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贡献*
2015-11-14乐山市社科联课题组
乐山市社科联课题组
(乐山市社科联,四川 乐山 6140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迄今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在不到六十年时间里,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及其他领域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人才。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与首任校长郭沫若打下的坚实基础分不开的。
一、创办中国科技大学
为尽快培养出各类学科的专门人才,1958年初,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提议,依托中科院的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学,郭沫若十分赞同。5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得到了当时负责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同志的支持,6月2日,邓小平同志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了报告,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审核同意了书记处的决定。
1958年6月8日,郭沫若主持召开了学校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担任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通过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简章。开学临近,校舍、招生、教职员工、教学安排和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为此,郭沫若亲自主持校务委员会,聘请中国科学院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任课,解决了教师缺乏的问题;专程上门拜访相关人员,借用两座宿舍楼,解决了校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学校招生问题,经报请中央批准,从各省、市当年的考生中为科技大学优先录取1600名品学兼优的考生入学。开学前,郭沫若陪同聂荣臻到校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并亲自为校歌作词,请全国音协主席吕骥为校歌谱曲,一起教学生练唱校歌。歌词中饱含着郭沫若的殷切希望:“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1958年9月20日,隆重召开了中国科技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郭沫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学校是新建立起来的,前无所承,缺乏经验,这是我们的缺点,但也正是我们的优点。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的学校如果可以说像一张白纸,就请把它办成最新最美的学校吧!”中国科技大学从筹备到建立仅花了三个月时间,它的建立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模式
郭沫若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教育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科技大学第二年即列入全国重点大学。
(一)确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照搬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文理分家、理工分家、科学与技术分家、教学与科研分家的局面。为实现培养国家急需的高质量科技人才的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郭沫若积极主张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科大与研究所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这一创举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影响深远。
在郭沫若等人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全力支持中国科技大学办学,所系之间对口合作。8位中科院研究所所长、3位副所长和2位研究员分别兼任对应系的系主任,如力学所所长钱学森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数学所所长华罗庚任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许多专业课程都是由研究所里从事一线研究的科学家担任教授,许多著名科学家纷纷到校讲课和开展合作研究。建校初期,中国科学院每年到校讲课的科研人员达300多人,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吴有训、柳大纲、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授课,华罗庚、柳大纲、施汝为直接主持了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审定工作,确保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及时传授给学生,保证了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术水平,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前沿学科,受到科学研究的实际训练,增强了他们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1960年,科技大学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107计算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中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极短的时间内,“所系结合”这一创新模式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科学设立系科专业
创办科技大学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决策因素:一是尽快填补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空白和力量薄弱的专业;二是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因此,中国科技大学建校之初,在系科专业设置上本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注意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都是经过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周密研究后确定的,体现着新兴、尖端、交叉、边缘等特点,特别是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等系科,都处于当时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领域。
(三)重视基础理论教育
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郭沫若指出:“希望我校的同学们,人人都能成为多面手,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而且要有深厚的基础、广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技能。”理工分家,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课教学,是19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一大弊端。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郭沫若以《勤奋学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题作了长篇讲话。郭沫若在讲话中说道:“搞尖端科学必须有深厚的基础。尖端科学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分为思想基础、科学基础和语文基础。”他决定不采取苏联高等教育的做法,而注重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此后,科技大学五年学制中用三年半时间讲授基础课程,使学生具有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性强等优点。他还告诫学生:“我们年轻的科学家应该懂点文学,而年轻的文学家应该懂点科学。”希望科技大学的学生们重视中国语文的学习。在讨论基础课程设置时,郭沫若赞成学生要精通一至两门外语,坚决主张将外语列入基础课,使科技大学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将外语列入全校基础课。
(四)坚持“红专并进”理念
郭沫若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他告诫大家:“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因此,我们的学生不仅在科学技术上要有专长,而且在思想品质上也要端正。”在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郭沫若要求学生必须要打好思想基础,在成为科学家之前必须首先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个良好的公民,并希望科大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郭沫若经常给学生作报告,在校刊撰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和英雄模范到学校作报告。“文革”前,陈毅、聂荣臻、谭震林、罗瑞卿等先后受邀到科技大学作报告和参加毕业典礼。
三、坚持民主办学
郭沫若认为科学研究中存在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实际上正是促进学术发展的原动力”,他提出“使中国学术空气更加浓厚起来,自由地开展学术辩论,使不同学派都有研究的自由和发言的自由,都开出更繁盛的花朵。”因此,他主张在教学中,兼容不同学派并存,提倡各种学术观点的自由争鸣。来自不同研究院所的专家同时在科大授课,为学校带来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授课风格,使科技大学学术氛围浓厚而活跃。如数学家华罗庚与关肇直学术观点不同,但学校安排他们都来给学生讲课,让学生从多方位的比较中获得知识。
在校务决策活动中,郭沫若作风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民主治校。郭沫若到校演讲或草拟文稿,总是先向党委和其他行政领导征求意见,凡重大问题都由校务委员会及系主任会议讨论决定。
四、关爱学生
郭沫若作为科技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学者,对科技大学的学生们有着慈父般的挚爱之情。他曾捐赠自己的2万元稿费作为福利基金,帮助困难学生添置衣被。那时候,2万元即是巨款了。1960年春节,许多学生没有回家,郭沫若到校与在校学生一起吃午饭,还发给每个学生一元“压岁钱”。为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郭沫若另用稿费给学校修建游泳池,购买电影放映机和影片,请全校师生免费观看自己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首演,还把国外友人馈赠的礼品转赠给学校。1961年“五一”节,各系在学校大操场及校内空地围成圆圈联欢。郭沫若脱下布鞋垫在地上坐着,观看学生们的精彩表演。他与其他校领导和师生在一起的场面,被摄入镜头作为永久纪念。郭沫若去世后,中科院遵其遗嘱,将他生前交给科学院的15万元党费,在科技大学设立了“郭沫若奖学金”,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学金。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分工越来越细,致使高等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对现在的高校建设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丁毅信.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87(2).
[2]郭庶英.郭沫若任首任校长的中国科技大学诞辰五十周年[J].郭沫若学刊,2009(1).
[3]郭沫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幕词[N].人民日报,195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