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念任务与情绪理解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2015-11-14卞红梅
卞红梅,杨 宁
(1.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0;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13)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并据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1]。这种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领域之一,其发展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关联,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早期的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主要关注儿童自身在心理理论获得方面的作用,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发展结果差异等方面的问题,[2,3]作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情绪理解等早期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错误信念发展影响相关研究较少,且心理理论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获得的还存在争议。因此,为进一步明确干预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更为标准的干预训练方式,探究心理论能力的获得机制,考察具体心理理论任务和情绪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否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有效发展,以期为儿童社会交际能力的改善及自闭症儿童的治疗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广州市两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34名3至4岁的幼儿,经前测任务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91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这些幼儿被随机分为3组:错误信念组30人(M=43.13个月,SD=3.30,男16人,女14人);情绪理解组30人(M=42.97个月,SD=3.44,男15人,女15人);控制组31人(M=42.58个月,SD=3.37,男15人,女16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3个组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F=.22,P > .05)。
(二)实验程序
1.前测
前测主要设置语言控制任务和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两个任务。语言控制任务先行,其目的是保证训练阶段的儿童都能理解测验语言,并能对过去的状态有基本的记忆能力,而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则用来判断儿童是否已具备一定的心理理论。并且只有通过语言控制任务且未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儿童才能被选为实验被试,参加后续的训练干预。
语言控制任务:根据Gopnik和Astington的设计改编,任务不涉及心理理论能力,要求儿童报告盒子中所放物体的变化(在无盖的盒子里先后放入小汽车和小球)。
错误信念任务:根据经典的错误信念实验范式而设计改编,由意外内容(“蚊香盒里放卡片”)和意外地点(“小兔的玩具小球在哪里”)两个子任务组成。要求儿童对意外内容子任务中涉及到的表征变化、错误信念问题以及意外地点子任务中的错误信念和行为预测问题进行回答,每个任务得分范围为0-2分(前测不计分)。
2.干预训练
训练在前测后的3~5天开始进行,由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2个训练组构成,共4个训练环节。每次训练完成一个任务,每两次训练间隔3~5天,训练时间总长3~4周。为避免顺序效应,在训练过程中对各组4个训练内容的顺序加以平衡。
错误信念组:设计4个意外内容任务作为训练内容(包括饼干盒里放糖果、铅笔盒里放纸巾等),具体操作与前述意外内容任务相似。训练中向儿童提出问题,根据儿童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和儿童进行讨论,直到儿童做出正确回答为止。
情绪理解组:使用4个情绪观点采择故事(配备相应图片)作为情绪理解组的训练内容。其中2个内容“上幼儿园”、“吃晚饭”采用的是刘国雄等人针对Denham和Borke研究中的不足而加以改进的任务,[4-6]即设计低关联情境中的情绪观点采择任务,让儿童认识到不同个体对同一情境的情绪可能不同,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对某个情境的情绪也可能不同。另2个训练内容“小明和狗”和“叔叔的礼物”分别根据 Urberg和 Docherty以及 Landry和Lyonds-Ruth的情感观点采择故事改编[7],且故事任务结构已在1998年经过张文新与林崇德的标准化处理。每个故事附有相应的问题,研究人员和被试一起讨论分析,使被试能够真正理解情境,解释或预测当中涉及或产生的情绪情感,达到对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训练。
3.后测
训练结束后的3~5天进行后测。后测由意外内容、意外地点、外表-真实和来源监控4项任务构成。4项任务的顺序事先随机决定,测试程序与前测相同。意外内容和意外地点任务除故事人物有所变化外,其余与前测相同。外表-真实任务参考Dalke的任务范式改编,[8]要求被试对仿真葡萄进行分辨(“外表”-葡萄,“真实”-塑料)并加以计分,得分范围0~1分。来源监控任务根据O’Neill和Gopnik的实验程序改编,[9]要求被试对获悉3种不同物体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判断(“看见的”、“摸到的”、“别人告诉的”),并依据回答加以计分,得分范围为0~3分。
在第1次检测完成30天后,为考察训练效果可否保持,抽取部分被试进行第2次追踪检测,追踪检测在形式和结构以及任务难度上与前一次相当。
(三)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各组被试在后测任务上的表现
计算3组被试在后测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成绩,结果见图1。不同实验小组在各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不同,总体看来,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被试的成绩都显著优于未参加训练的控制组被试,表明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图1 三组被试在各后测任务中的平均成绩
(二)训练的迁移效应及训练效果的比较
对3组被试在各项任务中的得分进行方差,结果发现,不同训练组儿童的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任务训练组被试在后测各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的方差分析
通过事后两两比较检验(LSD)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意外地点任务中,情绪理解组与错误信念组和控制组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而错误信念组与控制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见表2),说明情绪理解任务的训练在意外地点任务中取得了训练效果,而具体任务的训练并没有改善儿童在意外地点任务上的表现,训练效果未迁移至意外地点任务中。以上结果表明两种训练效果存在差异。
表2 不同分组儿童在后测各心理理论任务上表现的两两比较分析
在意外内容任务中,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的成绩都明显优于控制组,并且这两组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错误信念组被试具体任务的训练在相应的后测任务中取得了训练效果,同样情绪理解组的训练效果也在意外内容任务中显现出来,但这两种训练对被试在意外内容成绩的改善程度不同,错误信念组的表现优于情绪理解组。
在外表-真实任务中,情绪理解组和错误信念组的成绩显著优于控制组,表明情绪理解组和错误信念组两训练组都在外表-真实任务中获得了迁移效应,且这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来源监控任务中,情绪理解组和错误信念组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但这两组的成绩都显著优于控制组,表明情绪理解组也在来源监控任务中取得了训练效果,而错误信念组在意外内容任务中所获得的训练效果能够迁移到来源监控任务中。
(三)后测与追踪检测的结果比较
为检测训练的效果是否具有保持效应,一个月后30名被试(每组10人,男女人数相等)被随机抽取出来进行追踪检测,将追踪测试中各项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与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4项任务的成绩在两次测试中差异均不显著(见表3),表明训练效果得到了保持。
三、讨论
(一)训练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本研究在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的训练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表明两种干预训练措施都能适当提高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改善。但两组被试在具体的测试任务上表现有所不同。具体任务训练被试在意外内容、外表-真实以及来源监控任务上的表现得到极大改善;而情绪理解训练被试在心理理论各任务的表现均有很大提高,但在意外内容任务上成绩差于错误信念组。该结果表明两种训练方法都取得了效果,但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3 不同组被试在各心理理论任务上两次测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追踪检测结果也显示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两训练组心理理论整体水平显著优于控制组,表明训练不仅在较短时间的检测中有效,且能持续较长时间。说明训练可能导致了儿童心理理论相关概念的改变。
(二)各组的训练效果及迁移效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错误信念组在意外地点任务中的成绩和控制组无显著差异,即被试在意外内容任务中获得的进步并没有迁移到意外地点任务上,该结果与Meredith和Tony关于被试在意外地点任务训练中所获的进步不能迁移到意外内容任务上的结果一致。[10]虽然他们训练中采用的是3~4人小组训练模式,而本研究采用的是个体训练模式,但训练结果都未获得概括化效应,迁移至非训练的其他心理理论任务中。可能的原因是被试在某项心理理论任务训练中获得的真正的进步或许是有限的。
以与信念相关的情绪观点采择任务对情绪理解组进行训练的结果表明,训练改善了被试在心理理论各项任务上的表现,促进了儿童对心理理论的理解。这进一步验证了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11,12]即儿童的情绪理解,特别是情绪观点采择能力与心理理论发展显著相关。与错误信念组不同,情绪理解组在意外地点任务上显示出了训练效应。可能的原因是训练所选择的情绪观点采择的故事情境与意外地点任务的故事情境在结构上存在部分相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儿童理解他人的信念,预测他人的表情或行为,从而提高其在意外地点任务中的表现。
错误信念组和情绪理解组儿童在本研究中通过训练所获得的进步都迁移至外表-真实任务和来源监控任务中,这与 Slaughter的研究结果一致。[13]但错误信念组被试在意外地点任务中未发生训练效果的迁移,可能的原因是意外地点任务与其他心理理论任务在内容、形式、结构以及任务难度上存在差异,相比意外地点任务而言,其他任务可能更易于发生训练效果的迁移。
四、教育启示
一般儿童都会随着时间的自然发展而获得心理理论的能力,但家长和教师还是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与儿童多开展一些关于情绪情感或其他心理状态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儿童分析自己及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增强儿童的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此外,我们也可以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去帮助难以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的自闭症儿童或其他存在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少他们的社交功能障碍。
[1]HAPPéF,WINNER E,BROWNELL H.The getting of wisdom: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 -360.
[2]桑标,缪小春,陈美珍.幼儿对心理状态的认识[J].心理科学,1994,17(6):328 -333.
[3]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J].心理科学,2002,25(5):531 -534.
[4]刘国雄,方富熹,赵佳.幼儿对不同情境中的情绪认知及其归因[J].心理学报,2006,38(2):216 -222.
[5]DENHAM S A.Social cognition,prosocial behavior,and emotion in preschoolers:Contextual validation[J].Child Development,1986,57(1):194 -201.
[6]BORKE H.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of young children:Egocentrism or empathy[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1,5(2):263 -269.
[7]贾蕾.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8]DALKE D E.Explaining young children’s difficulty on the false belief task:Representational deficits or context- sensitive knowledge[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5,13(3):209 -222.
[9]O’NEILL D,GOPNIK A.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s of their belief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1,27(3):390 -397.
[10]MEREDITH K,TONY C.Teaching false belief and visual perspective taking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Can a theory of mind be trained[J].Child Study Journal,2000,30(4):273 -302.
[11]HUGES C,DUNN J.Understanding mind and emotion: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state talk between young friend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5):1026 -1037.
[12]陈英和,崔艳丽,王雨晴.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527-532.
[13]SLAUGHTER V.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pictorial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s[J].Child Development,1998,69(2):32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