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本科生网络行为的实证研究(下)

2015-11-14陈勇军等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8期
关键词:网络行为

陈勇军等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从网络应用基本情况、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等方面分析了艺术类高校本科生网络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对网络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比较差,沉迷于网络交流与娱乐,网络购物具有盲目性和冲动型。艺术类高校管理者可以从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从而形成更合理、更健康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网络行为;交流沟通; 网络娱乐;商务交易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38-04

(续接7月上月刊)

5.大学生商务交易行为类网络应用行为的分析

网络商务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本研究从艺术类高校本科生网络商务交易行为的时间占比、费用、类型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交易行为的现状。

大学生上网时花费在商务交易上的时间很少,44.8%的学生花费低于20%的时间进行商务交易,54.8%的学生选择通过非网络形式购物。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多,女生大多喜欢逛街购物有关,她们更倾向于实体购物。

大多数大学生花费在网络购物的费用为100元到300元,大学生网上购物费用的多少与学生家庭条件无关。如图29、表3所示,大学生平均每月花费在网上购物的费用与其月生活费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13,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大学生月生活费和月网购费用之间存在着弱相关。

从图30、3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网上购物比较倾向于购买服饰鞋帽、图书、音像、数字出版物,购买学习用品的人很少,这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服饰和出版物的需求比较大。而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价格便宜并可比较、产品丰富、选择余地大。

三、艺术类高校本科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分析

1.大学生网络行为基本情况的特点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调查对象一般网龄都处在4

事。大学生上网需求强烈,将近50%的学生上网很频繁,经常上网的学生也达到了36%。大学生对网络已经形成严重的依赖性,对网络比较依赖的大学生达到了39.6%,非常依赖网络感觉离开网络就有异样的大学生也将近达到了10%左右。

在访谈中笔者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缺点,认为自己对网络过于依赖,每天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很多学生上网时其实也无所事事,但是上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只要不上网就觉得不舒服。在校内上网没有父母的监督,大学生还常常熬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作息习惯和身体健康,甚至有些同学形成了一种上网强迫症,不上网到凌晨无法入睡。过度依赖网络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网瘾,除了上网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去做,习惯在网上熬时间。

调查显示有不少大学生对用手机上网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出现了手机综合症,59.8%的大学生会选择手机终端上网,随时随地上网成为他们钟爱高端智能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调查,依赖于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47.5%的学生会经常查看手机上的新消息或新提醒,35.8%的学生会经常使用手机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甚至在课堂上43.1%的学生会偶尔使用手机上网。对于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这件事情,大学生也意识到了危害性,有的同学反映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严重影响了自己上课的效率。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网络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最明显地表现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首先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将近50%大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5~7小时。访谈中很多大学生也意识到自己每天上网的时间过长,缺乏运动,大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其次因为晚上不断电,不断网,大学生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经常熬夜到凌晨,不仅仅影响第二天上课,还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学生上网时经常是躺在床上,使用床上桌,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上网时的姿势不当,离屏幕太近,影响学生的视力和颈椎肩椎的健康。

网络行为不规范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在访谈中有学生检讨自己喜欢一边学习一边上网,长此一来自己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不了。许多学生反映自己上网以后很多事情借助于电脑完成,已经形成了依赖,而且文字也借助电脑打印,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自己的书写能力越来越差。可见不规范的上网行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书写能力等一些重要的学习能力。

2.大学生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行为的特点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多于通过非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大学生有51.5%,大学生已经开始依赖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在完成作业时大学生也习惯于参考网上的资料,学习过于依赖网络信息。而网络信息量比较大,可以选择的信息多而杂,大学生普遍缺少敏感的甄别能力。而且在学习资料的查询过程中,大学生很多倾向于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并不喜欢关注自己的专业网站。大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不仅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获取信息,还会使他们失去对正确事物的思考与辨别。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意识到了自己过于依赖网络获取信息的危害,但是他们均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在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问题上,有40.8%的学生比较相信网络信息,有50.8%的学生一般相信网络信息,认为网络信息不可信的学生很少。大学生不能够通过仔细地思考来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很容易导致他们被虚假的网络信息所欺骗。访谈中有大学生反映“自己对网络新闻真实与否的辨别度较差,容易相信网络媒体报道和网民评论,而不去思考整个事件的正确与否”。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使大学生习惯被动接受信息,面对纷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必须学会辨别与选择性信任。endprint

3.大学生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行为的特点

调查显示,将近50%的大学生利用上网时间的20%~40%进行交流沟通,将近30%的学生利用上网时间40%~60%进行交流沟通,可见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交流沟通的时间比较多。大学生网络沟通交流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比如大学生使用QQ无所顾忌,不停刷微博、人人、空间之类的,爱吐槽、评论别人发表的状态时语言过于偏激,网络发言太过自由会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网上骂人、吵架的情况经常发生。可见网络交流对大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也就导致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容易相信一些网络上的朋友,大学生在这种虚拟交流中容易上当受骗。

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表示自己很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地交流,但是过度依赖于网络交流以后已经不太适应当面交流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朋友们一起吃饭,大家也不怎么交流,大多还是各自用手机上网。大学生普遍渴望学校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同学们之间有更多的其他形式的交流。

4.大学生娱乐类网络应用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娱乐主要的形式是看视频、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网络娱乐形式比较单一。虽然网络娱乐形式单一,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沉迷于其中。访谈中有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看网络小说,“在网上看小说时,太深入故事情节,必须要把内容看完,导致过多时间在电脑面前,造成头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有着更多的迷茫“玩游戏容易上瘾,经常忘记时间,而且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产生幻觉和错觉”、“打游戏经常爆粗口”、“比较依赖游戏,一回到宿舍就登录游戏,结果专业课落下好多”;喜欢看视频的大学生也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每次看视频都会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时间,到了很晚都不想睡觉”。可见大学生网络娱乐的形式虽然单一,但是都不能够有效合理地控制时间和沉迷程度。

5.大学生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行为的特点

大学生的网络商务交易行为大多为网上购物,大学生的生活费是父母按月支付的,尽管不是很多,但是他们也会每月在网络上花费几百元购物,有39.2%的大学生会每月花费100~300元在网上购物。特别是女大学生在淘宝上花费了大量的上网时间,买了许多物品。访谈中学生反映自己,“一旦逛起淘宝,根本停不下来,各种商品都想了解,浪费时间和生命”。

大学生的网络购物具有盲目性,不辨真假信息,“有时候不能克制自己上淘宝购物,有用的没用的都会买,还有很多商品买回来了才发现是假货”。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还具有冲动性,“网上购物容易冲动消费,生活中不缺少的东西也会购买,买回来常常后悔”。

四、进一步规范艺术类高校本科生网络行为的建议

1.开设网络行为规范讲座和课程,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的上网习惯

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上网频繁,网络依赖性强。针对这种现象,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和各个院系配合开设有关网络行为规范的讲座和课程,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养成合理上网习惯的重要性,配合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逐步摆脱网络依赖性,养成合理的上网习惯。在网络行为规范课上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上网作息时间表”、“网络行为表现”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网络依赖性形成的原因,从而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在网络行为规范课程中还需要针对目前学生中出现的比较严重的手机上网依赖性强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辅导,帮助他们形成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2.制定网络行为标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

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应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标准,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进行适度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标准可以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障碍。同时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对学生执行网络行为标准的情况进行反馈,从而让学生改变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行为。当然所有的标准执行都是基于学生自愿的前提,学生在不能自控的情况下主动需要外界给予帮助时,学校可以在一定强度上帮助其执行大学生网络行为标准。

3.增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

调查中发现,51.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大学生依赖网络获取信息的情况比较严重。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可以开设讲座,指导大学生正确获取网络信息,学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获取方面可以做很多的引导工作,吸引学生们来图书馆查资料看书,制作大学生信息获取手册,指导大学生怎样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来获取信息。在教会大学生获取信息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内容的质量,只有一个大学生的思考发展水平达到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珀瑞提出的珀瑞发展模型的实践相对论阶段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可以鼓励大学生多参加沙龙和研讨会,在讨论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辨别能力,有意识地开展对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有帮助的实践活动。

4.加强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活动,规范大学生网络交流行为

在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表示自己很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地交流,但是过度依赖于网络交流以后已经不太适应与人面对面地交流了。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缺乏。在学习中,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培养大学生沟通交流的活动和课程,注重从点点滴滴中培养大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课外多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沟通交流的能力。

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使用QQ无所顾忌,不停刷微博、人人、空间之类的;爱吐槽、评论别人发表的状态时语言过于偏激;网络发言太过自由会经常骂人、吵架等,学校管理部门可以在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课程中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这些不文明的网络交流行为产生的原因,利用心理学中的行为纠正方法来帮助他们逐渐改变这些不文明的交流行为。

5.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适度的网络娱乐习惯endprint

大学生往往沉迷于自己单一的网络娱乐中,如看小说、打游戏、看视频,容易产生网瘾。针对大学生网络娱乐行为的这种不恰当现象,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娱乐生活,课外活动中健康积极的娱乐活动不仅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对网络娱乐的沉迷,更能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艺术类高校的大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可以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让他们在娱乐中进一步提高,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体魄。

6.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消除网络消费的盲目性和冲动性

大学生网络消费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从思想层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才是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缺陷的根本方法。在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中应该重点培养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目的性、计划性,让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观念,每次消费前需要对自己进行消费预期和消费后的消费评价。另外针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容易被欺骗的现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品常识教育,对网络店家和商品的选择、评价、鉴赏、维权方式等进行详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杨伯淑.因特网与社会:论网络对当代西方社会及国际传播的影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罗永忠,曹海霞.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3(10).

[3]王仕勇.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9).

[4]何强,徐绍琛.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加强思想教育的对策——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5]荣华,华丽,张敏霞,王盘洲.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9).

[6]常顺英.大学生思维发展等级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1(3).

[7]景新华,姜星莉.当代高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特点和引导[J].青年探索,1996(4):35-37.

[8]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5(1):76-78.

[9]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97-300.

[10]曹银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11]李超民.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12]金鑫.数字化背景下的消费者信息获取:对社会信息资源的选择与反思[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1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3-4-15].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1/15/c_ 124233840.htm.

[14]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12-8-3]. http://wenku.baidu.com/view/84a5253267ec 102de3bd8905.html.

(编辑:杨馥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行为
基于数据挖掘对校园网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
青少年网络行为管理的立法与完善
浅谈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网络行为自我调控量表的编制及效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