈家,推开腰门,只见桌上堆满了食物:面包、香肠、豆腐干、饼干、糖果、汽水、果酱……不多一会,沈家三兄弟分别把食物装进包内,整装待发,随着沈洋大哥的一声令下,我们的队伍从小镇来到田野,一路上两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眼晴都睁不开,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波动,紫红色的花草铺天盖地。我们选择在一个池塘畔的一块草坪上,对面有一幢古色古香的老屋,我们用手作啦叭状大声嚷:喂……从对面的老座里弹回一声:喂……
沈洋大哥用水果刀把果酱夹在一只只的罗松面包里,第一只面包就递给我,让我受宠若惊。我们吃完了面包,沈洋大哥说,我们来玩唐诗接龙游戏吧!我一听唐诗接龙,心就跳,急急地说,我可接不上!沈洋大哥说,你接不上可以向我们求助的。
于是,沈洋大哥仰天朗读:白日依山尽,沈湖说,黄河入海流,沈江说,欲穷千里目,我说,更上一层楼。沈洋大哥笑着对我说,你行啊!再来!他又说,床前明月光,沈湖说,疑是地上霜,沈江说,举头望明月,我说,低头思故乡。沈洋大哥说,有点难度了,他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沈湖说,江枫渔火对愁眠,沈江说,姑苏城外寒山寺,我急急地说,夜半钟声到客船。沈洋大哥对大家的接龙赞不绝口。沈洋大哥说,最后一首了,他说,朝辞白帝彩云间,沈湖说,千里江陵一日还,沈江说,两岸猿声啼不住,我忙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听了最后一首,我才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已没有出洋相,这样高雅的游戏我还是笫一次哩!他们毕竟都是书香门笫,我是清寒弟子,这几首唐诗还是前不久四哥回家教我的,没想到今天派了用场。
沈洋大哥在草坪上铺了一张报纸,把包里的食物都放在报纸上说,大家来吃吧!报纸上有饼干、糖果、香蕉、蛋糕,还有一大堆书藉:《少年科学》、《儿童时代》、《小蜜蜂》、《小学生模范作文精选》,我们边吃东西边看书,吃着精美的糖果,看着趣味横生的杂志,从未有过这样美好的感觉,清朗的天空里只有蓝天白云,时而有几只小鸟飞过,热烈奔放的油菜花田里飞来一群群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发出 “嗡嗡”的声响。我笫一次接触这么多的精彩的课外读物,打开了我的视野,徜徉在暖暖的春光里,我们把手中的书遮住了脸,野餐给我们带来味觉上的快乐。课外读物给我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我刚从野外回家不久,沈江急吼吼地来我家找我,他说,今晚我姑姑的生日,请你去参加我姑姑的生日宴,我可真的受宠若惊。我被沈江一把拉着就走。一踏进沈家的腰门,便闻到了一阵浓酽的鱼肉香味。只见我们的沈老师系着白围裙正在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不多一会,沈老师已给我们摆了一桌菜:笋剥塘鲤鱼、菜花头烧肉、清水虾、韭菜烧蚬肉、煸菜苋。沈老师还拿出一瓶红葡萄酒给我们每人酌一小杯,我和沈家三兄弟都不会喝酒,但大家为了姑姑和沈老师的生日皱着眉头而干杯!酒过三巡,沈老师的话多了,她给我们讲起她们沈家的家史,我的祖父叫沈根黄,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为了办学卖掉自己的田产,他办沈氏义庄小学,就卖掉五百亩田产。我们这幢别致的老宅也是祖父所建。你父亲从小喜欢读书,在读小学时就一直名列前茅,读初中时便喜欢写日记,初中毕业后他的日记本已有一大叠藏进了箱子里。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面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珞。
宴罢,收拾完毕。沈老师的脸色桃红,微醉的酒兴坐在风琴前,一双纤细的手搁在键盘上,拾个指头轻盈无比地在黑白键上舞动起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飘然而出。我们陶醉在沈老师那自弹自唱的琴声和歌声中。忽然提出让我们每人独唱。沈洋大哥说,我五音不全免了罢!让二弟唱吧!沈湖自告奋勇地说,我唱 《松花江上》,沈老师的琴声响起,沈湖高亢嘹亮的嗓音跟上节奏,唱到最后沈湖的嗓音沙哑,歌声悲愤而苍凉,激发了大家的抗日的情绪。沈老师提出让我唱地方戏,幸亏我在姐那里学过越剧《十八相送》,我只会唱两句,唱罢,沈老师说我的音乐感觉挺好!很有戏曲的味道,我还笫一次得到老师的认可,从此后我便成了沈家的常客。
四
有一天放晚学,我随沈江去他家,我们把学校作业先做完,不多一会,沈洋、沈湖回来了,四个人都做作业,屋子里寂静无声。作业做罢,沈洋和沈湖听他们姑姑说父亲年轻时写过日记,他们便去翻箱倒柜找,找来找去找不到,忽然沈湖在一只旧皮箱里找到几本毛边纸的日记本。当时沈湖和沈洋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们人手一册地阅读,沈湖说,我这册里记载我父亲的所见所闻,一天早晨,在朱家大院门口挤满了人,我立刻挤身进去,在一口深井旁,躺着一个穿着土布的年轻女尸,浑身上下粘满了泥浆,一打听原是朱家的一个小丫头,东家怀疑她偷东西,她受不了这个不白之冤,半夜里跳进了这口幽黑的深井。下面是父亲用他犀利的语言,慷慨陈词,控诉这个黑暗的旧社会。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
我们贪婪地读着沈父的一本本进步日记,心里顿时觉得亮堂堂。我为沈家三兄弟拥有革命思想的父亲而骄傲。天,渐渐地暗下来,沈老师下班回家,看见我们都在看日记便说,哥的进步日记是我们沈家的传家宝,千万不能弄丢。沈老师还拿出她哥从部队里寄来的一张照片,照片是沈家三兄弟的父亲,一身戎装,英气勃勃,一双炯炯有神的眼晴,闪烁着特有的军人气质,眼前的沈家三兄弟的身上都有着父亲的遗传因子。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沈家三兄弟的学习成绩已成为学校学习的楷模。沈洋担任晨操领操后,他的自觉认真的工作态度,每天都是最早沾在司令台上,等候大家整队,随着他清脆的口令声,和他的标准的体操动作,正确洒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沈洋在体育课上的发挥如鱼得水,乒乓球艺无人匹敌,蓝球场上无所不能,双扛单扛游刃有余,乒乓、蓝球在县城的比赛中多次为学校争得荣誉。
沈湖是个文艺少年,他能歌善舞,早已是沈老师的得意门生,学校排练的大合唱,他担任领唱,学校排练的集体舞中,他担任独舞。学校排练的话剧 《放下你的鞭子》中担任了主角。
沈江和我同班同桌,知己知彼,我们很投缘。他酷爱阅读写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每一篇作文都被语文老师作范文朗诵给大家听。他的书包一直沉甸甸的,里面藏了不少课外书藉,谁要向他借,只有一个条件,看完必须写读后感,谁不写,他就下不为例。
五
星期日下午,风轻云淡。班里的 “赖皮阿三”向沈家三弟兄发起挑战,去田野展开一场“泥团战”双方四人,沈家弟兄加我四人,沈洋爽快地应战。双方来到指定的坟墩头,两头相距百米。一开始,沈洋哥让我们搓泥弹子,我和沈江搬泥,沈洋、沈湖做 “子弹”,忽听“赖皮阿三”站在坟墩的高处嚷着,他的同伴带了“子弹”向我们冲锋陷阵,我和沈江立刻报告沈洋哥,沈洋哥镇静地按兵不动,“赖皮阿三”先发制人地边冲边喊!沈洋哥和沈湖带足 “子弹”边冲边喊,与 “赖皮阿三”正面交锋,谁料 “赖皮阿三”是只纸老虎,立刻抱头鼠蹿。我和沈江立刻把 “子弹”送往前线,我们的“子弹”象雨点一样落在他们身上,发出 “卟卟”的声音,沈洋哥响亮地喊:冲啊!我们很快地占领了他们的地盘。沈洋哥对 “赖皮阿三”说,你失败的原因,是你们人心不齐,你知道不知道?“赖皮阿三”不服输,依然耿耿于怀。
夏天来了。沈家三兄弟都换上了夏装:短袖白衬衫,西装短裤,白跑鞋,显得干练精神。时尚的城里少年。一日放晚学时,我和沈江走到校门口发现一大群女同学不敢走近校门口,原来六年级的 “赖皮阿三”守候在校门口一只手拿着一根折叠的皮线。我们立刻去报告沈洋大哥,沈洋大哥听了怒不可遏地赶到校门口站在 “赖皮阿三”面前说,你想欺侮女同学?
“你不要管闲事!”赖皮阿三皮笑肉不笑地说。
“谁欺侮女同学,我就要管!”
“我什麽时候欺侮女同学!”
“你不欺侮她们就好,请女同学们:赶快走!”
一大群女同学纷纷走出校门。赖皮阿三见到六年级的女班长,不依不挠地挥动起他手中的皮带,女班长两手抱住头嚎啕大哭。沈洋哥一个箭步夺走赖皮阿三手中的皮带。“赖皮阿三”咆哮着,还我皮带!沈洋大哥严厉地说,还你!没那麽容易!赖皮阿三争夺皮带时被沈洋哥一只手摔了出去,踉踉跄跄地倒在地上,围观者中爆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沈湖是学校剧社的骨干,他在话剧 《放下你的鞭子》中担任主角,在校内外公演,一边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一边激发抗日的斗志。可是校方找沈湖谈话,说什么当局对此持有红色的嫌疑,劝说停止公演。沈湖据理力争,我行我素,不断排练抗日救国的新剧,在校内外继续公演。
沈江的作文不仅在班内传阅,而且在其它班内也传阅。一日上午,我们班内有五个同学因为欠缴学费被学校勒令停止上课,沈江对此事件义愤填膺,在一次作文课上,他满怀激情,奋笔疾书,写了足足一本作文本,对校方不人道的做法给予无情地鞭笞;对交不上学费的清寒同学给予无比的同情。沈洋的一篇作文引起校方的重视,五个清寒学生重新回到教室去读书。
沈家三兄弟的义举得到全校师生的支持,后来,在一次全校学生会选举中,沈洋被选为学生会主席,沈湖被选为文娱部长。
六
期终考试后的第一天早晨,我上学走过沈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我走近大门将耳朵贴在门上,屋内寂静无声。我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找遍了各个教室和办公室,不见沈家三兄弟和沈老师的踪影。
放学回家的路上,烈日当空,我走到太平桥顶,远望着熟悉的沈家老屋,人去楼空,心中充满了惆怅。我与沈家三兄弟的短暂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沈老师和沈家三兄弟,是我少年时代的精神楷模。耳边仿佛听到隐隐约约的枪炮声,伴随着沈家三兄弟随父从军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