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体育:超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北京八中体育教学创新之路

2015-11-15袁圣敏吴键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0087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00088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发展

袁圣敏 吴键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00875;.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00088)

自然体育:超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北京八中体育教学创新之路

袁圣敏1吴键2(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100875;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100088)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衡量教育成败优劣的首要标准。超常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同样以此为第一要务。北京八中,一所招收超常儿童的优秀传统名校,也是全国超常教育的一块高地,八中的教师,几十年来,始终坚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努力践行。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习再多的书本知识,再智慧聪明,超常教育都是失败的。正是在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理念下,北京八中的教师们,大胆探索,艰苦实践,将体育教学融入大自然,从创办超常儿童实验班(简称:少儿班)之初就开设自然体育课,让学生们更多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对话中锻炼身体、培养品质、完善人格。经过三十年的探索,逐步建构完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自然体育”,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

一、自然体育的缘起

八中少儿班每年选拔招收30名左右9~10岁的智力优秀少年儿童。进校后,基于这些学生优越的学习才能,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4~5年的精心培养,完成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在学生14~15岁时,通过高考提早进入到大学学习。

1985年,八中少儿班正式创办。学生们个个心智超群,但身体的发展却不超常甚至相对落后,心理发展也不尽人意。一方面,身居城市的少儿班学生,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与同学交流、互动、玩游戏的时间变得稀少,让身体活动起来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另一方面,在学校里,少儿班是少数人群,学习也相对封闭,他们在情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上缺少必要的良性刺激,

从而导致对人格发展的不利。

肩负巨大的责任,八中的教师深刻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当时,已经年满50岁的体育教师杜家良,他用未来发展的眼光,带着改革创新的思想,大胆进行了自然体育的尝试,把体育课开到大自然中去。随后,受自然教育思想的启发,朴素的自然体育课在实践中渐渐丰满,发现了规律,形成了思想,一种以自然体育课为核心的自然体育教学模式“自然”生成。

二、自然体育的形式与特点

自然体育课,顾名思义是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利用自然和社会条件,利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使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八中少儿班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在校内,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为常规体育课;在校外,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时间的自然体育课。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少儿班的体育课总数远远超过普通班级初中加高中体育课的总课时。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体育以满足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需要以及社会适应性发展、情感发展、人格发展需要为主。主要的形式是远足、登山、游泳、划船、滑冰、抖空竹、定向越野、腰旗橄榄球以及独轮车、自行车骑行等等。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探索,自然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其特色日渐显现:

首先,自然体育,以自然为障碍,把征服、战胜、超越自然障碍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锻炼人、教育人的方法;以自然为朋友,把亲近、敬畏、热爱自然作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活动能力和提高适应能力的手段。

其次,在阳光下、在大自然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拉近学生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们与大自然的距离,从而实现多元的人际交流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以此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发展。

自然体育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三、自然体育的实践

四十岁的徐东良老师,他是一名高级教师,北京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如今是八中少儿班的体育主任,工作在超常教育第一线,在他眼里的自然体育,丰富多彩,意义深远。

教学情景1:冒雨爬山,经受风雨洗礼

冒着大雨爬山,学生们的第一反应是:“十分无语”。其中一名学生说:“自己很不想爬,但又不想丢人,在同学们冲出去时,自己想爬山的欲望‘被激发’了”。可以想象,如果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登山,孩子很可能就放弃了登山。在这次冒雨登山过程中,学生们互相较劲、互相帮助,一个都没有落下。学生们的体育周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内心的变化:从恐惧到兴奋,从咬牙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汗水和雨水同时划过面庞,但掩不住的是登顶后的欢笑。登山这一项目贯穿四年学校生活,让学生们真正经历了体力上的磨练,在疼痛和汗水中体会到了征服大自然的兴奋与畅快。

教学情景2:远足,体验承担社会责任的艰辛

远足是自然体育课的传统项目,如果只是单纯的行走,学生们必定感到乏味,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远足的课程安排,带学生们去欣赏美丽的山水、去参观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等。然而,我们别出心裁地设计的是带学生们去清理小广告。刚开始清理小广告时,学生们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配合默契。谁知来到满眼小广告的大街,学生们措手不及,他们惊讶,平时熟视无睹的大街,原来遍地“藏污纳垢”。但是,在“社会责任”的教育引导下,他们谁也没有放弃劳动,他们用意志坚持,用友谊相互扶持。在学生们体育周记中都提到了“责任感”和“自豪感”……这正是自然体育要传授的信念。

教学情景3:学骑独轮车,感悟坚持的信念

初见独轮车,学生们两眼放光,跃跃欲试。怎料在真正练习时,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脚抖、身晃、心颤,他们摔跤、恐惧、放弃……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在同学的帮助下,他们鼓足勇气,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终于有一名学生尖叫起来“我会了”,这仿佛给每一名学生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继续尝试,反反复复进行尝试,他们相信自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学会骑行不是问题,成功就在前方。

教学情景4:泳池中翻腾,掌握生存的技能

虽然少儿班的学生学习能力过人,但他们依然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在水里叫,在水里跳,热闹非凡。带学生游泳,不仅仅是玩水游戏,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游泳课上的技能学习,不能降低任何要求。少儿班的游泳课,贯穿四年,风雨无阻。毕业之后,蛙泳、仰泳、自由泳、跳水样样能行,犹如一条条小海豚,能够在水中快速前进。常常是,最后一堂游泳课结束时,学生们恋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

“我们一直追踪八中少儿班的毕业生”,徐东良老师说,“每每提到自然体育课,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怀念,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感受。”

四、自然体育效果

学生们难以忘怀,还不是“好的”体育课的充分必要条件,好玩又有效的体育教育才是八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追求。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显示:2011年入学的少18班,在入学时50米跑的成绩男生为9.56秒(略差于全国11岁男生9.51秒均值)、女生为9.09秒(略优于全国11岁女生的平均值)。经过四年的学习,少年班男生平均成绩为7.46秒(全国15岁城市男生平均成绩为7.91秒),女生平均成绩为8.09秒(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成绩为9.61秒)。显然,少18班学生在速度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少18班的立定跳远,入学平均成绩男生为1.64米,女生为1.73米,四年后的毕业测试成绩为男生2.23米(全国15岁城市男生平均成绩约为2.14米)、女生2米(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成绩约为1.63米),同样,在爆发力方面,少18班的学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最值得肯定的是,少18班的学生们在耐力素质方面取得的“令人震撼”的进步。毕业时,少18班的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所测的平均值男生为219.87秒(全国15岁城市男生均值为270.63秒)、女生193.6秒(全国15岁城市女生平均值为257.37秒)。

显然,尽管没有专门的“身体素质”强化训练,也没有当下中考体育“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体育”,自然体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当然,自然体育的成效,更重要的还有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回归自然、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自然体育的核心价值”,徐东良老师说,“三十年自然体育的实践,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发展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体育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