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要勇于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2015-11-16闫国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方式方法成果

闫国瑞

【摘 要】关心教育好子女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有子女的父母一生有只有两件事必须做,第一是“事业”不论干哪行多谋生存也是为报效国家的需要,必须做好事不言而喻的,第二,关心教育好子女,由于没有生活和社会的压力所迫,容易被人们忽视,不能正确对待,自觉不自觉的没有担当起应尽的责任。从长远的观点看,将会铸成大错误,其子女前程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教育子女;方式方法;成果

我同妻子结婚六十四年有两儿两女。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把关心教育子女当成毕生的责任。二十多年来精心培育默默耕耘,终于为国家培养了有用的人才,也铸造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教育好子女父母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大师范学院时讲到“爱是教育的灵魂”,其意义十分深刻,我们在几十年教育中深有体会。父母的“爱心”是教育子女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有了“爱心”教育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也会产生热心、耐心。父母的言行处事体现出对子女的“爱心”,子女们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亲切,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深。必然会调动起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父母对他们讲的话听得进,要他们做的事也做要做。教育会受到理想的效果。否则,没有或缺乏诚挚的爱心,把教育子女看成是负担,总怪子女不好,从不自责。事实证明,没有“爱心”是永远教育不好子女的。

教育好子女,不能只靠学校,学校的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知识,属于理论原则方面的固然重要,做为子女的家长有责任协助老师督促子女努力学好。但人生是复杂的,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广,有很多内容学校学不到的,需要以家庭教育来补充一些。其实子女在家生活的时间还是比在校多,加之子女同父母的特殊关系,开展家庭教育有它的优越性,因此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把家庭教育当做第二课堂,父母就是当然的老师。其教育的内容如何做人,“要求子女做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言传身教本着要求子女做的父母率先做好,不准子女做的事,父母绝对不做,父母言行一致感化他们,效果显著。为要求子女要孝敬父母,我们经常通信给年迈的爸爸妈妈慰问老人,家境困难的情况下,亏自己也没有亏了双亲,每月亲给老人生活费等。又为要求子女勤俭持家艰苦朴素,我们除孝敬老人的生活费后仅有100元的收入要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经济比较困难,量入而出,克勤克俭,当父亲的不吸烟不饮酒,做母亲的不擦胭脂不抹粉,衣着朴素饮食清淡,子主一家老小待遇一律无一特殊,有时十分困难三餐改为两餐,一家人同甘共苦艰苦渡日,从不向组织伸手要救济。天长日久,子女们耳濡目染的事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做子女们亲身体会到勤俭持家的道理。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支持父母的行为,从不叫苦,从不埋怨,表示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人改变家庭的命运,好好孝敬父母的孝心。1961年初我工作调动,全家随我到湖南,时逢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当地人们称“过苦日子”,两个儿子突患急性黄胆性肝炎,住院治疗,妈妈请假陪同护理,医生要求必须给孩子增加营养,如吃些动物脂肪,当时市场上买不到,辛亏我家养了一头小猪,杀了几十斤肉,又设法从外地买了白糖和水果给两个儿子补养。妈妈只靠医院食堂仅能供给没人一餐一碗煮黑豆充饥度日,儿子看到妈妈吃的太苦,多次劝妈妈吃点营养,妈妈一口就拒绝。夜间母子三人挤在一张单人病床上合衣而睡,如此含辛茹苦熬了六十多天,直到儿子病愈出院。妈妈的爱心给儿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一个星期天,两个儿子要到市里看热闹,没吃早饭就出发,临走时妈妈给五毛钱嘱路上饿了买点吃,当走到市里时,小儿要哥哥买点吃的东西,哥哥劝小儿忍耐一时,找来水给小儿喝充饥,没舍得花钱,兄弟二人绕道步行三十多里路赶回家后,把五毛钱退给了妈妈,此时此刻,妈妈悲喜交加,心情潸然泪下说不出话来。以上的实例充分说明没有课本的家庭教育的作用,实实在在的教育子女懂得不少做人的道理,还提高了子女的道德修养。

关心教育子女要从小抓起,子女在童年时期,以培育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为主,进行简单的启蒙教育。当孩子到五六岁直到成年时,是教育的黄金阶段,要加大教育力度。我们有四个子女当做培育四棵小树,当树苗载在地下经常维护它,要浇水、施肥、杀虫、剪枝、晒阳光,冷天时防冻等等使小树长得根深叶茂直到它挺拔成材。细心维护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而成。教育子女也是如此。教育子女必须从严要求,在子女入学期父母时常与老师沟通,注意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妈妈以自身小时失学的往事讲给子女听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珍惜上学的机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四个子女同在一所学校读书,发现大女儿学习成绩好,是“三好学生”又当班长,还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最后树立大女儿为榜样,让弟妹三人向姐姐看齐,劝告他们大姐能做到的你们没有理由做不到。给三个小的施加点压力,果然奏效,时隔不久,三个小的都赶上来成为“三好学生”其中两个也都是班长,最小的女儿也评了班上学习委员。榜样的力量无穷。每逢校方开学生家长会时,校方总以我家四个子女学习成绩表扬与众,不少家长问一个两个学的好,四个都学的好,家长是怎样教育的?现在回忆道理很简单,就是:老师和家长倾注了诚挚的爱心,双方密切结合进行教育的结果。教育子女我们以鼓励为主,除非犯原则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进行批评,但要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批评时要指出错在那里,为何改正,允许子女申辩,一时想不通容后再想直到心服口服为止。批评注意作为子女的自尊心,不能一时有错全盘否定。父母同时在场时,态度必须保持一致,不能有人“护短”,遇到自家子女与别家子女打架事,先批评自己的孩子,再问清是非,从不“惯”孩子的毛病,俗话说“不养儿不知养儿难下”此话意为原则,我便一直作为教育好子女的左右铭牢记在心。回忆往事,1961年大儿子逃学去玩,七天没到校上学,妈妈得知后,觉得孩子犯了原则错误,不能阻挠,狠打了一顿,当时妈妈气晕了头脑,打的孩子苦苦喊叫“妈妈别打了,我保证不再犯”时,妈妈实然惊醒,住手抱着儿子大哭,那真是“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妈妈的心上”,此后一生中再没有打孩子。回忆还很心疼,看来妈妈出于恨铁不成钢的爱心的无奈。此后随着子女们年龄增长学校毕业之后,逐渐步入社会参加了工作,环境变了,对子女的教育也与时俱进。跟踪教育经常了解他们工作的表现,为二儿子当了管道工,到厕所工作,嫌工作不光彩,妈妈讲劳动都是光荣的,刚参加工作不应该挑肥拣瘦,由于儿子的们联系共同做思想工作,做完了安下心来。后来了解到四个子女的工作表现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时,我们感觉欣慰。文化大革命儿子多年到部队,另三个子女有机会改入了电大学习,先后分别提为国家干部成为单位的骨干有的委以重任。

1976年后,几个孩子陆续结婚成家,多家生一个小孩,发生了新的矛盾,各小家庭急需找人带小孩,我同妻子决定帮帮他们,当时我已退到二线,要求差一年到退休年会申请了提前退休。将四子小孩逐步的接来带到能上小学交还他们父母。解决了因孩子的拖累的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我们把女婿儿媳都看做自己亲生的儿女,他们也把我们两当做亲生的父母,在生活中我们一家人从不分内外一视同仁,老少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能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已成为我家的家风,每逢佳节休假日,常常聚在父母身边欢居一堂,大家下手共进午餐,享受天伦之乐!回忆多年的操劳,最终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不幸的是我的妻子,孩子们的妈妈身患重病于2013年病逝,享年83岁,她一生的愿都实现了,安详的与我们永别了。她在世的时候说“只要我双眼没闭上,教育子女永抓不放”,她一生“一声为了别人唯独忘了自己”的誓言,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她是一位高尚的人,是一位贤妻良母当之无愧,她的品德永远使我们深深的怀念不忘!

猜你喜欢

方式方法成果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英语学科实现课前有效预习方式方法的探索
对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研析医院档案管理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