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哪个园林不是风景
2015-11-12
风景园林是“生命”的,关乎大自然的“关怀”
赵纪军
我的求学兼及“建筑学”与“风景园林”,现在教的也是“风景园林”。在很多人眼里,“风景园林”专业有点神秘。
事实上,“风景园林”作为一个行业或专业领域,其名称是“风景”与“园林”的组合。这种组合得到教育部的官方认定,还只是2011年的事情,它是“园林”行业、专业在新时期的拓展和深化。然而,“哪个‘园林不是‘风景?”“风景园林”的称谓似乎为人们平添了些许困惑和不解。
2015年6月,CCTV9推出8集《园林》纪录片,成为大众了解、理解“园林”的一个难得的窗口:“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一种空间;“园林,来源自然,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们创造的、并参与其中的一种自然。
但“风景园林”毕竟不同于“园林”,其实践力图寻求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的平衡、协调关系;“自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这个行业和专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具备空间、时间、经验、生命四个层面的内容。
“风景园林”是“空间”的,它关乎人居环境的“在怀”。“在怀”,顾名思义,处于怀抱之中。这里又有两层意思:一是人居“空间”并非外在于日常生活的三维物体,而是与生活相互交融,人们被空间环绕包裹,空间为人们身心感受;二是人居“空间”的“在地性”,每一处风景、每一方园林,都属于某个特定的地点,于是每个空间都有其个性,与众不同,即通常所说的“地方性”,和特定的文化、风土相关。
“风景园林”是“时间”的,它关乎历史纵深的“胸怀”。“风景园林”关注“自然”,其中一草一木的萌发、长成、凋萎、重生,有时间的累积和历史的进程。我们身处其中的“自然”,实为一个动态图景。因而认识“风景园林”,需要历史的视野、过程的视角。然而屡见不鲜的是,追求“眼见为实”的既得利益、实现“立竿见影”的速成效果、树立“垂范百世”的视觉奇观……“风景园林”的价值观恰恰与此相反,这是否是不少人对它仍存有误解或偏见的内在原因呢?
“风景园林”是“经验”的,它关乎生活品味的“情怀”。人们生活其中,所获得的感知是全方位的,除了最为直观的“视觉”美景,还包括“听觉”——“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触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嗅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味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因而有“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之说。它是生活的艺术、美学的鉴赏,更是人们生活的心境。
“风景园林”是“生命”的,它关乎大地自然的“关怀”。“自然”在大地上生生不息,现在认可人也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俗谚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生土长”,终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循环。因而就本质而言,关怀大地自然,便是关心人本身。可惜,“自然”仍然常常是利用、开掘的对象,成为经济发展的某种背景,这或许是“风景园林”呈现弱势的原因。而“自然”反过来对人的报复也屡见不鲜,如“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人居环境危机,但我们无处可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否算是“自然”对人的一种“请君入瓮”呢?!
《园林》纪录片大致涉及“风景园林”的“空间”和“经验”层面,如果说纪录片所讲述的生活方式更多在于诗情画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那么在“时间”和“生命”层面,它源于对足下大地、自然万物的尊重,是更“接地气”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无时无刻不与人的生命血脉相连,“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说的也是这个理吧!
这便是我眼中的“风景园林”,也是我热爱这个行业和专业的原因。
(作者为华中科大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