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文化动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2015-11-11夏春风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内驱力受访者因子

吴 江,王 伟,夏春风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组,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文化动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

吴 江,王 伟,夏春风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组,浙江 绍兴 31200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今天培养能创新、会思想、能协作、会生存的全面性人才是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并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连续、整体、全面的特性,其是体育与文化融合传承的有效载体,是落实健康第一目标的最直接的基本途径。

目前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我国高校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高校体育不仅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进行改革,还在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解决了过去体育教学方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满堂灌、束缚多,效果评价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抓少数体育尖子,放松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但这些改革只是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体育教学缺少文化内涵,即没有将体育教学与相融合文化,为此实现大学体育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是构建现代教学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体育人才的主要手段。

1 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作用机制

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力作用机制我们通过按照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体育课程改革系统动力学模型(图1)。通过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课程改革对有内外诸多因子动力同时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同时文化作为外动力又丰富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内涵与外延,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体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动力机制与作用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体育课程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求获取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制订了相关问卷(已经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并对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和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多名博士研究生、浙江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与问卷,总计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达到91.25%,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图1 体育课程改革系统动力学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驱动力因子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受访对象对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驱动力文化因子的主导性认识可以看出,有47.5%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外驱

3.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文化因子分析

按照李秉德先生的观点教学系统由7个不同要素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我们将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因子也相应的定义为上述7个因子。(表1)

通过受访者的选择,我们可以对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因子做出如下判断:有51.2%的受访者将教师排在7个因子中的首位;45.3%的受访者将学生排在第2位;61.1%的受访者将教学目标排在第3位;55.1%的受访者将课程评价放在了第4位;57.1%的人认为课程教材应当排在第5位;而受访者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分别排在了第6位和第7位,分别是44.5%和43.1%。这个调查排序应当说和我们的理论分析的情况基本相符。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程度相差无几。这表明在当今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两大主体,其地位得到凸显。只不过由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学生受到身体、心理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其自主性还稍嫌不足。因此,教师的地位应当得到加强,教师的作用就显得重要一些。在我国,仍有不少人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感到困惑。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分析表明对于二者的理解和认识并没有统一。这进一步说明,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加强研究。最后,大多数的受访者确定的文化驱动力因素影响课程改革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的顺序。结果与我们分析的预期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了解课程改革的驱动力因素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深刻、全面的。同时,在现阶段,理论界和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表1 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文化因子分析

3.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外驱力文化因子分析

根据对受访者的问卷调查和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理论的综述,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外驱力文化因子主要包含有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3.3.1社会文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大转型时期,在以经济领域转型升级为主势必带来社会文化的重新定位与转型,有鉴于次,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者对社会文化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问题尤显重要。问卷结果表明(表2),有75.5%的受访对象选择了有利,13.1%选择了非常有利;只有4.2%和4.1%的人选择了不利和非常不利。这也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文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有积极促进意义的,同时也体现出社会各阶层对于当前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3.3.2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我国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而言,确实是充斥着大量的国外教育理论,并有相当一部分理论还仅仅停留在“引进”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就眼前的当务之急而言,外来文化的本土化确实是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调查显示,57.6%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有42.4%选择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超过一半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表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都想迅速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希望体育课程在短时期内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加快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飞快发展,因此或多或少带上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色彩,这也真是反应了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处境。其实可以发现,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但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又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定阶段的历史积淀,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行到底。就长久而言,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当共同促进我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3.3.3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认识到,当前困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领域的难题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即是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指导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是运用传统教育理论指导体育课程改革。在我们的问卷结果中,受访对象分别选择了2种不同的答案。同时,也是受访者观点所占比例最接近的一个问题。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也是当前困扰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领域的两大选择。既然是选择,也就无关乎对错,只是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得以顺利实施就是一个实践结论的问题,且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并非是对与错的选择。

表2 社会文化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3.4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此次的调研与问卷受访者主要以高校从事体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者为主,由于长期从事这一领域工作,因此问卷的结果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调查显示,有61.2%的受访者选择了制度文化,33.2%选择了精神文化,只有5.6%选择了物质文化。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高校的章程和制度建设日益引起了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制度文化是制约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瓶颈,成为绝大多数体育工作者的共识。精神文化由于其相对抽象的特性,对于全国范围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位于次要地位。而物质文化之所以占较少的比例。其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己经能够基本保障体育课程的物质条件,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力较弱。

4 结 语

就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而言,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驱动力因子主要有内驱力文化因子和外驱力文化因子,且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同等重要。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内驱力因子依据其影响作用的重要性分别是教师、学生、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外驱力文化因子主要包含有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体育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文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有积极促进意义的。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在文化领域,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当共同促进我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在教育领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指导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还是运用传统教育理论指导体育课程改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并非是对与错的选择。最后,必须明确将制度文化建设作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实现大学体育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发展。

[ 1 ] 张洪潭.体育教学概念考释[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4):1-5.

[ 2 ] 孙立红.体育主体内涵的演进分析[ J ].体育文化导刊,2014,7(1):12 -15.

[ 3 ] 姜志名.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 4 ] 刘曼航.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 5 ] 杨栋,熊曼丽,谭志刚,等. 2000—2009年十年间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述评[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28-129.

[ 6 ] 陈小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 J ].体育学刊,1995,23(4):41-43.

2015-07-30

吴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力;另有52.5%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内驱力。这与之前的的理论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内因是主导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外驱力的人数也接近5成。由此可见,在对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方面,外驱力文化因子和内驱力文化因子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同等重要。

猜你喜欢

内驱力受访者因子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人生需要『内驱力』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