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须“求真”、“求准”和“求巧”
2015-11-12肖云豹
肖云豹
史料教学要“求真”、“求准”和“求巧”,即注意考辨史料、了解语境和恰当设问,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史料的价值,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史料教学 求真 求准 求巧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史料教学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青睐,“论从史出”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如何合理使用史料、最大程度地发挥史料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一些案例,探讨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求教于大家。
一、考辨史料——求真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史料不准确,就没有真正有效的史料教学,更谈不上“论从史出”。
许多老师“动手动脚找材料”的能力突出,却忽视对史料的考辨,甚至以讹传讹。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的“资料卡片”引用了唐朝诗人王建的一首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2]编者的意图应该是以此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唐朝“夜市”的繁荣,不少老师在教学中也是这么处理的。这一素材还出现在一些地区的模拟卷中。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对“夜雨”两字感到很困惑,觉得教材所引可能有误。翻阅《王建诗集校注》,发现诗中有两处错误:“夜雨千灯照碧云”中的“夜雨”应为“夜市”;“如今不似时平日”中的“时”字,应为“升”。更让笔者意外的是,教材居然连诗名都标错,正确的应为《夜看扬州市》,《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是王建的另外一首作品。另外,《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一课正文部分讲述青瓷时,引用了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里的“窑”应为“寒”,原句是“九秋风露越寒开”,作者以此描绘青瓷冷艳高雅的气质[3]。笔者在使用这两则材料时,都会首先向学生指出以上错误并予以纠正。让学生明白,他们奉为“权威”的教材中的史料都须考辨,这就是很好的“史证”教育。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有的老师在运用史料时,没有标明出处,这也是不严谨的做法。“出处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历史信息,准确标明出处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段史料的来源、作者,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更可以传递科学而严谨的历史学治学精神。”[4]
二、了解语境——求准
了解语境是准确释读史料的前提。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自序”中举了因脱离历史语境而导致史料误用的例子:明代张瀚所著的《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家庭以机杼起家的经过。中外治史的学者,对这段文字多加引用,以说明当时工商业的进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实细阅全文,即知张瀚所叙其祖先夜梦神人授银一锭、因以购机织布云云,乃在于宣扬因果报应及富贵由命的思想。姑不论神人授银的荒诞不经,即以一锭银而论,也不足以购买织机,所以此说显然不能作为信史[5]。
这个事例应该对我们有启发:史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史料置于历史的语境,把握史料作者的本意,理解史料涉及人物的真实想法,从而准确解读史料的含义。笔者所在地区曾举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的教学展示活动,一位老师出示了这样一则材料:“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并提问:“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师生得出了以下结论:秦始皇对丞相车骑多少在意的原因是秦始皇认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太大,有损皇帝的权威。这个故事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帝的独裁,秦始皇多疑、猜忌并且残暴。
听完课后,笔者了解到这个故事出自人教版必修一教材,改编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不过,《史记·秦始皇本纪》还有另外一段记载:“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惔。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通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徒。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因为秦始皇很重视修仙,所以他的行踪是不能让人知道的,如果有人敢泄露他的行踪,就要被处死。故事的编者把《史记》中关键的一句话拿掉了:“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6]也就是说,经过那件事之后,没有人再知道秦始皇的行踪。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秦始皇处死那些人,并不是因为始皇帝对丞相有多少车骑很敏感,或是皇权与相权之间存在矛盾等,而是为了保证自己可以修炼成仙。显然,该老师在这则材料的选用和解读上有些断章取义了。这种情况容易误导学生,应该予以纠正。
三、恰当设问——求巧
如何用好、用足史料,发掘史料的最大功能?巧妙地设问是关键。人民版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课的“资料卡片”引用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段话: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则史料,如果仅仅给学生阅读并提取信息,或者教师直接讲述它的背景,其价值会打折扣,学生对教材中“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这一论述理解也不深刻。
以下是笔者的课堂实录片段: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这则材料,找找关键词,随后提问:“说这段话的人,你觉得是男人还是女人呢?”学生误以为这段话就是出自薄伽丘之口,纷纷答:“男人。”教师:“错了,是一个女人说的。”(学生有点愕然。)教师:你们再猜猜,她的出身是高贵还是卑微呢?学生:卑微。(学生以为主张平等的人往往出身卑微。)教师:“又错喽,她是一个富家女孩。”(学生越发觉得奇怪。)教师继续提问:“现在,你能否想象一下,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呢?”(学生沉寂。)教师说:“老师给你们一些提示,这个女孩她恋爱了,然后……有想法了吗?”(学生开始变得活跃,部分同学面带笑容并低声交谈。)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我觉得她应该是爱上了一个比她出身低贱的人,然后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女方家长的反对。”教师:“看来这位同学想象力很丰富,电视剧看多了。”(学生大笑。)教师说:“那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材料。”教师出示材料: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此时同学们为刚才那位学生鼓掌。)教师:“这段话就是绮思梦达愤然驳斥父亲时说的。现在回头再来看看材料,你是不是更好地理解了‘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这一结论呢?”(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在这里,笔者连续发问,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引发好奇心,再结合平时所看、所听到的故事,合理想象材料的背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慎重选取史料、准确释读史料、用好用足史料,因为“运用史料并不仅是为了补充教师讲述的内容,或为使学生适应考试的题型而进行的训练,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8]。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第四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 刘晓兵,苗颖.浅谈史料引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9 (7).
[5]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英]蒂姆·洛马斯.论史料教学[J].叶小兵,译.历史教学,1998(2).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