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风
2015-11-14权衡
权 衡
家 风
权 衡
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炉,侄女毛毛十二年寒窗终成正果,考取一本大学已尘埃落定。拿到录取通知书,孩子高兴家长高兴。于是借着周末“小长假”,就和弟一家人把在西安地界的甥侄们约到一起小聚以示庆贺。席间,看到孩子们在谈笑风生中吃火锅吃得满头大汗、兴高采烈,我们姊妹们也由衷的分外开心。
在我们这个家族,子、侄、外甥辈,加配偶共十一人。其中博士一人,硕士(含在读)四人,大专、本科计六人。可谓人才济济、诗书飘香。然而,我所感怀的,不单单是家族的斐然,还有在今天这成绩之外的一种东西:家风。
其实,我的祖辈是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父亲和母亲天生就带有纯朴善良的泥土品质。父亲在幼年的时候虽表现出了读书的天赋,但为贫困所迫,几度辍学。后历尽千辛万苦,仍不放弃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我们只是在古书上读到《匡衡凿壁》以求知,可现实版的类似故事就发生在父亲身上。父亲交不起学费,曾经常蹲在学校墙外的窗下“偷偷”听课。父亲一生的学历虽止步于“简易师范”,可他一生所秉持的信仰和积极向上追寻真理的精神,却使我们整个家族永远也用之不竭!
正因为父亲的谆谆教导,哥哥姐姐在那个年代虽然丧失了读书的机会,但艰辛中的自学与求知却并未停顿。我想,这种在磨练中孕育的坚韧品质,对后来的孩子肯定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熏陶。
父亲平反后,我和弟正处于读书的黄金年龄段。为了让我们读好高中考上大学成为有用之才,他老人家一会儿不厌其烦给我们讲开卷有益、修身立德;一会儿又严抓狠管、全程监控。为了随时掌握我们的学习动态,他在那时候就主动找到我们的老师和其交朋友、邀其定期家访。有些老师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和父亲依然保持着来往。
后来,随着我读书范围的扩大,《后汉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忽然明白父亲虽经历坎坷却仍秉持于心中那一份信仰和执着。那时那地,父亲的苦心令我在长夜灯下温暖而又泪下……那句话是: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再后来,我和弟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双双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做着领导工作。许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承着父亲对我们走向社会时的诫勉:习勤、崇俭、谦谨、敬恕、勿贪、去私、专一、有恒。
如今到了孙辈,父亲虽耋耋之年,仍对孩子们的教育重视有加。父亲对孩子们的主要“说教对象”就是我和弟。他以在艰苦环境下我和弟奋发考取大学为范例,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为孩子们讲读书、明理、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理念,甚至还设立了“奖励基金”。
父亲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经历着贫困的折磨。所以父亲一生所传承的家训之一就是节俭。这些年,虽然日子好了些,但父亲从来不乱花一分钱,而且还常常教育我们要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可为了“刺激”孩子们向上向善的动力,他竟把平日里节俭下来的退休金作为鼓励孩子们力争上游的奖金而毫不吝啬地拿出来,这着实让我们于心不忍。可我们都明白,这大概是父亲认为最值得高兴的事吧。
成长是一个过程,且不说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刺激”效应尚待商榷,但我完全相信,正是父亲一直以来的“双管齐下”的说教与督战,才使得一个个孩子们有了今天的成绩。
上大学,只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又恰恰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我曾在一本书中读过这样一句话:心里总想着自己是骑马的王子,无奈身体只是喂白马的农夫。显然,这句话里包含着些许的幽怨与消弭,但我所要说的却是与之相反的另外一种积极心态: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与生产格局也在治理中逐步返璞归真!那么,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在喧嚣的浮华之下摒除浮躁思想,避免好高骛远、随波逐流,以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此时回旋在脑海、却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回想起父亲苦难的二十二年光阴,母亲正因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虽受牵连被强行辞退公职,但就是有一手娴熟的医技,所以在那个九死一生的年代凭治病救人换来的一碗“救命饭”把我们姊妹五人拉扯长大!结合父亲所立的家训,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到山里打柴,到河里脱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现在的情况变了、日子好了,但纵然如此,古语有云: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啊!
曾国藩在自己的家信中写道: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守;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其真句句珠玑,令人振聋发聩。
家风是一种传承,家风是一种力量,家风更是一种信仰。信仰在,永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