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2015-11-14马礼霞
马礼霞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马礼霞
内容提要:西奥多·德莱塞是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其首部代表作《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农家少女蜕变为百老汇大明星的故事。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释嘉莉一系列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动因,从而指出她虽然获得了巨大的令人艳羡的物质意义上的成功,但却因此付出了惨重的道德沦丧的代价,最终透析出该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义以及对读者的教诲功能。
伦理环境 伦理选择 伦理意识
西奥多·德莱塞是驰誉世界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其首部代表作《嘉莉妹妹》(1900)讲述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农家少女蜕变为百老汇大明星的故事,现已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之一。但为什么此书在出版后颇受冷遇?这主要还是由于其道德方面所反映的问题。在评论家特利林和苏尔曼看来,《嘉莉妹妹》不是一部文雅之作,而是一部“伤风败俗”的禁书,欧文·豪则认为嘉莉妹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女人最后却没有受到惩罚”。德莱塞为嘉莉构想的人生历程的确有违当时的伦理原则: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先后沦为推销员和酒店经理的情妇,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优裕的生活享受,最后没有受到惩罚,却竟然成了演艺界的大牌明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嘉莉的行为确实有悖于传统的道德标准,致使传统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怀疑。但是,德莱塞如实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社会画面,“无论是否得罪了传统道德,都是具有艺术性又具有道德力量的作品”,展示了美国在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的突变。为此,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释嘉莉一系列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动因,从而指出她虽然获得了巨大的令人艳羡的物质意义上的成功,但却因此付出了惨重的道德沦丧的代价,最终透析出该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义以及对读者的教诲功能。
一、伦理环境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什么年轻貌美、纯真无邪的嘉莉会抛弃姐姐敏妮所秉持的传统道德观?为什么嘉莉两次愚蠢的堕落?她先后做了两个男人的情妇,甚至在一段时间同为两个男人的情人。这首先要考量美国在转型时期消费主义蔚然成风的伦理环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渐解体,城市文明悄然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嘉莉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步入垄断阶段,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铺天盖地的现代广告、蓬勃兴起的百货商店孕育着消费文化,“寻找上帝天国的狂热开始逐渐转变为冷静的经济德性;宗教的根开始慢慢枯死,让位于世俗的功利”,甚嚣尘上的消费主义占了上风,对传统伦理道德形成强烈的冲击。在这样一个彰显消费意识形态的环境下,人们如飞蛾扑火般狂热地追逐着财富、权力和名声。
这部小说设置的背景是19世纪末的大城市芝加哥和纽约。1889年,“芝加哥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这是一个50多万人口的城市,却具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的抱负。它蕴藏着无限发财致富的商机和希望,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淘金”。特别是铁路的扩建使城市化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便利的交通使芝加哥成为中西部的交通枢纽,纽约则成为了美国经济的命脉。铁路承载着怀揣“美国梦”的年轻人涌入生机勃发的大城市,他们企图在那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正如方成所言“充满梦想与希望的人们抱着改变自己命运的幻想来到城市,形成一道 ‘农村包围城市’的劳动力流动风景线”。嘉莉就是其中一位。然而,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唤起的却是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向往,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意识形态则引诱着人们自由地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城市身份,这就意味着人们可能选择不道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快乐的意义。德莱塞在小说开篇就说,“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她的遭遇不外乎两种。不是碰到好人相助而好起来,就是迅速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而堕落下去。”(1)大城市里布满了陷阱,令人无从招架。嘉莉刚来到大城市就要面临传统伦理道德的叩问并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二、伦理选择
德莱塞认为人“只不过是风中的一颗弱草而已。我们的文明还处于一个中间阶段——我们既不是禽兽,因为已经并不能完全受本能的支配;也不是人,因为也并不完全受理性的支配”(68)。这与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斯芬克斯因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斯芬克斯因子”是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体现为人的理性意志,兽性因子则体现为人的自由意志或自然意志,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人的不同欲望。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消长将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并支配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出不同的伦理选择。
当嘉莉拎着寒碜的行囊踏上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脑海里就幻想着大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在火车上,推销员杜洛埃华丽的装束以及对芝加哥绘声绘色的描述为嘉莉构筑了一个朦胧的幸福世界。当她置身于富丽堂皇的芝加哥时,她立刻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精致的拖鞋和长筒袜子,优美的绉边衬衫和衬裙,花边、缎带、发梳、荷包,一切都牵动她个人的欲望”(20)。可见嘉莉刚来到芝加哥,她对大城市浮华的生活方式就十分贪恋,对服饰、容貌有强烈的虚荣心。就是在这样的物质欲望的诱惑下,嘉莉逐渐地迷失了方向,失去道德提升的可能性,沦为大都市中的消费意识形态的俘虏。
面对被城市生活激起的欲望,嘉莉最开始还是想通过诚实的劳动换取她想要过的物质生活。但机械的流水线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粗鄙的工友,都不是她理想的生活,所以她无时无刻不幻想着幽闭的工厂外精彩纷呈的城市生活。然而糟糕的是嘉莉因一场重病丢掉了这份鞋厂的工作,她将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是坚守妇道重新找工作赚取微薄的工资聊以度日还是不顾传统道德委身于人?她再一次被卷入城市生存斗争的旋涡中。
嘉莉站在城市的岔道口,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搬离了姐姐的“蜗居”,住进了杜洛埃为她租住的奥格登公寓,沦为了杜洛埃的情妇。就在嘉莉离开的那晚,姐姐敏妮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嘉莉不顾她的阻拦奋不顾身地跳进一个下矿井用的篮子里,一直下沉,直至被黑暗完全吞没。敏妮这个可怕的梦境折射出嘉莉选择与姐姐所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决裂,彻底堕落,这也预示着她将落入城市陷阱而不能自拔。在嘉莉沦为杜洛埃的情妇之初,她也做过一番思想斗争。因为她也知道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来说,“男子应该善良,女子应该贞淑”(82)。可是饥寒交迫的痛苦还是强有力地淹没了她“做正派人”的呼声。她的自由意志压倒了理性意志占据了主导地位,完全听凭欲望的指引,诱使她在真理与罪恶之间做出了不合乎伦理道德的选择。
环境和欲望的叠加作用主宰着嘉莉对大城市急剧膨胀的欲望,喜欢对财富和地位评头论足的邻居海尔太太是促使嘉莉欲望滋长的重要推手。在她的影响下,华美的服饰、高档住宅、丰富的食物、优越的地位在嘉莉的心灵投射下一种灵光,极大地削弱了她对城市的抵抗力。对嘉莉来说,对财富的渴慕、对城市生活的追求,唤醒了她要取得更高的地位,生活得更加体面的欲望。所以当更有地位、更有权势的酒店经理赫斯渥出现在她面前时,赫斯渥便成为嘉莉更佳的欲望客体,她感觉到他才是一股把她拉过去过体面生活的力量,以至于她背着杜洛埃与赫斯渥频频幽会,沦为两个男人的情妇。虽然她意识到了“仿佛什么事情没有做对”,同赫斯渥的交往是不道德的,但她渴望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所以她内心的理性意志并未做出反抗,对疯狂肆虐的欲望进行约束,而是屈从于软弱的自由意志,任凭贪欲的控制。如同唐纳尔德·皮泽说,“嘉莉的失败,就像夏娃一样,并非由她本身的软弱或诱惑者德鲁埃和赫斯渥的败坏,而是因为苹果的诱惑力无法抗拒”。
因此嘉莉虽然遭受良心的谴责,她依然决心同有妇之夫赫斯渥远走高飞,到大城市纽约碰运气。这是嘉莉做出的第二次重大人生抉择,这意味着她在背离传统伦理道德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然而,当他们置身纽约,嘉莉才发现在芝加哥风光无限的酒店经理赫斯渥到了纽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般微不足道。他与人在纽约开的小酒店,没有他曾经供职的芝加哥的酒店有规模上档次,所以收入也不容乐观,嘉莉并未过上她想要过的“幸福”生活。当万斯夫妇带嘉莉光顾了一个豪华饭店,光彩夺目的装饰、精巧别致的餐具、彬彬有礼的侍者、衣着考究的绅士和珠光宝气的女士都在嘉莉的心理奏响了一曲欲望交响曲,她的内心因此而充满了忧伤和痛苦。
面对日益拮据的生活,嘉莉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选择,出门自谋生计,独自与生活搏斗。她似乎无力也不情愿继续供给两人的生活,她要过她自己想过的幸福生活,特别是要为自己添置行头、服饰。在利益权衡之下,她索性离开了赫斯渥,赫斯渥从此陷入了无限凄凉的境地。这是嘉莉做出的第四次选择,虽然开始她也有些良心不安,但渐渐也淡漠了。几年后嘉莉名声鹊起,上报纸上头条,成为百老汇一名大红大紫的明星。而赫斯渥每况愈下,最终沦为流浪乞丐,在失去所有的骄傲和自尊后开煤气自杀。纽约的环境会激起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实现扭曲着人的心灵,直至死亡来瓦解它们的力量。
三、伦理意识
功成名就的嘉莉获得了物质上的巨大成功,“她又成了过去的那个忧伤的嘉莉——充满向往的嘉莉——感到不满足”(477)。此时的嘉莉,依然欲壑难填吗?她还向往什么呢?德莱塞并未让嘉莉最终在道德沦丧中沉沦,而是借助艾姆斯的正能量书写着嘉莉内心焕发的道德意识。艾姆斯是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人,他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语让嘉莉醍醐灌顶,传达出嘉莉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和向往,使嘉莉对物质的追求扩展到精神世界。他告诉嘉莉虽然她现在头顶荣耀的光环,但她获得演艺成功主要是因为她天生忧郁,这种饰演角色的能力是一种巧合,并希望她在以后的演出中向观众传达更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善良的品性为他人工作。嘉莉听过之后如梦初醒,面对杜洛埃故伎重演,以及众多求爱信纷至沓来,她依然能保持淡定,这不能不说是嘉莉伦理意识的觉醒。理想是一种不会熄灭的光明。“等到自由意志和本能的纠葛调整妥当以后,等到清醒的觉悟使自由意志有力量完全取代本能的时候,人就不会再摇摆不定了。觉悟的磁针将永远稳固地指着遥远的真理标杆。”(68)艾姆斯成为了嘉莉的精神指归。
综上所述,在《嘉莉妹妹》中,嘉莉从乡村到芝加哥闯荡,受着强烈欲望的驱使,倾慕大城市的生活,致使她委身于两个男人,最终在纽约功成名就。从物质层面来说,嘉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站在了物质力量的顶峰,名利双收,但却是以丧失伦理道德、出卖人的尊严为代价,她并未找到人生的绝对价值,依然惶恐不安。德莱塞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戏剧性变化,明白人生的邪恶欲望及其令人迷惘的特质。重物质主义的社会环境对嘉莉不断沦陷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德莱塞把嘉莉作为由环境造就、受环境逼迫,并为环境毁掉的人物来进行悲剧性表述。嘉莉成功地跻身上层社会,却主要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作为人的美好的伦理道德品质。正如惠普尔所说,“只讲实用主义的社会一定是不幸的社会,因为它完全剥夺了人类的人性”。可见,主观上不可抗拒的本能欲望和客观上难以抵御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成为两股强大的力量,它们合力绞杀了嘉莉心中最美好的品性。因此,嘉莉是一个在物质上获得成功,精神上却遭受失败的悲剧性人物。所幸在小说的结尾,充满理性的艾姆斯成为嘉莉头顶的一盏明灯,指引她逐渐恢复几近荡然无存的伦理意识。在拜金主义肆虐而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堕落的今天,嘉莉妹妹的伦理道德丧失并试图重建的精神之旅发人深省,对提升人的道德意识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注解【Notes】
①本文小说引文均出自[美]德莱塞:《嘉莉妹妹》,裘柱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张和珍:《〈嘉莉妹妹〉与美国自然主义小说》(一),载《教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6—11页。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22页。
[3]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8页。
[4] 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5]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载《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1—13页。
[6] 虞建华:《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7] [美]托马斯·K·惠普尔:《开拓者的几个特点》,载《德莱塞评论集》,龙文佩、庄海骅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Theodore Dreiser is a famous American writer of Naturalism. His first representative work is Sister Carrie, which is about a farm girl who changes from an innocent girl into a celebrated star of Broadwa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Her motive of a series of changes of ideas and actions is interpreted to show the fact that she has obtained admiring materialistic success at the great cost of the loss of morality, which displays the social critical meaning of the novel and the instructional function to the readers.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hoice ethical awareness
Ma Lixia is a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from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 i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马礼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Title: On Sister Carr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