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热点及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5-11-12金成吉
张 军,金成吉,解 超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运动训练学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热点及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
张 军,金成吉,解 超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通过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Ⅲ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和主题演进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1993年)、低速调整阶段(1994-2002年)、平稳发展阶段(2003-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热点主题演进过程分为4个阶段: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1979年-1989年);运动员选材理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1990年-1994年);皮纹学评价和骨龄评价在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1995年-2004年);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2005年-2015年)。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他几大热点主题已经趋冷。
运动员选材;研究热点;演进路径;知识图谱;Cite Space Ⅲ
运动员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并在训练中不断监测筛选的过程[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与科学训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运动员选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竞技成绩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国较为系统的运动员选材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运动员选材体系已经逐渐成熟。40年间,我国的运动员选材研究为我国竞技体育选拔出了较多高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同时,我国运动员选材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照搬东欧的运动员选材理念到现在拥有更加符合我国运动员体质特征的选材指标体系,我国的运动员选材研究者们付出了较大的努力。知识图谱是利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并挖掘分析、构建、绘制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2-3]。研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对1979-2015年间运动员选材研究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对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总结,研究热点和热点主题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脉络与走向,探索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研究者把握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学科动态与热点主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热点及演进的知识图谱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运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Ⅲ(3.9. R8.64bit)版本[4]对我国1979-2015年间发表在我国核心体育期刊上关于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共现图谱和时区图谱分析,核心期刊的选取标准以文章发表当年的北大核心目录为准。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5]作为辅助研究工具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梳理。CiteSpaceⅢ软件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知识图谱分析软件,该软件适合进行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的网络分析,在知识图谱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6]。研究采用CiteSpaceⅢ软件中的2种可视化模式:聚类视图和时间区域视图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相关文献中研究作者、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的特点以及研究关键词出现的规律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推测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演进历史和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1.3 数据来源 研究将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所有核心期刊中关于运动员选材研究的文献作为数据源,文献的搜索策略:主题为“运动员选材”或含“运动选材”,文献匹配方式为 “精确匹配”,文献的发表年限为“不限”,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检索日期为2015年12月29日。最终共检索到运动选材研究的相关文献1916篇,剔除非学术性质文献后,最终保留研究文献386篇,文献的发表时间从1979-2015年,时间跨度为36年。研究导出的数据源Ref格式的文档中主要包含文献题目、研究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项目、文献摘要、刊物名、发表时间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时间分布特征 某领域论文的时间分布反映该领域发表论文时间与数量的变化关系,可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历史与发展速度,预测其发展趋势[7]。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原国家体委科研所对参加我国第3届全运会的5 175名运动员的23项形态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发表了学术论文《我国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标志着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开始起步。1979-2015年在我国核心期刊以“运动员选材”为研究主题发表的论文共386篇,1979-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核心期刊发文量走势(图1)。
由图1显示的文献发表信息结合近年来我国运动员选材的发展历程,研究将运动员选材研究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1993年)、低速调整阶段(1994-2002年)、平稳发展阶段(2003-2015年)。经过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对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初步探索后,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进入了起步阶段。1979年在原国家体委的牵头下,我国8个体育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这一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该研究对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4 871名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的测试标志着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进入了起步阶段。原国家体委还在1982年12月组织全国范围内以运动员选材研究为主题的论文交流活动为今后选材研究指明了方向。1983-1993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该时期在体育核心期刊中共发表了147篇,占1979-2015年间发表文献数的38.08%。在这个阶段原国家体委多次组织了全国性的运动员选材论文报告会,编制出版了《优秀运动员选材研究论文汇编》,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研究成果,建立了1套较为完善的3级选材体系。1993年以后,我国学者在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征的选材模式,在1994-2002年间,关于运动员选材研究出现了研究瓶颈,发展相对缓慢,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进入了低速调整阶段。2003年至今,由于我国和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逐渐密切,国外先进的运动员选材理念的引进,使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并相对稳定的平稳发展阶段。
2.2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 发文量共时性变化可以期刊分布、通过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团队等反映研究主题的空间分布特征[8]。研究对1979-2015年发表在我国核心期刊的386篇文献的高频作者、研究团队、机构分布等特点进行了图谱分析,分析当前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研究期刊分布情况 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5]对1979-2015年间发表的386篇核心期刊文献中发文总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进行汇总(表1)。由表1可知,1979-2015年间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共发文306篇,占总发文量的79.28%。发文量前10名的核心期刊中,以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以及体育科学4家期刊的发文总量占总体的47.67%。
表1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分布情况
2.2.2 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对1979-2015年间,我国
运动员选材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前20的科研机构进行了汇总(表2、图2)。
图2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高产科研机构的共现图谱
由表2可知,1979-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领域在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前20的科研机构共发文113篇,占发文总量29.27%。发文量前20的研究机构中专业体育院校为17所,排名前3位的3所专业院校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3所机构共发文49篇,占发文总量的12.69%。由图2可知,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高产科研机构的共现图谱可知,我国排名前20的高产科研单位之间仅有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和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间机构合作网络,其他机构之间没有发文合作关系。说明我国的运动员选材研究机构之间交流不够密切,合作与联系不多,机构间科研资源整合与学术交流有待提高。
表2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前20的科研机构分布
2.2.3 运动员选材研究的高产作者及研究团队分布情况 合作研究是实现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方式,合作研究不但能够提升科学家的成果产出能力,而且能够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9]。研究汇总了我国运动员选材领域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排名20的作者分布情况,并绘制了高产作者共现图谱 (见表3、图3)。
图3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高产作者的共现图谱
表3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分布
由图3可知,目前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领域主要有7个发文量较高的研究团队合作网络,分别为:第1个团队由赖荣兴、罗兴华、龚惠兰、冯少桢、郑玲芳和朱斌6人组成;第2个团队由沈勋章、蔡广、金成吉、黄耕培和张绍岩5人组成;第3个团队由谭思洁、严丽、张一兵、席翼和姜达维5人组成;第4个团队由刘卫民和刘丹2人组成;第5个团队由邢文华和张一民2人组成;第6个团队由孙文新和陈雪琼2人组成;第7个团队由刁红和刘健生2人组成。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高产研究者之间易结成团队进行研究。同时,我国运动员选材团队具有跨地域、跨机构、跨学科相结合的特点,研究团队中的成员往往来自我国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地区,且团队成员的研究专业也各不相同。这样的团队成员结构,更有利于研究团队把握不同学科的研究动态,将前延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来,符合运动员选材的学科性质,产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使我国运动员选材理论更加丰富。
2.3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及演进
2.3.1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是指随着科学发展的变迁而变迁的一个动态的量,它反映了某一段时间内该学科的研究人员对一些特定问题的关注程度[10]。研究热点出现通常表现为在同一时间段内相同的研究主题文章大量出现,以及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增加。2个或者多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1篇文献中,就称这2个或多个关键词共现,关键词共现分析是通过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揭示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11]。关键词是对1篇学术论文内容的概况与凝练,在某一研究领域的特定时期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代表了该研究领域在特定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内容。因此分析我国运动员选材领域核心文献高频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有助于我们把握研究热点以及发展方向。研究对386篇文献出现频率最高的30个关键词进行了汇总(表4)。
表4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分布
表4显示,1979-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出现频次最高的30个关键词中,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有共有26个,20次以上的共有7个,分别为:选材、运动员选材、骨龄、运动成绩、身体素质、运动项目和运动员,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来反映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热点问题(见图4)。
根据图4中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中介中心性以及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可知,1979-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热点主题主要体现在5个领域:1)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2)运动员选材理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3)皮纹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4)骨龄评价研究;5)新选材理论模型的开发与研究。
2.3.2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热点主题的演进路径 理论自身存在的矛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及外部环境对理论自身的影响是科学理论发展演进的3大主要动力[12]。我国运动员选材理论研究热点主题的演进也是在理论自身发展动力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研究将1979-2015年每隔5年划分成1个时间阈,通过观察每个时间阈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分析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演进过程。通过CiteSpaceⅢ的“time zone”模块对研究热点演进过程进行了热点时区图谱分析,分析结果见图5。
图4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5 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时区图谱
由图5可知,我国运动员选材热点主题演进过程分为4个阶段:1)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1979-1989年);2)运动员选材理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1990-1994年);3)皮纹学评价和骨龄评价在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1995-2004年);4)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2005-2015年)。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他几大热点主题已经趋冷。
3 结 论
1)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1993年)、低速调整阶段(1994-2002年)、平稳发展阶段(2003-2015年)。
2)1979-2015年间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共发文306篇,占总发文量的79.28%,其中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家期刊的发文总量占总体的47.67%,说明该3家杂志是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主要阵地。
3)我国运动员选材领域排名前20的科研机构在核心期刊共发文113篇,占发文总量29.27%。研究机构中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主,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发文量最多。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运动员选材研究机构之间交流不够密切,缺乏合作与联系,机构间科研资源整合与学术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4)目前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领域主要有7个发文量较高的研究团队合作网络,研究者们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高产研究者之间易结成团队进行研究。这样利于研究团队把握不同学科的研究动态,将前延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来,符合运动员选材的学科性质,产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使我国运动员选材理论更加丰富。
5)1979-2015年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热点主题主要体现在5个领域: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运动员选材理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皮纹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骨龄评价研究;新选材理论模型的开发与研究。
6)我国运动员选材热点主题演进过程分为4个阶段: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研究(1979-1989年);运动员选材理论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1990-1994年);皮纹学评价和骨龄评价在运动员选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1995-2004年);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2005-2015年)。新选材模式模型的开发与研究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他几大热点主题已经趋冷。
[1] 王金灿. 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
[2] 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3] 秦长江,侯汉卿.信息知识图谱——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1):30-37.
[4] Chen,C.CiteSpace Ⅲ: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57(3), 359-377.
[5] 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 2.0 [DB/OL].[ 2011-02-10]. Http://www.cmu.edu.cn/bc/.
[6] CHEN, C. 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 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 Proc. Nat. Acad. Sci.,2004, 101(Suppl.):5303-5310.
[7] 聂应军,吕万刚,郑湘平.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26 -33.
[8] 阳艺武.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演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 39(2):73-79.
[9] 王俊杰,王培勇,徐坚,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10):77- 84.
[10] 丁堃,李鑫.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预测[J].情报杂志, 2007, 26(9):2-4.
[11] 梁秀娟.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09,44(6):58-62.
[12] 仇建生. 关于修正、完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体系的几点建议[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8(6):84-88.
[13] 王俊杰,王培勇,徐坚,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 2012, 32(10):77-84.
[14] 王琪,徐成立.知识图谱视野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基于1991-2009年体育学博士论文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可视化分析[J].体育学刊,2010,17(12):118-125.
Research on Hot Topics and Trend of Talent Athlete Selection in China Based on Knowledge Map
ZHANG Jun,JIN Cheng-ji,XIE Cha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re periodical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talent selection,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hot topics in talent selection, using the Cite SpaceⅢ, which is a kind of software in knowledge mapping.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of talent selection in China can mainly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1979-1982), high-speed development stage (1983-1993), low speed adjustment stage (1994-2002) and stable stage (2003-2015).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hot topics in talent sele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research of talent selection index system (1979-1989); relationship between talent selection theories and athletes performance (1990-1994);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bone age and leather in talent selection (1995-2004);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lent selection mode (2005-2015). The new talent selection mode is the hot topic in 2015.
talent athlete selection; hot topics; tendency; knowledge map; cite space Ⅲ
G808.18
A
1004-7662(2015 )11-0057-06
2015-10-28
张军,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员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