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事业首次对外译介——从《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看汪英宾的中西比较新闻观

2015-11-1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新闻学报业

王 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是由中国著名报人、书画家和社会活动家汪英宾(1897—1971)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学位论文而出版的著作。该书比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早三年多出版,比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早三年零四个月出版,当代新闻史学者称之为第一部中国新闻史专著,“它第一次把中国新闻事业介绍到英语国家”。

该书旨在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新闻事业的概况,反映了作者的中西比较新闻观,客观而公正地论证了中国近现代报刊在在华外报及其办刊理念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兴起的史实。汪英宾在此后的《美国新闻事业》与《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等著述中深入论证了其中西比较新闻观,引证了作者在该书中论述的中西比较新闻观。

由于汪英宾曾经于20 世纪20 年代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因而在“文革”期间被诬蔑为“美国特务”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当下的新闻学著述中很少提及这位活跃于中国报坛的著名报人和新闻教育家及其《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一书,学者们唯有诉求“淡出公众视野”的托词,以复旦大学新闻系宁树藩教授《怀念汪英宾教授——兼论他的〈中国报刊的兴起〉》为代表的当代新闻史学著述对汪氏及其《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进行了描述,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此,重温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新闻史著作并结合作者的新闻实践及其他著述来分析其中西比较新闻观,不失为怀念早期新闻家的一种办法,借此为当今的新闻史学研究提供点滴借鉴。

一、汪英宾赴美留学与《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出版意义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美等国家的现代新闻事业基础已奠定,西方新闻家开始考察各国报业。从1908 年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始人威廉(Walter Williams)博士在海外各国考察并推广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建立了密大新闻学院与国际新闻记者的密切联系,尤其是在中国与日本的新闻推广活动最为突出。

中国本土报刊在民国初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中国报业自然成为西方新闻人的考察对象。从1914 年到1922 年,威廉博士、伦敦《泰晤士报》主人北岩爵士(Lord Northcliffe),世界报界联合会之新闻调查委员会会长格拉士(Frank P. Glass),《大陆报》创办人汤姆斯·密勒(Thomas Franklin Millard),《太阳日报》主笔施密斯(William J. Smith),纽约《泰晤士报》记者马克森(Issac F. Marcosson)等先后来华考察,推广西方新闻理念,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并促使一批中国报人出国考察或留学。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新闻人访华与中国报人旅欧美考察和留学已渐成风,“密梭里新闻学院威廉博士毕生之努力,人才辈出,中国学生从业者尤众,威廉氏两次游华,甚得国人之欢迎……”。威廉博士在1914 年首次访华的演讲中提到先于汪英宾留学美国的黄宪昭和董显光。“鄙人在美国开办新闻大学,有二中国人入学,已经毕业。鄙人即劝之回国尽其天职。中国此刻报界欲尽其天职,须认定以公众利益为目的”。“博士曾于历一九一四年及一九一八年来华两次,国人咸敬博士,对于吾国造就新闻界许多人才,如广东之黄新君,北京之董显光君,皆曾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之新闻学院,为博士之高足……”。

1921 年,北岩爵士访华,《申报》协理汪英宾作陪,“此次本埠方面得悉北岩君到沪后,即于次日(即星期一)下午二时乘Nyanza 船赴香港,故本报特由汪英宾君代表……于前晚赴浦欢迎”,“一切招待事宜皆请谢汪诸君担任”。北岩爵士在与国闻通信社记者谈话中鼓励中国报人走出国门看世界,“惟吾人亦仍须得知别国之情形……又世界新闻记者,其游历各地者亦正多,惟中国各报,则旅外之新闻记者甚少,此实为遗憾。余能遍历各国及能诵读数国文字,实为余之大幸”。汪英宾在《一九二一年来华之英美新闻家》文中对此次访华加以总结并提出“予愿考察远东,盖何论无时。于世界何一部分发生重大之事,予终愿亲历其境,详加考察”。

1921 年12 月30 日,威廉博士第三次访华,汪英宾陪伴始终,“昨晨十时半,本报代表张竹平、谢介子、汪英宾三君望密勒氏评论报,谒威廉博士”。威廉与本馆记者谈话时回答了汪英宾欲赴密苏里大学学习新闻而提到的问题,“汪君即以中国学生欲往密苏里大学学习新闻科,须有何种程度,并毕业期限须几年。博士答言,新闻毕业期限是四年,欲习此科者须有大学二年以上之程度。唯是圣约翰大学毕业者,毕业期限可缩短至二年,二年之期对于已受学士学位者似觉太久,唯新闻事业是专门科学,极少须有二年之训练。”

汪英宾在《一九二一年来华之英美新闻家》中赞扬了西方新闻家访华对中国新闻事业的积极影响,“三位此次来华,实堪曰为中国新闻界开一新纪元。神圣公正之新闻业从此将大放其灿烂之光,明与欧美之新闻界互相照耀于全球矣。往日为政党附生物之新闻事业,今后将为经济独立、指导民意之明星;往日为骚人墨客卖弄笔头之新闻事业,今后将为宣传民意促进大同之使者;往日为坐守斗室能知天下事之新闻事业,今后将为遍游各地身历其境之证人;往日无聊敲诈之新闻事业,今后将为代表舆论之利器;往日为武人政客作家谱之新闻事业,今后将为发展工商实业之先声。凡拘泥不改之新闻、私利作弊之新闻皆将依天演之公例而受淘汰矣”。由此可见,汪英宾在与威廉等西方新闻家的接触中,“敬聆伟论,心向往之”,渴望赴美国攻读新闻学。

1922 年8 月,申报馆派送汪英宾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于昨午十二时假岭南楼开二届大会,并欢送密勒氏评论报裴德生(Patterson)君回国,会员汪英宾君于下月中赴美留学”。汪英宾后来转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24 年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黄宪昭、董显光、张继英和汪英宾等留学美国的民国新闻家,在中美新闻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他们回国后活跃在新闻界、外交界和政坛,成为美国“密苏里邦”(The Missouri Mafia)之中国分支。1928 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院20 周年纪念日,汪英宾书写篆体“舆论师资”四个大字并制成一块横匾,海运送往母校。1936 年6 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学会上海分会成立,汪英宾当选为会长。

作为汪英宾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书稿于1924 年5 月在纽约出版后就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早期报刊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序言中,桂中枢如此评价,“对我而言,该论文的意义非同一般……一个理解中国由于文献资料和设备匮乏而使研究工作陷入重重困难的人,将会欣赏论文中如此公正甄选和系统论述的价值不菲的数据信息。无论作为新闻系学生,还是作为中国最悠久世俗日报的先锋——《申报》的协理,汪英宾先生以其知识和阅历的完美融合来撰写该论文”。

哥大新闻学院院长坎利夫(J. W. Cunliffe)在前言中给予高度评价,“作者所论述的中国本土报纸的历史作为申请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论文,得到哥大新闻学院教师的高度认可。但该论文只是作为学术论著发表远远不够,它还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因为它包含着西方读者不易获悉而感兴趣的事实材料。因此,我很荣幸在此推荐该著作,希望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该书论述了作者关于中国本土报刊如何在外报影响下兴起的基本观点,其中渗透的中西比较新闻观为比较新闻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所反映的中西比较新闻观

《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出版之际正值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时期,英美新闻家访华给中国报业送来了现代化的办刊理念,促进了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该书的出版“将唤醒外国记者关注他们至今仍然陌生的中国报刊”。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记者、新闻家、教育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新闻事业进行考察,出版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述:沃特·威廉《远东新闻事业》(A New Journalism in a New Far East)(1928)、《中国新闻业》(The Journalism of China)(1929)、[澳]廷柏利(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中国新闻事业开端》(The Beginnings of Journalism in China)(1930)、白瑞华(Roswell Sessoms Britton)《中国报纸》(1800—1912)(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1933)、罗文达(Rudolf Max Löwenthal)《中国宗教期刊》(The Religious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1939)等。

中国新闻学研究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报人在创办本土新型报刊的同时纷纷涉足新闻学研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1927)、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1928)、徐宝璜《新闻学纲要》(1930)(与胡愈之合著)、黄天鹏《新闻文学概论》(1930)、李公凡《基础新闻学》(1931)等系列新闻学著作问世。

汪英宾《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首次比较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新闻事业概况,论述了在华外报对中国本土报刊兴起的影响,提出了中国新闻事业应该借鉴西方并加以改善的建议,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中西比较新闻观。

(一)中西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之比较

汪英宾认为,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发轫最早,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缓慢并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新闻事业,以中国开始为最早,而其进步为最迟钝。以美国为最新近,而其发达为最迅速”。

早在公元前2357 年尧帝统治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口头报刊。作为公众思想和舆论的解说者,中国早期报刊以内容真挚、形式简洁明快的诗歌而出现,由孩子们沿街咏唱。周朝列子的著作《列子》(卷四)有诗歌:“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像英格兰《朱尼斯来信》(The Letters of Junius)一样,这些诗歌由不图物质回报的不知名作者完成,而他们正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编辑。“至于采集新闻,则中国商周之间,已有官吏专司其职。《春秋》一书,二百四十年新闻之结晶,根据于彼等平日之记载者也”。

汪英宾在书中写道,世界上最早的有形报刊始于中国汉朝。当时存在《月旦评》、《月令》、《月表》三种月刊,“沿至汉朝,即发现欧美各国所谓杂志者,《月旦评》、《月令》、《月表》即此类也。甚至新闻事业之所不可少之印刷术,如纸、墨、活字版皆为我国千年以前之发明。由此观之,中国之新闻学先世界各国而早有之矣”。而真正把造纸术和印刷术广泛运用到新闻业中的是西方国家。汪氏先引用徐世昌《日新宏议》的论述来证明,“我们认为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中国人曾经发明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具价值的技术。蔡伦的造纸术与欧洲出现的第一台造纸机时隔近千年……”汪英宾又援引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在《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中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技术的赞许和客观评价,旨在比较中西印刷术演进之差别,“毋庸置疑,活字印刷发明者的荣誉当属一位名叫毕昇的中国匠人,他生活在公元1000 年前后,早于古登堡在美因茨切割字模之前500 年就开始印刷书籍了……这种技术发明似乎永远不会演变为可以代替雕版印刷的实际生产”。

在汪英宾看来,从理论上讲,在最早发明纸张、印刷术和官方报纸的中国大地上,几个世纪前就应该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报纸,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固有的困难,这个进程在中国无法实现。大众化报刊在早期没有兴起。[澳]廷柏利在1930 年11 月25 日的演讲《中国新闻事业开端》中阐释了汪氏的这一观点,“中国新闻事业早在公元前8 世纪就出现了,但是中国人接触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在2500 年之后,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两千多年的断层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受到官办刊物的影响”。《京报》特征及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所发挥的“上情下达”、满足士绅阶层阅读需求等作用决定了,“尽管中国是普遍尊重知识和士子阶层的文献大国,但是中国的书面语却无法在大众阶层中普及。中国报纸的缓慢进程可以反映几乎类似的情况”。

(二)中西新闻采编业务之比较

在汪英宾看来,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在采写评编与经营管理诸方面都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中国之新闻学先世界各国而早有之矣。虽然中国新闻千余年来绝少进步,即以今日发达状况,较之欧美亦不能及其万一”。“直至十九世纪,最新新闻相继在纽约出现。……卡奈脱主重新闻,葛利来主重评论,谭纳主重文学,雷孟主重公道。在此时期,人才济济,编辑方法日臻精美”。

中国报业应当从多方面向美国报业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经验。汪英宾曾叩北岩爵士关于新闻事业发展之方法,并论述了新闻事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忠实、简洁和兴趣。“惟鉴于吾国新闻界之现状,一切组织均为习惯所束缚。改革无从,进步迟迟。急进者求之过远,缓进者听其自然。此三大原素亦其为常识而徒成空谈而已”。汪氏认为,中国报人当觉悟报业为职业,弄明白报业之意义与报业之政治、责任、教育、外交、风俗、社会等方面之责任;当觉悟报业之编辑、撰著评论、新闻独立、新闻编制等问题;当觉悟报业之广告等经济问题;当觉悟法律问题以及职员薪水、报业教育等问题。

在《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中,汪英宾重点论述了中西新闻采集方法之比较并提出中国本土报纸应该学习西方报业的新闻采集方法。他认为,报纸记者不仅要抄录电报公司或者新闻通讯社提供的消息,而且应该走出去采集当天的新闻。人们感兴趣的新闻故事应该代替本土报纸上占据主要版面的冗长的政治新闻。本土记者应该培养新闻敏感,辨别谣言、闲言碎语与事实的能力,同时加强采写新闻的准确性。编辑政策应该是建设性的建议,而非诋毁性的批评,因为偏见会扼杀报纸,满纸牢骚则会降低报纸的威信。

汪英宾在《一九二一年来华之英美新闻家》文中对此描述到,“游华时,于上海申报馆演说辞中引中国俗语曰:‘百闻不如一见’。于此可见,新闻事业者广见传闻之事业也。我国习俗,轻视访员,而重主笔。其意以为访员奔走四方以力食者也,主笔则握管彼笺以智食者也。不知西方之新闻主笔,无一不奔走各方以采集新闻者,而新闻之访员无一不走笔万言,以披露于报纸者。即名贵似北岩亦不殚劬劳奔走四方,其不闻乎北岩身为爵士而犹时时自称为新闻访员”。

在《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文中,汪英宾客观地指出中国报业存在的采写之弊端,强调中国报人尤其应该学习英美国家采集新闻之方法。“报之优劣,可自新闻采集之方法而知之,我国新闻之采集,非特毫无组织,且所有新闻,均非由新闻记者所供给。其所采集之新闻,既多错误,又不能择其著要而有益于读者报告之。……中国日报杂志对于政治之新闻,比较无论何国登载较多,而其所载政治新闻,又偏重于本国,国外政治消息,非特未曾尽量发表,而所发表者,既不能提纲挈领,且屡被外国通讯社所利用。至于本国政治新闻,均不适宜学生采读,试观各报所载专电,寥寥数十字,在一般政客视之,似含有无限意味者,在无政治党派知识而天真烂漫之小学生视之,则某也委任何职,某也出使某国,某总长大借外债,某次长引见某将军,既无丝毫想以领略此类新闻之作用,又无点滴趣味以引起读报之清兴。”

汪英宾对于中西报纸撰著和编制评论加以比较。他认为,“谓报事业为民意机关则可,谓报事业为制造民意机关则大误矣。今日中国报业,渐趋后述误点,各报所撰评论,寥寥数言,破坏多而建设少,建议式之评论,往往空论居多”。而一家报纸的新闻和评论是否忠实是博取民众之信心的关键,“而人民之信心,与一报纸忠诚,实于无形中互相因果者也……故此后中国报界应觉悟到评论编制之忠实,评论不限于政治而已,举凡社会、宗教、教育、美术各种问题,每日至少宜有四五篇。篇幅之宜扩充,可不待言,惟于扩写之时,切宜以事实为主。且加以各种专门学问之了解,而后著笔,方不至蹈空论之弊。且评论亦不限于新闻记者所作者而止,中国报纸所见之来函栏,即评论之一种,惜此种来函皆为更正而载,致失其效用,若能仿英国式来函评论制度,每日另开一栏刊登之,则与报纸代表民意之本意适合。即公众读者亦觉新闻纸为其发表机关,对于报事业,自然发生一种信仰心亦”。

汪英宾认为,一家报纸编辑新闻、评论和广告的方法可以反映其新闻独立性,中国报纸应该效仿英美报纸为保持其独立性而采取的编辑方法。正如美国总统、《星报》(The Star)主笔哈丁(Warren Gamaliel Hardin)在其制定的《星报公共信条》(The Star Office Creed)中所言“凡报告一种政治上集会,务穷其实,以纯粹之真相披露;毋就自己之好恶,有所藻饰。对付各方,宜昭一律,果有政见,可发表于社论栏”。所以,仅靠阅读美国报纸之新闻往往不知此报属于何党派。

(三)中西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之比较

在汪英宾看来,中文报纸发行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文盲率高或识字率低。(2)俚语和方言多样化。当所有中文报纸都使用适宜于国人的同一种书面语而且识字率提高时,这两个障碍就不存在了。(3)缺乏便捷的交通。与西方的铁路比较而言,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只是依靠脚夫或者差役在几百英里的驿站间传递物品或信息,铁路线连接的只是扬子江北部的大城市,华南的大部分领土尚未开通铁路。(4)报纸出版商都很保守,几乎不做任何努力来提高发行量,一些大报在城郊建立分号和代理处,但其发行量的增长多是自然形成的。

报纸发行数据由出版人随意发布,不同报馆公布的发行量数字都不准确。上海《申报》是中国唯一由第三方机构——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公布其每月发行量的报纸。然而,中国报纸的实际发行量不能通过订阅者的数量来测量。“……报纸在读者中间穿越着,每次交易只赚取可怜的费用,直到报纸破损得看不清字的时候才不得已烧掉。”中国报馆自信地宣称其每份报纸至少在12 名到15 名读者中间传阅。

汪英宾认为,美国广告之繁荣是其报业发达的重要原因,“惟此二百余年中,报纸之增加,广告之发达,则有令人惊讶者”。“广告之编写,在欧美各国为一种专门学问:文字之精致,不足为广告也;图画之工细,不足为广告也;书法之古雅,不足为广告也;广告者,宜使读者见之读之悟之信之而买之,而后能尽其事”。

中国商人和手工业者更多地依赖个人信用而非广告来销售其产品,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首先在中国报纸上做广告的是西方人。中国报业之广告混乱不堪,“……此种声明广告,强数千读者读之,而其结果则为得一经理,得一提单等。此种广告,予谓之曰不生产之广告。广告而不能生产,必不能久在商业中立足者也。故办报人宜扩大广告之范围,以商业之知识,为商人解决推销之问题,如是则报业有充足之进款,而报事业得日新月异矣”。

文盲和识字不多的中国人太多,很多报纸不得不刊登大量的虚假广告,来弥补发行量不足造成的亏空。药品广告是主要的报纸广告,香烟制造商、书商和出版商是大型广告客户。中国报纸广告最有特点的是各类告示,精心撰写的离婚声明、债务偿还告知、追回逃走雇员的悬赏、政党领袖拒绝加入政治宗派的声明、婚讯和讣告,以及其他使版面所刊登内容更加有趣和生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广告版的戏院剧目是提高报纸发行量的卖点。本土报纸刊登的广告都有插图或图解。外国广告商文案员撰写的广告文本经常出现错误。而这类中文广告文案则缺乏说服力,甚至是荒谬可笑的。其实,国人对于印刷文字即书面语的尊重使得报纸广告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假如报刊广告信息通俗易懂并告诉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读者自然会购买报刊及其广告信息的。这个情况成为当时中国报业广告不成熟的反证。

(四)中西报业经营之比较

汪英宾认为,美国新闻事业之发达,首先在于美国新闻器械之进步和报纸转运之便利。美国报纸最先使用由欧洲运来的手摇印字机、英美发明之汽力电力平面印报机、成行排字机、圆筒印报机等最新机械,极大地降低了报纸印刷成本和报纸价格。美国便利的交通使得报纸发行十分便捷而迅速。为此,中国报业要改善其传播方式。中国政府应该引入长途电话线,尽力实施低廉的电报和电话费率。便捷的传播途径不仅降低了从全国其他地区获取新闻的高昂费用,而且能促进更多全国性报纸的创办。

在汪英宾看来,“美国新闻之所以传布迅速,是因为美国各日报均是联合通讯社之会员。各地各报所得新闻均用通信或通电之方法寄递通讯社,再由通讯社转寄各地报馆,发电接电皆系直接。其所以能如此办理者,因电报局为商办之故,所有路线皆得租界。故无论何处,一有事故,不到半小时,其消息已便传全国矣”。基于此,中国现存的本土报纸应该加强合作。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提升整个报业,而且能够奠定言论自由及其维护言论自由的基础。报纸协会还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报业辛迪加;创办富有效率和值得信赖的国际新闻通讯社。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报纸应该联合支持这样的通讯社。如此,中国报纸才能从西方国家获取准确信息,同时其他国家的报纸也将从中国获悉真实报道。

(五)中西新闻教育之比较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新闻教育随着行业规范的成熟、法律和法规的建立、职业操守的确立而提上了日程。经过尴尬的尝试和阵痛后,普利策(Joseph Pulitzer)于1908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设新闻学科,随后几家附设于大学的新闻学院及其新闻科目包含于大学科目的新闻学系创办起来。随着美国新闻教育近二十年的发展,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威廉博士为首的美国新闻家主动在世界各地推广其新闻教育模式。

中国新闻教育的创建与发展同样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轨迹。中国创建新闻学系的建议发端于1911 年全国报界俱进会《新闻学堂》的提案,“吾国报业之不发达,岂无故耶?其最大原因,则在无专门人才。夫一国之中,所赖灌输文化,启牗知识,陶铸人才,其功不在教育下者,厥惟报业。乃不先培养人才,欲起而与世界报业相抗衡,乌呼得”?该提案有关兴办新闻教育的办法虽然未得到实施,但是它确是“中国人知道有新闻学的研究即新闻教育的开始”。1920 年,第二届全国报界联合会在广州召开,再议决组织“新闻大学”并制定了创建新闻大学的10 条纲领。该《新闻学组织大纲》由于1921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报界联合会上到会代表的分歧而作废,“因意见不合,遂致分裂,卒告消灭”,“所以,这个《新闻大学组织大纲》也近成为新闻学史上的一纸空文了”。其实,早在1918 年,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下,由徐宝璜教授主持设立的新闻学研究院成立,并发行会刊。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之成立堪称“中国大学中的新闻学研究的发轫”,为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系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汪英宾认为,时值20 世纪20 年代,建立中国报纸真正读者群体和公共服务的绝好机会已经来临,很多年轻记者怀着对神圣而崇高的“无冕之王”的崇拜而加盟新闻行业。中国的未来寄托于学生,中国本土报纸的未来也寄希望于那些致力于新闻教育的富有公共服务意识的杰出青年。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F. L. Hawks Pott)博士于1921 年创办新闻系,“闻本埠约翰大学已开办新闻学科,聘远东周刊主笔彼得森氏为教授,彼乃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科毕业生也,约翰学生将发行一种周刊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莫瑞斯·沃陶(Maurice Votaw)作为新闻学教授和大学出版商,管理着圣约翰大学这所中国首家新闻专业的培训。1922 年杭州之江大学设立新闻学科,1921 年6 月至1927 年燕京大学新闻科曾陆续招收学生,1929 年燕京大学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威廉博士帮助下重开新闻学系并由聂士芬教授担任系主任。中国第一批新闻学系的创建,标示着其新闻教育进入发展期。

(六)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之建议

汪英宾认为,20 世纪20 年代初中国正值从君主制向共和制、从古代独裁向现代民主的转型期。这个历史时期为本土新闻业提供了一个建立公共服务和公正理念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新闻事业亟须稳定和有策略的引导,以帮助中国实现从混乱、无序和保守的国度向繁荣、和平和民主共和国的伟大转变。汪英宾基于中西新闻业之比较,认为中国新闻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为此他提出了改进中国新闻事业的四条建议:

1.传播方式有待改善。应该尽力实施低廉的电报和电话费率。中国应该引入长途电话线。

2.中国现存的所有本土报纸都应该加强组织和联合。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提升整个行业,而且能够奠定言论自由及其维护言论自由之基础。

3.中国本土报纸的新闻采集政策有待改善。报纸记者不应该只是抄录电报公司或者新闻通讯社提供的消息,应该引导他们走出去采集当天的新闻。

4.应该创办富有效率和值得信赖的国际新闻通讯社。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报纸应该联合支持这样的通讯社。

中国本土报纸发展中面临的两个难题是政治不稳定和公众对于新闻业的偏见。政治动乱和各省督抚的割据势力继续阻碍着报纸的发展。中国本土报纸受政府控制并依赖于政府津贴,其结果必然局限于传统的套路。在很多传统人士看来,记者们只是摇唇鼓舌的下流痞子。直到本土报纸摆脱了政府的羁绊和束缚,向公众证明自己成为一种高尚的公共服务行业的时候,它们才能够在世界报坛立于不败之地。

三、汪英宾中西新闻比较观之局限性

作为对外译介中国新闻事业的首次尝试,汪英宾在《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中对外报如何影响和推动中国本土报刊兴起的论述思路是客观、合理而清晰的,但其论述过于宏观和简单,而且存在一些尚待考证甚至错误的信息。

第一,汪英宾在书中较早对中国新闻事业进行历史分期,把在华外报与中国本土报刊在外报影响下逐步兴起作为两个密切联系的阶段来认识:官报时期(汉朝—1850 年)、外报影响下中国报刊时期(1850—1870)、本土报刊兴起时期(1870—1911)、现代报刊时期(1911 年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样的观点为之后的新闻史学者所承袭,“戈公振同时和之后的学者们依然沿袭这种进化的历史分期思路”。

汪英宾将19 世纪以来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和在华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葡萄牙文报刊作为中国本土报纸的开端加以论述。中国本土新型报纸是在广州和香港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努力下创办起来的,在华欧洲报刊发展史即为明证。他认为,对外妥协让步,使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疆域的国度陷于外国势力的影响下,而这种情形有助于外报的创办和发展。早期外报以不同方式影响并催生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

在汪英宾看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创办了《时务报》等报刊,发起了中国本土报纸作为引领号角并对国人从保守转向进步施加精神影响的改革运动;1911 年辛亥革命主要由三股力量策动而起:海外爱国者、报界和公共演讲,这标志着现代本土报刊的开端。由于言论和新闻更加自由,中国本土报刊进入了完全意义的现代报业阶段。

清末民初,中国报坛既有在华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报刊和世俗化报刊,又有在华外商、外交官等外国人创办的各类中外文报刊,还有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中国人自主创办的中文报刊,以及朝廷和官方创办的舆论喉舌,而在华各类外报如何影响中国本土报刊和报人,催生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这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汪英宾对于整个大背景下中国报坛的复杂局面论述得不够充分。而对于在华外报,特别是林乐知及其《万国公报》如何实施本土化和世俗化战略转型,在华外报如何培育中国本土人及其代理等层面的论述明显不足;基于此,在华传教士报刊和外报如何影响服役于外报馆的“秉笔华士”,而中国报人如何主动学习西方办报理念、采写方式和印刷技术,逐步走上自主办报过程的论述,亦显得薄弱。

中国新闻业发展缓慢的社会原因是极其复杂的,需要向西方新闻业学习和引进的办刊理念和管理经验很多。作为关于中国本土报刊兴起论题的学位论文和专著,这方面的论述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书中这方面的论述没有充分展开,作者的主要观点似乎只能从最后章节对于中国新闻业发展提出的四条建议中来洞察。

不过,汪英宾《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关于中国新闻业发展缓慢原因及其改进之观点虽然只是描述性的论述,但它对当代及其之后新闻学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有关中国报业环境及其未来发展的论述、阻碍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因素、记者职业化和记者群体素质提高对报业的促进作用、新闻业发展为通信条件所困扰、中国记者的采写认知和能力有待提高、中国读者群体的高文盲率阻碍新闻业和社会发展以及推广大众教育的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和观点,与美国学者柏德逊(Don Denham Patterson)在1922 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新闻简史(古代至民国初年)》(The Journalism of China)的论述相吻合。

《中国新闻简史(古代至民国初年)》是柏德逊在担任上海《每周评论》(The Weekly Review)财经新闻编辑和业务经理同时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执教的三年内(1918 年8 月至1922 年7 月),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成果。同时代中美两位新闻家对于关涉中国新闻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存有相似的认识和观点,这印证了汪英宾关于改进中国新闻业观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在华外报及其与中国本土报刊的关系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中的不确定信息甚至错误信息导致后人颇费周折的猜测和考证,甚至以讹传讹,尤其是关于在华葡文报刊的论述存在诸多疑点,而现当代很多学者沿袭了其错误看法。

在《中国蜜蜂报》(《蜜蜂华报》)与《澳门钞报》之间关系上,汪英宾认为,《中国蜜蜂报》于1822年9 月12 日创刊,1824 年更名为《澳门钞报》,1826 年《澳门钞报》停刊。根据《澳门百科全书》记载,昔日澳门的葡萄牙立宪派在1822 年取得了澳门政权,创办《中国蜜蜂报》,以社论、读者来函形式攻击辖区内的葡萄牙保守派。直至1823 年9 月23 日,葡萄牙保守派突然潜入议事亭前地夺回政权后,宣布《中国蜜蜂报》内容恶毒。1824 年1 月3 日(即清道光四年),葡萄牙保守派创办《澳门钞报》(《澳门报》),取代《中国蜜蜂报》。后因财政问题,《澳门钞报》至1826 年12 月16 日停刊,共出版50 期。显然,《澳门钞报》是《中国蜜蜂报》的续刊,并非独立的报纸。

汪英宾认为,在澳门出版的《中国蜜蜂报》可能是“恒河外方传教计划”的报刊,这个判断是错误的。19 世纪20 年代至鸦片战争是在华葡文报刊的第一个传播时期,也是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周边和香港、广州创办第一批中英文报刊的时期(1815 ~1838)。但是,葡萄牙当局敌视基督教,不可能允许英国、美国等传教士在澳门创办报刊。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807 年来华后,曾设想在澳门建立基督教出版中心,因澳门葡萄牙人信奉天主教,对基督教持敌视态度而未能实现。而葡萄牙本国党派所控制的在华葡文报刊敌视基督教及其在华报刊,更觊觎英人在华贸易的比较优势。“英人善经商,葡人忌之,常阴掣其肘。英以鸦片启衅,葡报颇袒中而已抑英,盖恐中国并外人为一谈,则将有害于彼之商业也”。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报业与社会及其外报对中国本土报刊兴起的影响有着复杂的机理,汪英宾的著述为当代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素材。而对于汪英宾关于在华外报及其中西比较新闻观中存在的疑点和误点,当采取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进行认知。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新闻学报业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依法管理新闻事业和媒体的思考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