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规划
2015-11-13韩晓琳张庆普
韩晓琳,张庆普
(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专业化和多元化属性使得企业很难拥有开发新产品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1~2]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创造新知识。[3]Patrick指出合作知识创造是跨越边界、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整合和合作学习五个阶段的循环过程,合作学习是这一过程的核心。[4]Chen研究了知识特性、联盟治理结构、吸收能力等因素对企业间知识创造的影响;[5]Andersen等构建模型探讨企业间的合作学习,指出合作学习的中心问题是整合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与组织间层面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吸收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作用。[6]已有研究主要从合作知识创造过程、合作知识创造影响因素、合作学习等方面对合作知识创造进行了研究。虽然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越来越多,但合作知识创造的失败率也呈上升趋势。[7~8]研究显示,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失败的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无法准确定位合作伙伴,[9~10]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知识创造规划。目前,专门针对合作知识创造伙伴选择的研究比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博弈分析、神经网络等定量方法的研究,在现实合作环境下可操作性比较低;而对于合作知识创造规划的研究则非常少。可是,定位合作伙伴和合作战略规划都发生在合作初始阶段,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因此,需要一套整合的伙伴定位与战略规划模式,规避合作知识创造风险。
Grant等对产品域和知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企业的产品域和知识域紧密相关,当产品域与知识域相互匹配时,知识能够被有效利用;当产品域与知识域无法匹配时,将驱动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以达成产品域—知识域的匹配。[11]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图示化的战略规划工具,通过持续的沟通互动确定某一领域的发展战略,并且识别出战略与知识、运作流程、产品以及时间等的驱动和支持关系,[12]目前已有学者将技术路线图应用于知识管理领域。[13~14]本文尝试将产品域—知识域引入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系统,针对合作知识创造初始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合作知识创造伙伴定位模式,明晰产品域—知识域的支持与驱动路径,推动知识跨企业的流动和转化,提高合作知识创造绩效。
二、合作知识创造战略规划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越来越多,但合作的失败率却很高,通过对合作失败企业的研究发现,很多问题都发生在合作初始准备阶段,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无法准确定位合作伙伴。由于知识创造对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新知识,[15]当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以独立开展知识创造活动时,企业就会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合作知识创造共同开发新产品。在现实环境中,企业可能有多个待选的合作伙伴,而与不同伙伴合作创造知识的绩效是存在差别的。[16]由于没有规范有效的合作伙伴定位模式,合作伙伴的选择常存在着随意性和短视性,[17]使得在合作知识创造过程中的合作行为缺乏全局性和互惠性,无法有效解决合作知识创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是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和合作路径。企业间的合作知识创造牵涉到合作企业多个部门、团队和个人的参与,[18]合作知识创造过程和参与主体的复杂性使得在合作准备阶段很难明确界定主体的职责,导致合作知识创造过程中职责不清和相互推诿的情况频发,降低了合作知识创造效率。[19]此外,由于合作知识创造活动繁多且非常复杂,各项知识创造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20]使得企业间很难明晰合作知识创造路径,制约合作知识创造活动的协调有序进行。
三、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运行机理
(一)产品域—知识域驱动企业准确定位合作伙伴
通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是完全通过正式合同或所有权来确定的,更多是基于知识的战略性合作。[21]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驱动其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因素与产品和知识密切相关。基于Grant等对产品域和知识域的研究,产品域—知识域是企业定位合作知识创造伙伴的重要因素。
产品域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表明企业拟涉及的产品领域;知识域是企业的知识库存,是多种知识资源的集合。企业的产品域和知识域紧密相关,当知识域与产品域相互匹配时,知识能够被有效利用。可是,随着产品知识基础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企业的知识域通常无法完全满足其产品域的知识需求,而知识的非产品专属特性又使得企业拥有可扩充产品域的过剩知识,但这又不符合企业的产品域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选择:开发什么产品和拥有什么知识,而这恰恰是企业定位合作伙伴的驱动因素。现在以核心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企业)和伙伴企业(被选择合作的企业)为例说明在产品域-知识域驱动下的合作伙伴定位机理。
图1a是核心企业的产品-知识需求矩阵,其中行A-G代表核心企业的产品域,列1-8是开发这些产品域的知识需求(图中阴影部分,下同)。图1b是该企业的知识-产品域矩阵,列1-6表示核心企业的知识资源,行A-J表明这些知识资源充分应用能够实现的产品域类别。(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产品域的知识需求,空白部分代表非知识需求)
综合分析图1a和1b可以得出,核心企业的产品域与知识域不匹配。一方面,核心企业不具备开发产品域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存在知识缺口K7和K8;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存在着知识资源没有充分应用的问题,H-J是企业可扩充的产品域区间。
图2a是伙伴企业的产品-知识需求矩阵,行K-N代表其产品域,列7-13是产品域的知识需求。图2b是伙伴企业的知识-产品域矩阵图,列7-11是其知识域,行K-G表明这些知识资源充分应用能够创造的产品类别。可以看出,伙伴企业也存在着产品域与知识域的不匹配问题。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产品域—知识域定位合作伙伴,一方面能够降低核心企业独立开发新知识的成本,规避研发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伙伴企业能够避免知识资源浪费,实现知识的充分利用。这样,促成合作企业营造双赢的合作氛围,降低合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利益纠纷。
(二)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明晰职责分工和合作路径
技术路线图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规划工具,逐渐被很多公司采用[22],企业间基于知识合作共同绘制的技术路线图称为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Roadmap,简称C -KCR,如图3所示)。C-KCR从战略视角明确产品域—知识域之间的驱动与支持关系,图示化企业间的职责分工和合作路径。
从图3中可以看出,C-KCR是基于时间的多层图表。其纵向维度分为四个子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合作战略层、产品域层、合作知识创造层和知识域层。[13](1)合作战略层是C-KCR的驱动层,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通过环境分析,明确各自的产品域和知识域,找到共同的利益交集,界定C-KCR的目的及范围。(2)产品域层是对产品进行的规划,包括明确产品概念、产品构成和产品性能等,是合作知识创造需要实现的产品功能。(3)合作知识创造层属于支持层,能够在产品域和知识域间建立一种联接和传递机制,是合作知识创造的实际运作过程,核心企业与伙伴企业通过持续互动创造新知识,并将其不断整合进新产品。(4)知识域层是满足产品域需要的关键知识资源,这些知识资源一部分来源于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的现有知识库,另一部分则是需要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共同创造的新知识。C-KCR的横向维度由准备阶段、研发阶段和完成阶段构成,表明C-KCR内各关键合作知识创造活动的发生及持续时间,同时也表明各构成要素间的优先发展次序。[23]
(三)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运行机理
综合上述分析,核心企业通过分析产品域—知识域匹配矩阵,确认存在知识缺口。自行开发所需知识域,存在着开发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24]因此,核心企业做出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创造知识域的决策,并且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矩阵定位合作伙伴。同样,伙伴企业也存在着产品域—知识域不匹配问题,既有知识缺口,也存在着知识过剩。如果伙伴企业知识域能够弥补核心企业的知识缺口,那么两者就能够在双赢的基础上确立合作关系,既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和涌现,避免知识浪费,也有利于双方达成利益共识,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氛围。
企业间通过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确立合作关系后,还需要签订合同,明确具体的合作条款。[25]接下来,合作企业的战略层应当共同制定C-KCR。以合作知识创造的准备阶段、研发阶段和完成阶段为时间维度,明确产品域、产品特征、合作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域之间的优先次序、驱动与支持关系,并且将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的职责细化分解到C-KCR上,[26]从战略层面做好合作规划,避免合作知识创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系统
(一)构建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
Grant指出产品域和知识域越不匹配,企业越倾向于与其它企业形成合作关系。综合图1a和图1b得出核心企业的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了实现产品域,核心企业存在知识缺口K7和K8,而归核化要求核心企业必须专注核心产品和知识的发展,图中区域Ⅱ是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区间,而知识K7和K8位于区域Ⅰ,不属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区间。如果核心企业采取自行开发的方式创造K7和K8,则除开发周期长、高成本和高风险外,还存在着知识剩余,不经济。因此,K7和K8属于知识引入区域,也是核心企业寻找和定位合作伙伴的驱动因素。
图4 核心企业的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
同理,综合图2a和图2b得出伙伴企业的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如图5)。
图5 伙伴企业的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
从图5中可以看出,伙伴企业拥有知识K7和K8,位于区域Ⅱ',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其产品域K-N的主要知识输入。不仅如此,K7和K8还是产品F和G的知识输入,但产品F和G不属于伙伴企业的产品域。这样,结合图4和图5可以看出,核心企业的知识引入区域Ⅰ与伙伴企业的知识输出区域Ⅲ'相匹配。这样,在产品域—知识域的驱动下,核心企业与伙伴企业结成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创造知识来开发新产品。
(二)绘制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
制定C-KCR需要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与,是一个不断沟通和协调以达成共识的过程,需要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路线图制定方法。基于Phaal等的研究,[27]本文提出基于讨论会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制定方法。
讨论会以脉冲的形式进行。通常集中半天或一天讨论一个主题,然后确定下一次的讨论主题,给参与者留有一段(通常两周左右)时间做准备。讨论会成员由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的相关专家组成,[28]属于跨企业、跨职能团队,讨论会成员也会随着讨论主题变化而相应调整。讨论会的次数由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的主层数决定。前四个讨论会分别负责确定产品域、产品特征、合作知识创造和知识域的内容、优先次序及起止时间,第五个讨论会以合作过程为时间维度将上述内容整合成系统的C-KCR。具体来讲,第一个讨论会在明确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合作产品域。第二个讨论会是针对产品域的讨论,合作企业需要从客户的视角明确产品概念、产品属性和产品工艺等具体指标,还需要根据其重要性明确优先级和时间跨度。第三个讨论会负责识别满足产品域—知识域的关键合作知识创造活动,包括企业间的知识分享、知识转化和知识整合等。第四个讨论会识别出为了促成产品域—知识域的匹配,合作企业需要创造的知识域,以帮助合作企业识别关键知识缺口。最后一个讨论会要从宏观上确定C-KCR的系统结构,即横向维度、纵向维度及其之间的驱动和支持关系。
C-KCR中从底层到顶层有多条纵横交错的路径,遵循这些路径可以逐级分阶段实现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的合作知识创造规划,实现产品域—知识域的匹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应在C-KCR中找出关键的知识缺口,即为了满足产品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该知识缺口为基点,沿着C-KCR从底层向顶层确定实施路径。接下来,核心企业和伙伴企业需要将确定的路径分解细化,形成合作团队直至个人层面的路线图。
五、结论
本文针对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产品域—知识域的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系统。研究发现:
(1)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风险主要集中在合作准备阶段:一是没有规范有效的合作伙伴定位模式,合作伙伴的选择存在随意性和短视性;二是缺乏明晰的职责分工和合作路径,降低了合作知识创造效率。
(2)产品域—知识域不匹配是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驱动要素,产品域—知识域整合矩阵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定位合作伙伴,有利于双方达成战略共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3)构建合作知识创造路线图,能够将产品域—知识域之间的驱动与支持关系图示化到图表上,帮助合作企业明确职责分工,清晰合作知识创造路径,推动和优化合作知识创造进程。
[1]Li Tiger,Roger J.Calantone.The Impact of Market Knowledge Competence on New Product Advantage[J].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1998,62(4):13 -29.
[2]Ramesh B.,Tiwana A.Supporting Collaborative Process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9,(27):213 -235.
[3]李芃,龙勇,游博.企业能力、关系机制与联盟绩效关系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6):110-121.
[4]Patrick S.W Fong.Knowledge Crea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Team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rocesses and Their Dynamic Inter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479 -486.
[5]Chen C.J.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ttribute,Alliance Characteristics,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 [J].R&D Management,2004,34(3):311 -321.
[6]Andersen P.H.,Christensen P.R.Inter- Partner Learning in Global Supply Chains:Lessons from NOVO Nordisk[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0,(6):105 -116.
[7]Hald,Linda,Johansen,Agnar,Ekambaram,Anandasivakumar.Knowledge Creation i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Project Management as Enabler,Hindrance or Just a Simple Tool? [J].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2012,1:433-440.
[8]Du Chatenier,Elise,Verstegen,Jos A.A.M.,Biemans,Harm J.A.,Mulder,Martin,Omta,Onno.The Challenges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in Open Innovation Teams[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9,8(3):350-381.32.
[9]张悟移,李晓亮,华连连,邵岩.RBF神经网络在基于知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29 -133.
[10]Ding,Xiu-Hao ,Huang,Rui-Hua.Effects of Knowledge Spillover on Inter-organiz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Decision i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201(3):949-959.
[11]Robert M.Grant,Charles Baden - Fuller.A 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1):0022-2380.
[12]Sungjoo Lee,Yongtae Park,Customization of Technology Roadmaps According to Roadmapping Purposes:Overall Process and Detailed Modul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5,72,(5):567-583.
[13]Martin Rinne,Technology Roadmaps:Infrastructurefor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4,71(1 -2):67 -80.
[14]韩晓琳,张庆普.技术路线图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预测,2007,(2):41-48.
[15]张国鼎,张垓.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6):54-57.
[16]殷群,李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2 -66.
[17]Weck,Mona .Knowledge Cre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ollaborative R&D Projects:lessons learned on Success Factors[J].Knowledge& Process Management,2006,13(4):252 -263.
[18]王军胜.协同创新与创业型大学的互动与互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9 -82.
[19]Kenneth B.Kahn,Elliot N.Maltz.Demand Collaboration:Effects on Knowledge Creation,Relationships,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6,27(2):191 -199.
[20]Andreu R.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Boundari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1,(16):73-81.
[21]王雎,罗珉.基于关系性吸收能力的合作创新研究[J].科研管理,2008,(1):14-20.
[22]Hilary Martin,Tugrul U.Daim.Technology Roadmap Development Process(TRDP)for the Service Sector:A Conceptual Framework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2,34(1):94 -105.
[23]Lee S.,Park Y.Customization of Technology Roadmaps According to Roadmapping Purposes:Overall Process and Detailed Module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5,(72):567-583.
[24]Philip H.Phan.Knowledge Cre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Another Look atOrganizational Learning[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17):201 -222.
[25]Hirunyawipada T.,Beyerlein M.,Blankson C.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 as A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Implication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0,(39):650 -660.
[26]Yuko Yasunagaa,Masayoshi Watanabeb,Motoki Korenagac,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Roadmaps to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Policy for Promoting Technology Converge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1):61 -79.
[27]Phaal R,Clare J.P.Farrukh,David R.Probert.Technology Roadmapping:A Planning Framework for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4,(7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