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的政治化①

2015-11-14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戏剧英国政治

陈 静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的政治化

陈 静

内容提要:戏剧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在20世纪政治动荡的西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英国女性戏剧家自登上戏剧舞台伊始,就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为目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而当代英国女性戏剧从最开始的抽象宏大的女权主义政治叙事转向关注细微和宏大、个体与公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政治戏剧的主题、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政治化成了戏剧革新的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和强大推动力,当代英国女性剧作家的作品给观众提供了审视社会政治文化和自身立场的独特视角。

当代英国女性戏剧 政治 戏剧革新 审美

20世纪百年间英国历史是颇具戏剧性的,其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世界独尊的帝国风光不在。英国社会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动荡在文学领域得到反映,就戏剧界而言,其戏剧的政治化一度相当明显。而英国女性戏剧家自登上戏剧舞台伊始,就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为目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甚至可以说,在女权主义发源地和盛行之处的英国,正是女权主义这一政治运动催生和推动了英国女性戏剧的发展。

尽管戏剧在英国历史悠久,可是女性戏剧家在20世纪前的英国剧坛寥若晨星。这种状况随着卷席欧美大陆的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得到明显改观。英国的女性戏剧家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她们在作品中反映当时与女性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问题,主题由早期的争取妇女选举权逐渐拓展到妇女在教育、就业、婚姻等方面的权利诉求,出现了一些贴近生活的政治戏剧。例如,伊丽莎白·罗宾斯的《给妇女投票权!》(1907)就直接把选举权运动搬到了舞台上,并推动了次年“女演员选举权联合会”的成立。这一阶段,女性戏剧已不再充当有闲阶级的消遣之物,而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发挥了较大的社会与政治力量。五六十年代新戏运动时代,英国共上演了15部女性戏剧家的戏剧,尽管数量极少,但安·杰利科的《疯妈妈的游戏》和希拉·德莱尼的《感受甜蜜》两部戏剧表达了对性别权力关系、母性职责等当时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获得批评界的好评。

英国女性戏剧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真正获得批评界的认可。这一方面缘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得益于小剧场运动,出现了一些由女性自己管理并支持女性创作的剧团,为推动女性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直接支持,其中知名的包括女人剧团、怪异剧团和同性恋剧团塞壬等。这一时期以卡里尔·丘吉尔(Caryl Churchill)、汀布莱克·韦滕贝克(Timberlake Wertenbaker)、萨拉·丹尼尔斯(Sarah Daniels)和帕姆·杰姆斯(Pam Gems)为代表的女性剧作家,为英国剧坛呈现了多部被定义为“女性主义戏剧”的优秀剧作,其中一些戏剧已成为经典剧目,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反映英国社会风貌不可缺少的文化载体。

尽管这些剧作家涉及政治、文化、种族、意识形态等多重主题,但它们主要还是以探索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性别政治逻辑为宗旨。例如,有关女性性别越界的主题实际上成为女性戏剧家持续探讨的问题,反映了她们不同的政治见解以及同一剧作家的政治见解随着时势而发生的变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性别偏见将女性排除在政治领域之外,而被驱逐到生活的私人领域中。那么,如果女性获得权力,会怎样呢?女性成为公共领域僭越者是增强还是反而丧失了行为能力?她们是否也会像男性一样行事而使得妇女解放运动失去意义?汀布莱克·韦滕贝克在多部戏剧中讨论了该主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新解剖学》讲述了白人女性伊莎贝拉出于对阿拉伯文化的强烈兴趣,冒充男性进入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沙漠地区,女性离开男性为她们圈定的领地立刻引起权势当局的不安和恐惧,被认为是“天性错乱”,或遭到暴力阻挡,或受到法律禁止。而1985年的剧作《玛丽·特拉佛斯的美德》对此主题的探讨无疑更全面、更深刻。这部戏的背景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伦敦,它描述了一个中产阶级淑女逾越阶级和性别界限,进入传统上属于男性的公共领域之一系列“冒险”经历。当玛丽被门童阻挡在舰队街上的“宇宙咖啡屋”外不许进入时,剧作家设计了一个超现实的场面:屋内聚集了18世纪西方著名的男性代表:来自英国、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小说家、戏剧家、哲学家、画家、作曲家、数学家等一干精英男士,他们将女性斥之门外并拒绝与之对话的行为揭露了父权制在各个领域对女性实施的全面压制。这个“成功男性”俱乐部的场景呼应了丘吉尔名剧《顶尖女子》(1982)开场那个“成功女性”的聚会,似乎暗含了推进两性之对立的用意。当女主角玛丽很满意于自己越界后获得的权力,并决定继续进入政界一展身手的时候,剧情在英国当下的政治图景中找到了现实的版本——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演绎了西方国家女性成为政坛领袖一个永远的神话和传奇。人们期待中温柔的女首相,出人意料在政治上并不具备一个女性的温情,她采取右翼保守主义政策,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力量强硬打压,对工人罢工无情镇压,在内政外交事务权力上表现出的坚定、傲慢、强硬完全是一副男人做派。正如韦滕贝克在一次受访时所言:“当玛丽最终得到权力,她变得相当恐怖。我不认为因为女人从未有过权力我们就可以认定女人比男人更爱好和平。”可见,按照戏剧家的看法,女性获得权力如果只是男性行为的翻版,最终产生的将是破坏性的结果。

当代女性剧作除了在反映女性的受控和压迫、表达女性欲望的诉求、颠覆父权制的束缚等性别政治内容方面的共同宗旨外,创作手法上又各具特色。卡里尔·丘吉尔(以下简称“丘吉尔”)剧作的独到见解和艺术手法上的实验和创新一直为观众和评论家称道:荒诞的形式背后是严肃的主题,风俗喜剧的诙谐和社会问题剧的犀利交融。她深受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影响,将女性问题放置在历史、政治、种族、民族等大背景下考察,所以,通常称她为“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剧作家。其代表性的女性主义剧作有:反映17世纪英国以所谓搜捕女巫运动为名,对下层女性进行伤害的《醋汤姆》(1976)、展示父权压迫和殖民霸权的《九重天》(1979)、审视和质疑激进女权主义对“成功女性”界定的《顶尖女子》、揭露经济全球化对沼泽地妇女压榨的《沼泽地》(1983)、反映女性和暴力问题的《几只鸟》(1986)等。韦滕贝克的成就紧随丘吉尔之后,她突破了当代英国政治剧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广泛取材于神话素材和历史题材进行女性主义的现代改写,颇具个人风格。她创作了《新解剖学》(1982)、《玛丽·特拉佛斯的美德》(1985)、《我们国家不错》(1988)、《夜莺的爱》(1989)、《破晓》(1995)、《黛安妮拉》(1999)、《灰姑娘》(2000)等一批剧作。《夜莺的爱》以古希腊神话菲洛米拉和特柔斯为母题进行了政治化的改写,凸显在面对父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规训和压迫时,女性的姐妹情谊和女性反抗。该剧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首演,获得艾琳-安德森戏剧大奖。此后,该剧被美洲、欧洲、澳洲各剧团排演,反响强烈,成为世界各国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借用古代神话题材进行大胆改写,从全新的视角回顾历史,从而赋予传统文本以新的政治内涵和伦理价值,对女性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拯救行为,表达了“女性对自我毁灭的男权社会的弃绝”。

当代女性戏剧的政治化并不局限于性别政治,女性戏剧家之所以能够在时至今天仍然由男性把持的英国戏剧界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源于她们具有的宏观的视界,其作品呈现出泛政治化特征。她们全面探讨了战争、屠杀、恐怖、暴力、民族运动、劳资冲突、宗教纷争、殖民主义、移民政策与种族身份、种族歧视等诸多丰富的内容。丘吉尔常常通过剧中人物的激烈交锋,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同政治观点的分歧,她抨击英国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强权、国家、体制对个体的压制,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战争的无情血腥。韦滕贝克作于2001年的《可信的证人》,是对困扰当代英国的有关(非法)移民、移民政策,种族身份、民族关系等热点问题的适时反映和反应,同时还讨论了在确定种族身份上历史叙事的意义和矛盾重重的代际关系。和哈罗德·品特的政治短剧《山地语言》(1988)反映的主题一样,剧本中希腊当局禁止马其顿人使用自己的语言,禁止演唱本族的歌曲的情节,反映了当今社会语言与政治及权力之间的关系,不妨理解为谴责发生在任何国家、任何体制下压制他者的言论甚至剥夺其话语权的卑劣行为。或许,韦滕贝克自身的跨文化身份使她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问题,即使在显得不那么政治的名剧《我们国家不错》中(中心议题是戏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仍然表达了对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压制下的边缘群体的关注。例如,剧中一个18世纪的犹太犯人说他宁愿在流放地澳洲坐牢,也不愿回英国本土,因为在那儿他是个“外国人”,英国由来已久并日显严重的种族矛盾可见一斑。

尽管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撒切尔政府对艺术资助大幅削减,女性剧作家的创造却未显低迷,她们持续关注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同时女性剧作家不同的地域、种族、文化背景更是使20世纪末的女性剧坛呈现多样化的特点。90年代,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发生转向,侧重考察差异性、多重性以及女性的个体体验。韦滕贝克1995年的《破晓》以女性在对待婚姻、家庭、母职和事业上产生的代际分歧以及女性个体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观点上发生的变化为题,不妨视为对70、80年代女权运动的适时反思。同时,以萨拉·凯恩、菲利斯·纳吉、瑞贝卡·普理查德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女性剧作家对战争、极权和边缘人物的关注创造了一批具有政治色彩的作品。萨拉·凯恩是为数不多的作品在大洋两岸均上演的女性作家之一,她最有代表性的剧作《摧毁》(1995)从男性对女性的侵犯开场,进而展现了更深广的战争恐怖、种族屠杀、血腥暴力以及人类对肆虐暴行之极端麻木的主题,尽显社会批评的锋芒。由于凯恩在剧中有意模糊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这个故事可以认为发生在西方主流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因而具有极大的普遍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戏剧的政治化会导致其非艺术化,从总体上看,当代英国女性戏剧正是在政治化潮流中,创造和实践着新的表现手法、结构形态和表演方式。例如,备受女性主义戏剧家青睐的“换装”手法造成明显的角色反差,往往使戏剧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并巧妙地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取向或道德评判。丘吉尔换装手法运用最典型的剧作是《九重天》:换装在不同性别(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种族(白人扮演黑人)和不同历史时期(维多利亚时代和20世纪的现代)的角色间展开,从而质疑了女人/男人、黑人/白人、同性恋/异性恋等二元论霸权话语的主导地位,凸显了种族之间、性别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这种技巧在韦滕贝克的作品中也得到出色运用。她的《新解剖学》一剧几乎完全由女性表演,除了扮演女主角伊莎贝拉的女演员之外,其他的每个女演员需同时扮演一位西方女性、一位阿拉伯男性和一位西方男性,而且这种角色反差就是要设计得容易识别。这样的安排消弭了角色之间的清晰界线,揭示了角色界定的人为性以及人物身份的不确定性。例如,审判伊莎贝拉的法官和企图谋害她的凶手由同一个演员来扮演,这就意味着代表权威的所谓大人物和行为卑鄙的小人物,在对付女性时结成了实质性的同谋关系。

20世纪政治动荡的西方,戏剧与政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当代英国女性戏剧从最开始的抽象宏大的女权主义政治叙事到关注细微和宏大、个体与公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政治戏剧的主题、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她们的作品给观众提供了审视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和自身立场的独特视角,其中一些戏剧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西方戏剧界的经典。可以说,女性戏剧的在场,让英国乃至世界戏剧舞台由此丰富深刻并有趣了很多。

注解【Notes】

①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英国女性主义戏剧研究”(项目编号:2013HGXJ02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Brigrigg, Carin. Women (W)ri(gh)ting Wrongs: Contemporary Female Playwrights Manipulate the Past. Diss. U of Mexica,2004: 158.

[2]Rich,Adrienne."When We Dead Awaken: Writing as REVision." College English 34.1,1972: 18-30.

Drama and politics has presented an unprecedented close relationship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ountries that are in political turmoil. British women dramatists aimed at expressing their political view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they boarded the theater stage, showing a strong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Contemporary British women's drama shifts its focus away from the initial abstract grand feminist political narrative to the focus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tle and the grand,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ublic and has made ongoing exploration in theme,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performances. The political tendency has become a special catalyst and a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dramatic innovation, and their drama provides the audience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examine contemporary British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ir own positions.

contemporary British women's drama political tendency dramatic innovation aesthetics

Chen Jing is at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陈静,合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主要从事20世纪英美戏剧研究。

Title: The Political Tendency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Women's Drama

猜你喜欢

戏剧英国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传统戏剧——木偶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办公室政治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