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2015-11-12林增辉
林增辉
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的直接表现,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核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采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笔者用《化学1》(人教版)的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案例,谈谈教学呈现方式的选择及教学效果。
刚上高一的学生,虽然已经有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经验,掌握了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等常见物质的性质,掌握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也掌握了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及简单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还是存在多方面知识的不足:(1)缺乏化学理论知识,学生只是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描述性内容,化学的理论知识几乎是空白的,因此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出现混乱;(2)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受一些社会负面消息影响,认为化学只有危险性,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能造福人类。因此,对于高一的化学教学,我们不但要考虑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也应考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
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抽象教学内容
在《化学1》的教学中,有部分内容很抽象,例如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还有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对于这些内容,高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到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将教学内容作了以下的处理。
案例一和案例二内容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时候,能很快想到汽球、篮球等生活中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而对于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这两个常见的概念,学生原本并不能理解它们的本质,当然也就不能理解反应的本质,而经过笔者的处理,学生能从“能力”这个具体的词感受到概念的内涵,从而掌握概念的本质。因此,对抽象的内容,有些很难“顾名思义”,需要教师进行加工,将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
二、做好知识的衔接,承上启下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虽然掌握的内容不多,但按“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来说,我们应明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这种层次性的内容有些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合理利用,例如,关于离子反应的条件,老师都会引用初中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老师们也会从初中“得氧”“失氧”讲起,这是一种知识上的衔接。但有些内容比较隐蔽,则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视了,从而失去了教学的功能,例如氧化铝两性的教学,很多教师都会孤立地去讲授它的两性,学生并不能直观地认识,笔者将铝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的性质联系起来,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以上的教学,没有引用课外的内容,而是利用了学生已经掌握的“铝能与酸和强碱反应”的性质,突破了氧化铝的两性,简单明了,学生很快理解掌握。因此,我们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注重于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注意前后的联系,能利用本学科内的素材就不要轻易用课外素材。
三、合理呈现,发挥德育功能
对学生的教育,除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也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但这种教育要把握时机,要选准教育内容并合理地呈现,不要使教育成为“说教”。例如,学生已经知道“温室效应”“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也看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负面报道,所以学生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当我们讲“SO2漂白食品”、“汽车尾气”等知识点时,学生多数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考试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因此,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呈现内容,更好地发挥教学内容的德育功能呢?笔者在此列举两个片段。
当然,内容的呈现,要注意艺术性,避免引入极端的负面案例,例如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会引起危害,虽然在引入过程中能体现出物质某一方面的性质,但它的潜在危害性却是很大的,也容易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一些偏见。因此,对内容的处理应该精炼而且恰当,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且不影响化学课堂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化学、热爱化学、热爱科学!
总的来说,教学内容的呈现,不能离开“学生水平”、“化学课堂”和“教学效果”等关键词,而以上案例,是笔者在经过两轮循环教学后选择的方式,笔者能感受到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