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16-10-14高娱
高娱
摘 要: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入手,探讨了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学生是我国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
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网络中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一时代特征出发,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运用网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
1.人际交往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空间,网络环境没有国界限制,没有特定机构的束缚,网络社会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限,这样一种平等和自由的人际交往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
大学生经高考后,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求知欲强,个性鲜明,渴望成长与交流,网络这种平等、自由的交往方式就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高谈阔论而不必担心权威或长辈的“兴师问罪”,现实身份的淡化使他们成为文化构建和维护的重要个体。他们常常游走于不同的网络社区中,以网络为屏障传递信息,将自己的心情、观点、态度等尽情向他人表达。
但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网络交往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同时,也给部分大学生的“沉溺”行为埋下了隐患。青年大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心理还不成熟。网络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学会独立开展交往、交流,同时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网络环境下看似独立和自由的人际交往,使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显得既自主又冒险。而且大学生中有一部分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甚至荒废学业,有一部分遭遇欺骗和敲诈,导致出现身心受到伤害的严重后果。
2.价值取向由传统转向多元
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对网络的理解更为理智和成熟,他们对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有着更为深刻的感受。
大学生上网一般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寻找有用的信息;二是娱乐。而这两种活动都渗透着情感交流活动。网络上大量的资源与信息让新一代大学生如鱼得水,海量的信息与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成长需要,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但是互联网上各种价值观杂然纷呈,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也充斥着不少不良信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其鉴别力和判断力都有待加强,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其价值观难免趋向多元,这是我们都要注意的。
3.性格养成过程虚拟化趋势显著
从一方面看,网络环境中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现实性因素的束缚越来越少,个人的特质更直接、更完全地由自己亲手塑造。大学生通过网络,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更自由地创造出理想的自我特质,更真切地体验到自我的价值。可以说,网络生活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地认识自我,认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十分必要并且有益的。
从另一方面看,网络上无限制性的自由感、虚拟世界的幻觉和充分满足感以及行为的虚拟化使一部分自控力弱的大学生无法接受现实世界,他们变得焦虑、内向、急躁、孤僻,甚至谎话连 篇;他们太过留恋网络中虚拟的“美好”, 而无法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无法从现实的矛盾和困境中走出来。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为止,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并且也都和国际互联网相通。但是在网络资源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资源管理除了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还包括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加工和开发等工作。
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定位不明。多数校园网络名义上是为学生服务的,实际上是为满足学校的各级行政工作需要而开设,对学生的覆盖面过窄。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③高校内不同的校园网由于归属不同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因此,高校网络建设的管理观念亟待更新。网络是开放的,这意味着我们要以开放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网络管理工作。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中应注意的方面
1.及时更新高校网络建设的管理观念
首先,给予校园网络建设以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需要已经决定了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已经替代广播、电视成为校园第一媒体。因此,一定要重视校园网络建设,不仅要重形式,更要重视内容建设。
其次,明确定位,形成合力。校园网络应该是由多个网络构成、协同运作、共同影响广大学生的紧密的有机整体,在这一系统内,每个局部网络的定位和功能可以有所差异,但是必须服从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高校校园网络建设者十分有必要明确三大目标:第一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第二是所处高校的发展目标;第三是校园网络整体的系统设置目标。定位和目标明确了,校园网络才能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更好地协同发展,服务于广大师生。
最后,高校网络建设要与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统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之一,具有教育信息和教育空间庞大等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传统课堂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渠道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广泛化,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功能,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加强高校网络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落后是当前高校网络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另外高校网络管理的主体一般是教师,学生在校园网络建设中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提高网络工作队伍成员的理论水平、优化工作方法和提高网络技能以及构成层次都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的当务之急。网络行为管理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只有学生最了解学生,因此,要营造出学生喜爱的网络环境,就要发动学生来参与网络建设。
3.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早期的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网络建设的硬件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国互联网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更是高校网络需要重点把握的课题。高校具备精良的硬件条件、大量的人才资源、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完全有条件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工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之前几年得到更多的重视,媒体条件和环境发展都更加充分,人们对网络的认识都更加深入,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次机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相对成熟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来开展工作,需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对判断能力的培养;第三,学校应当将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有关课程中,教育学生如何鉴别、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沉溺网络的危害。
4.注重网上宣传与网下活动的联动效应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寝室里购置了电脑,我们应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挖掘网络正面的教育和教化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定期邀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学者通过教育网站的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网络征文、软件编程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网上社区,通过微信群等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开展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最终是要落实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行为上的,过于注重网络的建设与宣传,容易忽视网络之下大学生的行为变化。网络虽然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仍应只是在工具层面的;如果网络成了大学生活的全部,或者说给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了。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更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尽量减少虚拟人格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应当注意到网上活动对大学生生活的切实影响,利用网络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同时应当及时将一些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有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带进网络,以扩大其影响,从而充分发挥网上网下活动的联动效应。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时爱福,华 丽,李爱华.大学生网络行为及高校网络管理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5):97-98.
[3]商树松.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当代经济,2009(21).
[4]李 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管理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2009(7).
[5]仲素梅,胡玉霞.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9(9).
[6]刘 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27-28.
[7]杨 彬,马玉秋.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J].中国报业,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