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4)

2015-11-14纪建勋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文学研究

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4)

纪建勋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比较诗学、国际中国人文研究、翻译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八个方面对2014年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体述评,力求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凸显问题意识以及学人对于问题的反思与破解。

20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

Notes on Author: Ji Jianxun received his Ph.D.from Fudan University and is now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Research Cente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Literature at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His recent work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andteaching aspect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hristian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Email:jianxunji@126.com

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与《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编辑部联合组织撰写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年度报告(2013)》在学界推出以后,取得了一定反响,《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4期还予以转载,这坚定了我们把年度报告持续做下去,力争做得更好的信心。与2013年相比较,本年度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以下几个值得学界注意的新特点: 第一,本年度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而深入开展的,年会的主题是“比较文学与中国: 百年回顾与展望”,正表明了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比较文学也需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以更好地为新形势下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与拓展服务。第二,汉学研究逐渐引起比较文学界的重视。海外汉学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其名称、范式、中心也几经演变,到现在已蔚为大观,甚至跻身典范,有论者认为难逃“主义”之嫌。由于西方世界拥有理论制动权的缘故,学界普遍认为,唯有将汉学在世界领域所遭遇的挑战和意外的复兴等相关的问题梳理清楚,才能够帮我们认清应该带着怎样的问题意识去认识它、研究它、利用它和转化它。一个具有学术史价值的、对话机制的海外汉学才能水到渠成。第三,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积累与反思,近年的比较文学研究涌现出一批相当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丰富,新的领域和学科辐射不断延展,建立“中国学派”与比较文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呼唤日益强烈。这与比较文学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困境与危机形成鲜明的反照。第四,国学在中国国内的再度兴起及遭遇的困难,以及世界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重构,这些都清楚地展现了一些旧有学科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比较文学出现的一些新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项目也需要关注。对此,我们唯有在跨文化交流这一更为宽阔的背景下,从学科建制之发展与变化的角度加以理解。

一、学术活动:凸显国际化的学术对话优势

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而言,本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就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胜利召开。2014年9月18—21日会议在延边大学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陈跃红主持。延边大学校长朴永浩教授、斯洛伐克科学院东亚研究所高利克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在开幕式上做了《第10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工作报告》。他将三年来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比较文学学术机构和学术队伍不断壮大;二是比较文学学术活动更加凸显国际化的学术对话优势;三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和学科辐射进一步拓展;四是比较文学学术出版亮点频出。杨慧林还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主题发言环节,金柄珉、高利克、谢天振、钱林森、曹顺庆、王宁、刘小枫、Chloe Starr、叶舒宪等国内外比较文学研究专家先后做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大会期间,在学会秘书处的主持下,召开了第10届第2次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并经代表大会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乐黛云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乐黛云、饶芃子、谢天振、钱林森、严绍璗、孟华、陈惇、刘象愚等资深学者为学会学术顾问。同时授予以上各位学术顾问及已故副会长孙景尧等人“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

9月21日下午,闭幕式由杨慧林主持。闭幕式上首先由各分组代表发言小结,接着,新任秘书长、北京大学张辉宣布新一届学会理事会换届改选结果。随后新一届学会会长曹顺庆发表就职讲话,对第11届理事会的工作计划做出展望,并宣布下一届年会将由河南大学承办。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伟昉就下一届年会筹备作了简短说明。最后,主持人杨慧林宣布本届大会圆满结束。

2014年8月21—22日,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丛书”编纂会(第二次)在上海举行。刘耘华(北美汉学与比较文化方法论)、杨乃乔(中国诗学诠释学)、朱志荣(中国诗学导论)、查清华(中国诗学原典导读)、张西平(欧洲汉学与比较文化方法论)、赵小琪(中国现代诗学导论)、陆扬(西方古典诗学经典导读)、范劲(西方现代诗学导读)、严明与山本景子(日本诗学导论)、尹锡南(印度诗学导论)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丛书编纂中的各类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刘耘华总结认为与会学者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和而不同的阐述,使丛书的编纂工作得到了很大推进。

2014年秋文学人类学青年学者读书会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讨论主题是:玉石神话信仰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宗教现象?怎样才能从考古学资料重建出的大传统新知识出发,探寻华夏文明的信仰之根?由此问题讨论所引发的另外的问题是,相对于西学的理论优势,为什么中国的人文学界迄今少有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理论输出?学者要怎样努力才能实现理论的突破?回答是必须从青年学者开始培育理论思维的训练功夫,引导其思考重大理论问题的自觉。玉教的深入探讨能够突破有关中国无宗教的现代偏见,找回驱动华夏文明发生的信仰之根。本年度,叶舒宪主持“神话历史: 探寻神话的历史原型”专栏,分别围绕“神话历史”主题展开,并对 2013年6月召开的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做出多学科视角的评述。4 篇文章结合起来,可以大体上表明神话文学研究到神话历史研究的范式转型。

2014年是中印友好交流年,又值中印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在此背景下,第5届深圳学术年会“中国印度关系与世界新格局”学术研讨会于1月4—5日在深圳大学召开。与会论文以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专栏的形式刊发,分别从历史经验、战略格局、合作前景三个方面,对中印关系做出评价、定位和展望。另外,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委托亚洲风向标民意调查组织在印度开展了有关中国崛起的民意调查显示: 在印度民众眼中,对亚洲最有影响的国家,中国当前排在美国之后、十年后则次于印度,总体上印度民众对中国的态度时好时坏,摇摆不定,莫迪的外交政策会受到印度民意的一定影响。

2012年9月3—5日,由乔健主持召集,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山西介休召开有关“从人类学视野看黄土文明”的专题会议。期间与介休地方政府合作举行了题为“维护文化遗产,发展城市文化”的圆桌对话。徐新建以黄土文明的区域人类学研究为题,以山西介休的地方历史文化为例,讨论从区域人类学视角对黄土文明的研究可能及其理论意义。2013年9月28日,人类学高级论坛“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课题组成员在四川大学聚会,就《文库》的出版和“总序”构想进行了专题对话。会议由徐新建主持。与会者追溯了口述史的发展脉络,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口述史,尤其是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最后形成了两万多字的“对话体”《中国人类学家口述史文库·总序》初稿。

近年的《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特设“启示与理性”古希腊古典学专题,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刊发了七个专题。据栏目主持人张志扬语,其目的在于为我们揭示出有益于当今中国的古希腊古典学的两种阅读取向,进而洞晓西方现代性至少可看作西方古典性的一个偏执的单向度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古希腊古典学在研究西方文化中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科类型或专业方向。

本年度国内外比较文学学术期刊的情况。美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两份杂志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在提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文学研究国际化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前者创刊于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36年;后者创刊于1984年,至今已经出版30年。刘洪涛等学人已经合力将前者1979—1993年、后者1984—1912年各期论文目录译出,使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英语世界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独特视角、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期对汉语学术界有所启迪。另外,本年度范劲的研究中还关注到了上海犹太流亡杂志《论坛》中的文学文本与文化身份建构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集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自2012年6月创刊以来,一直集中刊载本学科领域各位同仁的学术成果,报道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相关学术信息,并力图反映国际国内比较文学的最新消息。在“学术焦点”栏目,已经陆续刊发了涉及“世界文学”“口传文学”“古典学”“乔伊斯与东方”等的专题文章。通过这些专题文章,一方面呈现海内外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以此方式有效吸收相邻学科的营养,进一步拓展比较文学研究的既有边界,可以说已经成了该集刊的金牌栏目。值得注意的是第1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也是和《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的联合特刊,可谓一次跨文化学术出版的尝试。第2期还特别呈现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Steven P. Sondrup的特稿“Poetr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Gifts”。

在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界都知道由孙景尧及马克· 本德尔一起开创的中国比较文学英文学刊—《文贝》。可以说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顶尖成果,在国门重开之初,是由《文贝》推向国际的。随着中外文化交往的情势变化,编辑部希望在延续原先之办刊主旨(向国际推介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现况)的同时,也致力于能够以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来增进中外文学文化间的深层理解和学术对话,并为海内外学界提供一个具有学术公信力的交流平台。因此将办刊方针调整为以发表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比较文化等领域的原创论文(中英文皆可)为主,以书评、综述、年度报告为辅,并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每年两辑,定期出版。复刊后的刊物全称为《文贝: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由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刘耘华任主编。先是在2013年出版了《孙景尧先生周年祭纪念文集》特辑,随后又在2014年出版了两期。新《文贝》的出版更加注重国际化与电子化方面的努力,在继续由中国知网推出电子版的基础上,编辑部更与台湾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联合,在台湾推出了本期刊的繁体版。刊物质量与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由钱中文、曹顺庆主编的《中外文化与文论》在2014年出版了两期,01期“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专号收录17篇论文,是对2013年11月23—24日在四川大学举行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的总结与延伸。第2期刊登了曹顺庆等的一篇专论《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路径》认为中国文论界整体思维中存在三个深层次的“死角”让中国文论自身陷入了言说困难、“失语”失声的吊诡处境: 学科划分和隔绝、“元语言”地位的失落、唯科学主义方法论的主宰。面对当今文化霸权的环境,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话语的“中国化”原则,回归原典,从中国古代文论出发,以传统的话语方式锤炼学术。

《华文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这两种期刊作为展示世界华文文学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在今天已经俨然成长为促进海内外文化学术交流的纽带与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双子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4年10月,在《华文文学》即将迎来创刊30周年之际,由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编辑部主办、特邀古远清教授编纂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3》以增刊的形式出版,篇幅约40万字,可说是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该年鉴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界的第一本年鉴,它的及时出版有填补学界空白的拓荒贡献与意义。

耿幼壮在本年度《基督教文化学刊》的编者絮语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杨慧林及其团队所从事的“经文辩读”研究及其意义。指出在引入和推介经文辩读时,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和他的同事们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早期传教士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阅读、翻译、诠释和理解,以及中国学者对于传教士在这方面活动的重新认识和阐发,并进而形成或建立一种中西之间的经文辨读。无疑,作为一种宗教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入思方式和研究进路。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出现了重新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热潮。可是,过于匆忙地提供一些新译本,还不如对早年传教士们的中国经典翻译做细致的校订和研究,因为在这些译本中(包括翻译和注释)可以看到中西不同文化和宗教思想的最初碰撞。与此同时,中西之间经文辩读的提法本身也关涉到神学研究的走向,特别是当我们把眼光投向所谓汉语神学时就会发现这一点。这同时也可以说明何以近年来民国时期的中国本土神学得以受到海内外学者特别关注。

2014年第1期《圣经文学研究》推出美国惠顿大学勒兰德·莱肯的专稿《“作为文学的圣经”在西方》强调“作为文学的圣经”这一概念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18—19世纪对圣经的宗教性理解逐渐消减,圣经经常被仅仅视为文学著作。20世纪文学中,圣经依然是被引最频繁的书。对“作为文学的圣经”的学术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期,那场运动由英美研究者注入了活力,把自身在文学课堂上常用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圣经研究。梁工的《多元化圣经批评的当代景观》一文揭橥后现代主义哲学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大力倡导多元论,推动形形色色的文学理论相继登场,为圣经学者提供了可资一试身手的多种批评工具。这使当代圣经研究发生了从历史批评向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型,具体表现为: 从历史过程转向文本自身,从浅层心理转向深层心理,从作者意图转向读者接受,从封闭思辨转向文化批判,从单一阅读转向综合解析。

5月24日,阿来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阿来研究》集刊首发式暨阿来文学创作与藏区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阿来寄语:“少数民族文学是我国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能够以对我作品的研究为开端,引起大家对藏区文学的关注。”在2014年01期《阿来研究》卷首语中,曹顺庆谈及刊物的意义,以中国多民族历史书写与文学书写为题,指出阿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跨族别”写作和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典型范本。另外,阿来的长篇小说《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小说,高玉的研究主要探讨《瞻对》的文本形式及其意义。

二、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出现了世界文学理论研究热。讨论的世界文学理论热点问题有: 重新定义世界文学,将其看成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世界文学的发展模式是从古代“马赛克式”的拼贴向近现代的一体化、体系化转变,原先独立发展的文学逐渐被征服、同化,演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世界文学体系;世界文学作品是由译本构成的,是融合了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混杂、共生作品;世界文学话语在进入实践层面时,既包含了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也会传达特定的民族倾向和区域立场,因此世界文学是一个复数的存在;世界文学观念总体上经历了一个范围不断扩大、欧洲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弱化的过程。刘洪涛等人的研究并以美国比较学者达姆罗什主编的《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例,说明世界文学观念上的转变。

作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王宁的研究首先指出当代西方学者虽然也承认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世界文学的提及对这一理论概念的成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很少沿着这条线索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实际上,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者都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的创作成就发表过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无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观的奠基性思想。其次,王宁在追溯了世界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后,又主要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对之进行建构和阐释。在中国的语境下,长期以来,“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并不包括中国文学本身,而是以外国文学的身份出现,这就人为地将自己划在了边缘的地位。新的世界文学的中国版本,应该将中国文学当作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再次,王宁还将中国当代文学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学语境下来考察、定位和研究。指出关于世界文学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我们过去经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然而这并不全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越是有可能走向世界,但是必须借助于翻译的中介。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可称为一个“后理论时代”,其来临也为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前台铺平了道路。最后,王宁认为美国学者孟而康在中西比较诗学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在2014年年度王宁还总结了自己的学术道路。概括其比较文学著述风格为理论性、前沿性、跨学科性和全球本土性。

在方汉文等人看来,21 世纪前十年间美国与中国学者都开始关注世界文学史的新建构,在其特别策划的专栏中,既选辑了关于比较叙事学的论文,强调从一种世界文学的观念来比较研究,同时也关注文本研究。认为2014年是中国的世界文学年,在方氏主持的另一个专栏中还收入了比利时鲁汶大学西奥·蒂汉的论文《绘制世界文学地图》,明确指出其与当代美国学派的观点有相当大的差异。

为缅怀孙景尧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卓越贡献,上海师范大学推出了纪念孙景尧逝世一周年研究特辑。专题首先将孙景尧置于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与发展的脉络之中来论述他的地位与贡献;其次,专题还以孙景尧的人生历程为经,以贯穿其一生的学术追求和贡献为纬,回溯其跌宕起伏又浓墨重彩的一生;再次,指出辨识危害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种种“中心主义”陷阱并率先致力于廓清这些横亘于中国学派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孙景尧构筑其比较文学方法论体系的首要之义和先决条件,是孙景尧为探寻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形成和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王向远提出了比较文学史上的宏观比较方法论及其价值问题。认为“宏观比较文学”是以民族文学为最小单位的总体比较,宏观比较重总体把握,重印象描述,重直观感受,重直觉与观相的审美判断,追求形态性、个别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它与重事实、重实证的法国学派,与重规律性、普遍性的美国学派,在方法论上都有很大差异,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方法论价值,值得好好研究和吸收。李建华、孟昭毅则认为接受研究对比较文学领域有新垦拓,它不仅弥补了影响研究理论与实践上的不足,而且为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空间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曹顺庆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研究,阐释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变异学,去年出版专著《中外文论史》(四卷本),试图以中西对话方式彰显中国文论的价值。指出东西方文明的异质性和话语规则的不同是导致阐发变异的根本原因,而决定阐发的则是话语权。由于与话语权紧密相连,平行研究中的阐发变异不仅是有待研究的学术问题,而且也是值得反思的文化问题。基于变异学的理论,追求同源中的变异,将形象学纳入变异学的研究范畴,以解决形象学的学科归属问题。针对文言话语霸权与白话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史上交替出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曹顺庆等人的研究从审理古体诗词及古代文论在当代的尴尬处境入手,深入追踪这一现象背后所潜设的思维缺陷。

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研究在后现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冲击和影响下,研究兴趣、研究领域、表述方法,乃至关键词、术语,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曾艳兵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我们的研究一定要具有国际视域,但仍然应当保持和坚守中国本土立场;其次,我们在学术研究的符号游戏大潮中不能丧失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再次,我们所倡导的文学回归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应该更多地付诸实践。从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出发,曾艳兵也深刻意识到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立场问题。指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原本就立场不够坚定,在后现代和全球化语境下其立场就更加飘忽不定,随风摇摆。中国的“西学”学者缺乏自己观点和判断,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坚守自己的学术立场。葛桂录关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认为,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历程,既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特定文化需要与意识形态诉求,也显示出外国文学在异域文化背景中的接受变异特征。在概观其历史发展进程和学术得失的同时,应该重在讨论特定时期的中国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与制约外国文学研究,造成了哪些误读、误释或创造性阐释。陈建华等人关于外国文学史编撰问题的研究着重针对外国文学史的编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学史观的变革、文学史内容方面的变革、提倡专论型文学史的编写等若干角度进行了反思,以为今后外国文学史的编撰提供参考。宋炳辉认为作为一种跨文化学术实践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不仅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历史的生成和建构过程,其研究本身也应该是研究主体借以参与当代多元文化和文学建构的实践展开,成为世界文学理想下跨文化文学交融共生的一个展开场域,使中国文学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体系中一种可以并且值得沟通、对话、理解和欣赏的“现代文学”,而关于方法论的探讨,包括研究范式的尝试,应该以此为前提展开。

说到实践层面,有趣的是本年度的世界文学年度报告赵白生的引题以“世界文坛小,女豪为何多?”切入,注意到世界文坛各大重要奖项大都为女性作家包揽的现象,引人思考。另外,王晓路对美国非洲裔文学理论建构与解读范式的质疑指出,美国非洲裔文学理论虽然获得了极大发展,但存在着互为关联的悖论。认为对种族身份和种族话语的分析不应该简单地以文化政治的同一性来替代文学文化研究的学理性,单一的种族意识形态式的解读反而矮化了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成力。李庆本的卡尔松与生态美学研究发现加拿大环境美学家卡尔松总结了自然欣赏的艺术模式与环境模式,而生态美学模式则是在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自然欣赏的新模式。

关于中英文学关系研究。高旭东等人对《哈姆莱特》在当代中国的研究、改编与艺术重构的研究认为《哈姆莱特》提供了一个文本跨文化旅行的典型案例,会使对世界名著的审美欣赏与学术研究具有跨文化的共性与独特性。在刘洪涛看来原始主义在劳伦斯小说中对其应用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把远古时代理想化;其二是把意大利“原始化”;其三是美洲想象。三种原始主义引领着劳伦斯的视野走出英国、超越欧洲,与异域原始文明相遇,成为他为陷入危机的西方现代文明提供的救赎之道。孙宜学的研究指出英国诗人雪莱虽然一直把中国当作未开化、未驯服的蛮族,但在20世纪初,在以救亡启蒙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热切期盼下,他作为精神偶像,在中国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当时翻译介绍西方作家,其根本目的本就不在文学本身,而在借“他山之石”“为中国说法”。无独有偶,赵渭绒、戴珂对毛姆的中国书写研究同样指出毛姆长篇小说《面纱》中对中国的沉默贫民、没落贵族以及被中国化的英国人这三类形象的塑造颇能反映毛姆对中国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态度。虽然其中也有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但在毛姆的作品中由西方中心主义而产生的优越感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

关于中法文学关系研究。2014年钱林森连续发表多篇关于17—18世纪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们对中国的想象、思考或描述的研究文章。首先,作者聚焦于17世纪法国宗教背景下拉莫特·勒瓦耶和帕斯卡尔对中国的思考和描述。其次,钱氏还分别以东方学家拉克洛瓦的著译以及勒萨日的戏剧创作为例探讨了18世纪法国的中国风尚尤其是舞台上的中国风尚。尤为重要的是钱氏通过卢梭《论科学和艺术》《新爱洛伊丝》等代表作品对中国素材的采集、征用的梳理和考析,凸显出了卢梭笔下的中国想象与描述其不同于启蒙主流派作家伏尔泰等的思想个性特征和价值意义。户思社从现实和文字的关系入手,探讨玛格丽特·杜拉斯《纳塔丽·格朗热》的文学和社会价值。作为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的阶段性成果,赵小琪的研究透过具体案例揭示出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充当了发掘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面貌的重要角色。他们遵循相似律、接近律、相反律的想象逻辑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绘与重构,进而生成了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知识和图像。

郁龙余探讨了印度诗学的中国接受问题,梳理了中国古代对印度诗学的研究和应用、现代学者对印度诗学的研究成果,还介绍了印度诗学在现代中国的实际应用。将中国对印度诗学的接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学术滥觞期,始于汉末印度佛教东渐;第二阶段是原典译介期,可追溯到元代藏族学者对《诗镜》的译介;第三阶段是学科发展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孙宜学的泰戈尔研究揭示出泰戈尔与谭云山、戴季陶诸人的交往史,谱写了一阙带有浓重政治气息的文化佳话。

关于中俄文学文化关系研究。近些年出现了重估“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与再认识当代苏联文学黄金时段的倾向。汪介之在《名作欣赏》开辟20世纪俄罗斯文学“拾遗”专栏,指出近年来,人们似乎渐渐对“苏联文学”产生了一种陌生感、疏离感。不过“苏联文学”既不包括 20 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文学,也不能涵盖从 20 世纪 20年代兴起的俄罗斯域外文学(旧称侨民文学)三次浪潮。因此,“20 世纪俄罗斯文学”概念的提出,以及重新认识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也就无可回避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专栏的开辟就是希望通过有选择地介绍和评价曾被长期排斥在“苏联文学”之外的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和广大读者一起重新面对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认识它那不会被历史烟尘所遮蔽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

陈晓兰针对20世纪30年代旅苏游记与苏联形象的研究指出,对于这个世界上版图最大、民族构成最为多元、政制最为特殊的国家,中国观察者的评价和描绘并非众声狂欢而是两重声音并置。董晓论“文革”时期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命运则发现了俄苏文学在“文革”时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遭遇。“文革”时期对俄苏文学的批判与后来俄苏文学在当代中国遭到的冷落有着必然的关联。中篇小说《一切都在流动》是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绝笔,作品对国家乌托邦神话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历史上的涅恰耶夫》一文认为涅恰耶夫所撰写的《革命者教义》对俄罗斯革命的偏激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李正荣的论述发现莱蒙托夫的创作贯串着一种“英雄”的气质,而其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马”,或者“骏马”为表征的诸多叙事元素的逐渐层积,构成了莱蒙托夫的程式化的语言符号和程式化的格式。另外,2014年第3期的《俄罗斯文艺》是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专号,刊发了大量研究莱氏的专文,值得关注。

宋炳辉的研究着重从中俄文学交往看鲁迅《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揭示出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就果戈理的影响角度切入分析,忽视了鲁迅的现代主义复杂资源。何云波的研究指出顾彼得在十月革命后来到中国,著有《被遗忘的王国》《彝人首领》《神秘之光》,分别以丽江、西康彝人、中国道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建构了一个俄国人眼中的独特的中国形象。

关于当代苏联文学,周启超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其黄金时段也许并不像流行的文学史教科书所叙述的那样—或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降的“解冻”岁月,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始的“改革”年代,而是在“解冻”与“改革”之间。准确地说,应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段。在这一时期,具有伦理探索深度的“乡村小说”别开生面;“战争小说”的心理分析得以深化。以特里丰诺夫为代表的刻画城市生活中的消费主义习气的文学创作,以艾特玛托夫为代表的对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中悲剧性主题的探索,以舒克申为代表的对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生哲理意义的探索,使得当代苏联文学进入一个十分繁荣的“金色秋天”,苏联文学创作园地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百花竞放的景象。周启超还提出了一个号召,认为在尊重历史原生态,检阅历史,回望历史的基础之上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核心话语进行客观冷静的历史反思,已成为20世纪文艺理论史、20世纪美学思想史甚或20世纪艺术文化史的书写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关于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孟庆枢《日本比较文学概论》一文梳理了明治时代以来的日本比较文学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不同的问题意识。无论是对于西方比较文学的接受,还是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的视点都有不同的可借鉴之处,对于总结中国百年比较文学经验也是有益的。中国的“日本学”研究何为?研究日本“学术地掌握”日本,翻译研究日本文学“艺术地掌握”日本,是中国“日本学”的旨归。认为包括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在内的中国东方学可谓“实”至而“名”未归。王中忱在2014年第2期的《东北亚外语研究》主持了专题研究“甲午战争、东亚国际秩序与近代知识生产”,指出120年前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无疑是一个具有全球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栏目的四篇文章,分别从词典编制、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文学创作及语言教育等方面,考察甲午战争与近代思想、知识生产之复杂缠绕。王中忱还有一篇专文试论《禹贡》派学人的“疆域”史观与日本的“满蒙”言说,指出如何协调“价值”与“事实”之关系,是《禹贡》派学人内心挥之不去的焦虑,他们“由研究地理沿革而转趋到边疆调查”的方向调整,意义远超过研究范围的拓展。陶凤和靳明全的研究辨析了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及其深层次原因。张洁、肖霞则通过与当代女性作家的家庭、母性描写的对比,来探究山田咏美的家庭母性观。

在王晓平看来,日本学术随笔的特点是“随”“杂”和“通”,这使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正是有这样的特点,随笔在传播文学经典方面起到了三根快捷纽带作用,这些并非纯粹面对研究界的书,更便于联系日本现当代作品对中国古典的接受。而唐五代书仪中的敬语给日本“往来物”的语言以显著影响。《云州消息》正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著名学者和文人藤原明衡以中国书仪为蓝本编写的一部书札范文。王晓平还以《句双纸》为中心进行的日本古典文学校注中的汉语研究,发现日本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研究来说,提供的不仅是中国文学域外传播的丰富资料,而且还有近在身边的来自他者的参照系。

关于日本文学与文论。首先,王向远认为日本古代文论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流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大基本论题:一是“慰”论的文学功能论;二是“幽玄”的审美形态论;三是“物哀”及“知物哀”的审美感兴论;四是“寂”的审美态度论;五是“物纷”创作方法论。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日本古代文论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色。其次,关于“物纷”论认为其经历了从“源学”用语到美学概念的演进,在日本文论乃至世界文论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再次,对于中国的“感”“感物”与日本的“哀”“物哀”从审美感兴诸范畴的比较分析指出,作为审美感兴之范畴的中国的“感”字,至少在8世纪就见于日本文献。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中国是以心感物,心离不开物,心受制于物;日本是以心“感心”,心可离物而独立。日本特色的审美感兴范畴是“哀”与“物哀”。

严明近些年致力于对东亚国别汉诗的研究。凸显用非母语进行诗歌创作并保持长期兴盛的东亚汉诗,成为持续影响东亚各国文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独具东亚特征。严明并以朝鲜汉诗和时调的发展为例,直指其都与明清时期的诗坛风气转变密切相关。徐东日的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北方集市形象研究则发现燕行使臣通过中朝两国经济、文化的比较研究,找出中国之长与朝鲜之短,积极力主“北学中国”。《岭南摭怪》被称为越南最早的汉文小说,在越南流传很广。刘介民等人对《岭南摭怪》的研究从审美建构、艺术神韵、中国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揭示出越南的神话传说是中越文化交融、文学变异的产物,足以能够发现越南神话传说与中国文学的联系。

在陈思和的论述中,文学史上不仅在中国,西方国家也有这样一种悠久的民间传统。而这种传统就是写底层,莫言恰是在这样的领域作出了贡献,那种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在中国和欧洲都很缺乏。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创作群体,基本上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高的创作成就。陈思和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美学分界,即这些作家走的多是民间道路,他们采取的立场都是民间的立场。这与我们以前官方的文学、意识形态的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学都不一样,与学院派的文学也不一样。这批作家的创作资源是完整的、自然的,大多来自民间,没有受到现代教育制度的分类和净化。而程通和靳明全的研究则关注到了莫言短篇小说的创作历程和艺术特征。陈思和关于杭州会议和寻根文学的意义指出杭州会议的重要作用。会议表明大家对现代派文学完全是肯定的,对当前小说创作的形式实验有了信心,对于过去不甚注意的民族传统,尤其是民间文化传统,开始有了关注的意愿。努力用西方现代意识来重新发现与诠释传统。结论是我们的创作应该自觉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意识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因子,两者是相通的。

四、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

本年度叶舒宪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张以物的叙事重建失落的历史世界,在理论与方法研究上不断做出新拓展。在叶舒宪看来,探寻每一个文明的观念之源,需要诉诸史前至文明之初的神话观念形成史。叶氏通过解析《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叙事案例,再现支配华夏国家统治者行为的观念要素,提示神话观念决定论的理论命题,呼应恩格斯晚年提出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力与韦伯的宗教观念决定论。囿于篇幅,这里仅把叶舒宪本年度发表之论文予以简单分类,以供参考。关于玉石神话信仰的研究有《玉教神话与华夏核心价值—从玉器时代大传统到青铜时代小传统》《东亚玉文化的发生与玉器时代分期》《从玉教神话到金属神话—华夏核心价值的大小传统源流》《〈山海经〉与白玉崇拜的起源—黄帝食玉与西王母献白环神话发微》《从玉教神话到金属神话—华夏核心价值的大小传统源流》等。关于文化文本的符号多级编码原理有《玉兔神话的原型解读—文化符号学的N级编码视角》《八面雅典娜: 希腊神话的多元文化编码》《“玉帛为二精”神话考论》等。关于大小传统新视野理论有《为什么说“玉文化先统一中国”—从大传统看华夏文明发生》《竹节与花瓣形玉柄形器的神话学研究—祖灵与玉石的植物化表现》等。关于作为新方法论的四重证据法有《论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以西汉窦氏墓玉组佩神话图像解读为例》《〈天问〉“虬龙负熊”神话解—四重证据法应用示例》《从汉字“國”的原型看华夏国家起源—兼评“夏代中国文明展: 玉器·玉文化”》等。关于田野考察调研有《西玉东输雁门关—玉石之路山西道调研报告》《玉石之路黄河道再探—山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史前玉器调查》《游动的玉门关—从兔葫芦沙丘眺望马鬃山》《金张掖,玉张掖?》《重逢瓜州日锁定兔葫芦》等。

徐新建的比较文学人类学研究强调跨族群对话,着重凸显中国比较文学的双重路径。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由于内外兼有的原因,自诞生之初就踏上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双向道路,即同时既“向外跨国”又“向内跨族”。可惜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中原汉文化中心观念的束缚,国内学者大多忽视了作为多民族共同体之中国的内部文学与文化多样性,因而也就忽略了从现实与学理两个方面内在于中国比较文学的双向路径。而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就得知晓致使这种双向性得以形成的历史脉络,也就是作为多民族共同体之中国从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变进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徐新建指出“歃血为盟”是东亚大陆众多民族在历史上处理相互关系的诸种方式之一, “彝海结盟”与“普洱誓盟”生动地说明,在多民族的互动历史中,在“天下—王土”式的“大一统”体制之外,其他“对等—制衡”模式对于文化多元与族群并存格局的重要意义。徐新建的另外一篇文章还从“夷夏互补”和“礼失求诸野”的角度考察以苗族“吃牯脏”和侗族“吃相思”为代表的“饮酒歌唱”习俗,提出其不但体现了“兴观群怨”的礼乐特征,同时还蕴含着“礼”“野”互动的文化意义。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彭兆荣在本年度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总结是: 生生遗续。就体系的结构而言,它大致包括三个层次和要素。其中“生生遗续”为总体系,“六生”为次体系,每一个次体系中又有各自的核心元素。其整体形制为: 生命礼仪、生态亲和、生计方式、生产技术、生业组织、生养制度等连环递进的生生遗续图。另外一个重要的探索成果就是以“体、用、造、化”的“四字诀”所阐述的文化遗产“格致论”。包括“体”之“名、形、质、色、饰”,“用”之“人、地、事、用、价”,“造”之“材、具、序、诀、仪、艺”和“化”之“天、地、人、变、生”。“四字诀”和“六生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发掘,也是对符合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的一种探索。并且,引领国内人类学对民族志范式的求索。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志“本土化”讨论已有时日,仍步“西方范式”后尘。研究从中国本位体察,以“王”“参”“品”为关键词,从“王”: 神圣之道、“参”: 三位一体、“品”: 体味之感这三个层面,以体性之于民族志关系进行讨论。其次,在本年度的研究中,彭兆荣还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一是我国的行业传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日常的,也是神圣的,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二是提出文化人类学将饮食仪式视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三是以行走为题引,并将其置于人类身体遗产的范畴加以讨论。指出把行走的身体与思考的思想置于一畴,“意识流”恰好满足人们行走中不断变幻的观景流动这样一种文体。四是彭兆荣提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继承我国“城郭—城邑—家国”一体,融合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智慧的传统,以及“城—郊—野”的城建形制至关重要。另外,彭氏还主持了数个遗产学研究专题。刘介民、刘小晨的广府民俗艺术的民间审美研究也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

2014年8月,蔡熙的《“多彩贵州”的文化蕴含研究》一书出版。乐黛云首肯了该著在贵州文化研究的系统构架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14年8月30日的《光明日报》第9版文化遗产专栏发表的《古村落也可生产性保护》一文即为蔡熙关于贵州文化蕴含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另外,蔡熙的文章还揭示出在贵州高原上土生土长的苗族作家万胜昌、欧阳克俭、李文明、李再春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民族志的方式呈现苗族社会奇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用富于民族色彩的叙事来探寻根本性的个性文学表述。

关于苗族长篇口头作品“亚鲁王”研究。徐新建的文章从文学功能等角度入手,强调其性质应为为亡灵诵唱的“送魂歌”。作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亚鲁王》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主持人,蔡熙的研究同样在2014年年度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新史诗的发现可能对传统史诗观念和史诗研究范式带来根本性突破,为史诗发生学、史诗分类学的研究带来重大变革。西方以荷马史诗为范例建构起来的“英雄史诗”只是解读《亚鲁王》的一个维度,而不能囊括其作为口头史诗的本质特征。其具有鲜明的活态性。作为文化超人的亚鲁王是苗族文化价值体系的集中代表,是苗族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的主要价值载体。为我们探讨史诗的仪式起源问题提供了鲜活的例证。《亚鲁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万物有灵信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形塑了亲近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亚鲁王》中铸造日月神话、射日月神话以及鸡鸣日出的神话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日月神话体系,表征着远古苗人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是其自然观念的幻想的折光反映。对《亚鲁王》的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神话学研究,以揭示创世神话的共同特征及其生成原因。另外,《亚鲁王》还塑造了美轮美奂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铜鼓文化的殉道者、能征善战的女英雄、女性神力形象和管家型的妇女群象等,每一类女性形象都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蕴含。

五、比较诗学

首先,当下在对西方文论的质疑声中,不乏一种文化上的大国心态之复生和复现。这种心态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对于西方思想传统的深入了解与认识。其次,对于西方文论的过于盲从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对于各种新思潮的追逐会使传统的价值被遗忘。结果,这不但导致了新理论与传统学说之间关系的割裂,而且同时阻碍了对于二者的理解与把握。就此而言,解构主义似乎首当其冲,同时受到了基于两种心态的误解与曲解。耿幼壮通过讲述德里达对于柏拉图《蒂迈欧》的读解与阐释,以说明新理论与旧传统之间的密切思想关系。耿氏还以英国文论家伊格尔顿重要戏剧作品《圣奥斯卡》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一作品与伊格尔顿文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另外,耿氏还以法国作家布朗肖的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着沉默与声音这一对概念,深入分析了布朗肖对语言和文学的独特认识。

代迅对西方学界的东方美学研究表明,由于美学学科内部知识生产力和文化权力等因素制约,东方美学对于当今西方美学建设尚未发生实质性影响。西方美学挟强势文化背景进入中国之后,中国美学西化无法避免,并因面临西化挑战而激活本土传统的某些方向和侧面。西方美学“化中国”和中国美学“化西方”的双向逆行,由趋同性话语而走向普适性理论,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对于非西方后发展国家的美学研究,解构“西方中心论”并建构普世性美学理论,均具有示范意义。

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亟需学界对中国型艺术学理论进行研讨。张法的研究凸显出基本概念的困境与出路,进而总结出中国型艺术学的基本特点:第一,在与西方的艺术体系相比,是把文学和建筑除开,把广播电视和设计学加进来之后,形成的体系;第二,由于这一排除,一加进,让艺术学的基本术语产生了不少的含混;第三,以上两点都是中国艺术学在历史演进中,在与西方的互动形成的。此外强调中国型艺术学的这些特点正是中国型艺术学在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理论出发点。曹顺庆论艺术学学科理论建构,认为应在广泛总结、吸收多种艺术本质论的基础上,从艺术的内在特征阐述“艺术是生命之歌”这一艺术本质新观点。

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已整整二十年了,进入21世纪之后,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突出反映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在后殖民视野影响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问题意识越来越具前沿性,研究视野也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区。下一阶段应努力在学科的自我反思、文学史的重写和切入“世事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蔡熙通过论述萨义德的狄更斯批评指出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为文学和文化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但是他主张的精英主义文化依然没有挣脱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

张法在其美学求索之路中坦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就在于西方人以区分型的思维和方式做学问,中国人以关联型的思维和方式做学问。用关联型思维去做美学,就一定会被与美相关联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心理、社会、文化所纠缠。因此,张法被引进了美学,并在中国型思维的暗中制约下,进一步被美学引向以下各个方面的比较美学研究。本年度张法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作为终极意义的无: 全球化语境中生命的意义追问。第二,对“美”字释义与对中国美学的重新审视。西方由区分型而来,美具有自身的目的。中国美学起源于“美”字,美是在上古仪式的整体活动中产生的,美的整体性体现在“禮”字上。从美的字源到《尚书》到《国风》,呈现了一条美的演进线索。第三,从文化与美学看京城的建筑象征体系。故宫体系中,内蕴着中国文化远古的核心,而这一特色就体现在王朝的京城模式之中。天安门体系作为京城的建筑象征体系,新世纪的四大建筑是京城象征体系的一种扩展。而CBD在北京的出现,显现了京城模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即从苏联模式向西方模式的转变。第四,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关键词入手,进而凸显中国哲学关于运动、变化与生灭的独特思想。第五,对中国音乐理论发展的总结与中国型海洋美学的建构的展望。而张德明则主张以人、海、船、岛四大基本构成要素,为海洋文化研究设定问题意识和研究模式。

张辉治中德美学交流史有积年之功,对德国美学之东渐尤有专深之研究,尤其凸显一种审美现代性问题,通过细读莱辛作品,张辉非常敏锐地发掘出了器物所承载的人物、制度,乃至更深层的文化意义。首先,通过莱辛《拉奥孔》解题向我们阐明之所以在造型艺术的希腊之外要讨论甚至弘扬另一个希腊—诗的希腊,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为了分别诗与画在艺术符号意义上的界限,更重要的,是要人们看到: 在被片面理解的静穆的希腊之外,还有一个不该忽视的希腊—行动的希腊。其次,论述穆齐尔、尼采对文体即意义问题的思考。直指不仅要在文体与意义之间进行思考,而且要特别关注此二者所存在的“重合”与交融现象。其不仅可以为打通文学与思想史研究寻找一个有意义的新入口,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层面重建诗与哲学的对话关系。与之相应,叶隽的德国美学研究则对莱辛的早期剧本《犹太人》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剧本所反映的宗教问题。

王晓路将文化批评作为当代西方文论的关键词进行了梳理,涉及其源流、主旨及实践方式。但对此舶来的话语形态,中国学界有必要超越译介阶段,直面问题的不同类型,探求其可能性,从而在揭示问题和理论再生产两个方面提供洞察力。吴家荣针对唯形式主义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尖锐指出,形式主义的极致就是反形式,艺术性的“顶峰”就是无艺术性。这种令人难以置信而又无法置疑的结局当然不是文坛的主流,但也该让文坛的探索者深长思之。

本年度王杰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悲剧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就是论“中国梦”的美学维度及文学批评家的任务。以电影《百合》和小说《北京和尚》为例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指出“美学的革命”与文学批评家的任务。不仅是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应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形式”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发现广大人民大众审美经验中积极的审美意义,达到引导和激励人民大众追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解放的目标。

史忠义在本年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从文本理论切入反思符号学的得与失,明确指出继续过分炒作文本理论,特别是忘却和否定作品理论,是错误的。另外,还拿出了两篇重要译文: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建立复量符号学》、米歇尔·梅耶的《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马汉广的比较诗学研究首先辨析了“文学性”概念的多重蕴含与当下意义。揭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多半忽视了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发展变化,而依然执著于形式主义者提出这个概念时针对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生产形式与种种非文学形式的区分上,而没有看到这个概念的提出改变了研究文学问题的视角、方式、方法,因而对当下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研究具有的启迪。另一重要的工作就是针对中国文论现代性转型先天缺陷之反思。坦承中国文论近百年来一直在追求现代性的建构。其特点与缺陷也是相对应的。第一,中国文论一百多年的建设始终围绕着某种现实的政治诉求,理论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实用研究。第二,因为缺少了学理上的追问,逻辑理性被现实实用理性所取代,理论自身的现代性目标,则愈益被能否指导中国文学实践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分所取代,比如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在这样的情形下,无论是中国古代文论,还是西方文论,都只是我们可以随时拿来为我所用的现实工具,而不是不同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文化思想资源,因而也就没有了要全面系统地加以梳理和整合的愿望与要求。

胡继华和罗钢两人还分别对陈寅恪和王国维的诗学进行研究。胡继华发现陈寅恪与王国维有三个方面的关联: 一为文化孑遗心境;二为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三为学术精神与方法。陈氏的复杂象征体系就其直探中国文化之本而言,陈氏的史境乃是文化保守主义;而就其为现代精神张目而言,这种史境显然深得自由主义的真谛。罗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研究力图通过梳理揭示出《人间词话》的国学经典化之路乃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当我们把王国维等人依据德国古典美学传统建构的“意境说”视为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和审美理想时,同时也就埋葬了自己民族的诗学传统与审美理想。

关于古希腊古典学研究。2014年年度学界的贡献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归总。第一是对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与古希腊古典学的幽微关联进行辨析。刘小枫注意到施特劳斯与托兰德问题。刘小枫又进而提出施特劳斯在论及隐微写作传统时为何对曾经专论此传统的托兰德只字未提,实际上是要恢复古典的隐微论。二是元典释读。刘小枫以亚里士多德《论诗术》中的肃剧定义和柏拉图《普罗塔戈拉》中苏格拉底关于哲学和诗的戏言为例进行研读。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命题研究。金永兵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性”中寻找到时代的真正问题,形成理论命题,以“术语的革命”,实现当代形态文论话语系统的建构。重新来反思经典作家关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这样一个理论命题的论述,也许能够从另外一个层面进入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的精神内核中去。作为国家社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的阶段性成果,季水河认为20世纪伊始至30年代初,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早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系统传播期和发展成熟期,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期。

在本年度,胡继华继续深入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以及现象学神学之维的探究。首先指出《德意志观念论体系的源始纲领》是德国观念论与浪漫派的开篇之作。然后通过梳理揭示出“浪漫主义”概念常常在多种意义上被使用,在18—19世纪的宏大理论脉络之中,甚至汇入了思想史、批评史以及政治观念史的语境之中,成为跨学科考察的对象。并且认为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古代艺术家之间有一种遥契合,那就是超越审美而趋于属灵的真实实在。另外,还尝试从现象学在20世纪后期法国语境下的变异出发,通过以德里达、南希和马里翁的宗教思想个案为线索,探索现象学的神学之维。

六、国际中国人文研究

关于汉学研究。严绍璗的研究以“汉学史”的事实,揭示了“汉学主义”的“伪科学”的“哗众取宠”的特征,批评了“汉学主义”的狭隘和偏执,更进一步总结出关于“汉学主义”的三个层面的特征。第一,“汉学主义”的提法本身就是三十余年来我国人文学术层面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又一种表现。第二,我们注意到“汉学主义”的提出者和传播者,犯了“提出主义”和“研究文本”脱节这一“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病”。第三,以日本关于《论语》阐述为例,说明今日“汉学主义”之提出,是与这一论说的表述者在认识事物本相的视觉中“历时性”和“共时性”混乱、“局部”与“整体”错位的思维逻辑相关联的。文章的核心正是要强调“任何观念性言说”,必须以“文本细读做基础”。而陈跃红认为如何理性地在既有的中国问题与借鉴来的所谓汉学或者说中国研究范式之间建立起一种阐发、比较和面向未来的对话、共创的交往研究模式,是今后一个时期这两者关系研究的迫切命题。除了继续不断尝试从国际的视野去展开更精深的研究之外,一直以来曾经只属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范式能够有所助益。张西平则有“西文之中国文献学”初议,倡导建立西方语言的中国文献学,或简而称之“中学西书文献学”是展开西方汉学研究之基础,是做好中国典籍外译和流播研究之基础。同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将中国史放入全球史中加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另外,关于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张西平主张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当是国外汉学家。本年度张西平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从历史与思想的角度说清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关系。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否认中国文化对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把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说成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要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跟传统思想对立起来,无法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和思想的联系,从而赋予儒家思想以现代意义。张西平的研究着力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汉学与国学对话,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文化研究,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文化的自觉和复兴。

刘耘华近年致力于北美汉学研究与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的建构。在本年度,刘耘华依循于连的入思路径,对他借助汉学视角所建构起来的中西比较文化方法论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结合其著述,对其把“中国”视为西方的“未思”及主要蕴含进行了较为透彻的解析,指出于连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虽然见解独特而深具启迪性,但是他在实现“迂回”的目标—借中国之“未思”来使西方“再范畴化”方面却反而少有建树,其中大有深意,值得中外学者倾心探究。个中奥秘在对中国的诠释方面,特别是在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之认定方面,于连的研究与美国学者安乐哲、郝大维具有令人惊讶的一致性,都把情境性、过程性、动态性以及内部构成要素之相互关联性(更侧重美学的类比关系而非科学的因果关系)等视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在他们看来,根本而言,中国的“智慧”是“诗性的”,运用这种智慧可以帮助西方来矫正其“求真的偏至”。

另外,季进的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与评述了海外学界关于通俗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与其说是对通俗文学审美价值的重估,不如说是对晚清民国文学现代性的重估。他们重视的不是其文学性的缺失,而是这种缺失如何辩证地构成了一种新的现代机制。这对于我们反思通俗文学的命运、探讨雅俗文学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与渗透。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场域受制于世界文学的话语冲击,以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作为自己的参照;同时,重返中国文学传统,以独特的实践参与世界文学进程之中,对世界文学施以刺激,显示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的独特风貌。世界文学构成中国当代文学的背景。

陈思和在本年度发表了一篇纪念夏志清的专文,直指其努力营造了一个中国现代小说的“大传统”。认为夏氏在196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梳理出鲁迅、茅盾、张天翼等代表的左翼文艺,沈从文、师陀等代表的乡土民间文艺,张爱玲代表的现代都市文艺以及钱锺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讽刺文艺四大传统,基本上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重要的是在陈思和看来,夏氏的这一贡献与其近些年一直标举的“先锋”与“常态”两种文学发展模式若合符节。另一方面,赵小琪的研究还关注到了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研究。认为历史地看关于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存在着将文学与政治、知识与政治意识形态、知识的真理性与知识的权力性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的问题。从政治意识形态和哲学观的双重视角去审视普实克与夏志清建构的中国现代诗学形象,会发现传统的尊“夏”贬“普”之说的偏颇性。

关于海外新诗。赵小琪还发现了在追求和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当代台港澳新诗建构了一个由个体性与民族性、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现代性中国形象。与之相应,新诗的中国梦的实现既然是一个既涉及合规律性又涉及合目的性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辩证、动态地看待新诗系统内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等结构性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赵小琪、何娟还从二元对应性的空间结构美学来析论马华作家朵拉《听风的声音》中的空间意识。而在张辉看来,杨炼在流散中意识到了中文诗歌中一些此前被忽略的东西,同时空间的置换也给他的视角带来一定的遮蔽,对于杨炼“中文性”诗学的阐发,不仅需要借助于结构主义诗学,更需要引入一种历史动力学。孟昭毅等人对菲律宾作家黎萨尔与20世纪中国文坛考论为中菲两国的文化文学交流增添新成果。这种影响因为其“绝命诗”的中译问题而和中国的六位作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与中国现当代文坛结下近一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饶芃子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引入文艺学、比较文学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成果。2013年12月4日“华文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饶芃子的发言从学科融通的角度论述了比较文学之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暨南学报》于2014年第1期特设《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经典研究专题》,刊登的三篇论文,有理论研究,有区域性的文化观照,也有经典作家作品的个案解读。《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之思》一文,是从理论上倡导并论说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意义、研究基础和特殊性,同时还提出了这一领域经典化和经典文本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东南亚华文诗歌复杂的文化认同—以若干代表性诗歌为例》一文,以东南亚若干有代表性的华文诗歌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华文诗人在流散生活中所表现出来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并对这种复杂性原因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解读、挖掘该地区华文诗歌所蕴含的经典意味。《论聂华苓长篇小说中的文化意蕴—从〈桑青与桃红〉到〈千山外,水长流〉》一文,以美国著名华文女作家聂华苓的两部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作品主要人物形象的寓意、身份认同的隐喻,以及它们艺术结构的特色,从个案探索海外华文作家笔下所呈现的中外文化互动的形象折射情景,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栏目提出的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思路是一个有待开拓和深化的重要论题。

七、比较文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的使命与翻译学科建设。许钧总结出需要注意的三方面问题:(1) 要将学科发展跟国家社会发展结合起来;(2) 要继续深入翻译理论研究;(3) 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关于加强中译外研究,许钧则建议对出版商和编辑的修订标准进行历时的研究,从而把握某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同时还可以对引起他们修订标准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其文学多元系统的历时变迁,从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何时译”提供理论参考。就翻译的总体研究而言,许钧发现有几点值得译学界注意: 一是译学界对关涉翻译根本性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二是对新形势下国内学界对翻译的期待与批评缺乏回应;三是在对翻译的语言中心主义展开批判的同时,翻译的泛文化研究倾向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许氏倡议在新的时期,翻译研究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是要直面历史,加强翻译史研究。这方面,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宏志做过出色的工作,其影响已经凸显。同时,翻译研究从翻译本身出发,直面历史,也应该密切关注涉及翻译的重大现实问题。在2014年年度,杨乃乔召集了关于翻译之一项比较有趣的研究。杨氏邀请了王东风、许钧与封一函,四人约定就五卷本“汉英文化对照本”的出版等问题,以笔谈的形式给出各自的思考。杨乃乔的思考以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为中心、王东风的思考以中国典籍走向世界—谁来翻译为中心、许钧的思考以对照的多重意义为中心、封一函的思考以《红楼梦》全译本的开放式阅读为中心。现下正值因莫言获取“诺奖”而国内学界侈谈莫言小说的翻译及获奖的问题。从文学的本质与品位两个面相来公允地评判,曹雪芹的《红楼梦》及其翻译的贵族性、厚重性与莫言小说及其翻译的坊间性、大众性,这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四位学者在此重谈《红楼梦》及其相关的翻译问题,其目的之一,也是对莫言本身并不希望的炒作及相关翻译的过度讨论给予研究方向上的归正。

王向远在本年度比较关注翻译研究。《翻译学·译介学·译文学—三种研究模式与“译文学”研究的立场方法》一文指出,当代中国的翻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场、宗旨、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范式:一是以语言转换为中心问题的“翻译学”;二是立足于比较文化立场的“译介学”;三是立足于文学与文本(译本)立场上的翻译文学研究,可称为“译文学”。 “译文学”坚持以译本为本位的立场,强调译本的自性或本体价值,提炼出“迻译”“释译”“创译”三种翻译文学文本生成方法的概念,认为只有从翻译语的研究入手,“译文学”才能真正细致深入地展开。指出近年来我国译学界围绕“创造性叛逆”问题,形成了“忠实派”与“叛逆派”的理论论争。“忠实派”的理论适用于“文学翻译”的实践要求,“叛逆”派理论则是对翻译成品即“翻译文学”的描述,但两者却将各自的主张绝对化。而只有看到“破坏性叛逆”,才能正确认识“创造性叛逆”。《论翻译文学批评—特殊性、批评标准与批评方法》一文指出,翻译文学批评对于翻译文学来说,非常必要,但做起来非常困难。对我国翻译文学而言,“信达雅”是基本标准,“神似”“化境”可以作为最高标准。在批评方式方法上,对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的比较批评,即译本比较批评,在翻译文学批评中是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王宁在本年度的翻译研究中倡导翻译学要走出“语言中心主义”的囚笼,因而对翻译学的重新定义就势在必行。另外还对翻译与跨文化阐释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田德蓓等人的研究首先讨论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力证正是译者个体特性、赞助人、隐含读者以及干预客体所形成的合力,共同导致此阶段的创造性叛逆。另外,以杨苡译《呼啸山庄》在中国的经典化为例研讨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

罗选民指出我国的翻译历史源远流长,翻译资源十分丰厚,文化记忆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必然可以从一个侧面推动我国的翻译研究向纵深发展。研讨翻译作品的创造性与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记忆是有待开发的课题。另外,关于翻译研究罗氏指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商务广告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译者应在尊重原广告的基础上,将原广告中的互文指涉充分体现在译文中,同时运用互文性理论增强译文广告的宣传效果。

穆雷的团队在翻译学研究上拿出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成果,涉及翻译的各个方面。关于翻译史。揭示出明朝的四夷馆和清朝的同文馆都设立了较为完备和具体的人才选拔和考核制度。分析明清翻译人才选拔与考核制度与国家语言政策及翻译政策之间的关系。关于翻译学专业建设及翻译的职业化。首先提出随着语言服务业的快速崛起,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建设,是语言服务业的百年大计,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决不能重蹈 MTI批量发展的覆辙,还需要语言服务业的大力支持与鼎力合作。其次,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考察了近二十年来中国两岸四地近700篇翻译研究博士论文在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征与变化,以此评估中国翻译研究博士生培养的成效。关于当下翻译研究新领域的开拓。第一,针对军事翻译的研究现状,尝试着从学科上界定“军事翻译”。进而以一个英国国家课题“战争中的语言: 冲突中语言接触的政策与实践”为引子,分析了国际国内军事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第二,基于笔者设计和建设口译语料库的经验,指出口译语料库中副语言信息的转写及标注所应注意的问题。第三,以专业化为视角,通过文献法和理论思辨法,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共四家语言服务业专业协会的职能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相关协会的职能发挥提出了建议。

谢天振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包括翻译界、翻译研究界,没有意识到文化转向对当今译学研究发展必然趋向的显示,而只是把它视作热闹一阵就会过去的时髦理论。有鉴于此,2014年第1期的《中国比较文学》开辟“中国文学走出去”特辑。季进的研究总结了当代文学英译与传播三个方面的转向,并以《受活》的英译为例,具体论述了当代文学翻译的作用。葛浩文和史国强合作的研究则从葛氏的翻译入手探讨了翻译理论及译者的问题,指出从葛氏角度而言译者总是现身的,也总是隐身的。江帆的研究比较了英语读者对外文出版社和企鹅出版社两种《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的悬殊反应,对基于传统的“外宣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耿强以熊猫丛书这一政府翻译项目为研究对象,整体考察丛书在美国文化系统中的接受过程,意在揭示丛书在译本传播阶段存在的问题。林少华认为莫言成为2012年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为强有力的竞争者而最终落选。文章就以下四点对两人进行比较性探讨: 善恶中间地带、民间视角与边缘人立场、富于东方神秘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为共同创作取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期深化对这两位世界级当代作家的文学特质的认识。

与此相应,2014年第3期的《安徽大学学报》还开辟了“翻译史研究”专栏。赵稀方的文章以学衡派的翻译活动及其翻译目标为依据,指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歧并不在于整体性地肯定或者否定西方文化,而在于要学习西方文化的哪一个部分;付文慧、王恩冕的《北平沦陷时期翻译状况初探》与熊兵娇的《上海“孤岛”时期文学翻译的发生与建构—以〈西洋文学〉杂志为讨论对象》则有两相呼应之妙。前者探讨1937—1945年间北平沦陷时期的翻译活动,后者梳理上海“孤岛”时期的译作状况。

八、跨学科研究

在叶隽看来,侨易学的基本理念乃是由“侨”而致“易”,其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哲理因子,既有空间维度的整合,也有时间维度的演进,如此纵横交错,经纬交织,构成一组有效地理解事物进程的矩阵型结构。2014年,叶隽的“侨易学”理论基本成型,还借助侨易学基本理论,讨论魏时珍、王光祈、郭沫若、宗白华等具体个案人物的侨易现象,借助鲁迅的少年求学经历来取象说易,说明侨易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并试图进一步讨论思想形成的人文底蕴、社会场域与文化地理等诸因素的关系。

葛桂录等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从“他者形象塑造”研究模式起步,发展到目前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探讨西方现代性世界观念秩序里东方主义话语的研究策略,更进一步的研究思路或可体现为思想史语境的他者形象阐释路径。可是在2014年,以周宁为旗手的跨文化形象学研究却遇到了瓶颈。跨文化形象学起于当下中国文化自觉的问题,从解构西方的中国形象入手,揭示其中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进而提出“三组课题”:“西方的中国形象”“世界的中国形象”和“中国的自我想象”。按三组课题清理跨文化形象学的基本研究思路与体系,发现了第三组课题留下的理论困境: 真正需要解构的,不是西方现代性和西方现代性构建的中国形象的知识—权力网络,而是中西方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模式。在这一思维模式中,我们不可能摆脱西方这一巨大的他者进行现代性自我确认。周宁本人以《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为例分析这种诡计的运作方式,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反写”与“正写”的辩证结构以及这种辩证结构赋予“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强大力量。

叶隽主持的专栏指出周宁在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中延续发挥了萨义德一曼海姆的知识批判进路,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首先是让文化研究与国家权力联姻,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某种特定的国家形象;另一个解决方案则是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对话,在一种“文化间性”的框架中达到一种全球主义或者世界大同的状态。称前一种解决方案可称为“权力联姻”进路,后一种称为“世界大同”进路。并着重剖析了前一种进路可能产生的困境,以及后一种进路作为替代性方案在规范层面上的吸引力。当前学界也确实对跨文化形象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世界的中国形象”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复制;西方与非西方处于“主体/他者”的二元关系中,从而陷后者于建构主体性的两难境地;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的价值立场可能背叛它的学理性。要之,第三组课题出现的理论困境,将直接质疑跨文化形象学前提与使命。

在本年度,周宪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收获颇丰。第一,其对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研究表明艺术理论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知识领域。第二,对艺术品的意义与产生阐释表明艺术品意义的阐释是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最富争议性的问题。第三,对艺术现代建构的文化逻辑探究显示出从艺术的现代发展来看,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似乎是一个明晰的发展脉络。第四,对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紧张的诠解凸显出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历来存在着既爱又恨的复杂关系。第五,从异面同相角度论艺术与科学呈现两者内在的复杂关联,从一个侧面确证了济慈的诗歌名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第六,关于跨文化研究中的理解与解释表明文学研究等人文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具有许多独特性,处于一系列复杂的交互性关系之中,解释冲突最为显著,因为他者文本的编码与跨文化语境中对文本的解码间存在一系列的不对称。

自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原有的地形图,并成为考察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参照系。作为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课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周宪在其研究中向我们揭示微文化有一系列突出的文化症候,其中微型、快捷、海量和快感是值得注意的四个方面。微文化的后果是复杂的,微认知的习性化、对微装置的依赖、微主体的塑形和微政治的建构描述了这一复杂后果的深刻影响。面对微文化,穿越并重建多元总体性是一个可能的文化策略。论文《从形象看视觉文化》,着重讨论了形象的多方面的问题,从形象构成的媒介差异入手,分别考察了图像、影像和景象三种形象,再进入形象的主题学类型分析,最后把形象与视觉性和表征相关联,指出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复杂的路线图。专题刊出的两篇调研报告则以调研资料为依据,结合其他文献和数据,对当前视觉文化研究中非常引人瞩目的领域进行分析研究。。与之相应,本年度还举办了“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学术研讨会,对正在崛起的微时代的精神状况做出蠡测,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微文化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研讨深刻指出微时代奠基于后福特主义工业文明,肇始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最终指向的却是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精神状况的全面转型。它既是大时代的产物,也是大时代的多棱镜,更是大时代的突破口。

基督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基督教神学与西方人文学术的相互介入、不同思想和学说对单向主体的共同警觉,近些年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其中齐泽克的相关著作,也许最有可能在中国语境中激发出特别的反响。然而杨慧林对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提醒我们,齐泽克的“反向”涵纳着一种标志性的思路。这是在确认一切“有限性”“不可说”“不可能性”之后,对于“无限”和“真”的言说;是在消解一切可疑的单向主体之后,对生成性主体的重构;是在“易碎的绝对”之中确认“绝对”、在脆弱的主体之后重构“主体”、在“真的死结”之外寻求“真”的依托。2014年刘耘华著《依天立义: 清代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研究》出版。有评论指出我国基督教研究的“范式转型”所包含的目的和方法两个层面上的转向都指向现今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刘耘华治明清天主教,注意到古代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文人、文学家的事实。《依天立义》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文人”,详细考辨“江南文人”与“天主教文化”两极间所存有的联系。这无疑是范式转型后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的一个突破。刘耘华认为,“敬天”风潮在顺治、康熙时代甚至成为“显学”。它已不同于泰州学派的“宗教化”尝试,只是儒学自身脉络的延伸,而是与天主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依天立义》还谈不上解决了明清思想转型这一问题的话,至少是坐实了儒学宗教化与天主教的关联。《依天立义》并以宏观入手,阐释了当时东吴文人与天主教文化、西方科技、西方器物之关系。重要的是,刘氏结合比较文学之形象学理论,开辟了明清天主教器用之学的形象学研究,这一研究范式在以往的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中还没有出现过。刘氏以“敬天”思潮为中心对天主教东传与清初文人的思想重构的析究也表明晚明中西“上帝观”的比较研究值得深入开掘。

作为梁工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其“殖民/后殖民圣经读者的多样化阅读”研究具体分析了两大类圣经读者中的复杂情况,他们对圣经各显千秋的理解和阐释,从一个角度呈现出当代后殖民圣经批评的景观和特色。梁工主持的“文学研究与跨文化思辨”专题也是从跨越性视界观照文学的新收获。其中《两种文化视力的博弈—再论果戈理与别林斯基之争》实现了异类文化之间的跨越,一端是别林斯基关注的政治斗争,另一端是果戈理强调的宗教信仰;《圣经透镜中的〈高加索灰阑记〉》打通了一部现代德语戏剧与古犹太—基督教经典之间的壁垒;《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则运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比较文学主题学方法,通过解读李伯梦、但丁梦、皮尔斯梦和海涅梦,分别呈现出美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国民性格,进而对其予以整合,发掘出有益于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资源。

“中国侠文化”专题及金庸小说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季进结合英语世界金庸研究的最新成果《纸侠客: 金庸与现代武侠小说》一书,从“作为文本的金庸”“作为现象的金庸”和“作为话语的金庸”三个方面,反思金庸研究中雅俗文学形态的辩难、文学空间的重构、文学史书写程式的变动等问题。韩云波在其主持的“中国侠文化”专题指出,金庸武侠小说以一种原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通俗的类型文学形式,步入了具有纯文学意味的殿堂。这既是中国武侠小说类型意涵的张力所决定的,也是由金庸本人的文学态度所决定的。高玉认为,金庸小说的成功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按历时发展的逻辑来进行理解,可以看到“两个金庸”及两个金庸小说版本: 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金庸小说成功的秘诀,正是金庸从通俗文学走向了纯文学,从而泯灭了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的鸿沟,做到了雅俗共赏。同理,不仅武侠小说如此,武侠电影亦然。刘郁琪以1950年以来的武侠电影为研究样本,生动说明武侠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身是具有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的。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就是中国绘画的代表性流派,从王维、苏东坡直到董其昌等人。21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与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已经将中国画的传统守约与创新制衡点呈现。从世界艺术的多元化来看,中国绘画学的主体特性与价值约定使得中国文人画的重建势在必行。“重建文人画”首先要对文人画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重建沿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是传统的“外师造化”原则将在生态文明中实施话语建构;第二是“中得心源”在多元主体的艺术心理中重建自我内心创造愿景;第三是在跨文化的当代艺术对话中建立本土化的文人画审美体系建构。作为主体约定的中国文人画则会将以上三者作为现实题材的创新、笔墨融新与学术体系的精神“替变”的实践。2009年7月1日,中国军旅画家举办了“红色记忆艺术邀请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为艺术顾问参加的杨乃乔根据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理论,指出政治无意识是一种文本力量,视觉艺术则是由画语构成的文本形式,而军旅画家的红色经典即是由政治无意识所推动与形塑的视觉文本,因此在红色经典的视觉想象中,必然彰显着他们以红色政治无意识对历史进行叙事化与文本化所选择的价值立场。

何云波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认为围棋作为一种竞技性游戏,本是形而下之“技”,但其后又逐渐成为艺术,并与形而上之“道”联系起来。围棋的这种意义生成过程,与中国传统的知识生成机制有关。中国围棋的意义建构,在棋论之间、围棋与其他棋种之间,形成一种“互文关系”,最终指涉的都是中国文化。中国围棋理论,与其他各种棋类理论,包括琴、书、画、诗、文理论,都是共用一套话语,言说不同的对象,这决定了它们之间话语的相通,当然也有其各自的独特性。而肖淑芬对扬州评话书场的模式、运营形态及多重关系的讨论告诉我们,在扬州评话的发展过程中,书场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露天书场、堂会书场、茶社书场、专业书场等,发展到当下的社区书场,它是扬州评话兴衰的历史见证。书场的经济运营模式也因时而变,从现场收费、门票制,发展到义务说讲。而书场中,书场经营者与说书艺人的关系、说书人与听书人的关系等都是评话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链条关系。

Annual Report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14)

Jianxun Ji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views studies on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om 2014. It discusses scholarship of various topics,including universality of Chinese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logy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mparative poetics;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dd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ers’reflections on disciplinary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2014;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annual report

纪建勋,男,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理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学文化关系研究。电子邮箱:jianxunji@126.com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文学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