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好歌曲 何来好声音

2015-11-14钱林子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

钱林子

【摘 要】一个是评论“声音”的舞台,一个是评论“作品”的舞台,好的作品加上好的声音,才能构成好歌曲。中国不缺好的“声音”,真正缺的是好的音乐作品和原创精神。

【关键词】原创歌曲;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琴台音乐节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75-02

若论综艺节目的家喻户晓,恐怕非《中国好声音》莫属。今年7月17日(周五)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第一集,CSM50城收视率5.351,首播破五,再次刷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纪录,成为周五全天任何时段收视总冠军。这个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以“重塑中国人音乐信仰”为节目理念,赢得了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的欢迎。在《中国好声音》播出两季以后,由其原班人马打造的另一档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开播,这是一种由节目组自主研发的新模式,首次聚焦原创作品,让音乐创作人走上台前成为主角,以“重塑音乐生命与原创精神”为节目理念。按理说,该节目也应像《好声音》那样大获成功,可奇怪的是它的收视率却远远低于《好声音》。本人并非收视率决定论的追捧者,但这两者确实让人深思:一个是评论“声音”的舞台,一个是评论“作品”的舞台,好的作品加上好的声音,这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构成好歌曲,然而他们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好声音》复制了荷兰节目《The Voice》(其开创了新颖的盲选模式,创下收视奇迹)。从《中国好声音》开播以来,笔者每期必看,撇开非原创因素,回顾近几年的音乐类节目,它无疑是最成功的。它囊括风格特点各异的歌手和歌曲,现场还有评委进行点评和指导,观众在欣赏音乐、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在接受一定程度的音乐教育。培养观众就是培养市场,虽有关商业,但它推广普及的还是大众音乐文化。在观看节目时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选手对翻唱歌曲进行改编仿佛已成为这档节目的一项没有成文的规定,几乎每位选手演唱的歌曲都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改编和再创作,不论是唱法、编曲、配器还是歌词,大家似乎都不满足于演绎原版歌曲,纷纷加入自身对歌曲的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歌手类选秀并没有规定不允许演唱原创作品,但鲜少有选手选择原创,因为观众如果对一首歌不熟悉,无法很快进入歌曲的情感中,就无法与演唱者产生共鸣,这在比赛中对选手是很不利的,但是一再反复演唱老歌,观众难免产生厌倦,为避免这种情况,选手就试图通过改编歌曲增加观众的新鲜感。但歌曲的改编并不是将不同类型的元素随意组合,那样很容易破坏一首歌曲的结构和风格,破坏原作的和谐统一。虽然社会上不乏一些优秀的改编作品,但再鬼斧神工的改编也只是在重复别人的作品,它无法取代原作的地位,有时反而还会画蛇添足。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一再地克隆、复制甚至抄袭,便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

在当今的文艺界,影视作品缺乏好编剧,音乐作品缺乏好词曲,很多领域都欠缺创作型人才。中国不缺好的“声音”,真正缺的是好的音乐作品和原创精神,需要的是一个发掘、培养原创音乐的平台。《中国好歌曲》应运而生,但是没有想到,它的受关注程度并不理想,是否因为当今中国缺少真正的好歌曲呢?

中国的流行音乐深受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欧美流行音乐在每个阶段都诞生了许多代表性人物,这些人物直至今天还是不少音乐人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当然,我们也有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像崔健、罗大佑以及开创流行音乐中国风先河的周杰伦等。我们也有自己的标杆和辉煌,我们的原创作品也呈现过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的文化传播推广已经能灵活运用第三方平台,网络媒体成为传播的重要途径,线下录制发行唱片、开展演唱会等商业活动,线上提供在线视频、在线音乐的观看和下载,一根网线连接了全球亿万观众,第三方平台的兴起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便利。但是,这种快餐式的生产线却弱化了音乐的品质,也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低俗内容传播,劣质的音乐对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经典曲目需要传承,但创新才是一切进步的根本。我国的流行音乐需要更多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创作型音乐人才,创作富有时代精神与正能量的音乐作品才是关键。

也许是《好声音》更偏向于选秀的娱乐性质让大众更容易接受,而《好歌曲》的模式却更加考验观众的音乐素养,更加需要观众的理解和包容。《好歌曲》的对象不是“声音”而是“作品”,节目组收集了大量不同曲风的原创歌曲,并且都具有一定水准,音乐性和专业性都胜过了《好声音》,其目的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声音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创作才是关键。一首歌曲应该是歌词、音乐、演唱构成的完美整体,歌词是歌曲情感的骨架,它支撑起一首歌的具体形象;音乐的抽象性能带给听者无限的想象,通过对歌词的渲染达到陈述目的;演唱者就像叙述者,通过演唱将歌曲的含义和精神准确传达给听众。实际上,通过《好声音》的歌曲改编现象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翻唱,观众如此,歌手亦然。

没有好的歌曲,歌手们唱什么?一再重复唱别人的歌没有意义,即使改编也难免弄巧成拙,无法进步。经典歌曲可以反复唱,但时代更需要创新的作品,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我们的原创歌曲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和支持,好的原创作品才是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前行的动力。

武汉市为提升市民的音乐素养和城市的文化形象,2012年创办了琴台音乐节,其中有两项专门针对原创音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一个是“流行音乐比赛”,它针对的是武汉地区的流行乐队。流行乐队一直是原创领域的一支主力军,举办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发掘人才,推动武汉流行音乐的发展,促进流行音乐的繁荣;另一项“原创校园歌曲比赛”以青少年为目标人群,力图挖掘广大青少年的创作天赋和音乐才能,并为其提供展示的平台。随着这两项活动的不断深入,已经有一批青少年和音乐爱好者的创作能力得以激发,并从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挖掘好的原创作品,发现、培养创作人才,为他们提供平台与支持。

从《中国好声音》走出的歌手很多正活跃在舞台上,并大获成功,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中国好歌曲》里创作者的身影。没有那些创作者在幕后辛勤孕育的“新生命”,没有他们的好作品,何来好声音!

创新是永恒的课题,我们应该推崇风格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接纳新元素的同时保留传统文化。我希望,中国流行乐坛的新生力量不要受到过多资本化、商业化的侵蚀而忽略了音乐本身,也希望,中国的音乐人能秉持真诚、单纯、尊重、负责的态度,完善中国的流行音乐,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的好作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的品牌黏度
“中国好声音”到底属于谁?
“中国好声音”中英文标识缺乏受保护的基础
热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