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dle平台的《华侨文化》微型校本课程开发

2015-11-12广州市华侨中学庄小云

师道(教研) 2015年1期
关键词:档案袋华侨华人

文/广州市华侨中学 庄小云

基于Moodle平台的《华侨文化》微型校本课程开发

文/广州市华侨中学 庄小云

把Moodle平台引入到《华侨文化》微型校本课程开发中,能为师生互动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

为支持微型校本课程学习活动的开展,笔者运用Moodle课程管理平台对课程资源进行组合,构建微型校本课程。笔者以《寻找华侨华人的故事》专题为例,呈现课程资源整合过程。

基于Moodle的《寻找华侨华人的故事》微型校本课程分为“专题介绍”、“华侨华人学堂”、“Wiki活动”、“华侨华人词典”、“电子档案袋”和“管理员”六大功能模块。其中“华侨华人”模块和“电子档案袋”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结构如图所示。

基于Moodle平台的《寻找华侨华人的故事》专题微型校本课程结构图

一、“华侨华人学堂”模块

该模块以主题为线索来设计和组织学习资源,一共设置了3个主题:政界、商界和科教界,并按“任务探究式”、“问题引导式”或“案例探究式”等活动形式整合多媒体资源。

例如在《香港“桥王”刘正光博士》主题,课程在“情景导入”环节展示了“香港青马大桥的工程”微视频。在“案例研讨”环节,课程先展示了“青马大桥设计师刘正光介绍”的电子相册,然后呈现了刘正光博士伉俪一行回母校,分享人生经历的微视频《感恩·责任·励志·成才》。最后课程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你从刘正光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谈谈你的看法。你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或者同学有在外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谈谈他们的故事。

二、“Wiki活动”模块的开发

笔者通过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Wiki活动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专题讨论活动,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例如,在本主题课程设置了以下Wiki活动:

标题:我身边华侨华人的故事

内容:“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海外华人华侨怀着对祖国的忠贞之情,支持祖国的建设,传承中华文化。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诠释了华侨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价值,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同学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叙述你身边的华侨华人故事:

①生活经历,如何融入海外生活;

②对中国的感情和联系;

③在海外取得的主要贡献和影响、有何研究成果或获何奖励、荣誉;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表的案例或信息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和自我生长。

三、“华侨华人词典”模块的开发

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资源,模块从华埠概况、重大活动、历史事件等方面提供了世界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的拓展性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了解到更多的华侨在海外创业艰难的情况以及中国与华侨所在国家文化交流的生动事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深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四、“电子档案袋”模块的开发

该模块由学习活动记录、电子作品集、自我反思等组成,它能有效追踪和记录学生学习《寻找华侨华人的故事》专题的学习过程,给予学习者公平公正的评价,注意给每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校本课程的快乐。电子档案袋还引导学生对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自己在学习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档案袋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我的华侨老师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档案袋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